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邦府大廳。
這里是《呂氏春秋》編纂的核心之地,四壁書架上塞滿了竹簡與帛書以及草木紙書籍,空氣中彌漫著墨香與桐油的混合氣息。
李斯面前的案幾上,攤開著一卷卷草木紙,正是《呂氏春秋》這個月“大版本”的草稿。律法、農時、兵略、歷法……這些篇章的編撰進展神速,唯獨到了《仲夏紀•古樂篇》,李斯手中的筆仿佛重若千鈞,遲遲無法落下。
草木紙上寫著“鐘、磬、琴、瑟之制,宮、商、角、徵、羽之變”,這些古老的文字他看得懂,但其中蘊含的雅正之聲、禮樂之魂,對于他這個現代靈魂而言,終究隔著兩千年的鴻溝。府上的門客策士,談起縱橫捭闔、耕戰強國個個口若懸河,可一問及“十二律呂”、“八音克諧”,便都成了啞巴。
“唉……”李斯揉了揉眉心,一股無力感油然而生。
就在此時,一陣清越的環佩叮當之聲由遠及近,伴隨著一股幽蘭般的冷香,悄然潛入這間被書卷氣浸透的屋子。
“相邦府的呂氏春秋主編,就是這般為我大秦的萬世之典殫精竭慮的麼?”
一個略帶戲謔的清冷女聲響起。這聲音清冽而熟悉,李斯抬眸的瞬間,心頭猛地一震。
只見一位身著月白色男式長衫、頭戴玉冠的“少年”信步而入。來人眉目如畫,氣質清絕,那張臉,赫然便是數月前,在昌平君府上與自己和“阿龍”一同論道的“阿卿”!
當日,他們三人縱論霸道、王道、帝道之別,這位“阿卿”公子雖為女扮男裝,其鋒芒與胸中丘壑,絲毫不遜于男兒。李斯當時便知其出身非凡,卻未曾想,她竟是王室宗女——王上的季姑,嬴卿。
原來如此!王上命昌平君安排宗室協理《古樂篇》,派來的竟是她!李斯心中瞬間豁然開朗。難怪……難怪她一開口便帶著如此理所當然的倨傲。
嬴卿目光輕飄飄地落在李斯案頭的竹簡上,當看到“古樂”二字時,唇角勾起一抹極淡的弧度,發出一聲輕微的“嗤”笑。
“《古樂篇》?”嬴卿的鳳目中閃爍著一絲促狹的光芒,她踱步上前,玉指輕輕拂過草木紙,語氣中帶著一種不加掩飾的優越感,
“讓一群只知刀筆律法的匠人,去論述廟堂之上的雅樂正聲?相邦此舉,倒是有趣。”
這話尖銳卻不粗俗,瞬間讓房中侍立的幾名呂府門客面紅耳赤,卻又因其身份而發作不得。
李斯心中已然明了。這位王女,是特意來敲打自己這個新貴的。不過,這正中下懷。既然是熟人,行事便可更大膽幾分。
他放下筆,心中卻閃過一絲遙遠的記憶。那是大學時代,為了追求那個在校樂隊彈鋼琴的女孩,他硬是把自己從一個音樂白痴逼成了半個行家。他從最枯燥的樂理、和聲、對位法開始啃,雖然後來人沒追到,但這身功夫卻烙印在了骨子里。
音樂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這段時日編撰《呂氏春秋》,他特意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關于“十二律呂”、“五音八聲”的古籍,正努力將現代的樂理知識與這個時代的體系進行嫁接。
他有七成把握,能鎮住這位傲氣的“阿卿”。
思定,李斯非但不惱,反而起身,對著嬴卿恭敬一禮,溫言道︰“嬴公子此言,恕斯不能苟同。”
“哦?”嬴卿挑眉,仿佛對他竟敢反駁自己感到十分意外。
“樂,非為娛人之小技,實乃安邦定國之大道。”李斯語調沉穩,不卑不亢,
“《古樂篇》若成,可正人心,可移風俗,其功不亞于興修水利,開疆拓土。我等雖于樂理一道愚鈍,但為國之大典盡心竭力,何來‘有趣’一說?”
他巧妙地將對方的才藝鄙視,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嬴卿被他這番大道理堵得一滯,隨即冷哼一聲,那傲氣中竟帶上了一絲小女兒家的好勝與調皮︰“說得比唱得好听!既然如此重要,你可有良策?莫非你這滿腹經綸的上蔡士子,還能是位精通音律的樂正不成?”
李斯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先是恰到好處地露出一絲為難,輕輕一嘆,仿佛被戳中了痛處。
“在下不才,”他垂下眼瞼,聲音里帶著幾分自謙,
“于樂理一道,確實不敢稱‘精通’。只是……在家鄉楚地時,曾得鄉人謬贊,送過一個虛名。”
這番以退為進,成功勾起了嬴卿的好奇心。她身子微微前傾,追問道︰“什麼虛名?”
李斯緩緩抬起頭,那雙深邃的眼楮里,此刻不再是深沉,而是閃爍著一種源自現代靈魂的、混合著自信的光芒。他凝視著嬴卿,一字一頓,清晰地吐出六個字。
這六個字,本該是數百年後另一個人的典故,但此刻,由他說出,卻別有一番石破天驚的意味。
“他們說——”
“曲有誤,李郎顧!”
話音落下,滿室俱寂!
嬴卿先是一怔,隨即那雙美麗的鳳目倏然圓睜,臉上浮現出難以置信,此言其中蘊含的狂傲與絕對自信,簡直撲面而來!
“你?!”嬴卿氣極反笑,玉白的臉頰泛起一抹紅暈,“好大的口氣!此話當真?”
“當不當真,一試便知。”李斯微笑著,正式發起了挑戰。
“如何試?”
“在下願與公子立下一約。”李斯站起身,目光灼灼,直視著她那雙不服輸的眼楮,
“公子可在此撫琴一曲,若在下能辨出曲中的瑕疵,這《古樂篇》的後續編撰,便請公子紆尊降貴,以我之樂理為準,為我執筆潤色。如何?”
嬴卿盯著他,眼中的寒芒與興味交織︰“好!若你辨不出,又當如何?”
李斯朗聲一笑,
“若在下辨不出,這《呂氏春秋》主編之位,我拱手相讓!從此絕不再踫音律,甘為公子牽馬執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