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
李老頭兒依然歪著身子躺著不敢動,心想再大的事還能比自己遭的罪大?
村長那叫一個氣啊,想想剛剛他大兒子連鎮上的活兒都顧不上了,著急忙慌趕著牛車回家告訴自己的消息。
再瞅瞅李老頭兒那完全不著急的樣子,這事兒說不準就是他出的餿主意!
這麼一想,村長也來脾氣了。
“真不知道李家村到底怎麼得罪你了!還是哪個祖宗半夜托夢嚇著你了?至于這麼報復我們嗎?”
“都是姓同一個李的,你不能自己家日子過稀碎,還見不得同族家里過得好吧?”
想想李老太太在鎮上做的那些事,再想想這幾天臭得要命的名聲。
原以為村里後生的婚姻大事會被耽擱一兩年,時間久了就好了。
可李老太鬧出來的這破事兒,除非李家村能做出利國利民的大貢獻,或是出個風光無限的狀元郎。否則整個李家村搞不好都得變成絕戶!
地底下的老祖宗們要是泉下有知的話,晚上不得集體掀棺材板子,成群結隊的爬到自己家里掐死他這個村長啊!
李老頭兒都听懵了,他就不知道村長整這死出想干啥。
他都躺在這兒生活不能自理了,還要趁著家里連第二個會喘氣的人不在的時間過來捅刀子,這不是欺負人嗎?
“憋回去!我一瞅你那口歪眼斜的樣兒就知道你想賴唧唧的嚎!”
小的時候就是這樣,一把年紀,黃土埋半截的人了,還這樣兒,煩不煩人!
要換做以前,有個會賺錢的老三,會讀書的老大,有一把子力氣的老二撐腰,再有一副好身板子,李老頭兒絕對敢和村長嗆聲。
可現在他還嗆聲?翻個身都費勁!
只能壓下心里的火氣,憋屈不已地開口嘟囔,十分不滿地問︰
“你罵這麼半天,我還不知道出啥事了。好歹你得讓我知道因為啥挨罵吧?”
村長听見這話,心里的火氣竄得更旺了。
“裝!屬你這個老癟犢子最能裝!是不是你讓你家老婆子去鎮上鬧的?當親娘的去大集市那邊敲鑼打鼓的哭嚎你家老二不孝,拉著你家老三鬧分家,你敢說這事兒不是你給出的主意?”
李老頭兒腦瓜子嗡的一聲,嘴巴微張,剛想否認不是自己派老婆子去鎮上作妖的,就听村長又道︰
“分家這事兒本就是我們這些老東西都親眼見證的,事實是咋個情況誰不清楚?只要有好信兒的人問一問真相,你家老婆子的話還有誰會信?到時候你們嘴里夸的童生兒子就成了那個反面例子,這下你們滿意了?”
李老頭兒這會兒只覺得耳朵里面只剩下長長的鳴音,腦子就像被人拿大鐵錘敲了一樣,整個人都傻了。
偏偏他躺在床上動不了,急得控制不住直流口水,連伸手擦一擦都做不到。
可惜村長這會兒只剩下了滿腔的怒火和委屈,根本就看不到李老頭這副慘兮兮的樣子。
“你們自己家的事樂意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可干啥非得連累整個李家村?前幾天還是未婚的姑娘小子的婚事全都告吹了,今天好了,出嫁好幾年的大姑子小媳婦兒全都被娘家攆回來了!別人的婆家全都放出話來,就算是和村里的二流子湊一對兒,也不和人販子村扯上半點兒關系,他們丟不起那人!”
不怪村長這麼生氣,他剛接到消息就要過來,來的路上還被好幾家出嫁的老姑娘小姑娘圍著訴苦,連他自己的閨女也被婆家給攆回來了。
村長怎麼可能不生氣?
出嫁女都被連累了,他這個村長怎麼當的?
以後和別的村還能不能往來了?別的村子里村長怎麼看他?
偏偏李老太婆不知道收斂,還去鎮上鬧。就算之前也有風聲傳出去,頂多算是流言蜚語。
可李老太婆這麼一鬧,不就成了板上釘釘了?
自家兒子回來的時候可是說了,鎮上丟了姑娘的人家找李老太婆要說法,李老太婆沒有第一時間說和他們家無關,甚至還嚇得縮著肩膀頭子支支吾吾的,不知道的都以為這是心虛了。
現在好了,鎮上的衙門都被驚動了,李老太婆直接被套上木板子大粗鏈子關牢里了。
李老頭兒實在是受不住這樣的打擊,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
學堂里。
李牧承剛吃完大雞腿兒,摸著圓溜溜的肚皮和同窗們有說有笑的在校場溜達著消食,就有一個玄字班的學長焦急的朝著這邊跑來。
“李牧承!誰是李牧承?馮先生找!”
李牧承忙作揖道謝,而後快速朝著先生們的備課房間走去。
馮墨揚也是沒想到,好不容易撿到的一顆好苗子,家里竟然有這麼多亂七八糟的事。
看到李牧承出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心里都不由有些心疼這孩子了。
“先生我這次找你來不為別的,只是想告訴你一件事。不管听到了什麼消息,都不能影響你的學習狀態,可記住了?”
李牧承微愣,家里分家之後一切都好,就算是出啥大事了也不可能是家里的人出事。
難道是老宅躺在床上養傷的爺爺嗝屁了?
也不對啊,要真是家里有喪事,就算是分家了也是得回家奔喪的。
不管怎麼說,他李牧承還佔著“長孫”的名頭兒呢。
如果不是性命攸關的事,先生為啥滿臉寫著心疼?還特意喊自己過來苦口婆心的說了這麼一番話?
李牧承腦子轉得飛快,瞬間就明白了。
一定是老宅那邊看他們二房日子過得太好,又開始作妖了。
且這個妖風還刮得挺大,搞不好會影響到他的學習。
馮先生特意喊自己提了這麼一句,是想安撫他,不讓他多想。
同時也是在給他吃一顆定心丸,只要事情沒有嚴重到涉及身家性命,南城私塾會護著他。
听話听音,又會察言觀色的李牧承瞬間明白了馮先生的良苦用心,自是認真作揖道謝,接了這份恩情。
“多謝先生教誨,學生一定好好學習,不給南城私塾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