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
“首長,從山城方面秘密傳遞過來的訊息。”
“根據甦將軍得到了消息,青天黨或許將在臨湘展開焦土抗戰之政策。”
“效仿老熊國對付高盧帝國時期的堅壁清野,來一出火燒臨湘。”
“首長!”
“你看!”
時任青天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的副教育長的八路軍參謀長,將從山城傳遞過來的秘密情報。
遞給了總部大佬。
雖說甦長青眼下被軟禁于山城,但總司令並沒有限制甦長青的行動。
這也讓甦長青可以通過一些渠道,避開青天黨軍統、夏統之眼線。
將自己得到的一些消息給傳遞出去。
畢竟負責監控甦長青的軍統最高長官,就是軍統六哥——鄭耀先。
不僅是鄭耀先!
在軍統、夏統,甚至是青天黨諸多部門中。
都有自己人。
為了護住甦長青,總部也是下了血本。
整個山城的諜報網,有一大半都在圍繞著甦長青展開工作。
除了甦長青所知的一些諜報工作人員之外,大批的隱形守護者們都潛藏在山城之中。
就情報工作這一塊。
被稱為青天黨“諜報之王”的戴老板,在總部大佬面前跟小學生沒多大區別。
因此!
盡管軍統、夏統對甦長青進行了極為嚴密的監控。
總部大佬還是能夠與甦長青進行溝通。
從甦長青的口中,得到一些訊息。
甚至!
山城的諜報網絡處于靜默狀態,甦長青依然是能夠通過與總部之間的秘密約定。
通過在報紙上發表相關文章,間接提醒總部的一些行動計劃。
比如說︰正在五台山根據地進行的“金蟬”計劃演練。
甦長青而想要離開山城,就與這個計劃有著密切的關系。
成與不成!
就看這個“金蟬”計劃能不能瞞天過海,能不能把軍統、夏統,以及總司令都給忽悠了。
“從黃河花園口決堤一事來看,青天黨黨內的決策,往往是一拍腦袋就下了決心。”
“長青同志提到的臨湘可能出現大火燒城的景象,很有可能發生。”
“而我方無法得知什麼時候發生,規模又有多大。”
“不得不防!”
“還有。”
“長青提到,泰山軍之預十師顧參謀是進步青年軍官,或許可以爭取。”
“除此之外!”
“預十師之方師長,以及泰山軍之李軍長。”
“都是可以爭取的對象,只是他們尚且未對青天黨軍徹底失望。”
“如有可能,可以在他們的心底種下種子。”
“尋找契機!”
“讓他們看到青天黨的高層,是多麼的不可拯救。”
總部大佬也不知道,甦長青為什麼會給出這麼一個判斷。
不過泰山軍的李軍長性情剛直,這一點總部大佬當然清楚。
除此之外!
李軍長身邊有一位感情深厚的紅顏,按照二人的感情發展。
必將踏入婚姻之殿堂,成為李軍長的妻子。
而李軍長這位紅顏,以及其大哥,都是我黨之同志。
其實與甦長青一樣,總部大佬也一致認為李軍長是個可以被爭取的對象。
不過目前,兩黨依然處于合作期間。
因此,一些行動並沒有展開。
而以李軍長嫉惡如仇、以及不想打內戰的心理,一旦令其認識到青天黨的不可救藥。
認為是自己與自己麾下軍隊在前線“拼死”而戰,後方四大家族卻在腐蝕整個國家,中飽私囊。
那麼!
爭取李軍長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方師長,在之後的衡洋保衛戰中。
盡管方師長打出了逆天之戰績,但其為了保全傷兵而“投降”的舉動。
損害了總司令在國際上的面子,後來也被逐漸邊緣化、不被信任。
不管怎麼說,無論是李軍長還是方師長都有被爭取的可能性。
“長青這家伙,大概是在設計一些事情。”
“不過不管怎麼樣,即便是我們無法預料青天黨軍會在什麼時候縱火焚城。”
“既然我們知道了這些事情,那我們便應該早做準備。”
“無法阻止!”
“也應該將此事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臨湘是一座古城,這火要是燒起來的話。”
“損失可就大了!”
總部大佬的這句話沒有說錯。
如果這場火燒起來,損失可就大了。
蔓延的可怕大火,將導致3萬余人喪生。
災後登記的災民達12.4萬人,其中僅黎托、茅斯港收容的孤兒即達815人。
全城80%至90%的房屋被焚毀,包括民房、商店、工廠、學校、機關、銀行、醫院、報社、倉庫、文化娛樂場所等。
曾國藩祠、左宗棠祠、賈誼故居、天心閣等知名園林和地標性建築遭到不可逆的破壞
而大火造成的經濟損失約10多億元,相當于抗戰勝利後的1.7萬億元,約佔臨湘經濟總值的43%。
糧食業、四大行業(金行、錢莊、綢店、紙業)、現代輕工業(如湘南第一紗廠)、教育文化業等均遭受重創,損失慘重。
這場大火不僅給臨湘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悲慘的回憶,也讓臨湘成為二戰中受創最嚴重的城市之一,與斯達林格勒、光島和長奇並列。
這場災難也引發了全國輿論的強烈譴責,要求嚴懲相關責任人。
最終導致負責背鍋的臨湘警備司令、警備第二團團長、臨湘警察局長三人被判處死刑。
在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甦長青也明白。
總有一雙無形的可怕大手捏著自己的脖頸。
即便是在這個影視劇的世界之中,也會冥冥中令自己喘不過氣來。
既然事情無法避免,也只能盡自己的力。
“找個機會,與瑤階見一面吧!”
“不管怎麼說,我雖然並沒有擔任過他的老師。”
“但總歸是同一個軍校出來的。”
“我想!”
“他怎麼著,也不會對我避而不見吧?”
“更何況!”
“眼下處于兩黨合作期間,如果有可能的話。”
“或許能夠做上一些事情,如果這火真如長青之判斷。”
“燒了起來的話。”
“我們!”
“或許能夠盡一盡自己的力!”
總部大佬推開窗戶,往臨湘城的街道看去。
“臨湘是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戰國時期,臨湘就屬楚國,楚文化在此生根發芽。”
“漢代,臨湘成為臨湘國都城……”
“千年古城啊!”
“怎可毀于一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