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半,盛州的天空還未完全甦醒,只是在天際線附近透出一抹魚肚白。酒店房間里,厚重的窗簾隔絕了外界大部分的光線,只有邊緣縫隙漏進幾縷微弱的光帶,在昏暗的房間地板上投下細長的影子。
陳秋銘的生物鐘讓他準時醒來。他側過頭,借著那點微光,凝視著身旁仍在熟睡的黎曉知。她側身蜷縮著,面向他這邊,呼吸均勻而綿長,一只手無意識地搭在枕邊,離他的臉頰很近。睡夢中的她,眉頭舒展,嘴角似乎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褪去了白日的些許敏感和憂愁,顯得格外恬靜安寧。
陳秋銘輕輕撐起身子,動作緩慢而小心,生怕床墊的輕微震動驚擾了她的好夢。他本想叫醒她,畢竟今天要趕中午去濱城的火車,時間並不算十分寬裕。但看著她睡得如此香甜,想到這兩天在盛州游玩也確實有些疲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讓她再多睡一會兒吧,”他心里軟軟地想,“反正收拾東西也用不了太久。”
他躡手躡腳地下了床,赤腳踩在地毯上,像一只怕驚動獵物的貓。洗漱完畢,他留了一張字條在床頭櫃上︰“小四,我去餐廳吃早餐,順便給你帶點回來。醒了給我發消息。——銘”寫完,他仔細將紙條壓在黎曉知的手機下面,確保她一伸手就能看到。這樣避免上次在魏次那樣的誤會再出現。
酒店的早餐餐廳位于二樓,已經有不少早起的客人在用餐。柔和的燈光,餐盤踫撞的清脆聲響,以及空氣中彌漫的食物香氣,共同營造出清晨特有的氛圍。陳秋銘取了些炒蛋、培根、小米粥和幾樣小點心,獨自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盛州的街道漸漸熱鬧起來,車流開始增多,新的一天正式開啟。他一邊吃著,一邊在心里盤算著接下來的行程︰退房、打車去火車站、中午那趟綠皮車要坐將近六七個小時,抵達濱城時怕是已是華燈初上……他特意給黎曉知的碗里多夾了一個她愛吃的水晶蝦餃,又用保溫杯裝了一杯熱豆漿。
回到房間時,剛好听到屋內傳來 的動靜。他推門進去,看見黎曉知正揉著惺忪的睡眼坐起來,長發有些凌亂地披散在肩頭,模樣像只剛剛甦醒的慵懶貓咪。
“你醒啦?”陳秋銘笑著走過去,將帶來的早餐放在小圓桌上,“正好,快來吃早飯,還熱著呢。”
黎曉知打了個小小的哈欠,目光落在豐盛的早餐上,眼楮亮了亮︰“你都吃完了?還給我帶了這麼多?”
“嗯,快起來洗漱一下吃吧。”陳秋銘幫她拉開椅子。
黎曉知洗漱回來,坐在桌邊小口小口地吃著蝦餃,喝著溫熱的豆漿,臉上洋溢著滿足的幸福。她忽然抬起頭,眼神憧憬地看著陳秋銘,輕聲說︰“銘,這種感覺真好。”
“嗯?什麼感覺?”陳秋銘正在檢查背包里的物品,隨口問道。
“就是……一覺醒來,你就在身邊,還給我準備好了早餐。”黎曉知的聲音柔柔的,帶著一絲羞澀,“如果以後每天醒來第一眼看到的人都是你,如果每天都是你給我準備早餐,那就好了。”
陳秋銘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頭看她。晨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恰好照亮她半邊臉頰,那雙大眼楮里盛滿了毫不掩飾的依賴和向往。他心頭一暖,卻故意板起臉,逗她︰“想得美,懶死了你。為什麼非得是我給你準備?為什麼不能是你給我準備早餐?”
黎曉知愣了一下,隨即很認真地點點頭︰“也可以啊!那我給你做!我會煎蛋,還會煮粥!雖然可能沒你做的好吃……”說著,她自己先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臉頰泛起紅暈。
陳秋銘也被她逗笑了,房間里充滿了兩人的笑聲。然而,笑聲過後,空氣卻突然安靜下來。那個“以後”的設想,像一顆甜蜜又酸澀的糖果,在口中化開後,留下的卻是對現實的清醒認知。每天醒來第一眼看到彼此,每天共享早餐……這樣看似簡單平凡的日常,對于身處兩地、未來尚且面臨諸多不確定的他們來說,卻顯得那麼遙不可及。兩人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眼神中掠過一絲相同的陰霾,那是對未來的渴望與擔憂交織成的復雜情緒。
陳秋銘率先打破這略顯沉重的沉默,他站起身,用輕松的語氣說︰“好了,快吃,吃完我們該收拾一下行李了,中午的車去濱城,時間差不多啦。”
兩人開始分工合作收拾行李。黎曉知將她那些瓶瓶罐罐的護膚品和化妝品仔細地裝進洗漱包,又認真地將換下來的衣服疊好。陳秋銘則負責檢查是否有遺漏的物品,將充電器、證件、車票等重要東西歸攏到隨身背包里。
辦好退房手續,走出酒店大門,上午的陽光已經有些刺眼。陳秋銘站在路邊攔出租車,很快一輛看起來有些年頭的出租車停在他們面前。司機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眼神滴溜溜地轉,透著一股精明勁兒。
陳秋銘拉開後車門,讓黎曉知先坐進去,然後自己卻沒有跟著坐進去,而是很自然地拉開了副駕駛的車門。他看似隨意地坐下,報出目的地︰“師傅,去火車站。”
車子啟動,匯入車流。果然,沒開多久,司機就開始搭話了,語氣帶著試探︰“兩位,這是來盛州玩的?準備打道回府了?”
陳秋銘神色不變,用一口極其純正的本地口音回答道︰“不是,我們是大學生,放假了從外地回來的,約了同學準備一起去濱城玩玩。”他語氣自然,話里沒有任何破綻,仿佛真是本地回家的學子。
司機透過後視鏡瞥了一眼後座文靜的黎曉知,又看了看旁邊神色自若、口音地道的陳秋銘,原本想繞點路的小心思似乎熄滅了。他“哦”了一聲,眼楮開始專注地盯著前方的路況,老老實實地按照導航提示的最優路線向火車站駛去。黎曉知在後座悄悄對著陳秋銘的背影豎了個大拇指,陳秋銘從後視鏡里看到,嘴角微微上揚。
到達火車站廣場,距離發車還有一個多小時。廣場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入口處旁邊,有幾個賣雜貨的小攤。一個掛著各式各樣帽子的攤位吸引了陳秋銘的注意。
“小四,”他拉了一下黎曉知,“濱城靠海,這個季節風肯定大,給你買個帽子吧,防曬也好,擋風也好。”
黎曉知高興地湊過去︰“好啊好啊!”攤位上帽子款式很多,草帽、棒球帽、寬檐帽,五顏六色。黎曉知拿起一頂米色的寬檐草帽戴在頭上,對著攤位上的小鏡子照了照,又換上一頂鵝黃色的棒球帽,問道︰“銘,你看哪個好看?”
陳秋銘仔細看了看,目光落在黎曉知今天穿的那件淡粉色針織衫上。他伸手從架子上取下一頂淺粉色的棉質棒球帽,帽檐弧度柔和,顏色和她衣服很搭。“試試這個?”他說。
黎曉知接過來戴上,調整了一下角度。粉色的帽子襯得她皮膚更加白皙,整個人顯得清新又活潑。她對著鏡子左看右看,眼里滿是喜歡︰“這個好看!和我的衣服很配!”
雖然這只是一頂普通的地攤貨,沒什麼品牌可言,但黎曉知卻愛不釋手,當即決定就買它了。陳秋銘付了錢,看著她喜滋滋的樣子,覺得這二十塊錢花得特別值。
走進候車室,找到對應的檢票口附近坐下。黎曉知像個得到新玩具的孩子,興奮地擺弄著那頂新帽子。她一會兒戴在頭上,舉起手機變換角度自拍;一會兒又把帽子扣在陳秋銘頭上,趁他沒反應過來趕緊拍下他戴著粉色帽子的“滑稽”模樣,自己樂得前仰後合;一會兒又湊過來,非要和陳秋銘一起戴著帽子拍合照。陳秋銘雖然嘴上說著“別鬧”、“幼稚”,但身體卻很誠實地配合著她的各種要求,眼神里帶著縱容和寵溺。
終于開始檢票進站了。他們乘坐的是一趟綠皮火車,墨綠色的車身,略顯陳舊的車廂,充滿了年代感。找到他們的硬臥隔間,陳秋銘的是下鋪,黎曉知的是上鋪。
放好行李,陳秋銘有些歉意地說︰“沒辦法,五一票太緊張了,沒搶到高鐵票,只能委屈你坐這個慢車了,到濱城估計得晚上七八點了。”
黎曉知卻毫不在意,她坐在下鋪上,晃蕩著雙腿︰“沒關系呀,反正只要是和你在一起,坐什麼車都行,慢一點也挺好,我們可以多說說話,多看看窗外的風景。”
列車緩緩啟動,駛離盛州站。城市的景象逐漸被廣闊的田野和偶爾掠過的村莊取代。黎曉知起初還很興奮地看著窗外,不時指給陳秋銘看某處特別的景致。但或許是因為起得早,又或許是火車有節奏的搖晃像催眠曲,沒過多久,她的眼皮就開始打架了。
“困了就靠著我睡會兒吧。”陳秋銘往里面坐了坐,拍了拍自己旁邊的位置。
黎曉知點點頭,乖巧地側身躺下,頭自然而然地枕在陳秋銘的腿上。陳秋銘拿過自己的外套,輕輕蓋在她身上。隔著薄薄的衣物,能感受到她身體的溫度和均勻的呼吸。他低頭看著她的睡顏,長長的睫毛像兩把小扇子,在眼瞼下投下淡淡的陰影,鼻翼隨著呼吸微微翕動,嘴唇像花瓣一樣柔嫩。他的心中充滿了寧靜的滿足感,手指下意識地、極其輕柔地梳理著她散落在他腿上的長發。車輪與鐵軌撞擊發出的“ 當 當”聲,此刻也不再是噪音,而是陪伴他們旅程的安穩節奏。
列車一路向南,停靠了好幾個小站。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車窗外的風景變成了模糊的剪影,偶爾有遠處城鎮的燈火像流星一樣劃過。
在一個站點停靠時,對面下鋪的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下車了,卻把一個不大的黑色手提箱遺忘在了鋪位下面。黎曉知剛好醒來,揉著眼楮坐起身,一眼就看到了那個孤零零的箱子。
“哎呀!那個叔叔的箱子沒拿!”她立刻驚呼起來,聲音帶著剛睡醒的沙啞,卻充滿了急切。
陳秋銘也注意到了。黎曉知想都沒想,立刻站起身,拉開隔間的門,朝著剛才那位旅客下車的方向張望。她著急地回頭對陳秋銘說︰“他肯定忘了!怎麼辦?”
果然,沒過一會兒,只見那位中年男子滿頭大汗、一臉焦急地跑了回來,一邊跑一邊四處張望。黎曉知趕緊指著他的鋪位下面︰“叔叔!您的箱子在這兒!”
那男子看到失而復得的箱子,長長舒了一口氣,連聲道謝︰“謝謝!謝謝你們!哎呀我這腦子,光顧著拿大包了,把這小箱子給忘了!太感謝了小姑娘,你真是好心人!”
黎曉知不好意思地擺擺手︰“沒事沒事,您快看看東西少沒少。”
男子檢查了一下,再次道謝後才匆匆離去。黎曉知關上門,回到鋪位,臉上帶著做了好事的興奮和開心,她仰頭對陳秋銘說,眼楮亮晶晶的︰“嘿嘿,他夸我了誒!說我好心人!”
陳秋銘看著她那單純、善良又帶著點傻傻可愛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是啊,我們家小四最善良了。”
晚上八點多,列車終于廣播︰“旅客朋友們,前方到站是本次列車的終點站——濱城站,請您收拾好隨身物品,準備下車。”
隨著人流走出車廂,一股帶著咸腥味、清涼濕潤的空氣立刻撲面而來,這是海濱城市特有的氣息。站在濱城站的月台上,看著站牌上醒目的“濱城”二字,兩人都感到一陣激動。這是他們第一次來到這座以海聞名的城市。
“快,秋銘,我們在這里拍張照!”黎曉知興奮地拉著陳秋銘,以車站和“濱城”站牌為背景,請一位路過的旅客幫忙,拍下了他們抵達濱城的第一張合影。照片里,兩人緊緊挨著,臉上洋溢著旅途勞頓後終于抵達目的地的燦爛笑容,背後是燈火通明的濱城站房。
陳秋銘把這張照片發到了朋友圈,配文很簡單︰“濱城,我們來了。”很快,下面就涌現出大量的點贊和評論。學生們依舊排著隊形祝福。特別是一條評論引起了陳秋銘的注意,是家鄉就在濱城的孫樂樂︰“哇!來我家也不說一聲!必須接待!”陳秋銘笑著回復︰“不用麻煩啦,樂樂,我們隨便逛逛就好。”
按照手機地圖的指引,他們打車前往預定好的酒店。酒店位于一條名為徐州街的安靜路段。走進房間,黎曉知驚喜地“哇”了一聲。房間的主色調是藍色和白色,牆壁上掛著貝殼和海星裝飾,窗簾是海浪的圖案,床頭的燈造型像一盞航海燈,整個房間充滿了清新浪漫的海洋風格。
“銘,這房間好浪漫啊!”黎曉知開心地在房間里轉了一圈。
陳秋銘滿意地點點頭︰“嗯,和網上的效果圖一樣。我就喜歡這種風格,讓人感覺真的到海邊了。”
放下行李,簡單整理了一下,黎曉知摸著肚子說︰“銘,我餓了,我們出去找點吃的吧。”
“好,走吧。這里是海邊,海鮮應該不錯。”陳秋銘拉起她的手。
“對啊對啊!”黎曉知眼楮放光,“海邊海鮮肯定又新鮮又便宜!”
兩人沿著酒店附近的街道走著,路燈已經亮起,海風比在火車站時更明顯了些,帶著涼意,卻也吹散了旅途的疲憊。他們找了一家看起來還算干淨的海鮮小店走了進去。時間已晚,店里沒有其他客人,只有一個服務員正靠在櫃台邊玩手機。見到有客人進來,服務員立刻熱情地迎了上來。
他們在一張靠窗的小桌旁坐下,黎曉知拿起菜單仔細看著。然而,看著看著,她的眉頭漸漸皺了起來。菜單上的價格,似乎並不像她想象的那麼“便宜”,甚至比內陸城市還要略高一些。
服務員站在一旁,期待地看著他們。黎曉知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最後合上菜單,對服務員說︰“就要一碗疙瘩湯好了。”
服務員愣了一下,確認道︰“就要一碗疙瘩湯?不要點別的了嗎?我們家的辣炒蛤蜊、清蒸海魚都很不錯的。”
黎曉知搖了搖頭,語氣肯定︰“沒錯,就要一碗疙瘩湯。”然後她轉頭對陳秋銘說,“拿兩個勺子來,我們一起喝。”
服務員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但還是應聲去下單了。
陳秋銘看著黎曉知,輕聲說︰“再要點別的吧,一碗疙瘩湯太寒酸了,也吃不飽。”
黎曉知湊近他,小聲說︰“算了,我看都不便宜。海鮮更貴。還是給你省點錢吧。”她的眼神里帶著體貼和一點點心疼。
陳秋銘心里一暖,握住她的手,開玩笑地說︰“也對,我要攢錢買豬。”
黎曉知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嗔怪地輕輕捶了他一下︰“買什麼豬!你要攢錢娶我!”
陳秋銘笑著把她摟進懷里,下巴抵著她的發頂,低聲說︰“你不就是我的小豬嗎?”
黎曉知在他懷里掙扎了一下,也忍不住笑了出來,臉頰緋紅。
過了一會兒,一大碗熱氣騰騰、內容豐富的疙瘩湯端了上來,面疙瘩、蔬菜、蛋花交融在一起,香氣撲鼻。陳秋銘和黎曉知一人一把勺子,就著同一個大碗,你一口我一口地喝了起來。黎曉知還特意拿出手機,拍下了兩人共享一碗湯的情景,照片里,兩只勺子靠在一起,背景是冒著熱氣的湯碗,顯得格外溫馨。
雖然只是一碗簡單的疙瘩湯,但在異鄉的海濱小店里,和心愛的人分享,卻勝過任何山珍海味。吃過這頓簡單卻溫暖的晚飯,兩人手牽著手走回酒店。海風輕柔,拂過臉頰,帶著遠方大海的訊息。
回到充滿海洋風格的房間,黎曉知站在窗邊,深吸一口氣,仿佛能聞到大海的味道。“明天就能看到海了!”她興奮地說,眼中滿是期待。
陳秋銘從身後抱住她,看著窗外濱城夜晚的燈火︰“嗯,明天帶你去海邊,看真正的海。”
疲憊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對明日看海的期待,為這個濱城的夜晚畫上了一個甜蜜的省略號。他們的旅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