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貢

第229章 展館捐贈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照野與小曼 本章︰第229章 展館捐贈

    “姑娘,你下周有考試嗎?”

    “沒有考試,但有個美術角的活動,要去美院參觀,我不想去。”

    薛宴辭沒多說什麼,她養孩子,隨意的很,不想去就不去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知行,去杭州的票買了嗎?”

    路知行將已經溫熱的魚片粥,遞給薛宴辭,還單獨給她加了兩只去過殼的羅氏蝦。

    周麗和武華皓這麼多年,終于成為一家人了。薛宴辭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給兩人買了機票,放了一個月的假,送他們去青甘大環線玩了,算著日子,明後天差不多就應該回來了。

    “還沒有,陳讓昨天說陸港集團有兩條運輸線的倉庫要做安全整改,我今天得過去塘沽看一看。”路知行說完話,又挽起袖子給兒子擺好餐具,才又說一句,“不一定今天就能解決完。”

    麗姐不在家的這一個月,每天早餐桌上、晚餐桌上,路知行都快要忙瘋了。盡管有請餐廳廚師過來做飯,但葉嘉碩調皮的很,不是打翻碗筷,就是打翻杯子,弄的滿身都是。

    葉嘉念舉起榨汁杯,給爸爸葉知行倒滿一大杯橙汁,“爸爸,你今天是去藍色大房子那里嗎?”

    “對,是要去藍色大房子那兒。”

    陸港集團廠區很大,廠房是藍色的,運貨的箱子也是藍色的,所以葉嘉念一直管陸港集團叫藍色的大房子。

    “爸爸,我也想去。”

    路知行拿起手機給女兒請好假,滿足孩子的心願,葉嘉念因此高興的多吃了一顆雞蛋。

    路知行養孩子比薛宴辭嚴苛不少,但只要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問題,他也不會多說,只要成績穩定,社交沒問題,腦子聰明就可以了。

    “買捐贈儀式前兩天的票吧,我還沒去過非遺展館,也還沒去過且初在杭州的分公司。”

    葉嘉碩終于逮到說話的機會了,“媽媽,我也想去。”

    “都去,我們都去。捐贈儀式是爸爸的重要事情,也是咱家和姥姥家的重要事情,咱們全家人都要去。”

    路知行同意了,也終于明白薛宴辭為什麼非得把捐贈儀式改定在下周了,她這是在等麗姐和小武一起去。在她心里,住在家里的人,都是一家人,沒有任何區別。

    “爸爸,剛剛那個紅綠燈好大,比我的頭都大。”葉嘉念舉著手,比出一個超大的圓形。

    津塘公路緊挨著九號線,起起伏伏好多個坡,葉嘉念這是看到了緊挨著新立地鐵站,橋下的紅綠燈。

    路知行放下女兒的作業,給孩子講了「近大遠小」,又講了「國家標準」,又講了全中國最大的紅綠燈在江甦省南京市。

    “爸爸,為什麼在南京?”葉嘉念去過很多次南京,最喜歡的地方是玄武湖,最喜歡的ive house是1701。

    葉嘉念的這個問題,路知行也問過薛宴辭,全中國最大的紅綠燈為什麼在南京?

    “江甦人愛學習,愛做題,所以近視的人比較多,所以紅綠燈是國標里最大的。”

    葉嘉念太傻了,和當年的路知行一樣傻,真信了薛宴辭的胡說八道。

    “其實是因為南京梧桐樹多,怕有遮擋,所以紅綠燈都很大。另外一個原因是,南京作為最新交通信號燈的試點城市,各方面做得都很規範。”

    葉嘉念笑盈盈地,“爸爸,你現在和媽媽一樣了。”

    “哪樣?”路知行問一句。

    “會騙人,會胡說八道,但超級有趣。”葉嘉念的酒窩和梨渦是遺傳薛宴辭的,笑起來,超甜。

    “爸爸以前不有趣嗎?”

    “也有趣,但現在你和媽媽一樣有趣。”葉嘉念想了想,“和媽媽一樣,都是我最好的小伙伴。”

    路知行想起薛宴辭了,她不僅僅是自己的太太、愛人和姑娘,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和伙伴,也是合作同伴。

    薛宴辭給路知行的愛,和給兩個孩子的愛是一樣的。

    永遠熱烈、濃郁、有趣。

    “葉董,區交通部的馬副廳和消防隊趙科長一早就過來了,正在會議室。”

    路知行答一句知道了,便將女兒葉嘉念交給宋文靜帶著去玩了。

    塘沽在行政區域上劃分給了濱海新區,薛家外遷的第一站就放在天津港。馬副廳和趙科長這一趟,不是為了葉家陸港集團安全整改工作來的,而是為著薛家天津港的生意來的。

    前些年因為山東省打通了內省各港口的連接,緊接著就分走了河北省乃至北京外部,大部分區縣的貨運流量,天津港的吞吐量逐年下滑,稍有一點兒變化,都是要上門搞服務搞宣傳的。

    但事實上,座談會開了一場又一場,連桌上擺水果的錢都得要從企業招待費里出,環境是真的困難,但確實也是沒辦法的事。

    企業要發展,就需要不斷地擴張,不斷地增加品類。領導要政績,就需要不斷地為企業服務,不斷地提高審批效率。看似是互助合作、互相發展的關系,但這里面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于「審批」二字,企業著急有著急的理由,領導拖延有拖延的說辭。

    二者沒法合一。

    天津港的榮耀在2015年8月12日的一場爆炸中燃盡了。

    沒法兒去評說因「812事件」延伸出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是否合理有效,但整體的吞吐量下滑、離職率上升是很現實的問題。

    多重防範是過度,還是加強安全,這事兒,沒法界定。

    “馬廳長、趙科長,久等了。”

    “路上堵車,實在抱歉。”

    “中午在我們這的食堂吃吧。”

    路知行這三句話是站在椅子旁邊說的,趙科長自路知行進會議室就起身了,只這個馬副廳仍翹著二郎腿,半拉身子還靠在椅子背上。

    第一句,給了這兩人面子。

    第二句,給了這兩人理由。

    第三句,將薛家天津港的生意壓在私下談。

    馬副廳很顯然並不同意路知行這個提議,不過這倒也蠻正常的,濱海新區交通部的正廳長是北京大興區公安廳一把手老許的親佷子,小許。

    只可惜小許資歷太淺,所以才給他配了馬意致這個從基層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山東聊城人。

    之所以用爬這個字,是因為馬意致這個人不是通過內部遴選或是其他培養渠道從二級科員到副廳的。而是走了不少鑽空子的事兒,現如今和天津市藥監局總書記的二女兒結了婚,也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通納生物卡在人家老丈人手里,不起立,也是情有可原的。

    去年冬天,老許帶著小許,大年二十八踩著雪到頤和原著拜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馬意致又算得上個什麼人物呢?

    到底還是過于稚嫩了。

    “葉總,陸港集團十三號倉庫,安全整改的工作進行到哪一步了?”

    路知行沒說話,換了陳讓匯報。

    “按照區交通局和消防科的指導意見,已于本周二安排了整改工作,周三通過內部交叉驗收審核,昨天上午進行了工作匯報,已完成整改。”

    “隨時歡迎各相關部門前來進行抽檢、聯合檢查。”

    趙科長將話題接過去,“區里最近工作忙,聯合檢查就不必再安排了,下周二再進行一次抽檢吧。”

    路知行沒表態,仍端坐著在看整改材料。

    陸港集團十三號倉庫存放的是塑料制品,包括但不限于pet、pe、pvc,下游客戶是津南雙橋河鎮工業園一些做注塑件的工廠。

    區交通部和消防科聯合檢查開的不符合項是沒放粘鼠板。

    多少有點滑稽了。

    “陳讓,通知相關部門,下周二做好迎檢工作。”

    陳讓將路知行的話,一筆一畫寫在會議記錄上,十三號倉庫的事,算是翻篇了。

    上一次的聯合檢查,將陸港集團十五個倉庫挨個查了一遍,僅用了一下午的時間,簡直不可思議。

    “陳經理,七號倉庫出口的問題解決了嗎?”

    路知行將整改材料翻至第五百三十七頁,七號倉一半是冷藏,一半是冷凍,主要存放奶制品,是烏蘭察布伊利工廠指定的專用倉庫。

    路知行快速掃一遍不符合項,開了三條。還好,沒有和溫度相關的,全是關于倉庫出口的問題。

    當初為了方便,將七號倉的出口放在了陰面,那時候路對面還是一片荒地,近幾年開發成了樓盤,入住率逐漸上來後,這條路總是因為貨車轉彎的問題造成交通堵塞,被附近的居民舉報過很多次。

    “我們已經將七號倉臨近馬路的出口關閉,改為院內裝卸,為保證產品溫度可以達到要求,已經加蓋了緩沖區,保證溫度在要求範圍內,使用冷藏箱和冷凍箱用以轉運。”

    “經過兩周測試,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趙科長剛張口,還沒發聲,馬副廳就將他打斷了,“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這個事,葉總你可得上點心。”

    “馬廳長說的是。”路知行提醒馬意致一句,“您那邊如果以後還接到居民投訴有關交通堵塞的事,還得麻煩您告訴我們一聲。”

    陳讓將她的手機推到路知行面前,是薛宴辭的電話。此刻正是上午十一點,薛宴辭此刻正應該在開會才對,怎麼會打電話過來?

    想必是知道了這邊的事兒。

    “宴辭……”

    「姑娘用你手機給我打電話,說陸港集團院內停了好幾輛公安的車,怎麼回事?」

    “濱海新區交通部的馬意致過來了,為了整改的事。主要是七號倉的出口緊挨著馬路,經常堵車,給周圍的居民帶來不少麻煩。”

    「好吧,事情過後對周圍的居民進行一下安撫。」

    “嗯,知道了。”

    「另外,天津港的事,隨便找個借口推過去就是,不必跟這個馬意致廢話。」

    “嗯,我會辦好的。”路知行掛斷電話,返回會議室,連午飯都沒留這兩人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上貢》,方便以後閱讀上貢第229章 展館捐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上貢第229章 展館捐贈並對上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