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第326章 以國戰對陣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樹散人 本章︰第326章 以國戰對陣戰

    “李牧……”蒙驁緩緩念出這個名字,語氣中帶著棋逢對手的凝重,

    “趙國之柱。其人治軍,穩如山岳,侵掠如火,北境匈奴聞其名而不敢南下牧馬。他麾下的代地之軍胡服騎射,是真正的百戰之師,與魏國的守軍不可同日而語。李斯,你的‘義兵’之策,在這位趙國上將軍面前,還能奏效嗎?”

    李斯沒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穿透了連綿的營帳,仿佛已經看到了濟陽城里那面迎風招展的“趙”字大旗。

    李牧。這個名字在現代的史書中,是悲劇英雄的代名詞,是戰國末年最後的將星。他不是那些可以被“義”與“利”輕易分化的守城官吏。他是一個純粹的軍人,一個將守護趙國視為天職的兵道大家。

    用對付魏國那套“攻心為上”的陽謀去對付李牧,無異于班門弄斧。李牧之心,堅如磐石,非言語可動搖。

    “蒙帥,”李斯終于開口,聲音平靜而清晰,“‘義’,非萬能之術,而是為王前驅之道。對付魏國,我大秦行的是‘王道’,以仁政治之;對付李牧,則需先用‘霸道’,以實力折之。王霸並用,方為萬全。”

    “王霸並用?”蒙恬在一旁听得心頭一震,追問道“李軍正,何為王霸並用?”

    李斯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李牧治軍,嚴明公正,愛兵如子,其軍心之穩固,非我等用幾句‘公義’便能動搖。想從內部瓦解他,幾無可能。故而,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進攻,也不是勸降。”

    “那是什麼?”蒙武也忍不住湊了過來,這位在魏境勢如破竹的先鋒督撫營主將,面對李牧,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李斯伸出兩根手指“第一,知彼。我要知道李牧大軍的一切。他的糧草從何而來,經由何路,能支用多久?他麾下有哪些主要將領,性格如何,有何弱點?邯鄲城中,是何人主張他出兵?郭開之流,又在做什麼?”

    “第二,立勢。”李斯的目光掃過眾人,

    “李牧是名將,他希望的,是一場堂堂正正的野戰,以他精銳的代地之軍,一戰擊潰我軍主力。我們,偏不能讓他如願。我們要做的,是結硬寨,打呆仗。”

    “打呆仗?”蒙武一愣,這與他所想的大相徑庭。

    “對,”李斯點頭,語氣斬釘截鐵,

    “李牧大軍遠道而來,後勤補給線漫長。我們則背靠剛剛收取的二十七城,以逸待勞。他急,我們不急。他戰,我們不戰。他若分兵劫掠,先鋒宣撫營便組織民眾堅壁清野,讓他一無所獲,反失‘義’名。

    我們就這樣與他對峙,用時間,用補給,用這二十七城消化後的磅礡大勢,將他十萬大軍的銳氣,一點點磨光、耗盡!待其師老兵疲,軍心浮動,才是我們……一擊制勝之時!”

    蒙驁、蒙武、蒙恬祖父三人听罷,眼中皆是異彩連連。他們從李斯的話中,听出了一種與傳統兵法截然不同的宏大戰略。這不是一場戰役的謀劃,這是在調動整個魏國東境的資源,與李牧進行一場關于國力的消耗戰!

    “好一個‘立勢’!”蒙驁撫掌贊嘆,“以國戰對陣戰,高明!”

    李斯听著蒙驁的贊譽,神色卻未見絲毫放松,他微微搖頭,補充道

    “蒙帥,‘以國戰對陣戰’,尚只是其表。此策之核心,在于利用趙國自身之沉痾。斯斗膽,稱之為‘一國二政’之弊。”

    “一國二政?”蒙恬對這個新名詞頗為不解。在這些將門子弟看來,國便是一國,軍便是一軍,何來二政之說?

    李斯踱步至帥帳懸掛的地圖前,手指點向趙國北境的代郡一帶,然後緩緩劃向南方的邯鄲。

    “諸位請看,”他的聲音帶著一種剖析肌理的冷靜,

    “趙國之政,實分南北。北方代地,乃昔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根本。彼處民風彪悍,近于胡俗,常年與匈奴、林胡、樓煩交戰,幾乎是以軍代政,以戰養戰。

    其地之民,只知有代地之軍,有李牧將軍,于邯鄲朝堂,反倒隔了一層。此為趙國之‘霸道’所在,是其利刃。”

    他手指再移至邯鄲“而邯鄲,乃趙國中樞,公卿匯集,文恬武嬉,承平已久。此地之政,重權謀,重利益,重享受。

    邯鄲的公卿貴冑,視代地之軍為護國之犬,既要其勇猛,又恐其噬主。此為趙國之‘王道’,是其根基,亦是其軟肋。”

    李斯回身,目光銳利“趙武靈王雄才大略,在位之時,南北一心,利刃在手,所向披靡,‘一國二政’是其強國之基石。然如今趙王偃昏庸無能,朝堂之上,奸佞當道。這‘一國二政’,便成了催命之符。

    代地與邯鄲,已非同心,而是一國之身,卻生二心。李牧之心在代地,在趙國社稷;而邯鄲某些人之心,只在自己的權位與富貴。”

    蒙驁听得入神,他戎馬一生,于戰場之事了如指掌,但于這般深刻的國政剖析,卻不由得心生敬畏。他沉吟片刻,像是想起了什麼,眼中精光一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斯,你說的邯鄲權貴……老夫倒是想起一事。今日剛收到呂相邦修書,甘羅,已奉王命出使趙國。”

    “甘羅?”李斯聞言,雙目驟然亮起。

    “蒙帥,煩請速取筆墨義紙來!”李斯的聲音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急切。

    片刻之後,義紙鋪開,李斯提筆在手,思緒如潮。他要寫的,不僅僅是一封信,更是一張無形的網,要將遠在邯鄲的郭開,與遠在濟陽的李牧,一同網入其中。

    他下筆飛快,對蒙氏祖孫解釋道

    “李牧是代地勢力的擎天之柱,而邯鄲勢力的代表,正是相邦郭開。此二人早已勢同水火。李牧戰功越盛,郭開便越覺自身地位不穩。我要借甘羅之口,給這位郭相邦再添一把火。”

    “如何添火?”蒙武追問。

    李斯冷笑一聲,筆下不停“我會在信中請甘羅如此這般對郭開言說

    其一,我大秦兵臨濟陽,並非意在速戰,而是要與李牧長期對峙。李牧十萬大軍每日人吃馬嚼,耗費的是誰的國帑?是邯鄲府庫的錢糧。拖得越久,國庫越空,邯鄲的公卿們就越發不滿。

    其二,我軍深溝高壘,李牧欲戰不能,其威名將在無盡的消耗中受損。一個不能為趙國開疆拓土,反而徒耗國力的李牧,在趙王偃心中,分量會越來越輕。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李斯頓了頓,一字一句道,

    “甘羅當‘無意’中向郭開透露,呂相邦有言,‘秦之大敵,唯李牧一人。李牧在,則趙不可輕圖。’此言傳到趙王偃耳中,再經郭開之口,便是‘功高震主,擁兵自重’的鐵證!”

    喜歡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326章 以國戰對陣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326章 以國戰對陣戰並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