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城。
一輛小轎車自晉陽城往外開去。
甦長青與老同學二人坐在小轎車上,朝著豫南方向開去。
“長青!”
“這一次你和晚寧同志的訂婚宴酒席,我沒有喝上,等你們結婚的時候。”
“可要給我捎回一壺酒來!”
甦長青瞅了瞅披著軍大衣的老同學,笑著說道,“你當眼下還是從前?”
“還喝酒呢?”
“不過改明兒,我讓奉北那邊的同志給你捎回一袋子黃豆倒是可行的。”
“這段時間以來,奉北的大開發尤為順利。”
“用黑土地生產出來糧食作物,簡直是比施上化肥還要好。”
“像大豆,玉米這些糧食作物,奉北大豐收。”
“給你帶一袋子黃豆過來,也讓你嘗嘗黑土地上生產的黃豆滋味咋樣。”
甦長青知道自己這老同學的身子骨,是絕對不能喝酒的。
而黃豆,一直是這位老同學的鐘愛。
盡管在甦長青的提醒下,老同學避開了一些事情。
但其身子骨一直都不好。
小鬼子那枚炮彈帶來的傷害,還是不小的。
而黃豆的營養豐富,能夠給他提供蛋白質。
甦長青以開玩笑的方式談及要送給他黃豆。
這也讓老同學的心底,生出一絲絲的暖意。
“此番,總部讓你前往豫南探查一番。”
“也是與奉北大豐收有關系吧!”
“自花園口決堤之後,豫南一帶一直受花園口決堤的影響。”
“按照眼下的局勢,大旱與蝗災已經是不可避免了。”
“奉北大豐收,如果能夠將大量的糧食轉運到豫南的話。”
“我想,也能大大緩解豫南一帶的旱情。”
甦長青點了點頭,對于豫南大旱。
甦長青一直有所關注。
而奉北大開發,大面積的黑土地被開墾出來,種植糧食作物。
除了要滿足北滿地區的自身需要之外,甦長青此舉也是考慮到豫南這一場大旱。
由青天黨主導的花園口決堤,淹沒了豫南、皖北、甦北40余縣的大片土地,造成平漢鐵路東側區域水災,將導致豫南、徽北、甦北大量百姓死亡。
同時,花園口決堤將黃河每年幾十億噸的泥沙順著決口涌入平原,淤塞河道,淹沒田野,漫溢湖泊,堵塞交通和航運,形成了穿越豫皖甦三省44個縣的黃河泛濫區,人們將其簡稱為“黃泛區”。
每年汛期時,黃水都會回流倒灌,淹沒農田,洪水過後蝗災復至,地表突兀凸凹,到處沙丘堆移,無法耕種,對當地農業造成嚴重破壞。
此次決堤造成將近四百萬人流離失所。
同時,這一舉動也間接導致豫南等地慘絕人寰的大饑荒。
這場慘絕人寰的大旱,奪去了數以萬計老百姓的生命。
易子而食!
這個存在于古籍上記載的詞語。
卻真真切切的發生在大夏國土地上。
甦長青的記憶中,就有過一部關于這場大旱災的電影。
雖然甦長青對于這部電影的導演,並不是特別感冒。
但是甦長青對于這段慘烈至極的歷史,印象深刻。
而現實,遠比電影來的更加殘酷與可怕。
“水旱蝗湯”原本的民謠說的是“豫南四荒,水旱蝗 ”。
其中“水”指的是水災,“旱”指的是旱災,“蝗”指的是蝗災,而“ ”是指當地的匪患,因為豫南方言稱土匪為“ 將”。
然而,湯某人在豫南的統治時期,他的部隊被指責為橫征暴斂,特別是在42年豫南大饑荒時,他的部隊被指責為加重了民眾的負擔,導致民眾生活更加困苦。
因此,他在豫南的名聲受損,被認為是導致民眾苦難的原因之一。
于是老百姓就把這個“ ”改成了“湯”。
在那場堪稱災難級別的大旱災中,慘烈程度令人不忍卒視。
41年的夏天,豫南一滴雨都沒下,大地開出大大的裂紋,本應該是豐收之年,卻顆粒無收。
又因為非常高的氣溫和持續大旱天氣,將這年夏天播種的農作物盡數殺死。
而且就在旱災過後,河水斷流,天上還下了大雹子,雞蛋大的冰雹把秋苗砸了個遍,大旱之後,往往緊跟著就是蝗災。
漫天蝗蟲的飛撲而來,甚至遮住了太陽,黑壓壓的一片,青天白日如同黑夜一般,蝗蟲飛到的地方,菜地都被蝗蟲啃咬完了,寸草不生。
一開始百姓家里還都有一些糧食可吃,但時間長了,豫南的災情不但沒有得到緩解。
反而更加嚴重,旱災在豫南各地開始蔓延,很快豫南全省人民都成為了災民,沒有糧食吃的村民都被餓昏了頭,只能吃草根,吃樹皮。
人們把樹皮剝下來,有的會被磨成粉,有的人餓了就就直接啃,難以下咽,但是不吃就會活不下去。
後來,還是一個燈塔國的記者。
名為白修德,披露了一切。
這個記者沿途看到了餓得奄奄一息的人倒在泥潭里等死,破破爛爛的棉襖,裹著瘦骨嶙峋的身體,孩子餓的嚎哭,大人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早就把眼淚流干了。
與災民相比,青天黨的這些官員日子就過得滋潤多了。
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飯菜,白修德一口都吃不下,而官員們還在熱情地招呼他。
當他問道為什麼不把河南的糧食撥給災民一部分時,官員回答,老百姓餓死了,土地還會是大夏國的,可是士兵餓死了,土地就是東洋人的了。
白修德這才明白這些官員打算讓災民們自生自滅。
而根據估算,這一場大旱也導致有300萬人死于這次旱災,另有數百萬人成為流民。
由于一雙無形大手的掌控,以至于甦長青在某些時候,也只能是無法做更多。
不過眼下,大旱發生。
甦長青認為自己,還是有些機會可以做些事情的。
總部對于豫南的情況也是了解的。
無論是對于青天黨,還是對于東洋小鬼子而言。
豫南大旱導致的數百萬、上千萬流民都是極大的拖累。
而早些時候,甦長青就下令奉北大面積種植土豆、紅薯這些救急的糧食作物。
再加上大量的玉米、大豆投產。
所以!
在豫南發生大旱的同時,被奉北野戰軍控制的北滿地區。
其實是迎來了大豐收。
再加上北滿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程度提升,奉北地區的農業可以說是領先了整個大夏國。
只要這些糧食能夠運出奉北一帶,進入豫南地區。
甦長青就有把握。
拯救更多的豫南人民。
易子而食!
如此殘劇,甦長青斷不能讓這樣的事情。
發生在這片土地上。
小轎車繼續往前駛去,甦長青抬頭看向遠處的天空。
熾熱的太陽炙烤大地。
被烈日曬得全身上下都變黑了的老百姓,一臉絕望的看著不長眼的上天。
死亡!
絕望!
人命如草芥!
如浮萍一樣的大夏老百姓,似乎在這段寫滿帝王將相歷史的土地上。
從來沒有被重視過。
不過如今,一切都似乎不同了。
正如在臨行之前,老師對甦長青所說過的那句話︰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
人民,才應該是整個歷史的真正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