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糧價,現在……”許晉舌頭打了個結,輕咳了一聲,“在十文至三十文一斤之間波動。”
“哦,是麼?”吳文夫拉長了聲調望向了許晉。
許晉額上的汗登時就下來了,期期艾艾地道,“也,也有可能,有些黑心的糧商會賣到更高,不過,這些情況,下官忙于日常治理,尚還沒完全掌握,這是下官的失職,下官、下官一定會馬上下去進行調察,再給吳大人和侯爺回復。”
“那倒不必了,我來的時候已經讓下屬去查了,因為最近幾年在打仗,也涌入了很多的流民,盡管是豐收之年,但糧價卻是不降反增,居然達到了五十文一斤,現在局勢趨穩,街里的幾家米行居然還賣到了四十文一斤,這,有些不對勁吧?”
吳文夫望向了許晉問道。
“下官,下官確實有些失職,不知實情,還請吳大人和侯爺見諒,我,我這就去調查。”
許晉汗珠子 哩啪啦地往下掉,咽著唾沫,干笑著不停地說道。
“我看,就不必了,至于這宴席,許大人也不必擺了,咱們還是先對對賬吧。
許晉,現在,我以御史中丞兼欽差大臣的身份命令你,馬上將你上州城的糧倉賬本拿來,同時,我們會派人直接封倉清點。包括下面的八個縣,我們也會派兵過去。
你,最好老實些,否則,本欽差,直接斬了你!”
吳文夫怒喝了一聲,將尚方寶劍從背上摘下,“啪”地一聲拍在了桌子上。
“是,是,大人。”許晉趕緊站起來躬身道,卻是連站也站不穩了。
隨後,吳文夫和許晉帶著人走了出去,李辰則繼續坐在那里,有滋有味地喝著小酒、吃著菜。
就在吳文夫和許晉他們走後,劉喜子帶著一個人走了進來。
那個人是個精壯的漢子,一進來便跪在了地上,激動地道,“辰哥。”
“柱子,進來。”李辰扶起了他,上下打量著他,心頭感喟。
早在兩個月前,明藍就已經跨過了永康,開始在南境全面輻射布局,王虎留在了永康,柱子則帶著多名干將,分赴各州,全面布局,現在,終于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了。
“辰哥,我們早就接到了大掌儀的命令,說要配合您將這南境十四州的糧倉及當地糧商情況徹查一遍。
目前,除了商嶺以南的交州、臨州之外,剩下的州,我們的人已經全面進駐,並且摸清楚了當地的情況。
我剛才已經通過喜子,將本地糧倉還有那些大糧商的情況都以秘信的形式傳遞給了吳文夫,並且,各個糧商藏糧的點兒,我們也全都摸清楚了,只等我們的戰士過去接管。
其他各州城也是一樣,只要到了地方,我們的人便會與咱們的部隊接洽,然後將情報傳遞給他們。
辰哥,這是那些糧商們的情況,雖然具體數量不知道,但這里,確實存在著巨大的黑幕!”
柱子低聲道。
“唔,很好,柱子,你們干得不錯。不過,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千萬不能暴露!”
李辰點了點頭,隨後肅重地向柱子說道。
“放心吧,辰哥,我們都是潛伏在黑暗里的人,皇城司的人,只為梁宇服務而已,並且現在這麼一鬧,早已經停擺了,甚至連我們的存在都不清楚,除了他們,也不可能有任何人針對我們。
所以,我們現在安全得很。不過,我們也同樣會從大局出發,小心再小心的,這一點,請辰哥放心。”
柱子咧嘴笑道。
半天後,李辰的部隊全面鋪開,將所有的縣吏主官還有相關人等,包括那些大糧商,全部帶到了上州府衙進行秘審。
並且,所有的糧倉包括那些糧商藏糧的秘點都已經被查處起封。
結果十分驚人。
國庫中說是有三千萬斤糧食,其實才兩千萬斤,剩下的一千萬斤糧食不翼而飛。
並且,為了掩人耳朵,五百斤一個的大糧囤,有不少上面只是一層浮糧,看上去好像滿滿登登,確實滿囤五百斤,實際上,里面早就被掏空了,是一塊一塊的大石頭墊起來的。
而查獲那些黑心糧商的糧食,好家伙,哪里是許晉所說的市面可流通的六百萬斤啊,全加在一起,足有四千萬斤,簡直比報向永康國庫的糧食還要多——這是多年累積的結果!
可這麼多糧食,卻偏偏就是不向市場上投放,而囤積居奇,借著戰亂大發橫財,一斤四十文地賣著,簡直黑心透了——有的糧囤下面的糧食都發霉了,卻依舊不肯低價處理,這也足以見得那些糧商有多黑心
也就是仗著這幾年豐收,再加上南境頗為富饒,百姓不算太貧困,敢賣這麼高。如果是在寒北,怕是早就激起民變來了。
可就算這樣,有很多從北境逃荒來的百姓也無法活下去,不得不賣兒蠰女,只求別餓死。
上州官場,從上到下,幾乎是爛了大半,唯有兩個縣衙的縣令沒有參與到這其中來。
吳文夫那真是鐵面無私,直接將許晉等一群人押上了木籠困車,押回永康,同時,命那兩個縣衙的縣令暫代知州和通判雙職,整頓當地官場。
李辰則是帶走了兩千萬斤糧食還有當地的兩千府兵做為運糧苦力,繼續往前走。
至于當地,他留下的那些糧食補足了國家糧倉的空虛,同時市場上還留下了一千萬斤糧食,足夠當地流通的了。
當然,一番大抄家,又從那些官吏糧商那里抄出來無數金銀珠寶,居然有百萬兩之多,不過更令李辰驚喜的是,居然還有七千匹綢緞。
李辰欣然笑納。
畢竟,現在他這支軍隊,景越帝可是只提供了基本的軍餉和糧草而已,若有額外開支,可是要李辰自己掏腰包的。
既然如此,那就直接充做軍費嘛。
不過,李辰給當地的情報人員留下了十萬兩銀子,一方面用于獎勵這些有功之臣,剩下的則是做為繼續開展情報活動的經費,把一群刺事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尤其是有幾個特別出色的刺事人被臨時考核接納成為預備合作社員,更讓那些刺事人熱血沸騰,干勁更足。
精神物質雙激勵,這些出身于草根的基層刺事人們,干勁兒更足了,對于玉龍河合作社也更加忠誠。
然後,李辰繼續一路向前。
為了防止消息走漏,讓那些州提前知道消息,甚至每到一地先封城,然後再從容開展“收刮”,完事之後還要封城一天,等他們離開後再開城。
于是,冠軍侯李侯爺一路走一路“刮”,這場“刮地皮”大風,直接“刮”到了賀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