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農家子,不科舉,難道種地?

第一卷 第59章 改良版君子六藝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花間沽酒 本章︰第一卷 第59章 改良版君子六藝

    李老太婆瞬間住了嘴,像極了被掐住脖子的待宰鴨子。

    “一天天的還嫌家里不夠亂的?有那時間把堆著的衣裳洗了,這麼多天過去,也沒見你把院子掃一掃。整天像個大爺似的盤腿一坐,抱怨完這家抱怨那家。顯著你嘴皮子利索了?你咋不出去支個攤子唱戲去呢?”

    李老頭兒是覺得最近村子里的風向不對,老二和老三這兩個逆子之間倒是親近了不少。

    村里其他人從前對老宅的人也只是面子情,見面意思意思打個招呼就算了。如今看到他們這兩個老東西,那是扭頭就走,多看他們一秒好像都會把眼楮辣瞎掉一樣。

    偏偏李老太太別的本事沒有,歪曲話中含義的能力是強大無比的。

    一听自家老頭子這話,瞬間覺得老頭子真聰明啊。

    是啊!

    她咋就沒想到呢?

    李老太太瞬間來了精神,一掃往日懶惰的模樣,拿起掃帚抹布,打掃的那叫一個痛快。

    第二天一大清早的,李老太太就腿腳利索地爬上了村長兒子的牛車,直奔鎮上而去。

    李老頭兒還不知道他家老太婆又去鎮上作妖,此時的李牧承也終于迎來了正式入學的第一堂課。

    馮先生先是介紹李牧承給所有黃字班的學生,而後將李牧承安排到了陳思友的身邊坐下。

    他們畢竟是同一個宿舍住著,昨天馮先生也有留意到,李牧承在私塾里適應的還不錯。

    陳思友也很高興,畢竟同桌是個學習能力特別強的,也能帶動他的積極性不是?

    “咱們今天這第一堂課便是算學。”馮先生笑著開口,看著一眾乖巧坐著瞪圓了眼楮的學生。

    前段時間光忙著讓學生們認識一些常用字,背一些簡單的文章了。

    畢竟這算學也是需要寫字的,光會扒拉算盤說數哪行啊?

    南城私塾與其他私塾最大的不同便是他們私塾真的是什麼都教。

    不像某些私塾只教學生們認字、背書、寫文章,他們南城私塾還有繪畫、算學、武學、騎射、茶藝等多種課程。

    算是一種改良版的君子六藝課程,之所以說是改良版,是因為常見的六藝只有禮樂射御書數,而南城私塾的課程不止這些,主打一個實用。

    甚至連那些家里就是鎮上的,沒干過農活的孩子都有田可種。

    畢竟能來這個私塾的學子,家庭條件特別好的沒有。就算是有像小胖子那種別的府城來的孩子,也是因著某些原因不得不跑到這麼遠的地方求學。

    南城私塾的學子大部分還是不指望科舉入仕的,因此能多學一項本領,日後能謀生的方式就多一個。

    所以上來就趕上了算學課,讓李牧承也是有些懵的。

    還不等李牧承回過神來,同桌陳思友就站起身走到了馮先生身邊,將兩大箱子算盤給同窗們發了下去,確保人手一個。

    李牧承看著那算盤都有些擔心,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手勁兒大了,再把算盤珠子給扒拉下來。

    倒也不是擔心自己賠不起,畢竟現在的他也算是有點兒小錢的人了。

    只是不想第一天上課,就給先生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李牧承來到私塾之後知道的就更多了,比如科舉需要有人作保或舉薦,這些都是繞不開先生的。

    要是先生不喜歡他反而給他下絆子,可想而知這科舉之路只會更加艱難。

    “咱們算學的第一堂課,認識工具——算盤。”

    李牧承認真听著先生講解,時不時還翻一翻算學專用書本,發現前面幾頁寫的都是一些基礎算盤的知識,馮先生正一板一眼的講著這些有些枯燥的知識。

    這種基礎常識性的東西,對李牧承來說難度不大。

    關鍵是這玩意兒他是真會啊,畢竟以前這都是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的知識,甚至他還能記得幾首關于算盤口訣的打油詩。

    瞥了一眼自己宿舍里其他幾個同窗,此刻正認真學習,尤其是那個小胖子听得格外認真,但眼里還透著一絲迷茫,顯然是沒太听懂,正在努力消化的迷茫樣兒。

    ……

    “好了,我先給你們出幾道簡單些的算學題目,現在都拿起筆將題目幾下。一會兒你們自己扒拉算盤珠子計算清楚後,將答案寫在草紙上交上來。”

    將算盤規則講清楚後,馮先生開始布置課堂小考。

    李牧承真的是懶得記題目了,這種剛報出題目就能得出答案的題,有啥好記的?

    只是同窗們都在記,若是只有他一個不動筆的,先生肯定要訓他的。

    于是,李牧承拿起筆,在上面不光記好了題目,還在題目後面順手寫上了答案。

    一共二十道題,馮先生更是在說完題目後又添了一句——

    “二十道題,答對十五題或十五道題以上,中午吃飯時可以拿木托盤。答對十題或十題以上,十五題以下,可以拿盤子。”

    “答對十題以下,只能吃饅頭。晚上要自覺留在這兒加練。全都答對的,可以額外得到一個雞腿兒作為獎勵。”

    李牧承這才知道,原來走讀的同窗中午也是要在私塾吃飯的。

    當然,家里面給帶了咸菜和一小碟菜的作為加餐也可以,畢竟有些學生確實接受能力不強,學得比較慢。

    家里人疼孩子,怕孩子吃不到好東西長不高的也是有的。只不過礙于私塾也有私塾的規矩,不敢太放肆而已。

    只是這樣的人家極少,大部分還處于吃不飽穿不暖的階段,能有錢送來私塾上學就算好的了。

    李牧承裝模作樣的也跟著打了會兒算盤,畢竟上頭還有馮先生瞧著呢。

    但比起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接觸算盤的同窗來說,李牧承的速度就顯得快多了。

    很快就熟練的李牧承扒拉算盤珠子的樣子看起來極為賞心悅目,宛如一幅畫一樣。

    等李牧承在草紙上把答案認認真真一筆一劃的寫好後,也沒忘了寫上自己的名字——

    黃字班,李牧承。

    馮先生也是沒想到竟然有學生速度能這麼快,要知道他當年第一次接觸算學的時候,扒拉算盤珠子都快把他自己給扒拉哭了。

    再加上那算盤也都不怎麼結實,動不動就扒拉不動,要麼扒拉一顆珠子動三四顆,很考人心態的。

    李牧承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些快要散架子的算盤是馮先生費了好大力氣湊的,為的就是鍛煉學生們的算學能力的同時,還能鍛煉記憶力和心態。

    好在馮先生並不是那種看到李牧承速度快就覺得他是隨意寫寫畫畫交差要跑的壞學生,反而接過李牧承遞過來的草紙,認認真真的拿起桌上早已謄寫好的答案比對了一下。

    馮先生的眼楮瞪圓了。

    馮先生狠狠閉了閉眼,睜開後又對了一遍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眼楮一樣伸手狠狠揉了揉,又對了一遍答案。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農家子,不科舉,難道種地?》,方便以後閱讀穿越農家子,不科舉,難道種地?第一卷 第59章 改良版君子六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農家子,不科舉,難道種地?第一卷 第59章 改良版君子六藝並對穿越農家子,不科舉,難道種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