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樓之上,王凝之看著慢慢靠近的秦軍。
皇甫真站在他身側,說道︰“秦人真是進退失據,居然來攻打皮氏城。”
“總不能什麼都不做,”王凝之笑道︰“十幾萬大軍呢,難道就這麼被我給嚇回去?”
皇甫真一想也是,搖頭道︰“可他們這樣,只會越輸越多。”
攻城開始了。
石彈紛飛,箭如雨下,在一聲聲嘶吼和慘叫中,王凝之淡定地說道︰“壯士斷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在經過了數輪交鋒後,現在的河東,晉軍已經佔據絕對上風,將秦軍擠壓到河岸邊上,幾路大軍正在向這邊靠攏。
秦軍放棄河東,損失不過幾個縣城,但繼續打下去,這十幾萬人能回去多少,都不好說了。
皇甫真饒有興趣地問道︰“若是王公,在這種局面下,會作何選擇?”
“好問題,”王凝之想了想,“我應該會放棄皮氏和龍門渡,將兵力集中到蒲阪一帶,一來蒲阪城更利于防守,二來那里靠近潼關和蒲津渡,可以互相策應,但能不能守住,仍不好說。”
皇甫真佩服道︰“王公對大局的把握,遠超對手。”
王凝之笑著回了一句,“這不是應該的嗎,這個局可是我布下的。”
兩人說笑間,秦軍的第一輪進攻被守軍輕易化解。
皮氏城中兵員充足,物資齊備,又有王凝之坐鎮,秦軍完全看不到奪城的希望。
戰斗到申時,鄧羌便鳴金收兵,草草地結束了第一日的攻城。
呂光過來說道︰“有些不對勁,謝玄的大軍一直沒有出現,偵騎都探到了稷王山,仍沒有發現晉軍的蹤跡。”
鄧羌聞言,煩躁道︰“想必是去攻城了,你派人往解縣和猗氏那邊探探。”
“已經去了,”呂光答道︰“連蒲阪和汾陰我都派了探子,只是人還沒回來。”
經他一提醒,鄧羌醒悟道︰“恐怕是去距此最近的汾陰了,明日一早,你領軍過去看看。”
呂光應道︰“好,但我離開,你這邊的攻城怎麼辦?”
“無妨,”鄧羌說道︰“若是晉軍正在攻打汾陰,我們說不定可以抓到戰機。”
這邊兩人正商議著,那邊的謝玄和桓伊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攻打汾陰城。
至于沒有回報的探子,自然是被劉牢之的騎兵給捕殺了。
不過一日的進攻下來,晉軍也沒能拿下汾陰。
晉軍和秦軍各自換了個地方,依舊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第二日的攻城,雙方都無功而返,但劉牢之已經發現了呂光的大軍。
呂光見對方勢大,不敢太靠近,遠遠地便停了下來,差人去通報鄧羌。
鄧羌在皮氏受挫,干脆不打了,率軍前來和呂光會和,打算和謝玄等人決一死戰。
謝玄領著大軍南撤一段距離,與鄧羌隔著汾陰城對峙。
終于到了決戰的時刻,雙方都松了口氣,河東之戰已經打得太久了,大家都有些心力交瘁。
秦軍這邊,鄧羌和呂光加起來仍有九萬之眾,而晉軍這邊,謝玄、桓伊、劉牢之和剛與他們會合的慕容德,總兵力超過十萬。
如果算上在一旁瑟瑟發抖的幾千汾陰守軍,雙方的兵力差距並不算大,晉軍稍佔上風而已。
謝玄將騎兵分給劉牢之和慕容德統領,步卒交由桓伊指揮,自己則坐鎮中軍,居中調度。
夏日的天亮得很早,東方出現霞光的時候,兩邊的軍營便都行動起來。
飽餐一頓之後,雙方在汾陰城東的原野上開始列陣。
主將都在搭起的望樓上觀看對手,不同的是,鄧羌認為勝負在此一搏,謝玄則認為一切盡在掌握。
震耳欲聾的鼓聲之中,騎兵開始沖鋒,步卒開始向前奔襲。
雙方都期待已久的這場大戰,終于在各自的謀劃之中展開了。
首先撞上的是雙方的騎兵,老對手呂光和劉牢之再次相逢,不過這次,晉軍這邊多了個慕容德。
兩支洪流沒有停頓,快速地相對穿過,伴隨著兵器踫撞,利刃入體和跌落馬下的聲音,騎士們沖向對方的步卒大陣。
兩邊的行進路線如出一轍,都選擇了進攻對方的側翼。
騎兵交匯而過的時候,奔跑的步卒終于迎面撞上。
前方的刀盾兵纏斗到一起,後方的弓弩手開始放箭。
一望無際的原野,瞬間被鮮血和殺戮充斥。
猙獰的面目,絕望的怒吼,痛苦的悲鳴,置身其中,宛若人間地獄。
謝玄面色沉靜地站在望樓上,看著雙方的士卒一個個倒下。
“荊州軍什麼時候到?”
一旁的親衛答道︰“根據先前的回復推算,估計還得半個時辰。”
謝玄其實心里知道答案,但就是緊張地想說句話。
听完親衛的回答,他淡定地點了點頭,吩咐道︰“差人去催,讓他們再快點,從右翼進入戰場。”
親衛大聲答應,快步去了。
謝玄的壓力稍微得到緩解,再次看向戰場。
二十萬人的戰斗,站在遠處,其實看不出誰佔了上風。
每時每刻都有人倒下,戰線也不停地在移動。
最為醒目的是雙方的騎兵,不停地在戰場的兩側沖鋒,尋求沖垮對手步卒方陣的機會,但又小心地提防著,以免被龐大的步卒隊伍困在其中。
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謝玄傳下命令,讓右翼的隊伍稍微回撤,吸引對方向前推進,同時讓劉牢之率騎兵來到右翼,沖散對方的騎兵,拉開空間。
指令傳達下去沒多久,謝玄便看到陣地緩緩向自己這邊移動。
與此同時,站在高處的他,清晰地看到南邊出現了一道黑線,轉眼變成一支奔跑中的大軍,快速向戰場靠近。
劉牢之率騎兵猛沖一陣,將秦軍的騎兵逼退,然後來到對方步卒的後方,阻止秦軍撤離。
對面的鄧羌發現了晉人的援軍,顧不得站在高處指揮了,持槍上馬,親自上陣,想要救出沖得太遠的左翼。
不過不等他對上劉牢之,後方又傳來大地的震顫,他回頭看去,一支烏泱泱的隊伍正從北邊殺來。
慕容紹率軍趕到。
鄧羌兩眼一黑,險些掉下馬,知道自己又一次被晉人算計了。
晉軍願意決戰,並不是因為在汾陰被他抓到,而是早就在這里布下了天羅地網,只等著他和呂光一頭扎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