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諸郡縣陸續歸順之後,沈勁和鄧遐率軍返回了鄴城。
王凝之命鄧遐返回上黨,關注河東的情況,讓沈勁留守鄴城,自己則帶著家人返回了洛陽。
雪花飄落,又是新的一年。
新帝登基,建康朝廷改元寧康,是為寧康元年。
這次回洛陽,王凝之抽空巡視了一番金墉城周邊的情況,如果要重建洛陽城,他不打算選在原址了。
一來金墉城周邊布滿了村鎮,全部遷走是件麻煩事,二來王凝之也想跟原來時空的隋唐一樣,建一座全新的洛陽城。
他帶著兒子和一眾護衛沿著洛水西行,尋找合適的地方。
漢魏的洛陽城正如其名,在洛水以北,山南水北為陽,故名洛陽。
王凝之的設想,卻是要改變這一點,建一座洛水穿城而過的大城。
這樣可以更充分的利用漕運,來保證洛陽的物資供應。
想到這,王凝之考起了兒子,“你覺得洛陽和長安作為都城,優勢各在什麼地方?”
王殊思考了一會,“長安的優勢在于關中的四塞,以關中作為立國的根本,足以養活一支爭奪天下的大軍。”
“洛陽的優勢在于地處中原,漕運暢通,八關雖然多了些,但是也還能守。”
王凝之笑道︰“你這明顯是覺得長安更好。”
“本來就是,”王殊說道︰“洛陽八關之內,地域狹小,養不了多少人,糧食太依賴外部供應了,一旦被人堵住,基本就是死局。”
王凝之提醒道︰“你這只考慮了亂世,若是治世,反倒是長安的糧食問題更嚴重。”
這個容易理解,繁華的都城容易人多,關中平原一旦擠進去太多人,自有的耕地肯定是養不活那麼多人口的,同樣依賴中原供給。
出現這種情況,洛陽的優勢就大多了,因為交通便利。
運往長安的糧食都需要經過洛陽,然後不管是走水路還是山路進入關中,都費時費力。
所以歷史上多次出現關中政權面臨糧荒,到洛陽就食的情況。
王殊撓撓頭,“我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的,如果是太平盛世,那自然是洛陽好。”
王凝之點點頭,“鄴城相比洛陽,又如何呢?”
“相去甚遠,”王殊分析道︰“鄴城的優勢,在于西有太行山,南有漳水、黃河,防守的地利和漕運的暢通都有一點,但均不及洛陽,而且離江南太遠了,只能作為割據河北勢力的都城。”
王凝之滿意道︰“不錯,那建康呢?”
王殊撇撇嘴,“建康就不用說了吧,還不如鄴城。”
“怎麼就不如了?建康城虎踞龍盤,可是一塊好地方。”王凝之笑問。
王殊答道︰“離中原太遠了,偏安一隅,消磨斗志。”
王凝之大笑道︰“說得好,幸虧你不是建康長大的。”
兩人正說著,王凝之停下馬,向南看去。
兩山對峙,如同一個天然的門闕,伊水中流,故名伊闕。
這就是後世的龍門,之所以換了這個名字,便是因為隋唐的洛陽皇宮大門正對伊闕,而天子即是真龍。
王凝之指著伊闕對兒子說道︰“新的洛陽城,便以此門的延線為中軸,城池分布在洛水兩側,北城為宮城,南城為里坊,大體參考鄴城規制。”
王殊問道︰“阿耶已經下定決心要拆了鄴城嗎?”
“不是拆掉鄴城,而是拆掉皇宮,將材料運到洛陽來,”王凝之糾正他的說辭,“其他府邸和里坊不動的。”
王殊又問︰“大修宮殿,耗費甚巨,眼下是不是還沒到時候?”
“總要先籌備起來,”王凝之笑道︰“洛陽城可不是一天建成的。”
王殊點點頭,表示理解,“阿耶還得考慮朝廷那邊的反應吧?”
“不需要,”王凝之挑眉道︰“朝廷更願意修繕建康的皇宮,所以不會支持我的,我上書說明情況就行。”
父子倆找到地方後,調轉馬頭,返回了金墉城。
謝道韞正在教王洛寫字,見這爺倆進來,問道︰“看得怎麼樣,今天外面可有點冷。”
父子倆到火盆旁坐下,哈著氣,烘著手。
王凝之答道︰“基本選好了,就在正對著伊闕的地方,我計劃跨洛水建造新城。”
“你還真是能揮霍,剛剛得了燕國國庫,轉眼就大興土木。”謝道韞放下筆,讓小兒子繼續練習。
王凝之抗議道︰“這怎麼能叫揮霍呢,如果有一座城,我為了享受,去修一個更好的,那是揮霍,如今洛陽就只剩一個金墉城,我不重建又能怎麼辦。”
說著他又將剛才與兒子的對話復述了一遍,笑道︰“鄴城和建康都被他否定了。”
謝道韞無奈地看著王凝之,“你多少也顧忌一點,少說這種大話,將阿奴都教壞了。”
在她看來,剛剛打下河北,就開始暢想統一天下後的都城,簡直膨脹得厲害。
王凝之笑道︰“又不是現在就動工,只是先選址,這有什麼。”
王殊嘻嘻笑道︰“我開始其實是覺得長安城最好的,可惜阿耶沒打下來。”
謝道韞拿這兩人沒辦法,轉而問道︰“你們什麼時候返回鄴城?”
“還得一陣子,”王凝之笑道︰“子敬從建康傳來消息,朝廷正在討論給我加官進爵的事,我等任命下來再走。”
謝道韞點頭,“那估計得到正月末了。”
“我給朝廷的請功奏疏里,為阿羯他們都申請爵位了,”王凝之說道︰“不知道朝廷最終會怎麼決定。”
滅國的功勞太大,足以誕生一批公侯,就看朝廷舍不舍得給了。
謝道韞不是很看好此事,“朝廷沒那麼大方,我看多半就賞點金銀布帛,然後提升個虛餃。”
王凝之嘆道︰“我倒是覺得朝廷肯定會給阿羯封爵,然後忽視鄧應遠和劉道堅這些司州舊部。”
這麼說的意思,是他覺得朝廷的小算盤,就是想壓制自己麾下的人,然後將謝玄培養成一方獨立的勢力。
謝道韞想到叔父謝安,覺得不會,“你這就是小人之心了,幾人都是一方刺史,功勞相當,朝廷不會這麼明顯的厚此薄彼。”
王凝之笑道︰“那我們就等著看吧。”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