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第221章 寶藏男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樹散人 本章︰第221章 寶藏男人

    永豐里李斯府邸的書房內,燭火通明。此刻他放下了手中的筆。面前的草木紙上,《呂氏春秋•義兵篇》最終版本的最後一個字,已然寫成。

    這篇文章,凝聚了他現代的戰爭倫理觀與這個時代的底層邏輯,是他為未來那支虎狼之師注入的“靈魂”。但這靈魂,需要一個足夠輕便的載體。他的目光從文章移開,落在了旁邊一疊嶄新的紙上。

    這便是相里岳等人帶領墨家子弟,經過無數次試驗後迭代出的第三代“草木紙”。

    過去,為了編撰《呂氏春秋》,他們所試制的初代、二代草木紙,僅僅是作為一種廉價的替代品,用于草擬文稿,其質地粗糙、遇墨易散,不堪為正式文書。

    但眼前這一批,已是脫胎換骨。紙張色澤勻淨,呈淡雅的牙色,雖未至縑帛之潔白,卻遠勝竹簡之暗沉。最關鍵的是,其吸墨性得到了根本改良,書寫流暢,字跡清晰,已然達到了官方文書所要求的標準。

    李斯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此前的草木紙,是著書之用;而今的草木紙,已是經國之器!一旦推廣,大秦的政令傳達、文書流轉效率將發生革命性的改變!

    《義兵篇》是思想的利刃,而這草木紙,便是承載這利刃劃破時代帷幕的翅膀!二者合一,才是獻給這個時代最完美的禮物!

    次日,相邦府中。

    呂不韋正為堆積如山的政務文書而頭疼。幾名負責整理竹簡的屬吏,搬運時累得氣喘吁吁,竹簡踫撞發出的“  ”聲,讓書房更顯沉悶。

    “相邦,”李斯的聲音傳來,呂不韋抬頭,只見他神色從容,懷中抱著一個精致的木匣。

    “李斯來了,坐。”呂不韋揉了揉眉心,“可是《呂氏春秋》又有了新篇?”

    “正是。”李斯將木匣放在案上,先取出一卷用新紙寫就的文稿,“此乃《義兵篇》,請相邦斧正。此篇當為我《呂氏春秋》下一版之核心綱領。”

    呂不韋接過,只覺手中之物輕若無物,展開一看,目光瞬間被其中“伐罪救民”“不殺降者、不擾平民、不毀鄉邑”等論述所吸引。他越看越是心驚,這哪里是簡單的兵法,這分明是為大秦統一天下量身定做的“戰爭道義”!它將秦國的征伐,從單純的虎狼之行,上升到了替天行道的“義舉”!

    “好!好一個‘義兵’之論!”呂不韋贊嘆道,但隨即眉頭微蹙,“此論高屋建瓴,若能推行,必能收天下之心。然李斯,你可知其推行之難?”

    他指著“不殺降者”四字,沉聲道︰“我大秦立國,以軍功爵制為根基。斬首記功,是將士們搏命換取富貴的唯一途徑。如今你言‘不殺降’,這讓蒙驁、王翦那批沙場宿將如何自處?讓他們如何激勵麾下士卒?此策一出,恐動搖軍心,引起的非議,怕是比變法之初更甚!”

    李斯微微躬身︰“相邦所慮極是。然,天下大勢將變,滅國之戰非比尋常攻伐。若只知殺戮,縱得其地,亦失其民,後患無窮。《義兵篇》非是朝夕之策,而是為大秦未來百年計,需徐徐圖之,潛移默化。”

    “嗯,你有此遠見,本相便放心了。”呂不韋點了點頭,目光這才落在那書寫文稿的紙張上,他疑惑地拿起一張空白的,指尖傳來的觸感讓他渾身一震!

    “此紙……竟已改良至此?”他不敢置信地看向李斯,“與之前用于草擬的那些,判若雲泥!”

    “正是第三代草木紙。”李斯答道,“如今工坊日產可達五百張,書寫記事,已足堪大用,成本卻不及一卷竹簡的十分之一。”

    呂不韋的手開始微微顫抖。他身為大秦相邦,瞬間便想通了此物背後那更為直接、更為恐怖的價值!

    《義兵篇》是利刃,卻鋒利得可能傷及自身,推行起來阻力重重。而這草木紙,卻是一件毫無爭議的治國神器!

    政令下達,不再需要沉重的車馬運輸竹簡,一騎快馬便可將上百道命令送往邊郡!各地呈報,不再受限于書寫材料,郡縣府庫的檔案可以擴充十倍百倍!

    呂不韋的呼吸變得急促,他猛地抓住李斯的手臂,雙目放光,那力道之大,竟讓身形挺拔的李斯也微微一晃。

    “相邦……”李斯目光平靜,並未掙脫,只是輕聲提醒。

    呂不韋這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緩緩松開了手,但眼中的灼熱卻絲毫未減。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狂喜與震動,沉聲道︰

    “李斯!此紙已然成熟!其功用之廣,效用之速,遠勝于十萬大軍!你不僅是為我呂不韋編書,你是在為大秦鑄造一統天下的基石!此物絕不可再局限于相邦府,必須獻于大王,推行于百司!”

    李斯微微躬身︰“一切全憑相邦定奪。”

    “好,你做得很好。”呂不韋重新坐下,恢復了相邦的威嚴,“今日辛苦,先回府歇息吧。後續之事,本相自有安排。”

    “諾。”李斯再次一拜,從容不迫地退出了書房。

    書房內恢復了寂靜,只剩下呂不韋略顯沉重的呼吸聲。他目光灼灼地盯著案上的草木紙,又瞥了一眼那份《義兵篇》的文稿,心中掀起了比剛才更為猛烈的波瀾。

    此子……究竟是何等人物?

    呂不韋的眼神變得幽深無比。

    初見之時,他以為李斯不過是鄭國引薦的一個有幾分急智的水工之才。

    鄭國渠事了他擔任晉陽郡丞,他發現李斯擅長法度,精于吏治,是個難得的郡縣之才。

    出使韓國,他展現出縱橫捭闔、洞察人心的謀略,這已是邦交之才。

    主編《呂氏春秋》,他高屋建瓴,融匯百家,顯露出經緯天下之才。

    而今日……

    呂不韋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每一次敲擊,心中的驚濤就更盛一分。

    《義兵篇》!這已非簡單的治國之術,而是為大秦量身定制的“戰爭哲學”,是為未來帝國立心!此乃王佐之才!

    若說《義兵篇》是王佐之才的體現,那這草木紙,便是近乎于“聖人”的開物之功!

    器物、制度、思想……

    呂不韋發現,自己每以為看清了李斯的極限,下一次,他總能拿出一個更高、更廣、更深的東西,徹底顛覆自己的認知。

    他就好似一口深不見底的古井,你以為看到了井底的明月,殊不知那只是倒映的星辰,其下是無盡的黑暗與寶藏。

    這已經不是“奇才”二字可以形容的了。

    這是一種讓呂不韋都感到心悸的……未知。

    他,呂不韋,自詡“奇貨可居”,一生都在投資未來。可面對李斯,他第一次有了一種自己才是那件“奇貨”,而對方才是那個更高明的投資者的錯覺。

    一股強烈的危機感攥住了他的心髒。

    大王年輕,英明神武,他豈會看不出李斯這塊璞玉之下的寶藏男人之姿?一旦大王親政,若將此等人物直接收為己用,甚至用他來制衡自己……

    一念及此,呂不韋的後背竟滲出一層細密的冷汗。

    不行!絕不能讓事情發展到那一步!

    此人,必須徹底地、毫無保留地成為我呂氏之人!血脈相連,榮辱與共,如此方能讓他死心塌地為我所用!

    之前甘羅的計策,太穩,也太慢了。必須加快!

    呂不韋踱步至窗前,看著庭院中的月色,心思百轉。

    不能簡單粗暴地逼婚,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此事,需多管齊下,潤物無聲。

    他轉身回到案前,拿起筆,在一片竹簡上緩緩寫下幾個字。

    寫罷,他才沉聲喝道︰“來人!傳甘羅!”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221章 寶藏男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221章 寶藏男人並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