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至聖先師

3.文武雙全徐永生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八月飛鷹 本章︰3.文武雙全徐永生

    主考官王闡繞學宮一周,見徐永生等人都順利邁過入品門檻後,開口言道︰

    “距離正式的入學試尚有時間,不宜虛度,所以今年學宮會額外提供一些教材,供你們在武道九品階段修行。”

    他環顧眾人後微笑︰“不過禮儀規章不可輕廢,學宮里正式的教材和武學不論是誰都不能輕易外傳,故本人提供近年心得隨筆,以供參詳。

    當然,不會影響你們正式入學後的修學接續,是否接受在你們自己,畢竟,不是正規教材。”

    這里幾乎都是名門子弟,學宮不至于故意坑他們,不影響正式入學後轉為正式教材繼續修行,看來這份心得隨筆正是基于正式教材編撰衍生而來……徐永生心下了然。

    他和其他人一同向王闡行禮︰“多謝先生傳授經典。”

    王闡示意眾人落座,另有講師隨即分發書冊。

    “世間武學,不拘釋道儒武何種路數,皆可概括為三關五相。”

    王闡娓娓道來︰“三關者,便是你們當前修成的三才閣,道家為三法壇,佛家為三寶塔,純粹成就血氣的武者是修成三骨堂。

    我輩讀書人修煉五相,當以仁、義、禮、智、信五常為本。”

    五相也可稱五氣,不論哪種修行路數,一堂一閣一壇一塔,都只修持一氣一相。

    九品儒家武者,三才閣都只得一層,故而五常擇其三,分別融入天地人三閣修煉。

    八品武者的天、地、人三閣將會各有兩層,七品各有三層,以此類推,屆時再繼續于五常中選擇修習即可。

    說到這里,王闡神色鄭重些許︰“雖然我輩讀書人理當五常兼收並蓄,不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于擅長處深入鑽研亦屬正道。

    但切記,同一境界時五常擇其三分別入三才閣,莫要一相入兩閣甚至三閣。”

    徐永生隨著王闡的講述理解其中差異︰

    仁,象征中正平和,傳承發展,包羅萬千。

    義,象征勇猛精進,銳利生發。

    禮,象征規則構建,積蓄總結,改良完善自身。

    智,象征智慧洞察,明辨道理,靈動感應。

    信,象征堅定穩固,鎮定恆常。

    由不入流突破到九品境界時,徐永生感受到自己身體各方面都有所提升。

    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大境界之間突破,五相都有所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但在當前九品境界,則需明確五選三。

    如何選擇,不僅關系到當前自身變化,還同自己九品階段能掌握哪些武學絕技息息相關。

    有道是五經養五常。

    《詩》養仁,《書》養義,《禮》養禮,《易》養智,《春秋》養信。

    王闡所授隨筆,除日常積累五常五相的修行法門外,還含幾門武學,皆標明了所需對應的五相標準。

    于徐永生而言,入品只是開始。

    一般而言,天賦靈性越高者,積累越快。

    另一方面,待未來境界增長,三才閣內仁、禮、智三相積累,尤其仁積累越深厚,則越有助于日常修行。

    不過,當前徐永生為自己選擇的第一相,乃是……

    義。

    原因正在于那以燒融紅銀所得之銀紅血溫養的長刀。

    此法可以助九品境界的儒家武者更快積累五常之一的“義”,令三才閣之一快速滿盈。

    徐永生成為九品武者後,誦《書》養浩然剛直之氣,持銀紅血所鍍之刀練武,自身儒家浩然氣,隨刀鋒而走,更加靈動的同時,仿佛與自己肉身形成種種玄妙共鳴。

    內外交織下,徐永生便即感覺自身三才閣之一,胸前人閣,似也隨之震動少許。

    虛幻的人閣中,當前仍然空蕩蕩,卻仿佛多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存在。

    于是接下來他寧定心神,繼續專心自身修行。

    不過,新年和上元節時都沒去湊熱鬧的徐永生,到寒食節來臨時,難得停了修行,帶著鋪里其他鐵匠一同去掃墓。

    祭的是鐵匠鋪的老東主。

    相較于其他學藝更早的徒弟,靜靜望著墓碑的徐永生,心中更多感慨。

    他是本人肉身莫名其妙從藍星來到這個世界。

    對大乾皇朝來說,假稱自己因為災荒家道中落背井離鄉的徐二郎徐永生是個標準黑戶。

    得鐵匠鋪老東主收留及幫忙隱瞞,他度過最初艱難時節,之後正逢當朝乾皇寵妃封後,大赦天下浮逃人等,從而獲得上戶口的機會。

    徐永生身體底子好的同時心靈手巧,很快在一眾學徒中脫穎而出,並意外救了老東主一命。

    老東主無後,最終將鋪子傳給了徐永生。

    事情雖少有波折,但隨著徐永生意外得入東都學宮外院,些許風波平息,如今再到他入品,前事自是再不需提。

    大乾皇朝風俗,寒食掃墓,隨後繼踵而至的清明,卻是人們游園踏青的快樂時節,在這里,人們更推崇生之喜樂,以此告慰先人。

    而這次徐永生則不參加了,繼續專心修煉。

    銀紅血的存在,幫他節約大量時間。

    至四月下旬,徐永生赫然能感到,自己內視三才閣中的胸口人閣,比從前清晰許多。

    似是書閣般的虛幻存在中,此刻分明多了一把古劍。

    儒家武者修五常之“義”所得之古劍。

    當古劍徹底凝實的那一刻,剛烈義氣充盈徐永生胸腔,勃然欲發。

    五常之義,直接提升儒家武者實戰中的破壞力、迅捷與爆發,擅長正面攻堅。

    徐永生成功完成儒家武者九品境界期間第一閣的修行,速度遠超尋常。

    但有個問題……

    就在他修成自己第一把“義”劍之際,他腦海意識中,突然再次出現那本玄妙神秘的書冊。

    白天里書冊翻動,第一頁上諦听仍是圖畫。

    而原本後面仿佛粘在在一起的第二頁和第三頁之間,像是忽地要翻動一下但沒成功,唯有銀光一閃。

    之後書冊再無動靜。

    徐永生檢查片刻沒收獲後,若有所思。

    他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新修成的第一層人閣“義”劍上。

    眼下,他可以修習明德刀之後第二門東都學宮武學。

    王闡所傳南閣隨筆除基礎修煉法門外,還有五門儒家武學絕技︰

    執中掌、志正刀、省身訣、觀火瞳和正心訣。

    對應修成第一把“義”劍的武學,乃是志正刀。

    典出《禮記•射義》中“內志正、外體直”之言,持刀如弓,出刀如箭,一靜一動間,端莊肅正而又迅猛無比。

    徐永生循著刀譜認真練習,僅是一個起手式,已能感覺浩然之氣激蕩下,勃然欲發。

    晉升九品,再修成第一把“義”劍,他全身上下瞬間爆發力和出刀威力、速度,都大幅度提升。

    不過也正是這一個起手式,徐永生立時察覺有異常。

    他一刀向前劈出,刀風凜冽,迅疾絕倫。

    ……可這不是志正刀該有的威力。

    無論刀勢凌厲還是出刀速度,都勝出許多。

    勤學苦練,自然勝過剛剛上手,但徐永生肯定自己並非志正刀一上手,便立刻如浸淫多年那般,而是……

    疊加了別樣的力量。

    方才施展志正刀之際,他胸口人閣中,除了“義”劍震動之外,分明額外多出另一股氣息,化作同“義”劍並立的虛幻長刀,共同助推刀鋒之力。

    那是一股……武夫煞氣!

    同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常相對,純粹的武夫修行五相,可得意氣、煞氣、精氣、念氣和正氣這五氣,其中煞氣正與儒家修行五常之“義”對應。

    但彼此有很大不同。

    武夫煞氣,雖然同樣提升武者實戰中爆發力,速度迅捷,精神震懾和一定的隱蔽性,但有很大隱患,狠厲酷烈,容易轉為戾氣、殺氣,影響武夫性情漸漸嗜血嗜殺凶厲冷酷,同時也最容易令武夫日常修行中便走火入魔。

    諦听圖先前所得絕學疾風快刀,便是需要武夫三骨堂中至少先修成積蓄一道煞氣圓滿,得一口虛擬的煞氣刀,方可修煉。

    徐永生此前只是簡單瀏覽刀譜,並未修煉。

    可他方才志正刀之所以威力大增,當中正有疾風快刀的影子。

    並非志正刀變成了疾風快刀。

    也不是儒家“義”劍變成武夫煞氣刀。

    而是志正刀基礎上,疊加了疾風快刀的特點和優勢,兩相結合,皆更上一層樓。

    三才閣內平常不見一絲一毫煞氣。

    只在出招時,才有武夫煞氣刀憑空而生,和儒家“義”劍共同推動,從而令徐永生剛剛練刀,威力便遠超預期!

    ……可他沒感覺武夫煞氣有影響他的神智、性情和心境。

    徐永生神情變得古怪起來。

    得了武夫煞氣的優點,卻豁免了其缺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二郎至聖先師》,方便以後閱讀二郎至聖先師3.文武雙全徐永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二郎至聖先師3.文武雙全徐永生並對二郎至聖先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