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

第131章 漁媼捕魚,真正純粹的人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煙雨西瓜 本章︰第131章 漁媼捕魚,真正純粹的人

    工坊內目前很熱鬧。

    門口還有專門的門卒看守。

    進出都需要有專門的憑證。

    建設的也很方正,就有點類似後世的工業園區。臨近灞水,兩岸能看到諸多水車。在灞水沖刷下,不斷旋轉。

    “現在水車可不少。”秦王政目視前方,輕聲道︰“各縣皆有仿造,能省去諸多苦工。按理說秦國破趙伐燕,關內糧價必漲,可今年卻能維持住。劫,你的耕犁和水碓功不可沒。”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入函谷關時,就立下誓言。必要傾盡所學,以報秦恩。我此前就曾說過,滅六國易,而得六國難。民智雖不可取,然民心不可失。”

    公孫劫遙望前方。

    史書中的記載皆就在眼前。

    誠然,史書中有部分東西不客觀。可總體而言,秦國確實有不好的東西。也許政哥的出發點是好的,可不顧民力強行推行,結果會是什麼?

    戍卒徭役,南征北伐。修馳道直道,出海東巡……驪山陵馳道旁,皆是累累白骨。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自經于道樹,死者相望。

    好比說現在要修一條路,正常工期是一年。修路也是好事,能方便很多人。可秦國直接給縮為半年,干不完就要受罰,動輒還得連坐。

    還有就是各種大規模的徙民。

    為了開拓嶺南,賠進去多少人?

    也就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還有就是繼承人啊……

    開國皇帝結束亂世,而後積極對外用兵。二代皇帝上位減少戰事,施恩于民,很快就能收取民心。

    就秦國奉行的耕戰制,終究難以適用于大一統王朝。待秦滅六國後,其實就能考慮改制。而這麼做勢必又會得罪無數人,這才有大破方能大立的說法。

    公孫劫作為丞相,自當為秦謀劃。不僅要著眼于當下,還要為未來考慮。整個秦國都在他的肩膀上,每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到數百萬人。

    “沒什麼是應該的。”秦王政神情冷漠,“有些人張嘴聖賢之言,閉嘴為民請命。可卻貪贓枉法,勾心弄權。也就只有你,是真正純粹的人。”

    “哈哈……”

    公孫劫只是笑了笑。

    經過水碓時,秦王難得駐足觀看。茅屋內只有數名婦人,帶著稚童圍在水碓前。時不時的往里面加水,或是加紙漿。木輪帶動水碓,很有節奏的不斷起落。

    “現在藍田產出如何?”

    “日產千張吧。”

    一張黃紙,二尺見方。

    千張已經完全足夠藍田所需。

    在公孫劫看來,工坊重要的是細水長流,沒必要爆產能。按他的設想,造紙坊盡量是每個縣都有。或者相鄰的也有,這樣能減少運輸成本。

    秦國簡牘先前也有要求。

    每個縣都要在農忙時準備。

    竹簡要用柳木或別的木材削成,用菅(iian)草等封扎。正式文書長短約一尺,名為尺牘,也叫做版。

    記錄人名、器物的用牒。

    分段多句子短的,就用方。

    像公文還有規定的格式,像時間、地點、人物都要在開頭寫出。每個字都要力求簡練,有很多生僻字就是這麼造出來的。比如說是母羊,而羝是公羊。

    秦國講究文書行政,下級向上級請示就必須要用到正式公文,像口頭約定全都視作無效。

    這操作讓公孫劫直呼內行!

    頗有在體制內干活的感覺。

    “那不錯。”

    秦王政駐足看了許久。

    繼續向前而行。

    經過工坊時還瞧見了漁媼。

    公孫捕魚的故事已傳至關內,而漁媼也因此出了名。她現在已無需親自撈紙,帶出來不少徒弟,工錢是不減反增。

    “見過大王,丞相!”

    漁媼很快就注意到了他們。

    快步走來,抬手作揖。

    秦王拂袖示意。

    他也听說過漁媼的事跡。

    是藍田造紙坊的大匠。

    先前日撈三百張紙。

    關內很多考工室都曾派人來過藍田,還專門向漁媼虛心請教。很多抄紙匠,都是師從漁媼。漁媼為此還得了公士爵位,也是相當出名。

    千萬別覺得奇怪。

    秦國婦人同樣能得爵。

    只是數量較少而已。

    舉個例子,士伍甲沒有娶妻也無子嗣,家中就只有寡母。他上戰場立功得爵,但自身戰死,那爵位就由其寡母繼承。

    當然不僅是這種情況。

    爵位這事相當復雜。

    公孫劫都研究了好幾日。

    “我和大王再到處看看。”

    “唯唯!”

    漁媼抬手作揖。

    她現在可是公孫劫的鐵桿支持者!

    想當初,她只是靠撈魚苟活的貧戶。家中兩子皆戰死,就留下個尚在襁褓中的幼孫。家中新婦身體不佳,生活的重擔壓得她無法喘息。

    現在她有了爵位,是關內聞名的抄紙匠。家中造了夯土屋,還有火炕。看著幼孫吃的胖嘟嘟的,她是打從心里高興。

    而這一切,都是公孫劫給的!

    ……

    秦王政走的很慢。

    沿途還經過曬制的區域。

    “這幾日天色不好,就沒有曬紙。我和章邯說過,可以效仿火炕。通過煙道制造火牆,屆時可以用火牆焙紙。”

    “甚好。”

    秦王政附和點頭。

    穿過空地。

    入眼則是片新的工坊。

    章邯就守在門口,趕忙作揖。

    “見過大王,丞相。”

    “免禮。”

    秦王政看著他,對他也有印象。章邯是任子出身,當初還曾為郎官。因為懂些工器,就先分配至考工室歷練。原本他是想著讓章邯奔赴前線,負責修造角樓和軍械的。只是因為公孫劫需要,就留在藍田。

    公孫劫伐趙時,幾乎是章邯全權負責工坊。按照指示,做的是相當不錯。秦王也很欣賞章邯,覺得他以後能屬大事。

    “雕版現在準備好沒?”

    “都已刻好,隨時就能印刷。”

    “那好,帶我們去看看。”

    章邯走在前面帶路。

    印刷坊和造紙坊是聯在一起的。

    門口還能瞧見有木匠正在刻木板,秦王政蹙眉看了眼。用的是陽刻,文字凸起。線條清晰,字跡優美,內容則是出自秦國的律令條文。

    “大王,你看這張告示。”

    公孫劫笑著將張黃紙遞了過去。

    上面則是用篆文而書。

    【王十八年,十一月。燕國使臣荊軻、副使秦舞陽入秦。王設九賓大禮,以簽盟書。然燕王昏亂,乃陰令荊軻為賊。假意獻圖,實則刺王。故發兵誅,滅燕以報國仇!】

    總共也就幾十個字。

    卻足以激怒每個秦人!

    上下一心,必要滅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方便以後閱讀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第131章 漁媼捕魚,真正純粹的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第131章 漁媼捕魚,真正純粹的人並對被趙王趕走,始皇拜我為丞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