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水河畔,燕軍的浮橋初見規模,皇甫真迫不及待地指揮士卒們開始強渡。
相較于營門處,河道這邊的防守相對薄弱,只要燕軍能成功在對岸登陸,晉軍精心構築的防線便會出現缺口。
謝玄冷靜地觀察著燕軍的動向,他讓盾牌手掩護長槍上前,對著橋上和水里的燕軍就是一通亂搠。
戰斗剛剛開始,鮮血便染紅了水面。
燕軍搭好浮橋,士氣正盛,身著鐵甲的步兵手持盾牌埋頭向前沖,水里的燕軍也舉起長槍往岸上刺去。
雙方在每一座浮橋的登岸處展開激戰,近距離的廝殺,橋上的燕軍撞開盾牌,水里的燕軍手中長槍如毒蛇般鑽入,刺向盾牌後面晉軍的小腿。
慘叫聲響徹雲霄。
在燕軍悍不畏死地攻擊下,他們在北岸成功奪取一小塊落腳點,皇甫真大喜,命令手下士卒快速跟上。
謝玄見登岸的燕軍越來越多,放棄了河岸這第一道防線,下令大軍後撤一段距離,重新組織防線。
王凝之一直在城樓上觀看這一場搶灘大戰,見時機成熟,向上游放出信號。
幾艘裝滿干柴和蘆葦的小船被點燃,從上游放下,順著水流沖向燕軍的浮橋。
還有幾十名晉軍手持長桿,前端綁著鐵叉,在水中遠遠地推著火船前行。
等皇甫真發現火船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做出反應了。
燃燒著熊熊大火的小船撞向浮橋,上面的燕軍士兵哭爹喊娘地跳下水,往岸上爬去。
橋板和下面的船只被大火引燃,又被後面的火船一沖,立刻散了架,往下游漂去去,撞向下一座浮橋。
晉軍重復地放了幾批火船,燕軍辛苦搭建的浮橋便全部作廢。
剛剛興奮完成登陸的三千多燕軍頓時傻了眼,面對著重新圍上來的數倍晉軍,他們回頭看了看對岸,依稀可見皇甫真那張氣急敗壞的臉,然後選擇了投降。
謝玄將這批俘虜押送到城中安置,看到王凝之,笑道︰“姊夫這招不錯,可惜只能用一次,下次他們就知道怎麼防了。”
破解之法顯而易見,因為蕩水的水流不夠急,所以王凝之還派人在後面推,燕軍只需要依葫蘆畫瓢,在浮橋前安排人手用長桿攔下火船即可。
“哪還有下次,”王凝之不屑道︰“這次不過是為了抓些俘虜,進一步打壓他們的士氣,不然我何必這麼麻煩。”
謝玄秒懂,“水軍要過來了嗎?”
王凝之點點頭,“我已經下令停靠在黃池的戰船進入蕩水,估計過兩日就該到了。”
謝玄聞言,都替皇甫真感到悲哀,“姊夫這算計,看來他們還得再受一次打擊。”
回營的皇甫真極為不甘,功虧一簣的感覺讓他抓狂,但險些成功的表象又讓他心懷希望,決定再來一次。
重新收集材料後,皇甫真卷土重來,這回他學聰明了,不僅派人在水中攔截,還派出一支隊伍往上游去截殺晉軍。
不過王凝之早就撤回人手,放棄了火船這個麻煩的做法,水勢不夠,他又不會借風,操作難度太大,只要燕軍有防備,就不可能奏效。
皇甫真听說上游什麼都沒發現,暗自竊喜,看來晉軍已經技窮了。
搭設浮橋的行動再次開始。
一回生,二回熟,這次燕軍的搭建工作更為順利。
謝玄只出動了弓弩手在岸邊進行壓制,沒有像前次那般派人沿河岸設防。
浮橋的初具雛形讓皇甫真倍感意外,他的眼神從欣喜、興奮,轉為困惑、遲疑。
不過他的復雜情緒並沒有持續太久,在士卒的提醒下,皇甫真向東看去。
數艘斗艦正在加速駛來,船下開孔伸出兩排棹,整齊地劃動著,女牆後是嚴陣以待的晉軍,高懸的拍桿讓人膽寒。
皇甫真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下令鳴金收兵,召喚燕軍撤回。
看著船頭的拍桿高高落下,桿頭綁著的巨石將浮橋砸得粉碎,退到岸上的燕軍想象要是自己被砸中的畫面,嚇得渾身一哆嗦。
皇甫真這下終于死心了,老老實實地率軍繞道渡河,回到了慕容評的大營。
慕容評听說了他的遭遇,深表同情,“晉人選中這里與我們交戰,恐怕就是看中了這條蕩水。”
皇甫真一臉的灰敗之色,嘆道︰“太傅可還有其他法子,再這麼耗下去,朝廷真的會考慮遷都回龍城了。”
歷經數代努力,燕國才將都城從龍城今遼寧朝陽)遷到薊城今北京西南),再遷到鄴城,要是退回去,只怕就再也回不來了。
可慕容評哪有什麼辦法,倒退三十年,他會毫不猶豫地率軍沖鋒,鮮卑鐵騎所向披靡,但現在,他覺得遷都回龍城,也不是不行。
畢竟鄴城離邊境太近了,又一馬平川,晉軍過來就跟串門似的。
兩位老臣相顧無言,都覺得前景一片暗淡。
蕩陰城中,王凝之招來謝玄等人,準備部署反擊。
“蕩水一戰,燕軍強攻計劃受阻,士氣低迷,打不進來,卻又退不回去,所以現在到我們進攻的時候了。”
謝玄點頭笑道︰“姊夫一環扣一環,這一仗還沒開打,就勝負已分。”
“不可大意,”王凝之警告道︰“十萬人的大戰,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滿盤皆輸。”
謝玄端正道︰“姊夫吩咐就是。”
“我會下令左翼的應遠和世堅繞道,進攻安陽,迫使燕軍回師救援,”王凝之說道︰“只要對方一動,我們立刻全軍壓上。”
一旁的朱序出言道︰“萬一他們大陣不動,分兵回去救援呢?”
王凝之笑道︰“他們已經喪失斗志,覺得繼續在這里待著也是徒勞,而我恰巧給了他們一個回師的理由,慕容評怎麼會錯過。”
謝玄也道︰“如果是選擇相持,回安陽城比駐守在蕩陰城外更合適,慕容評選擇全軍撤離,並不算失策,只是戰事進行到今日,不出錯已經不足以挽回局面。”
王凝之稱贊道︰“幼度說得不錯,我只是不想進攻燕軍的營寨,所以將他們調動起來而已,這一次,將會是一場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鋒。”
他已經準備好了。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