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第275章 義功之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樹散人 本章︰第275章 義功之問

    昨日李斯的那番言論,在最初的觸動之後,經過一夜的發酵,已然變了味道。

    帳中坐著的,皆是軍正處的骨干,其中不乏從尸山血海中爬出來的百戰銳士。他們信奉的是手中冰冷的青銅劍和敵人首級換來的爵位,而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善意”。懷疑的種子,已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

    副軍正昌文君,身姿筆挺如松,宗室的貴氣與秦將的煞氣在他身上奇異地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他此刻終于站了出來,先對著李斯恭敬一拱手,姿態做足,聲音卻如金石相擊,擲地有聲︰

    “李軍正,您昨日之言,振聾發聵。然,本君之惑有四,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他直接伸出一指,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其一,人心詭詐,何以量之?戰場之上,偽善者或以小善換大功,真心行義者或笨拙無狀。軍正處憑何分辨真偽?若尺度不明,此非論功,乃是亂心!”

    昌文君再伸一指,聲調微揚︰“其二,功賞無度,何以平之?救一人與救十人,其功可同?安撫一村與勸降一城,其賞可一?若賞罰不明,則人心不服,‘義功’非但不能立信,反成怨懟之源!”

    他三指並立,語氣愈發沉重︰“其三,本末倒置,何以防之?沙場爭鋒,勝負在呼吸之間。若有士卒為湊‘義功’而畏戰避敵,為救一人而致百人于險地,此功,是功是過?此舉,是義是罪?”

    最後,昌文君四指並攏,聲色俱厲,話鋒直指國本︰“其四,國本動搖,何以當之?大秦以耕戰立國,以首功晉爵,此乃商君定下之鐵律,強秦之基石!軍正另闢蹊徑,是否欲將我大秦虎狼之師,變為心慈手軟、首鼠兩端之輩?此非強軍,乃是自毀長城!”

    四問連發,字字誅心!

    每一問都精準地打在“義功”理論最脆弱的關節上。帳內空氣仿佛凝固,連最支持李斯的庸虎都面露憂色。這四座大山,任何一座都足以將“義功”之說壓得粉碎。

    然而,李斯臉上非但沒有絲毫慌亂,那雙深邃的眼楮里反而閃過一絲幾不可察的笑意,仿佛一位獵手,終于等到了對手落入自己預設的陷阱。

    “君上所慮,甚是。”李斯的聲音平靜而溫和,

    “若無規矩,不成方圓。‘義功’若只存于口舌,確為禍亂之源。”

    他這句輕描淡寫的附和,瞬間卸掉了昌文君質詢中的一半力道,將一場尖銳的對峙,拉回到了“探討問題”的軌道上。

    接著,他話鋒一轉,看向帳中一個角落里默然不語的幾位秦墨︰正是鄧陵子師兄弟三人偽裝的身份。

    “敢問幾位先生,”李斯朗聲問道,目光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若要造一架守城巨弩,是空談其‘非攻’之德,還是先精算其木料尺寸、弓弦韌度、機括之巧?”

    鄧陵子一怔,未料到會被突然點名。他下意識答道︰“自是後者。無精準之術,何談器物之用。”

    “善!”李斯撫掌一笑,目光掃過全場,

    “‘義功’亦然!它不是空談,而是一門與造弩同樣精密之術!”

    他轉向昌文君,眼神變得銳利起來︰“君上方才四惑,看似問‘道’,實則皆在問‘術’。而這套‘術’,李某早已備下。”

    他對著庸虎道︰“取我昨夜所備之物來。”

    庸虎立刻捧上一大卷“義紙”,在眾人面前“嘩啦”一聲展開。那是一份密密麻麻、用工整秦篆寫就的圖表,其結構之復雜,條目之精細,遠超在場所有人見過的任何文書!

    “此為《軍正處義功量化考功格》。”李斯的手指點在標題上,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

    “解君上第一、第二惑。”他從容不迫,

    “本表將‘義功’細分為‘安民’、‘建復’、‘輸誠’、‘勸降’四綱,其下共設一百零八目。

    譬如‘安民綱’下︰‘收斂魏地平民尸骨一具,記二功;助無炊之家長者生火,記一功;救治傷患,視傷情輕重,記三至十功不等’。

    ‘建復綱’下︰‘修復水井一口,記五功;疏通溝渠十丈,記三功’。凡此種種,皆有明確功數,賞罰分明,毫厘不差。軍正官吏只需按格填錄,事後復核,何來分辨之難?何來公平之惑?”

    此言一出,滿帳皆驚!眾人探頭望去,只見那表格邏輯嚴密,賞罰額度一目了然,簡直就是將虛無縹緲的“仁義”,變成了一套冰冷而精密的“算法”!昌文君的瞳孔驟然收縮,他準備的所有關于“標準”的詰難,在這份詳盡到恐怖的表格面前,顯得如此可笑。

    “解君上第三惑。”李斯的聲音不帶一絲波瀾,“本表開篇鐵律︰‘凡因行義功而延誤軍機、危及袍澤者,非但無功,反以軍法論處,罪加一等!’義功,乃武功之輔,而非其礙。敢問君上,此本末可曾倒置?”

    最後,李斯直面昌文君那最致命的“國本之惑”,他非但沒有辯解,反而向前一步,氣勢陡然拔高︰

    “至于君上的第四惑,所謂‘國本’!我請問君上,大秦的國本,究竟是‘斬首記功’這件器物,還是‘一統天下’這個目的?”

    這個問題,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昌文君的心頭。

    李斯根本不給他思考的時間,繼續逼問︰“商君變法,以首功勵士,是因彼時秦國積弱,需以虎狼之威求存!而今,大王欲掃平六合,開萬世太平,難道還要固守百年前的舊法,讓天下人視我大秦為只知殺戮的暴虐之師嗎?”

    他的聲音陡然激昂,充滿了蠱惑人心的力量︰“不!真正的國本,是與時俱進,因勢而變!首功之法,是讓天下畏我大秦之威;而我這義功之法,是讓天下服我大秦之德!一手持劍,一手施仁,威德並用,方是真正的王道!這樣的軍隊,只會比單純的虎狼之師,更令六國聞風喪膽,不戰而降!”

    “固守舊法者,非是忠于國本,恰恰是成了新時代大秦一統天下的絆腳石!”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275章 義功之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275章 義功之問並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