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311章 以一敵三的郗超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311章 以一敵三的郗超

    三人正發愁,外面傳來通報,郗超到訪。

    主人謝安笑著說道︰“兜兜轉轉,沒想到我們又對上了郗嘉賓。”

    其他兩人則是報以苦笑,顯然是對郗超的難纏還記憶猶新。

    進門之後,郗超向三人行禮,“好久不見,諸公一向可好?”

    謝安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嘆了口氣,“本來還不錯的,可桓元子去世,就有些不好,你這一來,就更不好了。”

    郗超怪道︰“謝公這話我就不懂了,諸位向來忌憚桓公,如今他去世了,你們不是該高興嗎?至于我,就一個送信的,如何惹得謝公不好了?”

    謝安抬手示意郗超入座,感嘆道︰“故人凋零,如何高興得起來,嘉賓遠來,不也是為了給他送行嗎?”

    王坦之接口道︰“嘉賓不要妄自菲薄了,你從河北來,怎麼會是個送信的?範陽盧氏的血跡想必都還沒干。”

    “那是盧家自取滅亡,怪得了誰,”郗超淡然道︰“公然行刺郡公,對抗官府,只誅一族已是手下留情了。”

    王彪之說道︰“叔平剛剛收復河北,便大肆屠戮,就不擔心激起民憤嗎?”

    郗超差點笑出聲,“盧家死有余辜,百姓們還因為盧家的垮台和其他世家的後續配合,分得了不少田地,有什麼好憤恨的。”

    謝安不禁問道︰“你這麼說,難道王叔平還要再殺嗎?”

    郗超答道︰“只要他們如實上報田產和人口,按時繳納賦稅和服役,就不會有事。”

    王凝之的這一招其實已經是妥協之舉,他更想將土地收回,從而實施均田制,但上一個這麼做的人叫王莽,他的下場大家都知道了。

    所以王凝之在河北選擇了折中的法子,就是光武帝劉秀施行過的度田令,丈量土地,核實人口戶籍,作為納稅和服役的依據。

    其實就是承認世家大族所佔的土地,但不許瞞報田產,不許藏匿人口,以此來削弱世家,增加納稅土地和服役人口,增強國家實力。

    可就算是這樣柔和的手段,劉秀當年也沒少殺,甚至還激起了民變。

    在座的都通曉這段歷史,所以王坦之說道︰“王叔平在司州實施均田,在冀州實施度田,朝廷推行的卻是佔田,何其混亂!”

    “都是權宜之計,”郗超解釋道︰“司州地廣人稀,土地無主,所以用均田,再配合府兵來招募軍隊,冀州地多人多,但世家瞞報隱匿的問題嚴重,所以用度田。”

    “至于朝廷的佔田,早就名存實亡,一來百姓根本佔不到那麼多土地,二來官吏佔地大多超出品級所限,朝廷也不追究。”

    按晉國的土地政策,百姓最多可佔地七十畝,按五十畝納稅,但問題是不管你有沒有佔到這麼多地,都得按這個數交稅;

    官員這邊,一品官有權佔地五十頃,然後每品遞減五頃,至九品可佔地十頃,一頃為一百畝,這還沒算蔭親屬、蔭佃客、蔭門客那些,全是不用交稅和服役的。

    看起來是有限制,但其實朝廷並不嚴查,也不懲處,法令完全就是一紙空文,世家所佔田產都遠遠超出這個數。

    朝廷的情況,三人都清楚不過,所以不在這個問題上再做探討。

    謝安問道︰“王叔平以求穩為由,支持桓幼子接任揚州刺史,這是不是太牽強了些?”

    “桓公勞苦功高,剛剛去世,朝廷就要剝奪桓家的揚州,豈不令天下人寒心?”郗超正色道︰“叔平的這項提議,也是為了保全諸位的故友之情。”

    王坦之說道︰“不然,爵位可承襲,官位卻不是,桓公離世,大家都很悲痛,但這不是將禁軍和揚州交給桓幼子的理由。”

    郗超冷笑兩聲,“冠冕堂皇的話就不必說了,朝廷可以不給,但我們會為桓家爭取。”

    謝安一拍腦門,“果然如此,你們就不能消停下嗎?”

    “我們就是不想多生事端,這才有此提議,”郗超毫不退讓,義正嚴詞道︰“是諸位想趁機奪權,這可怪不得我們。”

    話說到這,對話陷入僵局,幾人都停下來平復心情。

    沉寂一陣後,王彪之說道︰“揚州刺史可以讓桓幼子兼領,但都督中外諸軍事並非常設官職,斷無繼承的道理。”

    郗超對這個早有預料,反正建康夾在京口和姑孰之間,京城禁軍就算被他們拿到,也成不了什麼氣候,但他還是沒有松口,問道︰“朝廷打算將京中禁軍交給誰?”

    王彪之直接道︰“就交給安石,如何?”

    郗超思考片刻,點頭道︰“可以,但王子敬必須進領軍將軍府。”

    王獻之本就在謝安帳下,這個要求不算過分。

    總算達成一致,謝安長吁口氣,“如此安排,嘉賓你是不打算留在建康嗎?”

    “不了,”郗超笑道︰“諸位恐怕也不想在京城經常見到我。”

    王坦之坦誠道︰“你和叔平都是不安分的人,建康容不下你們。”

    郗超看向北方,一臉期待,“是啊,可天下那麼大,希望你們有朝一日能去看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完他站起身,行禮告辭。

    郗超走後,三人都在想他最後這句話。

    謝安搖頭嘆道︰“居然被他說成井底之蛙了。”

    王彪之不在意道︰“我老了,走不動了,只能窩在這里。”

    他只比王羲之小兩歲,今年已是六十九了。

    五十四歲的謝安和四十四歲的王坦之同時嘆息一聲。

    順利解決王凝之交代的事後,郗超又去見了京中的王操之和王獻之兄弟,交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郗超這個表哥面前,這兩兄弟只有唯唯稱是的份。

    “冀州和幽州需要來自外部的人才,你們在江南多留心下,”郗超說道︰“不論出身,只要有能力,你們都可以推薦到臨漳去。”

    王操之點頭道︰“這個我知道,只是我回京有一陣子了,不知道阿兄打算什麼時候安排我北上?”

    他習慣了在地方為官,回建康反而有點不適應。

    郗超想了想,“這個叔平倒是沒提,不過你既然有這個想法,主動和他說便是,他應該會安排的。”

    王獻之插嘴道︰“听說銅雀台富麗堂皇,集會也頗具規模,我想去見識下。”

    但這個想法被郗超無情扼殺了,“子敬你還不能走,我才為你爭取了進入領軍將軍府,你先在禁軍中培養些嫡系將領再說。”

    王獻之無奈答應下來,他自從收到王徽之的信,便對銅雀台心馳神往。

    搞定了這兩兄弟,郗超不再逗留,當即離開了建康,前往姑孰。

    他要去送桓溫最後一程。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311章 以一敵三的郗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311章 以一敵三的郗超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