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帝國的軍人,不應該由你們夏國人審判。”
亞歷山大將軍看向甦長青,咬牙切齒的說道。
甦長青目光直視亞歷山大,沒有絲毫的退縮。
“此戰!”
“你我兩軍是盟友,亞歷山大將軍。”
“別忘了!”
“大夏國遠征軍是應你軍之邀約,才進入的蒲甘地區。”
“如今貴國軍隊擅自臨陣脫逃,令我軍第200師陷入絕境。”
“如果不是我軍101師師長及時阻止的話,同古戰線一觸即潰。”
“東洋帝國第56師團將長驅直入,仁安羌等地將迅速淪陷。”
“到時候,你大不列顛帝國軍隊想撤都難。”
“難不成!”
“亞歷山大將軍也想看到,我遠征軍按兵不動,坐視東洋陸軍將貴國軍隊清剿一空?”
“如果貴國沒有應有之誠意,遠征軍可以隨時撤出蒲甘戰場。”
“返回大夏國!”
“亞歷山大將軍,現在已經不是上個世紀的鴉片戰爭了。”
“貴國也不是當初的那個日不落帝國了!”
“而大夏!”
“也不是你們眼中的東亞病夫了。”
“是貴國有求于我國,而不是我國!”
“有求于貴國!”
“貴國之軍官臨陣脫逃,我想我軍有權處理這些軍中敗類。”
“而貴國!”
“我想也沒有什麼治外法權,什麼領事裁判權!”
“我想以貴國在蒲甘地區的軍事實力,若是沒有大夏國遠征軍之助。”
“新家坡之戰的結局,未必不會再次上演。”
甦長青反唇相譏道。
話音落下!
整個遠征軍總部鴉雀無聲。
安靜的落針可聞!
遠征軍指揮部中的火藥味極為濃烈。
不過在場的遠征軍高級軍官們,在心底都是對甦長青萬分的佩服。
敢說!
敢懟!!
這才是大夏國軍人該有的風範。
至于大不列顛帝國?
一個老掉牙的日不落帝國,曾經的世界霸主。
眼下被小鬼子追著屁股跑,都給打怕了。
還有什麼臉面,在這里叫囂?
新家坡之戰,在座的眾人都是知道的。
41年12月,小鬼子在柔佛半島登陸,迅速推進。
大不列顛帝國軍隊在柔佛戰役中節節敗退,大量部隊撤往新家坡。
42年2月,東洋帝國在新家坡西北部登陸,突破大不列顛帝國軍隊的防線。
2月15日,大不列顛帝國指揮官珀西瓦爾向小鬼子投降,8萬余人被俘。
整個新家坡淪陷,大不列顛帝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遭受重創。
8萬大軍被俘虜!
這對于大不列顛帝國皇家陸軍而言,簡直是恥辱。
而在這一戰中,大不列顛帝國皇家陸軍展現出來的戰斗力。
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畢竟大不列顛帝國陸軍的火力還在小鬼子陸軍之上。
若是這火力交給大夏國遠征軍的話,小鬼子早就被打得哭爹喊娘了。
被甦長青如此嘲諷,亞歷山大將軍的臉面有些掛不住了。
態度如此強硬的夏國將領,亞歷山大中將還是第一次遇到。
如今的大不列顛遠不如之前,而他們的盟友高盧帝國更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被日耳曼帝國覆滅。
就連大不列顛帝國陸軍也是被小鬼子追在屁股後面跑。
眼下,能夠指望的也只有大夏國遠征軍。
在這個時間段,與大夏國遠征軍爆發沖突。
是極其不明智的選擇。
而甦長青對于大不列顛佬,可沒有半點喜歡。
畢竟當年大不列顛帝國軍艦炮擊沙基,甦長青就在現場。
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已經輪不到大不列顛帝國在自己的面前頤指氣使了。
“此事不管如何,總歸是要解決。”
“否則!”
“我也無法給軍隊一個交代。”
亞歷山大將軍的措辭明顯松軟了下來。
這讓遠征軍指揮部的一眾高級軍官,也是格外的詫異。
畢竟在世人的眼里,大不列顛帝國還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
雖然新家坡之戰,暴露了大不列顛帝國陸軍的脆弱。
但以青天黨高層的尿性,也絕對不會允許如此與大不列顛帝國高級將領硬剛的。
也就甦長青這家伙可以“無法無天”。
“亞歷山大將軍!”
“臨陣脫逃的名聲,畢竟不太好听。”
“也會影響軍隊的士氣,破壞兩國之間的友誼。”
“畢竟大夏國和大不列顛帝國是盟友。”
“你說呢?”
听到甦長青此時,又提到了“盟友”兩個字。
大不列顛帝國皇家陸軍中將亞歷山大的臉頰,又不可控的抽了抽。
“甦將軍!”
“認為此事,應該如何解決最好?”
“貴國英緬第一師師參謀長查爾斯上校,英勇作戰!”
“戰死沙場!”
“此事,我遠征軍101師可以做個見證。”
“如有必要,我可以給查爾斯將軍寫個證明材料,甚至是追悼詞。”
“我的英語還是不錯的,大不列顛帝國文豪莎士比亞的著作。”
“我都有看過,這個追悼詞啊,一定寫得漂漂亮亮的……”
“至于撫恤金,我想貴國不缺這點撫恤金吧!”
無恥!
摳門!
亞歷山大將軍深深的看了一眼甦長青,這就是蒙哥馬力極力推薦的夏國將軍?
這就是夏國的名將?
從哪方面來看,都不像是個名將。
看起來更像是個地痞無賴啊!
殺了我們的人,連賠償金都不願意給。
還讓我們自己出撫恤金。
無恥!
無恥至極!!
“怎麼,亞歷山大將軍是不相信我寫追悼詞的水準?”
“我敢拍著胸脯保證,一定讓你們滿意,一定……”
甦長青還想說什麼,直接被亞歷山大將軍打斷,“不必了,甦將軍!”
“追悼詞!”
“我們自己會寫!”
“至于撫恤金,大不列顛帝國也不缺這點撫恤金。”
“只是除了此事之外,有一件事!”
“我想貴國沒有其他借口了吧!”
查爾斯上校之死,便被這麼輕輕揭過。
亞歷山大將軍看向甦長青,認真的問道。
“貴國!”
“一直有繳盟友械的傳統嗎?”
看著亞歷山大將軍那充滿疑惑與質詢的目光,甦長青難得心虛了一下。
“械?”
“什麼械?”
“亞歷山大將軍,你在說什麼?”
“我怎麼听不懂?”
別說,這101師不愧是甦長青帶出來的兵。
龍文章也不愧是甦長青的嫡系。
下手也是又快又狠!
至于械?
憑本事繳的械,哪有還回去的道理?
甦長青可沒有這麼高的覺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