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第341章 逢呂必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樹散人 本章︰第341章 逢呂必反

    咸陽,頤和宮。

    肅穆的鐘聲,為夏太後的時代畫上了句點。

    而長安君成拜為國尉,位同上卿。此消息傳出,咸陽震動。

    相邦府中,呂不韋面沉如水,他終究是小覷了那個在深宮中枯萎了一生的女人,她竟用自己的死亡,完成了一次最凌厲的反擊,硬生生從他權力的版圖上,撕下了一塊領地。

    而這塊領地名義上的新主人,長安君成,此刻正茫然無措地坐在空曠而威嚴的國尉府中。

    他知道,自己只是王祖母推到台前的一面用來與相邦呂不韋對峙的旗幟。可如何對峙,他毫無頭緒。

    就在此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門口,躬身行禮。“伯拜見國尉大人。”

    成一怔,隨即大喜過望,連忙起身相迎︰“浮丘先生快快請起!您……您怎麼來了?”在他心中,除了那位自己的師長李斯,最讓他敬佩的便是這位學識淵博、洞察世事的浮丘伯。

    浮丘伯直起身,神色平靜無波︰

    “伯已辭去相邦府門客之職,蒙太後生前遺命,前來輔佐國尉。自今日起,伯便是國尉府門下之臣。”

    一言既出,成瞬間明白,這是王祖母為他留下的最寶貴的遺產。他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連忙將浮丘伯請至上座,恭敬地行弟子禮︰

    “成愚鈍,今後萬事,皆請先生教我!”

    浮丘伯坦然受之,待成坐定,他開口的第一句話,便如洪鐘大呂,振聾發聵。

    “君上可知,您坐的不是一個官位,而是一座橋,一座維系嬴氏血脈與大秦軍權之間的橋。此橋若固,則江山永固,此橋若斷,則社稷危矣。”

    他目光深遠,緩緩道︰

    “昔日,田氏一族,數代為齊相,終竊齊國,姜姓之祀遂絕,此為‘田氏代齊’。

    近者,韓、趙、魏三家,世為晉卿,權勢日盛,終分晉土,姬姓之邦不存,此為‘三家分晉’。

    此二事,皆是權柄旁落,公室傾頹之鑒!

    君上今日為國尉,肩負的,便是先王與太後之重托,絕不容此類事,在我大秦重演!”

    一番話,說得成熱血沸騰,又背脊發涼。他終于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肩頭的分量,鄭重點頭︰

    “先生之言,成刻骨銘心!可……相邦勢大,門客三千,權傾朝野,我……我該如何做?”

    浮丘伯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智珠在握的銳利光芒︰

    “君上不必焦慮。為今之計,欲最快聚攏人心,豎立國尉府之威,只需八字真言。”“哪八個字?”成追問。“凡呂之策,皆當反之。”

    成愣住了,這個答案太過簡單粗暴,甚至有些荒唐。他困惑地問道︰

    “先生,此話何意?難道相邦所做之事,無論對錯,我都要反對嗎?倘若其策于國有利,于民有益,亦要反之?這……豈不是成了為反而反的奸佞小人?”

    這個問題,正中浮丘伯下懷。他知道,成心性純良,若不解其惑,便無法真正駕馭這柄國尉之劍。

    他非但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悠悠地問道︰“君上可曾讀過《老子》?”

    “讀過一些。”

    “《老子》有雲︰‘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浮丘伯的聲音變得低沉,“君上,此話何解?”

    成思索片刻,答道︰“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丑的概念就產生了,都知道什麼是善,不善的概念也就隨之出現了。”

    “然也!”浮丘伯頷首贊許,

    “但更深一層,當天下只有一種‘美’的標準,一種‘善’的定義時,那這種‘美’與‘善’本身,便已是一種偏頗,一種不善了。”

    成似懂非懂,眉宇間依然充滿了困惑。

    浮丘伯看在眼里,不再打機鋒。

    “君上,如今的朝堂,誰是那個唯一的‘善’?是相邦呂不韋!”

    他的聲音陡然一沉,

    “他編撰《呂氏春秋》,欲為天下立法,他推行新政,便是于國有功,他舉薦賢才,便是為國選士。

    他的每一項正確,每一次成功,都在天下人心中,在他自己的心中,也在……王上的心中,不斷加深一個印象,大秦,離不開呂不韋。這個‘善’,已經太滿了!”

    “相邦之善,非國之善,乃呂氏之善!”

    這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在成的腦海中炸響。他瞬間通透了!

    浮丘伯繼續說道︰

    “所以,國尉府存在的意義,不是要提出一個比相邦更‘善’的策略,因為您現在還做不到。國尉府的意義,是成為那個‘不善’!是成為那個反對的聲音,是打破相邦‘一言為善’的壟斷!”

    “當相邦提出一個策略,您站出來反對。朝堂之上,便不再是一個聲音,而是兩個聲音。如此一來,誰來做最終的裁決?是王上!”

    浮丘伯眼中精光閃爍,仿佛能看到麒麟殿上那無形的權力天平。

    “有了您的‘不善’作為參照,相邦的‘善’才不再是唯一的標準。王上才能真正地去權衡、去選擇、去駕馭!您每一次反對,無論成敗,都是在將裁決權,從相邦府,重新交還到咸陽宮!您不是在為自己爭權,而是在為王上……奪回君權!”

    “這才是您身為嬴氏子孫,身為國尉,對大秦最大的‘忠’!”

    成徹底呆住了。他從未想過,朝堂之爭,竟能如此解讀。原來,反對只是為了平衡。原來,成為一個“惡人”,竟是為了成就君王的“聖明”。

    他心中的道德枷鎖,在這一刻被轟然擊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清明。

    “可……我該如何反對?”成聲音微顫,帶著一絲興奮與緊張,

    “我于軍政之事,所知甚少,若無的放矢,豈不貽笑大方?”

    浮丘伯露出一絲贊許的微笑,

    “君上,反對是一門藝術,而非蠻力。”他壓低聲音,

    “您無需精通所有細節,只需抓住‘根本’。

    譬如,相邦若要推行某項利商之策,您便可言︰‘此策恐傷農本,國之基石不可動搖’。

    他若要急切用兵,您便可言︰‘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當慎之又慎’。

    他若要提拔某位原籍是山東六國的官員,您便可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要職當由老秦人擔之’。”

    “您看,這些理由,都站在了道的制高點上,無人能輕易駁斥。您只需要成功地將‘疑問’的種子,種在朝堂之上,種進王上的心里。”

    “如此,相邦每行一事,便多一重顧忌。那些心懷不滿、卻又不敢直面相邦的勢力,無論是老秦功勛,還是六國舊貴,都會自然而然地向您靠攏。國尉府的‘勢’,便在這不斷的反對聲中,聚沙成塔,日益壯大。”

    浮丘伯站起身,走到成面前,深深一揖。

    “君上,您是贏氏王族插入相邦心髒一把利刃。您的任務,不是建設,而是制衡。

    請記住,在權力的棋盤上,‘平衡’本身,就是最大的‘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341章 逢呂必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341章 逢呂必反並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