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第76章 咸陽之遷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無樹散人 本章︰第76章 咸陽之遷

    咸陽城,永豐里。

    李斯獨自站在空曠的正堂中,手指撫過廊柱上細膩的木紋。陽光透過高敞的窗欞灑進來,在地面的方磚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還彌漫著新漆和桐油的味道,以及一絲淡淡的泥土氣息。

    李斯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了那個貧瘠卻也曾給予他庇護的小村落。想起了那個在絕境中挺身而出,救了他性命的阿瀅。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句話,李斯雖是在現代社會听爛了的,但此刻,卻真真切切地烙印在他心頭。他能有今日,離不開阿瀅最初的善意和收留。如今他稍稍立足,便不能忘記這份恩情。更何況,他也需要真正信得過的人,來建立屬于自己的班底。

    他轉身,對著門外侍立的親衛道︰“去,傳庸虎來見我。”

    “喏!”親衛應聲而去。

    不多時,一個身影便出現在正堂門口。正是庸虎。

    自來到咸陽,跟隨李斯在白渠工地效力,庸虎身上那股山野獵戶的桀驁之氣收斂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穩和干練。他穿著秦軍制式的黑色短褐,腰間挎著環首刀,皮膚黝黑,眼神銳利,站在那里,如同一塊沉默而堅硬的岩石。

    “先生。”庸虎抱拳行禮,聲音低沉。

    “阿虎,”李斯看著他,目光溫和了些,“坐。”

    庸虎依言在堂下的席位坐下,腰桿挺得筆直,等待李斯的吩咐。

    “我如今在咸陽,算是暫時安穩下來了。”李斯緩緩開口,“這座宅邸,相邦所賜,也算有了個落腳之處。”

    庸虎點點頭,沒有說話,但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由衷的欣慰。

    李斯繼續道,“我身邊,需要信得過的人。更重要的是,有些恩情,不能不報。”

    他看向庸虎︰“阿虎,我想請你回一趟下 里。”

    庸虎的身體微微一震,那雙常年觀察山林的眸子閃過一絲復雜的光芒,有懷念,有期待,或許還有一絲近鄉情怯。但他沒有絲毫猶豫,沉聲應道︰“先生有命,庸虎萬死不辭!”

    “沒那麼嚴重。”李斯笑了笑,“我要你回去,辦一件事。替我去接兩個人來咸陽。”

    “何人?”

    “阿瀅,還有她的婆婆。”李斯的聲音帶著鄭重,“當初若非她們收留,我李斯恐怕早已是荒山野嶺的一具枯骨。這份恩情,我必須還。如今我有了安身之所,自當接她們來咸陽奉養,也好過她們在鄉野受苦。”

    庸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他自然記得阿瀅是如何在村民的圍攻下護住李斯的。對于這位善良而堅韌的寡婦,他心中也存著幾分敬意。

    “先生仁義。”庸虎由衷地說道。

    “此行路途遙遠,山路難行,且阿瀅婆媳是女眷,一路諸多不便,須得萬分小心。”李斯站起身,從袖中取出一個布袋,遞給庸虎。

    布袋沉甸甸的。庸虎接過,入手感覺是圓形的硬物。

    “這里是一些錢,”李斯解釋道,“足夠你們一路上的嚼用、住宿,可雇佣牛車代步。另外,”他又取出一卷扎好的竹簡,“這是我寫給趙平里正的信,說明情況,請他行個方便。你此去,先拜會里正,再去找阿瀅她們。”

    秦法嚴苛,人口流動管制極嚴。即便是鄉民要離開本鄉,也需有里正開具的“符傳”,否則便可能被當作流竄的“闌出者”或逃亡的“隸臣妾”抓捕。李斯如今身份不同,以公大夫的名義去信,趙平自然不敢怠慢。

    “最重要的是,”李斯看著庸虎的眼楮,一字一句地叮囑,“務必,將她們平安帶回咸陽。若遇波折,或她們不願前來,切不可強求,速回稟報。”

    他知道,故土難離。阿瀅婆媳是否願意離開世代居住的村落,來到這陌生而繁華的咸陽,還是未知之數。

    庸虎將錢袋和竹簡小心地貼身收好,重重地點頭︰“先生放心,庸虎明白!定不辱使命!”

    “好,你即刻準備,明日一早便動身。”李斯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注意安全。”

    “喏!”

    庸虎起身,再次行禮,然後轉身大步離去。背影堅毅,帶著山林賦予的沉穩,也帶著即將重返故土的特殊情緒。

    目送庸虎離開,李斯負手站在堂中,心中略微安定。

    次日清晨。

    天色微明,咸陽城門剛剛開啟,庸虎便已背著簡單的行囊,腰佩環首刀,混在出城的行商、役夫、農人之中,踏上了返回秦嶺山區的道路。

    咸陽的繁華與規整漸漸被拋在身後,官道兩旁的景色逐漸變得開闊而蒼涼。馳道筆直,路面堅實,這是大秦帝國的血管,維系著龐大疆域的運轉。但離開馳道,通往山區的道路便開始變得崎嶇難行。

    庸虎腳下生風,他習慣了山林跋涉,這點路程對他而言不算什麼。只是,越是靠近家鄉,他的心情就越是復雜。當初離開下 里村時,他是抱著追隨李斯、闖蕩一番天地的決心。如今不過數月,卻已是奉“貴人”之命,衣錦還鄉般地回去接人。村里的人會怎麼看他?阿瀅她們……又是否安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想起了母親。若母親還在,看到他如今的樣子,定會十分歡喜吧……只是,斯人已逝,徒留遺憾。

    一路曉行夜宿,盡量避開人多眼雜的驛舍,多選擇偏僻的村落或山林歇腳。憑借著獵戶的本能和在白渠工地學到的警惕,庸虎避開了一些潛在的麻煩,比如游蕩的山匪或是盤查過嚴的亭卒。

    數日後,熟悉的山巒輪廓終于出現在視野盡頭。

    又行了大半日,下 里那熟悉的輪廓終于出現在山坳之中。

    村口似乎比他離開時多了些修葺的痕跡,大概是上次戎蠻侵襲後加固的防御工事。田地里的莊稼長勢似乎也比往年好了不少,綠油油的一片,透著生機。

    庸虎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蕩,整理了一下衣冠,大步朝著村里走去。

    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按照李斯的吩咐,先去了里正趙平的家。

    趙平正在院子里編著草繩,看到突然出現的庸虎,先是一愣,隨即認了出來,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

    “阿虎?你小子,怎麼回來了?”趙平放下手中的活計,上下打量著他。庸虎身上的穿著、腰間的佩刀,以及那份沉穩的氣度,都與離開時那個沉默寡言的山野少年有了明顯的不同。

    “趙伯。”庸虎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禮,“小子奉我家主人之命,回鄉辦事。”

    “你家主人?”趙平疑惑,“哪個主人?”

    庸虎從懷中取出李斯寫的那卷竹簡,雙手奉上︰“便是李先生,李斯。他如今已在咸陽得封公大夫,任中涓之職。”

    “什麼?!”趙平大吃一驚,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個當初被村民喊打喊殺、身份不明的外鄉人,這才一年多功夫,竟然成了公大夫?

    他連忙接過竹簡,手指微微顫抖地展開。竹簡上的字跡工整有力,信中簡單說明了庸虎此行的目的︰接阿瀅婆媳前往咸陽奉養,請里正予以協助,辦理相關憑證。

    看完信,趙平看向庸虎的眼神徹底變了。驚疑、敬畏,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慶幸——慶幸當初自己頂住了壓力,還給予了李斯一些幫助。

    “原來……原來李先生已是……貴人!”趙平感慨萬千,“快,快進屋坐!”

    庸虎搖搖頭︰“趙伯,小子奉命在身,不敢耽擱。還請趙伯先示下,此事是否可行?若需辦理符傳,小子也好早做準備。”

    趙平連忙道︰“可行,可行!李先生乃有功于社稷之人,又是公大夫,他要接濟鄉人,合情合理!符傳之事,你放心,我即刻便去準備!你先去尋阿瀅她們吧!”

    “多謝趙伯!”庸虎再次行禮,然後轉身,朝著記憶中阿瀅家的方向走去。

    阿瀅家的茅舍,似乎也修葺過,雖然依舊簡陋,但比之前要整齊了些。院牆邊,堆放著一些漚制的農家肥——那是李斯教的方法,看來阿瀅真的在用了。院子里,一個身影正在低頭忙碌著,正是阿瀅。

    她似乎清瘦了些,但精神看著還好。听到腳步聲,她抬起頭,看到來人,先是茫然,隨即認出了庸虎,臉上頓時露出驚喜和意外的神色。

    “阿虎?你回來了?”

    庸虎點點頭,看著眼前這張熟悉的面孔,一時竟不知該如何開口。

    “快進來坐!”阿瀅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有些手足無措地招呼著。屋里傳來她婆婆警惕的咳嗽聲。

    “阿瀅姐,”庸虎站定,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听起來平和,“我這次回來,是奉李先生之命。”

    “李……李先生?”阿瀅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帶著一絲急切,“他……他怎麼樣了?”

    庸虎將李斯在咸陽的境遇,以及獲封公大夫、獲賜府邸的事情,簡略地說了一遍。

    阿瀅听得目瞪口呆,隨即眼中泛起了淚光,那是激動,也是欣慰。她身後的門簾被掀開,婆婆拄著拐杖走了出來,臉上帶著狐疑和戒備。

    “李先生說,”庸虎看向婆媳二人,鄭重地說道,“昔日受你們活命之恩,不敢或忘。如今他在咸陽稍有安頓,特遣我回來,接二位……前往咸陽府邸奉養,以報當日之恩。”

    “去……去咸陽?”婆婆驚呼出聲,滿臉的不敢置信和惶恐。阿瀅也愣住了,這個消息太過突然,讓她一時間難以消化。

    離開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前往那座遙遠而陌生的都城?

    庸虎看著她們震驚和猶豫的表情,心中暗道,李先生果然料事如神。這第一步,便遇到了難題。

    喜歡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76章 咸陽之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第76章 咸陽之遷並對關于冒充未來大秦丞相的那些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