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器那頭,智者的聲音里充滿了不解。
“林先生,你要那台‘細胞序列打印機’的圖紙做什麼?”
他的語氣帶著一絲勸誡的意味。
“那台設備的設計理念,已經超出了當下的認知範疇,更別提制造了。”
“在廢土上,它就是個理論上的奇跡,一個無法復刻的幻想。”
林墨沒有去解釋。
他無法告訴智者,在另一個世界,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正嚴陣以待。
“我自有我的用處。”林墨的語氣平靜,卻不容置喙,“把你手頭的資料都發給我。”
智者沉默了。
林墨的強勢和神秘,他已經領教過不止一次。
他或許無法理解林墨的行為,但他知道,服從是最好的選擇。
“我明白了。”智者語氣放軟,“所有資料,包括兩種藥物的完整數據和‘細胞序列打印機’的全部設計檔案,我會收錄進加密硬盤,明天隨軟件工程師一起送到新城。”
如今廢土上網絡癱瘓,數據無法線上傳輸,只能采用最原始的線下轉移。
好在林墨也不差這幾個小時的時間,索性耐心等待。
隨著時間推移,皓月凌空,新城的喧囂也逐漸歸于平靜。
……
一夜無話。
清晨的陽光,給新城的鋼筋鐵骨鍍上了一層暖色。
擴音喇叭里播放著晨間廣播,內容是新城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昨晚巡邏隊抓到的幾個小偷小摸的處理通告。
工地上,塔吊開始運轉,發出沉悶的轟鳴。
訓練場上,衛隊士兵的操練口號,整齊劃一。
整個新城,就像一台剛剛加滿潤滑油的精密機器,從沉睡中甦醒,充滿了活力。
林墨坐在小賣部里,通訊器里響起了方舟的聯絡請求。
“林先生,第二批人員一百五十人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出發。”
“好。”林墨言簡意賅。
“我讓鐵山帶人去接應你們。注意安全。”
掛斷通訊,林墨又撥通了衛隊的內部頻道。
“鐵山,來我這里一趟。”
不到一分鐘,鐵山魁梧的身影就出現在小賣部門口,他臉上帶著興奮的紅光。
“老板,有什麼任務?”
“帶衛隊一隊和二隊,去方舟據點,接第二批人過來。”林墨吩咐道。
“好 !保證完成任務!”鐵山拍著胸脯,轉身大步離去。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林墨拿起了桌上另一個獨立的通訊器,按下了夜刃小隊的呼叫鍵。
一道黑影無聲無息地出現在門口,正是夜鶯。
“老板。”
“有三個重要的接應任務。”林墨的手指在桌面上點了點,“燈塔、磐石、蜂巢,這三家答應送一批技術人員過來。”
“這些人,不是難民,是新城未來的基石。一個都不能少,一根頭發都不能掉。”
夜鶯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她站立的姿態,比之前更加專注。
“明白。”
“你需要分派人手,同時去三個地方接人。這三個地方轉移的人不多,燈塔六個,磐石三個,蜂巢四個。”
夜鶯立刻做出了安排,“我這就從夜刃小隊抽調人手。”
林墨點了下頭,對她的安排表示認可。
“燈塔那邊,除了人,還有一份很重要的資料。”林墨的語氣加重了幾分,“智者已經收錄進加密硬盤了。”
“明白,我親自帶隊去接燈塔的人。”
……
上午十點,新城的主干道上,幾輛越野車平穩駛來,停在了科學院大樓前。
十三個穿著各式各樣舊衣服的男男女女,從車上走了下來。
他們普遍面色蠟黃,身材消瘦,帶著久居室內不見陽光的蒼白。
這些人就是從燈塔、磐石、蜂巢三大勢力交換來的人才。
他們站在科學院嶄新的大樓前,神情拘謹,甚至有些畏縮。
周圍的一切,都和他們之前待的地方格格不入。
寬敞整潔的道路,遠處正在施工的塔吊,還有空氣中那股若有若無的食物香氣。
這一切,都與他們記憶中廢土的模樣,格格不入。
“這里……就是新城?”一個來自磐石,身材消瘦的男人喃喃自語。
他在磐石據點,因為體能太差,一直被當成累贅。
可在這里,他看到巡邏的衛兵雖然裝備精良,氣勢懾人,但看向平民的表情卻很平和,沒有絲毫磐石戰兵那種居高臨下的姿態。
“都跟上。”夜鶯的聲音打斷了他們的思緒。
一行人最終來到了小賣部門口。
林墨正坐在門口位置,張遠和趙立在旁邊翹首以待
“老板,燈塔六人,磐石三人,蜂巢四人,共計十三人,全部安全帶回。”夜鶯將一個金屬硬盤盒遞了過來,“這是智者托付的硬盤。”
林墨接過硬盤盒收好,視線掃過門口那十三個神情緊張的技術人員。
“歡迎來到新城。”
他的聲音很平淡,沒有多余的客套話。
“這里不看過去,只看能力。食堂在那邊,先去吃飯,吃飽了再談工作。”
一句“吃飽了再談工作”,讓這些在末世里掙扎求生的知識分子,眼眶瞬間就紅了。
一個小時後,十三名技術人員捧著搪瓷碗,吃得滿嘴流油。
紅燒肉,白米飯,骨頭湯。
最簡單的飯菜,卻是他們奢求了無數個日夜的美味。
張遠和趙立站在一旁,看著他們狼吞虎咽的樣子,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各位。”
等所有人都吃完,張遠清了清嗓子,將一份文件投影到牆壁的幕布上。
“歡迎大家加入新城,從今天起,我們就是一個團隊了。”
“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即將進行的第一個項目。”
幕布上,出現了無人機的三維模型,旁邊羅列著一行行復雜的技術參數。
當張遠說到“母機”、“子機”、“蜂群戰術”這些概念時,整個實驗室徹底安靜了下來。
那十三個剛剛還沉浸在美食滿足感中的程序員,此刻全都瞪大了眼楮,死死地盯著幕布。
震驚,懷疑,然後是無法抑制的狂熱。
“用算法控制上百台無人機進行飽和攻擊?”一個來自燈塔,戴著厚厚眼鏡片的老教授,聲音都在發顫,“這思路不錯,用來集火點殺變異體很合適。”
“數據鏈的帶寬能跟上嗎?母機的算力要求太恐怖了,我們上哪找這麼高規格的芯片?現在可不是災變之前了。”一個來自蜂巢的女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
趙立推了推眼鏡,臉上帶著一抹自豪。
“芯片的問題,林先生會解決。”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套構想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