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談怪論!”
“滿嘴放屁!!”
“還號稱是大夏國第一號名將。”
“所謂預測!”
“不過如此,無非是嘩眾取寵罷了。”
“像這等人,又是如何能夠令東洋人如臨大敵的?”
“真是奇怪!”
時任呂宋陸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叼著煙斗、閱讀著最新一期的《華勝頓郵報》。
一臉倨傲的做出評價!
這一期的《華勝頓郵報》的封面人物,便是來自大夏國的將領——甦長青。
報紙上刊登的是,來自燈塔帝國記者斯諾對甦長青的獨家訪問。
也是燈塔帝國記者、西方記者,第一次對這個東方將軍進行的獨家采訪。
在此之前!
沒有任何一個來自西方的記者,對甦長青有過如此詳細的專題訪問與報告。
事實上,由于甦長青的紅黨身份。
再加上青天黨的刻意阻擾,再加上甦長青的多次拒絕。
西方記者!
是極難對甦長青進行采訪的。
而斯諾的身份特殊,就連甦長青的老師都被斯諾多次采訪。
甚至拍下了經典傳世的照片。
所以拿下甦長青的專題采訪,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華勝頓郵報》的頭版頭條中,一個年輕的過分的大夏國將領,身著奉北野戰軍的將軍服飾。
目光堅毅!
神態自信!
一雙銳利的眸子,似是能夠看穿歷史的迷霧,給人帶來攝人心魄的力量。
就連《華勝頓郵報》的主編,都多次提到甦長青的“英氣”。
至于斯諾,也是在專題采訪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甦長青的“俊秀”、“儒雅”。
根本不像是一個百戰百勝、無往不利的將軍。
更像是一個教書先生。
如果沒有戰爭的話,斯諾先生相信甦長青會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先生。
而不是令東洋人聞風喪膽的將軍。
甦長青的照片,也打破了燈塔帝國、在歐洲人的固有刻板印象。
美與不美!
英俊與丑陋,其實是人類都有一套固有的審美觀。
而不是一些西方人士的刻意抹黑。
稚氣未脫的杰奎琳•李•鮑維爾•肯尼迪•奧納西斯,就拿著這份報紙指著報紙上甦長青照片,高調宣布未來要“嫁”給甦長青。
可見!
魅力與帥氣絕對是超越國界與文化的存在。
在這份對甦長青的專題采訪中,甦長青借助即將在燈塔帝國賣得脫銷的《菊與刀》中的一些段落,對東洋帝國的下一步軍事行動進行了剖析。
最終!
甦長青得到了一個結論︰東洋帝國會在某一個時間點,以一種突襲的方式,在燈塔帝國的屁股上狠狠踹上一腳。
當然,甦長青並沒有直接透露小鬼子偷襲珍珠港這件事情。
真說到了這一步,小鬼子會不會對珍珠港動手就難說了。
至于燈塔帝國會不會重視甦長青的話,甦長青也不能肯定了。
畢竟在這之前,甦長青就在蒙哥馬力和戴高勒的面前胡吹了一通。
那一次的胡吹中,他就曾經泄露過日耳曼人可能的行動。
甦長青之所以敢這麼做,也是因為知道戴高勒與蒙哥馬力不可能改變什麼。
再加上出于歐洲人的傲慢,他們絕不可能相信一個來自東方國度將領,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推斷與分析。
不過這一次不同了。
且不說甦長青在此之前,對日耳曼帝國突襲高盧帝國的路線進行的分析與判斷。
被一一驗證!
此事,在歐洲、在燈塔帝國、甚至是在日耳曼帝國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日耳曼帝國名將曼施坦因就當眾說過這麼一番話,如果高盧帝國與大不列顛帝國對甦長青的意見高度重視的話。
或許!
日耳曼帝國軍隊目前還在邊境地帶浴血鏖戰,無法推進戰線。
作為鐮刀計劃的制定者,曼施坦因的這番話已經是代表了日耳曼帝國陸軍一眾名將的看法。
說者無意!
听者有心!
在北極熊帝國高層與我黨締結的多次合作協議之中。
鋼鐵慈父等人,就多次提到了甦長青。
朱可夫與甦長青曾經的同窗們,就多次給甦長青來電報。
詢問甦長青的下一步預判與分析。
可見此事,對西方國家的影響有多大。
而除此之外!
作為《菊與刀》的忠實粉絲,燈塔帝國總統羅泗福對甦長青的意見。
絕不會像歐洲國度那些充滿傲慢與偏見的高層一樣,棄之如敝屣。
所以這一次,甦長青即便是以“推算”、“預測”的方式,說出一些自己的判斷。
也不可能再像這之前,和盤托出了。
要是讓燈塔帝國真有所防備的話,甦長青都得抽自己幾巴掌。
小鬼子偷襲珍珠港,將燈塔帝國拉下水。
這不就是最好的局面?
小鬼子在太平洋戰場上增兵,甦長青不就可以在奉北地區搞事情?
所以推測,也只是這種有限度的推測。
就算是燈塔帝國對小鬼子有所防備,也不可能防備到小鬼子偷偷摸摸跑到珍珠港,把他們的艦隊都給差點團滅了。
當然!
除此之外,甦長青敢這麼說的原因也有軍統方面的原因。
41年12月初,戴老板領導的軍統提前破譯了小鬼子偷襲珍珠港的陰謀,並通知了燈塔帝國,但未受重視 。
其中一種說法認為,軍統的女特工姜毅英成功破譯了小鬼子密電,得知小鬼子的軍隊將于12月7日偷襲珍珠港,戴老板在收到情報後立即向總司令匯報,並按指示通知了燈塔帝國 。
據說,由于燈塔帝國方面輕視大夏國的情報能力,未采取預防措施。
所以並沒有能夠防備小鬼子對珍珠港的偷襲。
更有甚者認為,這根本就是燈塔帝國推動其加入戰爭的一次“陰謀”而已。
眾所周知,燈塔帝國一直奉行著“孤立”主義政策。
在珍珠港事件前,因為燈塔帝國國內的孤立主義輿論和具有約束力的中立法案。
這一法案阻止了羅泗福做出直接對日耳曼帝國、東洋帝國宣戰。
在這一期間,燈塔政府並通過《租借法案》和“大西洋護航”等方式提供支持,早已成為盟國事實上的重要盟友。
比如為大夏國等戰區援助軍事物資等,並且還一直為參戰做準備。
而為了令燈塔帝國全民憤怒,令國會迅速同意對東洋帝國宣戰。
“珍珠港事件”便成為了燈塔帝國各方達成一致,成為了參戰的最有力的導火索!
這也是陰謀論的猜測。
至于真偽,甦長青也無法判斷。
不過將燈塔帝國卷入戰爭這等好事,甦長青可不會從中破壞。
燈塔帝國參戰越早,大夏國能夠得到的好處就越多。
大夏國戰場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小!
這樣的好事!
甦長青說什麼也不會從中破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