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放下敬禮的手,辦公室里的空氣仿佛凝固。
他沒有再多說一句客套話,轉身拿起桌上的加密硬盤,動作干脆利落。
“林先生,姜總,後續的技術對接和生產落地,我們會成立一個專門的小組,二十四小時待命。”
“你們有任何需求,可以直接聯系我。”
說完,他便帶著人,快步走出了會議室,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辦公室的門關上,隔絕了外面的世界。
姜憶還站在原地,身體有些僵硬。
剛才發生的一切,對她的沖擊太大。
從一個顛覆性的技術構想,到國家力量的全面介入,再到一場針對華爾街巨頭的金融屠殺計劃。
這一切,都在這間小小的辦公室里,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敲定。
她感覺自己不是在一家初創科技公司,而是在一個決定世界格局的指揮中心。
“林董。”姜憶的聲音有些發干,“我們真的要讓輝瑞破產?”
“有問題嗎?”林墨的語氣很平靜。
“沒有。”姜憶立刻搖頭。
有問題嗎?
當然有。
那可是輝瑞,是華爾街的寵兒,是市值數千億美金的龐然大物。
但在林墨面前,她說不出任何反對的話。
因為林墨拿出來的東西,已經超出了商業競爭的範疇。
那是足以改寫規則的武器。
她現在要做的,不是質疑,而是執行。
“金融市場的操作,我需要絕對的自主權和龐大的資金支持。”姜憶迅速調整好心態,進入了工作狀態。
“錢不是問題。”林墨看著她,“遠星科技的賬戶,你可以隨時動用。如果不夠,我會想辦法。”
姜憶的身體繃緊了。
她清楚,這一戰,將是她職業生涯的巔峰。
要麼,跟著林墨,把輝瑞這個巨頭徹底踩在腳下,一戰封神。
要麼,一起跌入萬丈深淵。
沒有第三種可能。
另一邊,周海一行人乘坐的紅旗轎車,剛駛出遠星科技的地下車庫,他就撥通了一個加密專線。
“是我,周海。我申請立刻啟動最高響應級別。”
“召集工程院和科學院,所有生物工程、基因編輯、精密制造領域的院士,兩個小時內,到京郊‘追光者’實驗室開會。”
電話那頭的人似乎被這個命令鎮住了,遲疑了一下。
“老周,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一次性召集這麼多院士,需要……”
“這是最高指令。”周海的聲音不帶任何感情,“圖紙已經到手,經過初步驗證真實有效,是超越時代的設計。我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它變成現實。”
“‘細胞序列打印機’,這是它的名字。”
“重復一遍,最高指令,所有人員,必須到位。”
掛斷電話,車廂內一片沉默。
那位剛才負責解讀硬盤的技術員,臉上還殘留著未褪去的潮紅。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份圖紙意味著什麼。
那不是一個設備,那是一個新時代的鑰匙。
林墨沒有在遠星科技多待。
將金融戰場的事情全權交給了姜憶,他還要考慮別的事。
廢土那邊,“蜂群”無人機項目,是新城接下來的核心項目,必須盡快落地。
而這個項目最核心的瓶頸,就是芯片。
這方面張司長已經在周轉了,應該很快就有消息。
再加上這次他拿出來的資料,芯片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無人機方面,國內的無人機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了,從生產線到原材料,都能很快解決。
而蜂群戰術除了無人機之外,掛載的彈藥也是重要組成。
總不能子機沖上去了,結果爆炸威力不夠,那就搞笑了。
想要解決這點,也不難。
林墨從次元倉庫取出特殊通訊器,聯絡信鴿。
電話很快接通。
“林先生。”信鴿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平直。
“我需要一批東西。”林墨直接開口,“黑索金,奧克托金,以及配套的鈍化劑和塑性粘合劑。”
電話那頭沉默了。
信鴿沒有立刻回答。
他不是化學專家,但長期接觸武器彈藥,讓他對這些名詞異常敏感。
這些全都是制造高能炸藥的核心原材料。
“林先生,這些東西管控級別非常高。”信鴿的聲音變得嚴肅,“您要的數量是多少?”
“先來一百噸吧,各種原材料按比例配好。”林墨隨口報出一個數字。
“一百噸?”信鴿的聲音瞬間拔高,他懷疑自己听錯了。
一百噸高爆炸藥的原材料?
這是要炸掉一座山,還是準備打一場小型戰爭?
“林先生,我必須知道這批材料的用途。”信鴿的語氣不容商量,“這不是子彈或者炮彈,這是戰略物資。”
林墨對此早有預料。
“我在研究一點新東西。”
“新東西?什麼東西需要一百噸炸藥?”信鴿追問。
“無人機。”
“無人機?”信鴿幾乎是脫口而出,“什麼無人機還需要裝炸藥……你想搞自殺式無人機?林先生,你到底想干什麼?”
信鴿的呼吸變得粗重,他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控制範圍。
“林先生,這個請求我無法答應,也無權答應。請您稍等,我需要立刻向我的上級匯報。”
林墨沒有說話,靜靜地等著。
電話里的電流聲持續了大概半分鐘,然後,一個截然不同的聲音響了起來,沉穩,厚重,帶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場。
“我是趙振國。”
林墨的眉毛輕輕挑了一下。
他听過這個名字,軍方裝備發展部的負責人,一位真正的實權人物。
“趙將軍。”林墨的語氣沒有任何變化。
“林先生,一百噸高爆炸藥,你準備用它來放一場煙花嗎?”趙振國的話很直接,甚至帶著一絲審問的意味。
“我想驗證一個戰術構想。”林墨不緊不慢,“用廉價的無人機,組成蜂群,對高價值目標進行飽和式攻擊。”
電話那頭又是一陣沉默。
趙振國在腦中快速消化著這個概念。
蜂群戰術,軍方內部早有預研,但一直受限于核心算法和指揮系統的瓶頸,遲遲沒有突破性進展。
“林先生,請繼續講。”
“我這邊有個思路,或許可以實現蜂群戰術。”林墨言簡意賅。
趙振國沒有說話,但林墨能听到他那邊傳來的,略微加重的呼吸聲。
作為裝備部的負責人,他太清楚這幾句話背後代表的意義了。
如果真的能實現,這將會徹底改變未來戰場的形態。
“周海那邊,剛剛拿到你的東西,東部戰區緊急起飛了幾架戰機護送他們回京城。”趙振國突然話鋒一轉。
林墨沒有意外。
到了這個層面,信息是互通的。
“所以,我這個小小的要求,應該不算過分。”林墨平靜地回應。
趙振國在那頭笑了一聲。
“林先生,你管一百噸炸藥叫‘小小的要求’?”
“你知不知道,如果這些東西落到不法分子手里,能造成多大的破壞?”
“我知道。”林墨回答。
電話那頭的趙振國再度陷入了沉默。
他權衡著風險與收益。
一個能拿出癌癥根治方案和“細胞序列打印機”這種劃時代技術的人,現在又要搞什麼“蜂群戰術”。
這個人,究竟還藏著多少秘密?
他的價值,又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