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刑罰者案的特殊性,覓雲區警局通報里釋放的信息,其實非常有限。
網民只知道刑罰者已經被抓,但不知道刑罰者的身份。
更不知道,專案組具體的調查過程。
唯有這麼快就偵破了案子,讓國內外關注這件案子的網民, 都不可思議。
甚至有人散布謠言,調查組為了平息輿論,隨便找了個涉案人,屈打成招。
還有人說,調查組根本沒抓到凶手。
這些造謠者,很快被抓。
而謠言,也隨著下一個周末到來,沒有再發生新案件,而不攻自破。
同時!
由于這案子的調查過程,被制成了內部材料,在全國的警員系統內,宣傳學習。
警員們自然比普通民眾,知道了更多細節。
也因此,全國的警員們,比網民更加震驚,這案子,竟然能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就成功偵破。
他們看了案件細節,只覺得太離譜了。
他們在研討會上,僅僅是理解案情,理順調查經過,都要花費小半天的時間。
甚至,還有不少細節,他們迷迷糊糊。
尤其是沈庭的剖繪結論,很多地方,他們感覺太跳躍了。
常人的邏輯,很難理解,沈庭為什麼會剖繪出那樣的結論。
關鍵是,剖繪準確度為什麼那麼高!
還有很多的疑點,沈庭很多時候,似乎都是一拍腦門,直接就提出來了。
比如刑罰者選擇地獄刑罰,是否有標準?
以及紙燼數字的含義等等!
這案子,全國各地的警員們,越研討,就感覺越離譜。
凶手很離譜!
雷平安的作案計劃,在警員們看來,真的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了。
就算有瑕疵,也靠著雷平安的調查員經驗,給隱藏了起來。
這種凶手既有頂級殺人狂的狡猾,又有頂尖調查員的細致、經驗,各地的警員,僅僅是閱讀資料,都感覺無比的難纏。
他們自認,如果讓他們來調查這個案子,很可能偵破不了。
最好的情況,都是被刑罰者牽著鼻子走,把那個姓鄭的倒霉蛋,認定為凶手。
也因此!
警員們都感覺,主導刑罰者案偵破的沈庭,更加離譜。
他提出的一個個疑點,初看意義好像不大,但對案件偵查,幾乎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條條調查思路,看起來天馬行空,但從結果來看,更是無比的精準。
“沈庭的不少操作,簡直堪稱羚羊掛角啊!”
“沈顧問連人體計測,都能拓展到這種程度。
能偵破這案子,倒是不足為奇了。”
“話說,沈顧問為啥什麼技巧都會啊?
犯罪剖繪,精深到幾乎能剖開刑罰者的內心也就算了。
連人體計測,這麼冷門的技巧,竟然都能精通到這種程度?”
“要不說呢,沒有廢物技巧,只有廢物調查員。”
“呃,討論案情就討論案情,不帶罵人的哈!”
……
除了各地警員之間,熱情討論這個案子,不少認識沈庭的警員,還給他打來電話,有的是祝賀,有的是向他請教一些破案細節。
打電話次數最多的,是同為剖繪師的劉慧明。
他也是為數不多,對沈庭的剖繪過程感興趣的人。
他也接手過刑罰者這個案子,甚至連“刑罰者”這個名字,都是他給取的。
“我當時查閱案件資料,還以為凶手只是想通過道教地獄刑罰,警醒世人呢!
沒想到,這只是一層偽裝。
既欺騙了世人,又欺騙了調查員。
還欺騙了他自己的善良人格。
沈顧問,我對你具體是怎麼剖繪出刑罰者善惡雙層人格的,很感興趣。
你有空嗎,我最近在大京。
要不要我們找個時間,面對面聊聊?
我有不少問題想要請教。”
劉慧明發來微信的時候,沈庭正皺巴著臉,看著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