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376章 爾虞我詐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376章 爾虞我詐

    時值盛夏,渭水的水位上漲,晉軍的戰船從黃河轉入,出現在了潼關的後方。

    關中之地,水網密布,渭水橫穿東西,又有涇水和北洛水自北向南匯入渭水,之後一起東入黃河。

    其中,涇水從黃土高原南下,將大量的泥沙帶入渭水,除了帶來涇渭分明這個成語,還使得本就曲折的渭水變得更加難以通航。

    好在劉襲得謝玄指令,只是在渭水的入口附近逡巡,襲擾下兩岸的村鎮,不用深入關中腹地。

    秦軍的反應很快,一支五千人的隊伍很快出現在了劉襲的視線里,令晉軍的戰船無法靠岸,而後方又傳來消息,另有一支秦軍在渭水的入口處收集船只,不知是要放火還是封鎖河道。

    劉襲不敢大意,立刻率軍撤出渭水,重新回到黃河河道里,放下石錨,觀察秦軍的動向。

    兩支秦軍就在晉軍的眼皮底下安營扎寨,擺出一副請君入甕的架勢。

    收到消息的謝玄回到潼關關前,重新組織進攻,不過在關內守軍和關外朱肜的聯手下,接連三日的進攻全都無功而返。

    謝玄想加大進攻力度,派人傳信慕容垂,表示秦軍在潼關和渭水沿岸增兵,讓他和自己同時發起進攻。

    接下來的數日,晉軍在潼關、渭水,燕軍在臨晉縣附近,均與秦軍交上手,但佔據地利的秦軍絲毫不落下風,將雙方的攻勢一一化解。

    消息傳回金墉城,王凝之嘆了口氣,傳令謝玄,讓他收回水軍,集中兵力圍困潼關。

    慕容垂的做法與之相似,將合陽城洗劫一空後,率軍來到蒲津渡安營,做好了隨時撤離的準備。

    主攻的兩路消停下來後,幂關那里卻迎來了突破。

    荊州軍在一次例行的進攻之中,居然一舉登上了城樓,繼而士氣大振,殺散了守軍,奪取了幂關的第一道關隘箏坡關。

    收獲這意外之喜,桓石虔並沒有多開心,但竺瑤和麾下的將士都十分興奮,叫囂著要繼續進攻,殺入關中。

    當兵的沒那麼多彎彎繞繞,眼下既然拿下第一關,自然都立功心切,想一鼓作氣,乘勝追擊。

    桓石虔迫于形勢,只得分給竺瑤一萬人,命他繼續攻打下一關。

    荊州軍勝利的消息傳到建康和洛陽,引發一片議論之聲。

    王凝之力主進攻,投入也最大,沒想到卻寸功未建,反倒是無心插柳的荊州軍向長安邁進了一大步。

    一時間,朝野充斥著對荊州軍的贊賞和對王凝之的質疑。

    尤其是竺瑤連戰連捷,經過血戰後,又率領荊州軍相繼攻克了六郎關和七盤關,出現在了藍田境內的消息傳回後,對王凝之的質疑達到頂峰。

    有人覺得王凝之麾下將士不如荊州軍,連帶著他先前滅燕的成果都被大打折扣;也有人覺得王凝之是在借秦軍的手消耗荊州軍,自己則在潼關裝模作樣,按兵不動。

    王凝之沒心思考慮這些,他第一時間就判斷出這是秦軍故意為之的,于是上書建康,要求朝廷下令荊州軍不可冒進,以免進入秦軍的圈套。

    同時他還差人送信給桓石虔,詳細分析了眼前的局面,秦軍在東線兵力尚有富余,不可能在幂關那里出現這麼大疏漏的。

    可他的話,在荊州軍節節勝利、司州軍寸步難行的背景下,有些沒有說服力。

    謝安倒是相信謝玄沒有假打,但他代表的朝廷根本命令不了荊州軍,而桓家的領頭人桓沖對王凝之的說法嗤之以鼻。

    荊州軍是一路損兵折將、打穿幂關的,並不是秦軍拱手讓出來的,憑什麼勝利在望,要荊州軍停下腳步?

    但桓沖還是留了個心眼,他傳信桓豁,讓荊州方面增兵幂關,就算接下來進攻失利,也要將這道關隘掌握在自己手上。

    不過建康與前線相距甚遠,這些後方的決策,都影響不到前線的戰事了。

    桓石虔對王凝之的話有幾分相信,但架不住竺瑤和其他將領的一再攛掇,長安城近在咫尺,不是誰都能拒絕這樣的誘惑。

    “我們的兵力已不足兩萬,就算出現在長安城下,又能有什麼作為,不如先在幂關休整一些時日,向荊州申請援軍,再行北上。”

    桓石虔的說法十分合理,但竺瑤等人听不進去,力勸道︰“江陵遠,長安近,恐怕等來的是對手的援軍,時不可失,只要我們出現在灞上,關中必亂,到時其他幾路大軍並進,一定可以攻破長安。”

    這幫人的話倒也不是全無道理,有時候攻城略地,偏師奇襲確實可以取得定乾坤的效果,就是風險太大了些。

    不過人在熱血上涌的時候,只會看到豐厚的回報,對其中蘊含的巨大風險視而不見。

    桓石虔在眾人的一再相勸之下,也難免心生僥幸,最終同意了竺瑤等人的建議,命他率一萬五千人出幂關,進軍灞上,自己則帶著老弱傷員留在關內,等著荊州的援軍。

    至于王凝之那邊,桓石虔沒有回信,王、桓兩家的關系發展到現在,已經沒什麼好說的了。

    金墉城,沒有收到任何回復的王凝之有些焦躁,他覺得自己的判斷沒有問題,秦軍就是故意下套,引荊州軍入甕的。

    既然桓家不听自己的,那就只能想辦法補救了。

    王凝之對著地圖看了一陣,秦軍若是下套,荊州軍剛奪取的幂關大概是守不住了,那就只能扼守上洛,防止秦軍打穿武關道。

    關鍵在于桓石虔,他若是敗逃,就會經過上洛城。

    王凝之思考再三,決定親自趕赴上洛城。

    謝道韞對他的這個決定有些不解,“潼關的事你都交出去了,上洛城怎麼值得你跑這一趟?”

    “為了桓家,”王凝之解釋道︰“荊州軍入關後必敗,秦軍很可能會順勢反攻武關,我這是過去給桓石虔收拾殘局。”

    “桓家可不會感謝你,”對于外面的傳言,謝道韞也有所耳聞,說道︰“荊州軍一敗涂地,正好可以證明那幫人的愚蠢。”

    王凝之笑著搖搖頭,“那也不能拿城池關隘和將士的性命來證明,況且桓石虔若是出事,這筆賬桓家肯定算在我頭上。”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376章 爾虞我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376章 爾虞我詐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