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林,友林在屋麼?”熊友志一邊敲門一邊喊。
“來了來了!”熊友林開門一看,頓時愣住了,“友志哥,你跟小王?”
“延光喊我叔哩,他當兵的事,就是我給辦的。”熊友志帶著王延光進去,他這話倒不是為了表功,而是強調自己跟王延光的關系。
你看,他當兵都是我辦的,現在回來安置工作,你是不是也照顧下?
“熊主任,第一次登門,也沒啥好東西,給你帶了點南京和西安的特產。”王延光一進門就把板鴨、臘牛肉、點心、茶干等特產塞到熊友林手上。
對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套路,薛先奎講人情,那就不能一進門就送東西,好好說下兩家的關系,他就願意幫忙了,最後送東西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根據熊友志的描述,王延光明顯能感覺到熊友林喜歡貪便宜,那就得一開始就把東西拿出來,他收了東西心里高興,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說了。
果然,一看到袋子里這麼多東西,熊友林頓時笑得合不攏嘴,說話卻是連連推脫,“你來就來,還帶東西干啥?”
結果沒客套幾句,就高高興興地收下了,一落座就說起了便宜話,“哎,你早說你跟友志哥關系這麼好,我肯定給你挑個好工作。”
熊友志都無奈了,你對外人來這一套也就算了,我倆是堂兄弟,你還非得我欠你一個人情?搞得好像沒這個人情,你有啥事我不給你辦一樣。
“人家延光有二等功,按照政策本來就該優先安排工作。”考慮到王延光的事情還沒敲定,熊友志倒是沒有直接懟回去,只是委婉的提醒。
“好我的哥啊,你又不是不曉得,政策是政策,執行是執行,每年都有退伍兵回來等著安排工作,誰家還沒點關系?有的還能找到我們領導,我們領導發話了,我還能不照著安排?”熊友林開始了表演。
“他們也有二等功?我們也不求你安排啥緊要崗位,就是按照政策安排就行。”熊友志性格豪爽,見不得堂弟這副小家子氣的樣子。
他可以理直氣壯,王延光不行,便見機插話,“熊主任說的情況我也曉得,好多老兵都給我講過,退伍安置的時候找關系的人多得很,幸虧我遇到熊主任這樣的貴人,不然還真不知道該咋辦。”
我知道你不容易,你這個人情我也認,只求給安排個稍微好點的工作。
誰料他這麼一說,熊友林反倒沒完了,“總算是有人能理解我了,別人光看我負責安置分配,還以為我手上有多大的權力一樣,實際上那些好職位哪輪得到我說話?早就被局長乃至縣上的領導定了。”
“我幫吧,沒多大本事,不幫吧,他們又埋怨我,好不容易幫幾個,結果翻臉就不認人了,遇到我就跟不認識一樣,年年得罪一大堆人,年年吃力不討好.......”
就你這張嘴,比死了男人的老婆娘還絮叨,能落到好反而怪了,別人就算真感激你,這些話听多了也煩,熊友志好不容易才忍住,沒把這些話說出來。
“誰說不是呢,現在不懂得感恩的人太多了.......”王延光倒是沒多大反應,見縫插針地附和,務必讓熊友林說得痛快點。
這點跟當年找開發商要賬比起來根本不算啥。
“小王啊,你可不敢當這樣人......”他接著這些話轉而教育起王延光來。
“你放心,延光從來不是這種人,他爹二十年前借了我們單位薛先奎家十斤包谷面,就記到現在,小王只要來縣上,回回來我家......他這樣的人才叫值得幫。”熊友志開口給王延光背書。
“我是窮人家出身,想翻身還不是只能靠貴人提攜?所以從小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是幫過我的人,不管多小的事情,都要牢牢記在心里,有合適的機會一定要加倍償還。”王延光則接著熊友志的話表態。
“對對對,就是要有這種態度,現在的年輕人,能像你這樣的真是越來越少了。”熊友林連連點頭,他說了那麼多,不就是為這個麼?
“這都是應該的,連幫過自己的人都記不住,這人處著也沒啥意思,反正我是不敢跟這種人打交道.......”王延光繼續捧著。
熊友林簡直太開心了,小伙子年紀輕輕,咋這麼懂事呢?每句話都說到我心坎上了,出手也大方,只是擺放就提了這麼多東西過來,要是真幫他安排個好工作,感謝的時候還不加倍送東西?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