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第254章 三韓攻略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萌萌嗒 本章︰第254章 三韓攻略

    孫權率領騎兵兩萬步兵兩萬北上攻打三韓之地。

    而濟州島北面就是三韓里最強大的馬韓。

    而東面則是弁韓,弁韓北面是辰韓。

    如果孫權沒有記錯的的話,現在三韓地區還是部落聯盟制,還沒有發展出國家形態。

    也就是說,他們在某些方面比東瀛還要落後一些。

    好歹在東瀛本州島,也是號稱“萬國”呢。

    大小也都是國家啊。

    不過因為他們北面有大漢幽州的四個郡在,而且大漢的朝廷也是賞賜過他們很多東西,所以他們的生活條件與武器裝備,應該比東瀛那邊的人更為優越一些吧。

    所以孫權先沒有著急分兵,而是直接挑了三韓中最強大的馬韓下手。

    先試試馬韓的實力有多強大。

    如果自家軍隊可以輕松取勝,那相信另外兩韓,也就沒什麼可擔憂的了。

    到時候就可以分兵攻打。

    要是馬韓的軍隊,不太容易對付,那就不分兵,一點一點穩扎穩打的推進即可。

    反正現在離入冬下雪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呢,不著急。

    孫策軍治下現在是沒有戰事。

    東南亞那邊暫時不往印度那邊發展,只需要從馬六甲海峽繼續往南探索印度尼西亞,即可。

    夷州那邊則是探索菲律賓,然後試著兩個方向尋找澳大利亞即可。

    益州那邊孫策已經去處理了,孫權在今年的任務就是把瀛洲和三韓佔領即可。

    到時候這里估計也會變成幽州的郡縣,甚至是一個新的州,韓州吧?

    至于北面四郡更北的高句麗和扶余,只能是明年開春再說了。

    不過在冬天的時候,三韓地區這里可以留人防守,然後打出公孫瓚的旗號,或許能夠招募到不少的士兵呢。

    至于遼東的公孫度,也不知道會采取什麼樣的對策。

    但是孫權巴不得他主動打過來了。

    到時候公孫瓚就有理由收復遼東了。

    不過孫權想到這里。突然覺得直接亮出公孫瓚的旗號也可以啊。

    三韓之地,貌似應該是向大漢朝納貢的,好像是由樂浪郡還是玄菟郡來代收來的?

    孫權記不太清了。

    不過肯定是有一個郡要收,只不過朝廷卻一直沒有收到。

    也不知道是根本沒交,還是被公孫度扣下了。

    現在公孫瓚以幽州牧的身份來討要貢品也是理所應當的吧?

    如果三韓不給那不就是有了現成的進攻的理由了嗎?

    孫權于是把徐庶和眾將都召集到一起,商議這件事情。

    對于打出自己的旗號,公孫瓚本人倒是沒有什麼意見,反而很高興。

    因為他現在依然是朝廷親封的幽州牧,比袁紹自封給小兒子袁尚的幽州牧,可是貨真價實的多。

    而且公孫瓚在幽州,哦,在幽州西邊幾郡的聲望是非常高的。

    但是在遼東,雖然是公孫度佔領,但是依然有無數人知道他公孫瓚的存在。

    而且現在有孫權給他撐腰,再加上身邊有四萬大軍,公孫瓚確實沒有什麼好怕的。

    而且退路一直都有,安全得很。

    手下騎兵和步卒的戰斗力他也已經看到。<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除了戰斗經驗不如當初自己的手下,但是戰斗力卻是只強不弱。

    而這樣戰斗力的步兵,南方還有二十多萬,他還有什麼可怕的?

    就憑現在這四萬大軍,只要不遇到袁紹的大量人馬就什麼都不怕。

    以公孫度這里久未發生戰事的那幾萬士兵,還真不是對手。

    其他的幽州將領也是非常高興,打出公孫瓚旗號,那就是等于對世人宣布,我們又回來了。

    估計袁紹知道消息後,會寢食難安吧。

    所以,對于打出公孫瓚的旗號,來討要貢品的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前鋒依然是魏延,孫權是準備重用的。

    不管歷史上那個魏延如何,反正現在這個魏延,孫權是一定會重用,又不用擔心他謀反的。

    孫策軍中這些文武將官都是福利待遇相當好,而且他們也知道,孫權手中可是有著特殊的情報組織的,隨時在監視著孫策治下的所有事情,所以沒有人會去動歪心思。

    再加上一家老小都在這邊過得很好,誰會想不開去投敵?

    去造反?

    而且孫家現在的實力我們也是清楚的,未來的事情他們也是心里都有了結論,而且現在他們已經四處開疆拓土,青史留名,這個難道不比當個反叛之人來得好?

    所以現在雙方都很放心。

    不過這一次,孫權派給魏延的是兩千精銳的山地步兵和一千弓箭手。

    而且還把牽昭派給他當副將,畢竟這里臨近幽州了,派個熟悉北方的將領有好處。

    魏延和牽昭的前鋒乘坐小船還沒有上岸,就被發現了。

    相比于瀛洲那邊,海島南部人煙稀少,三韓這邊雖然依舊是落後一些,但是人口可一點都不少。

    在海邊就有無數的漁民在打魚。

    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都能被風浪吹到濟州島上去。

    所以魏延的前鋒被發現也就理所當然了。

    而漁民們突然看到大海之上來了這麼多船,而且還有這麼多士兵,也是非常的震驚。

    而在離岸邊近的漁民,也是趕緊回到岸上,然後跑去找人稟告此事。

    魏延也是不在意。

    就算他想管也夠不到啊。

    所以按照原定計劃,打起公孫的旗幟,率軍登陸,然後迅速佔領一塊地盤,準備防御。

    剛才跑走的那些人肯定是去找這里的首領報告,估計一會兒就會有大隊敵人到來。

    不過魏延現在佔領的區域已然不小,足以布置下萬八千的士兵。

    所以魏延一方面派小船沿著海岸往兩邊搜索過去,看看周圍海岸的環境,順便抓幾個漁民過來。

    然後一方面又派人,回去找孫權稟告,並且再派一些士兵上岸。

    岸上的漁民早就跑光了,魏延也是沒有派兵去追,只是派了一些斥候去打探情報,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守住登陸點。

    北面的大隊敵軍還沒有來。

    海上的漁民倒是抓了幾個回來。

    以那些漁船的質量和性能,還是跑不了的。

    再加上魏延這邊在小船上派了濟州島原籍馬韓的人去,直接喊話讓他們不要跑。

    那些漁民也就非常配合的不跑了。

    孫權率領騎兵兩萬步兵兩萬北上攻打三韓之地。

    而濟州島北面就是三韓里最強大的馬韓。

    而東面則是弁韓,弁韓北面是辰韓。

    如果孫權沒有記錯的的話,現在三韓地區還是部落聯盟制,還沒有發展出國家形態。

    也就是說,他們在某些方面比東瀛還要落後一些。

    好歹在東瀛本州島,也是號稱“萬國”呢。

    大小也都是國家啊。

    不過因為他們北面有大漢幽州的四個郡在,而且大漢的朝廷也是賞賜過他們很多東西,所以他們的生活條件與武器裝備,應該比東瀛那邊的人更為優越一些吧。

    所以孫權先沒有著急分兵,而是直接挑了三韓中最強大的馬韓下手。

    先試試馬韓的實力有多強大。

    如果自家軍隊可以輕松取勝,那相信另外兩韓,也就沒什麼可擔憂的了。

    到時候就可以分兵攻打。

    要是馬韓的軍隊,不太容易對付,那就不分兵,一點一點穩扎穩打的推進即可。

    反正現在離入冬下雪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呢,不著急。

    孫策軍治下現在是沒有戰事。

    東南亞那邊暫時不往印度那邊發展,只需要從馬六甲海峽繼續往南探索印度尼西亞,即可。

    夷州那邊則是探索菲律賓,然後試著兩個方向尋找澳大利亞即可。

    益州那邊孫策已經去處理了,孫權在今年的任務就是把瀛洲和三韓佔領即可。

    到時候這里估計也會變成幽州的郡縣,甚至是一個新的州,韓州吧?

    至于北面四郡更北的高句麗和扶余,只能是明年開春再說了。

    不過在冬天的時候,三韓地區這里可以留人防守,然後打出公孫瓚的旗號,或許能夠招募到不少的士兵呢。

    至于遼東的公孫度,也不知道會采取什麼樣的對策。

    但是孫權巴不得他主動打過來了。

    到時候公孫瓚就有理由收復遼東了。

    不過孫權想到這里。突然覺得直接亮出公孫瓚的旗號也可以啊。

    三韓之地,貌似應該是向大漢朝納貢的,好像是由樂浪郡還是玄菟郡來代收來的?

    孫權記不太清了。

    不過肯定是有一個郡要收,只不過朝廷卻一直沒有收到。

    也不知道是根本沒交,還是被公孫度扣下了。

    現在公孫瓚以幽州牧的身份來討要貢品也是理所應當的吧?

    如果三韓不給那不就是有了現成的進攻的理由了嗎?

    孫權于是把徐庶和眾將都召集到一起,商議這件事情。

    對于打出自己的旗號,公孫瓚本人倒是沒有什麼意見,反而很高興。

    因為他現在依然是朝廷親封的幽州牧,比袁紹自封給小兒子袁尚的幽州牧,可是貨真價實的多。

    而且公孫瓚在幽州,哦,在幽州西邊幾郡的聲望是非常高的。

    但是在遼東,雖然是公孫度佔領,但是依然有無數人知道他公孫瓚的存在。

    而且現在有孫權給他撐腰,再加上身邊有四萬大軍,公孫瓚確實沒有什麼好怕的。

    而且退路一直都有,安全得很。

    手下騎兵和步卒的戰斗力他也已經看到。<argin 15px 0">

    <script async src="esyndication.pageadjsadsbygooge.js?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crossorigin="anonyous"><script>

    <! bock auto >

    <ins cass="adsbygooge"

    stye="dispaybock"

    dataadc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ot="1016693305"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script>

    (adsbygooge = indo.adsbygooge || []).push();

    <script>

    除了戰斗經驗不如當初自己的手下,但是戰斗力卻是只強不弱。

    而這樣戰斗力的步兵,南方還有二十多萬,他還有什麼可怕的?

    就憑現在這四萬大軍,只要不遇到袁紹的大量人馬就什麼都不怕。

    以公孫度這里久未發生戰事的那幾萬士兵,還真不是對手。

    其他的幽州將領也是非常高興,打出公孫瓚旗號,那就是等于對世人宣布,我們又回來了。

    估計袁紹知道消息後,會寢食難安吧。

    所以,對于打出公孫瓚的旗號,來討要貢品的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前鋒依然是魏延,孫權是準備重用的。

    不管歷史上那個魏延如何,反正現在這個魏延,孫權是一定會重用,又不用擔心他謀反的。

    孫策軍中這些文武將官都是福利待遇相當好,而且他們也知道,孫權手中可是有著特殊的情報組織的,隨時在監視著孫策治下的所有事情,所以沒有人會去動歪心思。

    再加上一家老小都在這邊過得很好,誰會想不開去投敵?

    去造反?

    而且孫家現在的實力我們也是清楚的,未來的事情他們也是心里都有了結論,而且現在他們已經四處開疆拓土,青史留名,這個難道不比當個反叛之人來得好?

    所以現在雙方都很放心。

    不過這一次,孫權派給魏延的是兩千精銳的山地步兵和一千弓箭手。

    而且還把牽昭派給他當副將,畢竟這里臨近幽州了,派個熟悉北方的將領有好處。

    魏延和牽昭的前鋒乘坐小船還沒有上岸,就被發現了。

    相比于瀛洲那邊,海島南部人煙稀少,三韓這邊雖然依舊是落後一些,但是人口可一點都不少。

    在海邊就有無數的漁民在打魚。

    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都能被風浪吹到濟州島上去。

    所以魏延的前鋒被發現也就理所當然了。

    而漁民們突然看到大海之上來了這麼多船,而且還有這麼多士兵,也是非常的震驚。

    而在離岸邊近的漁民,也是趕緊回到岸上,然後跑去找人稟告此事。

    魏延也是不在意。

    就算他想管也夠不到啊。

    所以按照原定計劃,打起公孫的旗幟,率軍登陸,然後迅速佔領一塊地盤,準備防御。

    剛才跑走的那些人肯定是去找這里的首領報告,估計一會兒就會有大隊敵人到來。

    不過魏延現在佔領的區域已然不小,足以布置下萬八千的士兵。

    所以魏延一方面派小船沿著海岸往兩邊搜索過去,看看周圍海岸的環境,順便抓幾個漁民過來。

    然後一方面又派人,回去找孫權稟告,並且再派一些士兵上岸。

    岸上的漁民早就跑光了,魏延也是沒有派兵去追,只是派了一些斥候去打探情報,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守住登陸點。

    北面的大隊敵軍還沒有來。

    海上的漁民倒是抓了幾個回來。

    以那些漁船的質量和性能,還是跑不了的。

    再加上魏延這邊在小船上派了濟州島原籍馬韓的人去,直接喊話讓他們不要跑。

    那些漁民也就非常配合的不跑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第254章 三韓攻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第254章 三韓攻略並對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