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與沈听竹一路飛行,終于抵達了那座懸浮于凌霄峰之上、被無盡仙光瑞靄所拱衛的龐然巨島。
太初島!
一登島,濃郁到令人窒息的靈氣便如實質般涌來,陳默只覺渾身毛孔都不由自主地張開,貪婪地汲取著這近乎液化的天地精華。
腳下是溫潤的雲紋玉石鋪就的道路,道路兩旁,是流光溢彩的奇花異草,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芬芳,更有靈泉淙淙,從懸浮的假山上垂落,匯入蜿蜒流淌的靈溪。
仙鶴清唳,靈鹿漫步,雲霧繚繞間,一座座風格各異卻無不透著道韻的亭台樓閣若隱若現,這里仿佛是造物主精心雕琢的仙境盆景。
沈听竹的神情變得無比肅穆,連呼吸都放輕了幾分。他引著陳默,沿著主道前行,最終停在一座古樸恢弘、氣勢磅礡的大殿前。
殿宇通體由一種不知名的暗金色神木構築,檐角如飛龍探爪,其上鐫刻著無數細密玄奧的符文,隱隱構成一個覆蓋整座島嶼的龐大陣法脈絡。
殿門上方懸掛著一塊非金非玉的匾額,上書三個道韻天成的大字——“太初殿”。
殿門前,一名青年負手而立,仿佛亙古便在此處等待。
他身著一襲月白道袍,身姿挺拔如孤峰青松,面容冷峻,讓陳默感到一種源自生命層次的巨大壓力,比沈听竹這等煉虛修士不知強橫了多少!
煉虛後期?甚至更高?
陳默心中凜然,暗自戒備。
沈听竹一見此人,立刻上前幾步,躬身九十度,姿態恭敬到了極點︰“弟子沈听竹,拜見顧師叔,人已帶到。”
青年微微頷首,從鼻腔里發出一聲冷淡的回應︰“嗯。”
目光卻越過沈听竹,落在陳默身上,那審視的意味毫不掩飾,帶著一絲審視和不易察覺的好奇?
沈听竹這才直起身,臉上堆起笑容,轉向陳默,語氣親熱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陳老弟,聖主就在殿內,我的任務也算完成了。日後在聖地,若有任何需要,盡管來天權峰尋我便是。”
他拍了拍陳默的肩膀,這才轉身,駕馭遁光迅速離去,仿佛多留一刻都是負擔。
陳默壓下心中的波瀾,上前一步,對著那氣勢深不可測的青年鄭重行禮︰“弟子陳默,見過前輩。”
青年冷峻的臉上,嘴角似乎極其細微地向上牽動了一下,露出一絲幾乎難以捕捉的笑意,聲音依舊清冷,卻少了些距離感。
“不必多禮。我是師尊座下二弟子,顧硯秋。你就是陳默?師尊已等候多時,進去吧。”
“是。”
陳默應道,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因對方強大氣場和即將面見聖主而產生的悸動,抬步走向那扇仿佛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巨大殿門。
推門而入,一股難以言喻的清寧感瞬間自指尖蔓延至全身。外界的一切喧囂、靈氣的波動、甚至時間的流逝感,都在跨過門檻的剎那被隔絕開來。
殿內並非想象中的金碧輝煌,反而異常簡潔空曠,彌漫著一種古老而沉靜的意蘊。
光線柔和,不知從何處而來,均勻地灑落。空氣中流淌著一種令人心神安寧的氣息,仿佛能滌蕩一切塵埃雜念,連呼吸都變得悠長而內斂。
殿宇深處,正對殿門的主壁之上,只有一個巨大的“道”字。
那字跡並非筆墨書寫,而是由無數流轉不息、蘊含著大道至理的金色符文凝聚而成,僅僅一眼望去,陳默便覺神魂震顫,仿佛要被吸入那無窮無盡的道韻之中。
“道”字下方,一個普通的青色蒲團上,盤坐著一位老者。
他身著洗得有些發白的青色道袍,面容清 ,額頭飽滿寬闊,兩道雪白長眉垂落臉頰,長須飄然,雙目深邃平和,不見絲毫鋒芒,卻仿佛蘊藏著宇宙生滅的至理。
周身沒有一絲一毫的靈力波動,就像山間隨處可見的樵夫老叟,與這仙家殿宇、與那玄奧的“道”字壁畫,形成一種奇異的和諧統一。
這便是凌霄聖地的擎天之柱,聖主——李耳老子)。
陳默心中瞬間閃過四個字︰返璞歸真。他不敢怠慢,快步上前,在距離蒲團十步處停下,深深躬身行禮,聲音帶著由衷的敬意。
“弟子陳默,拜見聖主前輩!”
李耳的目光落在陳默身上,帶著溫和的笑意,仿佛在看一位故人,而非初次見面的陌生人。
他開口,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你叫陳默?你來自神風大陸?”
陳默抬起頭,坦然迎上那雙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楮,語氣恭敬卻清晰。
“回稟前輩,晚輩確實曾在神風大陸停留,對前輩在那方世界留下的傳奇事跡亦有所耳聞。但晚輩與前輩一樣,真正的根源,在于藍星。”
“藍星?!”
李耳深邃平靜的眼眸中,第一次清晰地掠過一絲驚訝,隨即化為濃濃的追憶與感慨,“原來如此,竟是故鄉來人。”
他微微頷首,語氣更添幾分親近,“那麼,你習得的一氣化三清,可是在神農架深處那座古老神殿之中所得?”
“正是。”
陳默點頭,“晚輩有幸進入神殿,得見前輩所留印記,更蒙前輩遺澤,習得這門無上秘術。”
“兩千余載歲月彈指過……”
李耳輕撫長須,眼中流露出對遙遠故鄉的深深懷念,“如今故土,是何光景了?華夏可還安好?”
陳默心中微動,組織了一下語言,將藍星自李耳離開後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娓娓道來。
從王朝更迭、戰火紛飛,講到近代屈辱與抗爭,再到最終那赤色旗幟升起,人民當家作主,科技日新月異,雖仍有諸多問題,但百姓已能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他著重描述了現代社會的繁華便利,以及夏國自強不息的精神面貌。
李耳听得極為認真,不時打斷詢問細節,尤其是關于夏國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精神面貌以及社會風氣。
當听到“人人平等”、“有田可耕、有書可讀、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理念初步實現時,這位歷經滄桑、修為通天的聖主,眼中竟也泛起欣慰的光芒。
他連聲道︰“好!好!雖道法不顯,然民心向上,此乃大善!此乃大善!”
待陳默講述完畢,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陳默猶豫片刻,最終還是問出了深藏心底的疑惑︰“前輩,晚輩在神殿壁畫之中,得見上古先賢開天闢地、篳路藍縷之壯舉,那些可都是真實?”
李耳的神色陡然變得無比肅穆,他緩緩點頭,目光仿佛穿透了殿宇,投向無盡時空深處。
“皆為真實。因為那場大戰,藍星破碎,空間裂開,混沌罡風肆虐人間。盤古大神以身殉道,重開天地,為人族掙得一線生機;
伏羲氏演八卦,定人倫此間種種犧牲與功績,皆非虛妄。女媧率眾修士修補空間裂縫,這些都是真的。”
他聲音低沉,帶著對先賢的無限敬仰,“我初臨此界,入凌霄聖地時,那些先賢或已飛升上界,或已坐化歸墟,然聖地傳承典籍之中,對此皆有詳實記載,與神殿壁畫所述,大同小異。”
陳默心神劇震,一股難以言喻的悲壯與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盤古大神那頂天立地、以身化萬物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先賢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艱辛歷程如在昨日。
他沉默著,深深吸了一口氣,將這份震撼與敬意銘刻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