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334章 各自算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334章 各自算計

    交換俘虜的事情十分順利,在王猛趕到南鄭之前便已完成。

    張蠔被動地接受了這一結果,他是漢中軍的統帥,部下不可能置他于不顧。

    涪縣縣衙,王凝之等來了年輕的周,如果從他的曾祖父周撫和王羲之那一輩算起,王凝之都是周的爺爺輩了。

    好在大家各交各的,所以周只是伏地道︰“多謝王公,我以為我這輩子要客死北地了。”

    王凝之讓他起來,先問道︰“周仲孫已被我斬首示眾,你可知道?”

    周臉上的驚訝一閃而過,明顯是不知道的,答道︰“不知,但他臨陣脫逃,王公按軍法處置,周家絕無異議。”

    王凝之又問︰“你臨戰前送出母親妻兒,而後又因母親妻兒陷于秦軍而開城降敵,該當何罪?”

    “死罪,”周躬身道︰“但王公救出我與家人,我雖死于斧鉞之下,仍感念王公的恩情。”

    王凝之這才道︰“臨行前,家母曾叮囑,故建成公與家父私交甚篤,家中至今藏有建成公千里所贈的邛竹杖,所以讓我遇到周家後人,一定要照拂一二。”

    周再次俯身在地,言語哽咽,“愧對老夫人,愧對先祖。”

    “你開城降敵,雖情有可原,但法不可廢,”王凝之問道︰“如今我將你貶為百人將,在我帳前听用,你可服氣?”

    周感激道︰“願听王公調遣。”

    王凝之滿意地點點頭,“我會命人將你的母親妻兒送回建康,你先去和她們告個別,然後了解下蜀地最新的情況,再過來見我。”

    周行禮感謝,自下去安排。

    皇甫真問道︰“王公是打算利用周家在蜀地數十年的積累,找出成都的破綻來?”

    “只能說試試,”王凝之嘆道︰“周仲孫貪暴,周家的名聲被他這幾年敗壞了不少,若非如此,我肯定直接領軍前往成都了。”

    崔逞感慨道︰“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周家從征西將軍周訪算起,到周剛好第五代。”

    這話出自《孟子》,意思是一個品行高尚、能力出眾的君子,留給後代的恩惠和福祿,經過幾代人就消耗殆盡了。

    王凝之看了他一眼,“這話從你嘴里說出來,不覺得奇怪嗎?”

    崔逞往上數五代,是被曹操所殺的名士崔琰,清河崔氏揚名史冊,便是從他這一輩開始的。

    “國有興衰更替,家族也有,”崔逞坦然道︰“崔家到我這一代,是就此沉淪,還是重新崛起,還尚未可知。”

    王凝之聞言樂了,問道︰“你這是對我沒信心嗎?”

    “不敢,”崔逞也笑道︰“我是對自己沒信心,我這張嘴,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闖禍,像先祖一樣。”

    崔琰當年因為文字被曹操處死,崔逞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一張惹禍的嘴。

    王凝之笑道︰“那你不用擔心,像你這樣的算不得什麼,建康多的是,我家就有兩個。”

    在場眾人齊聲大笑。

    說完閑話,王凝之與幾人開始討論兵力分配的問題。

    “梓潼這邊,我打算留下一萬人,其中劍閣主守,主要是防御漢中的秦軍,而涪縣作為進攻的橋頭堡,負責佯攻綿陽,我帶著剩下的隊伍南下,走犍為郡,從南邊進攻成都。”

    前文提過,成都是兩山夾一城的地勢,北面的缺口處是綿竹,南邊的缺口處則是南安今四川樂山)。

    比如劉備入川,走的就是北邊的綿竹,而桓溫滅成漢,則是走的南邊的南安和青衣今雅安市名山區 )。

    皇甫真問道︰“王公打算讓誰守劍閣?”

    王凝之一並道來了自己的安排,“毛府君守劍閣,楊將軍駐涪城,進攻綿竹,我帶著毛使君和諸位南下,進攻成都。”

    毛球沒想到自己這麼快被委以重任,偷偷看向父親毛穆之。

    毛穆之替兒子提出疑問︰“一萬人,又要守劍閣,又要攻綿竹,恐怕兵力分配不來。”

    “所以才說是佯攻,”王凝之解釋道︰“大部分兵力放在劍閣的防守上,綿竹城外,在山上做出大軍聚集,正在打造攻城器械的假象即可,目的在于拖延時間和迷惑對手。”

    毛穆之拱拱手表示明白,毛球是梓潼太守,有了王凝之這個話,他就好安排了。

    楊�投≠傿瑎W茫 淥凳茄鴯ュ 殘穆庾恪br />
    其他人都沒有意見,于是就按這個計劃執行。

    翌日,王凝之率軍離開涪縣南下,隊伍行進之時,周向他介紹起蜀地的風土人情。

    周家人數代在此經營,不僅對川中的地形地勢十分熟悉,還與南邊的蠻族酋長有些交情。

    王凝之問道︰“若是讓你去蠻族請援,他們會答應出兵嗎?”

    “應該不會,”周不好意思道︰“我與他們沒怎麼打過交道,那是上一輩的事情,不過他們也不會相助秦人,這一點我可以肯定。”

    “兩不相幫麼?”王凝之自言自語道︰“若是能收復他們,那可是一大助力。”

    “很難,”周直言不諱,“父祖與他們的交情,是建立在物資交易上的,就算我可以和他們接上頭,但信任建立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王凝之點點頭,“說得不錯,那就先不管他們,以後再慢慢處理,你對成都了解如何?”

    周答道︰“成都我很熟悉,但靠我們這點人馬,秦人不犯錯的話,基本不可能破城。”

    “你倒是直白,”王凝之苦笑道︰“可我要是有十萬人,還問你做什麼?”

    周想了想,仍是搖搖頭,“若是我能入城,聯系上城中的舊部,與王公的大軍里應外合,那倒是個機會,可如今城中情況一概不知,實在是不好判斷。”

    王凝之記下這話,“是個思路,看看有沒有機會。”

    周又道︰“以成都城中的存糧,就算調大軍圍城,也不是明智之舉,最好的辦法還是引秦軍出擊,在外面決戰。”

    “說得輕巧,”王凝之嘆道︰“你看楊安現在是孤軍,但我又何嘗不是,一決勝負的事,就算他願意,我還得掂量下。”

    以他的兵力對上楊安,並無優勢可言,所以王凝之才想方設法,又想調動成都守軍北上,又想拉來蠻族相助,又想成都城中有內應。

    可惜目前看來,沒有哪一條是容易實現的。

    而他不知道的是,王猛已經南下漢中,目標卻不是他分兵把守的梓潼,而是繞了一大圈,去了巴西。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334章 各自算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334章 各自算計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