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遇到些事。”
“所以我就帶著了。”
“他沒吵到你休息吧?”
“沒……”
公孫劫也是滿臉無奈。
沒想到他會如此嫌棄扶甦。
“先不管他。”
“這藍田紙還真不錯!”
“現在日產已有千張!”
“想必很快就能取代竹簡!”
“等產量再高些,寡人就下詔。秦國各個郡縣,皆要以紙代替竹簡行政!”
秦王政很是激動。
手里還握著張黃紙。
對著陽光,看的很仔細。
這就是秦王政的威嚴。
取代竹簡,只一句話便可。
不需要任何理由。
僅僅是因為王詔!
如果熟悉歷史,就知道這有多難。
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灞橋紙。
到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
可紙始終沒普及開來。
至于原因?
曹植其實就說了。
功銘著于鐘鼎,而名稱垂于竹帛!
這就是士大夫的追求。
所以紙始終無法普及開來。
直到東晉時期的桓玄上位。
頒布改簡為紙的詔令。
將竹簡徹底更為黃紙!
如此紙才真正普及開來。
現在,秦王政同樣能做到。
關鍵還是執行力啊……
公孫劫看著黃紙。
一時也感到恍惚。
他其實很早就搞出造紙術。
並且還帶著趙王遷去查看。
可他說了什麼?
這和竹簡有何區別?
為何要浪費時間精力做這事?
對趙國而言,竹簡就夠用了!
他在廷議時再次提出。
卻又遭到諸多抨擊。
甚至懷疑他想中飽私囊。
各種難听的話是應有盡有。
現在想想,他早就該走了。
趙王遷早已容不下他。
從他勸趙悼襄王勿要換太子開始。
兩人就結下了死仇。
對趙王遷而言,最重要的是王權。
郭開一直都支持他當大王。
公孫劫則力阻他當大王。
後來還用先王遺詔壓他。
以相父的身份代行王權!
所以趙王遷會信誰呢?
他們互相都不理解對方的想法。
留在趙國報恩,沒有任何意義。
可惜,公孫劫醒悟的太晚了。
……
“章邯,你可都听到了?”
“你是考工室令。”
“就由你挑選合適的郡縣推行。”
公孫劫看向旁邊的章邯。
“技術方面不必太在意。”
“主要是蘗汁必須得保密。”
“唯!”
章邯恭敬抬手應下。
秦王政則是看著公孫劫。
“這幾日四國文商的糧食已經送到。”
“他們也都各自歸國。”
“足足八萬石糧食!”
“丞相可是功不可沒!”
“這是我欠秦國的。”
公孫劫坦然開口。
當初秦國賣給趙國糧食。
他現在就得給秦國賺回來!
“你這說的什麼話?”
“你從不欠秦國什麼。”
秦王政則拍了拍他的肩膀。
笑著打趣。
“還是說你覺得寡人不值這點糧食?”
“那自然不是……”
“那以後就勿要再提這些。”
“你本就為秦國做了很多事。”
“要說,也是秦國虧欠了你。”
秦王政轉過身來。
看向蒙毅等侍郎。
“你們認為呢?”
“大王所言甚是!”
“丞相本就有功于秦國!”
蒙毅等人皆是抬手附和。
他們都是郎官。
也是秦王的親信。
全都能參與廷議。
“听章邯說,丞相又研制了水車?”
“今日寡人可要長長見識。”
“劫,就由你帶路吧。”
“行。”
公孫劫笑著走在前面。
伸手拉著扶甦。
免得他跟不上。
“扶甦,造紙流程你可記得?”
“記得。”
“你覺得最難的是什麼?”
“撈紙!”
扶甦堅定開口。
他可特地研究過造紙。
雖然沒親眼看過具體流程。
但也知道最難的就是撈紙。
這不僅僅只是體力活。
還需要有技術和經驗。
每日能造多少紙,皆決于撈紙匠。
“那最累的是哪一步?”
“舂紙漿!”
“聰明。”
公孫劫點頭贊賞。
“看來你是專門研究過。”
“就像你說的這樣。”
“縱有踏碓,也需人力舂漿。”
“而踏碓適合百姓自己用。”
秦王政帶著群臣緩步而行。
時不時看向扶甦。
這才勉強露出些贊賞。
他的確是嫌棄扶甦。
因為扶甦的血脈。
還因為他的習慣和性格!
讓秦王政始終看不順眼。
可論才能,扶甦並不算差。
年紀輕輕,就已通讀律令。
學習刻苦,每日還都會練武。
騎馬射箭,駕車揮舞秦鈹。
皆是一把好手!
所以,秦王政始終不願放棄。
甚至還將他交給公孫劫!
“人懂得利用火,烹煮肉食。”
“因此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後來,人懂得利用牲畜。”
“所以有了戰車,有了騎兵。”
“田內也有壯牛耕地。”
“那麼,人能否征服水呢?”
“畢竟秦國尚黑,本就是水德。”
公孫劫停下腳步。
看向遠處湍急的灞水。
河畔處則已樹起水車!
直徑約二丈有余。
在河流沖刷下不斷運轉。
“這是……車輪?”
年輕的蒙毅滿臉不解。
他今年也就剛及冠。
還沒公孫劫年長。
他模樣清秀,約七尺多高。
長得倒還算是俊朗。
他始終都陪伴在秦王左右。
少時就進宮伴讀。
一直都很得秦王信賴。
“此物就是連機碓。”
“也是我獻給秦國的大禮。”
“此物名為水車。”
“木輪上裝有十二根板葉。”
“隨著水流沖刷,便會運轉。”
公孫劫站在河畔處。
他們所有人皆是看的很認真。
在灞水沖刷下,木輪嘎吱運轉。
“木輪則與轉軸相連。”
“木輪旋轉,就會帶動轉軸。”
公孫劫推開茅屋的竹門。
里面則是極其空曠的工坊。
轉軸上則設有撥板。
而轉軸下方還有兩條橫軸。
各地對應著木碓。
水車帶動轉軸運轉。
轉軸的撥板就會扣動木碓。
左右兩側的木碓就會交替起落。
公孫劫總共設立了三組。
也就是足足六個碓頭。
畢竟秦國是以六為吉數。
砰咚!
砰咚!
砰咚!
碓頭每次落下。
皆會發出沉悶的聲響。
這些碓頭可比踏碓要重的多!
秦王政痴痴的看著。
此刻也都看明白了。
又錯愕的看向公孫劫。
而他則只是淺笑。
“這就是連機碓。”
“這是秦國運用水力的一小步!”
“卻是諸夏的一大步!”
“秦國是水德,周為火德。”
“運用水力,更能彰顯秦德!”
“秦民也都將受利!”
言罷。
公孫劫抬手長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