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158章 東西盟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158章 東西盟友

    在金墉城處理完底層官員任用的問題後,王凝之便帶著郭敬等人前往上洛。

    沿途遇上不少推著小車的民夫隊伍,他們是官府征集的徭役人員,負責運送物資前往上洛等地。

    在均田制的基礎上,王凝之在司州采取的稅制是租庸調制。

    土地為官府所有,百姓每年按面積繳納糧食,是為租;

    十六歲到六十歲的適齡男子每年需要服徭役二十日,是為庸;

    按戶每年收取實物稅,如布帛之類,是為調。

    簡單來說,就是土地稅加人頭稅加徭役。

    這些名目在每個朝代都大同小異,區別在于具體的執行上面。

    比如整個魏晉時期,因戰事頻繁,百姓們的服役時間便大大超出了每年二十日;

    又比如世家被隱匿的流民,這些黑戶屬于私人財產,不僅不用服役,朝廷也收不到戶稅。

    不過在司州,這些問題都不存在。

    郭敬看著匆忙趕路的民夫,向王凝之請教道︰“從洛陽運糧到上洛,所需時日超出了二十日,他們能接受嗎?”

    王凝之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若是你操辦此事,你覺得該如何處理?”

    郭敬想了下,“可以當作一並服了兩年的役,明年就不受征召了。”

    “道理上可行,但相當于寅吃卯糧,影響不好。”王凝之笑道︰“百姓們會想,萬一明年事情還多,是不是又得繼續往後面算?”

    郭敬尷尬地撓了下頭,他在洛陽的偃師縣任職時,百姓們服役大多是運糧和挖渠修道之類,耗時較少,一年二十天的服役時間都要分做幾次。

    “做官不能只想著自己方便,得多想想百姓能不能接受。”王凝之提醒道︰“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還是沒有答案,那就去問百姓,再做決定。”

    郭敬點點頭,“我知道了。”

    王凝之笑問︰“那你再猜下刺史府是怎麼處理的?”

    “出錢嗎?還是抵租?”郭敬的反應並不慢。

    王凝之點頭道︰“不錯,但站在司州的角度,處理此事比你想的容易,只需計算好路程和所需人力,再將任務分段下發到各個縣城,超出部分由刺史府承擔即可。”

    郭敬恍然大悟,“這樣並不會增加多少支出。”

    王凝之卻道︰“具體支出要看時間,比如遇上農閑,有些百姓能管飯就願意出門,但戰事不可控,有時需要緊急征調,就得另說了,不能一概而論。”

    郭敬連連點頭,“受教了。”

    眾人趕到上洛時,收到消息的鄧遐已經在城中等候。

    上次婉拒了桓溫之後,鄧遐已經將自己綁在了王凝之的戰車上。

    “將軍重回關中,感覺如何?”王凝之笑著問道。

    鄧遐想起舊事,感嘆道︰“當年若是好好謀劃,關中早已是囊中之物。”

    這其實說的是桓溫,他那年連戰連捷,打得長安城只剩老弱病殘,最後卻止步于灞上,表面看是因為秦人堅壁清野,荊州軍糧草不濟,但本質還是桓溫就沒做長遠計劃。

    “今時不同往日,”王凝之笑道︰“我可是全力支持了,糧草、物資和人員都給你補上,希望你能在這里站穩腳跟。”

    鄧遐豪氣道︰“使君放心便是,有我在此,絕不後退一步。”

    眼下秦國的情況還是一片混亂,苻融領兵過來之後,重整了藍田一帶的防線,但對釘子一般楔入的幂柳城視若無睹。

    王凝之听完匯報,沉吟道︰“看來秦人是打定主意要先解決國內叛亂了。”

    “听說姚襄和苻雙又拉上了涼州的張家,”鄧遐幸災樂禍道︰“如今雍州以西全部聯合起來,王猛也毫無辦法。”

    王凝之並不看好這種抱團取暖的行為,說道︰“三方不是一路人,很難長久,遲早會被王猛各個擊破,不能指望他們拖太久。”

    鄧遐對此也認同,問道︰“不如我先出兵藍田,看看秦人如何應對?”

    “不著急,”王凝之吩咐道︰“先看看慕容垂那邊的動靜,我們在這一帶的兵力不如他,沒必要為他打掩護。”

    鄧遐應下,又說道︰“還是需要拿下潼關,防止燕人勢力擴大。”

    慕容垂佔據河東後,進入關中其實比王凝之更方便,因為冬天的黃河是要結冰的。

    王凝之點頭嘆道︰“是啊,所以你這里不能貿然出擊,幂關離長安已經很近了,若是再往前,秦人肯定會調回蒲阪和潼關的守軍,守衛都城。”

    和秦國西線的抱團一樣,王凝之和慕容垂也算不上真盟友,大家各取所需罷了。

    在上洛待了幾日,看著郭敬接手了縣里的公務,王凝之才和鄧遐北上幂關。

    洛陽軍在這幾道關隘和出口的幂柳城駐扎了兩萬人,兵力充足,糧草輜重也在陸續運來,誓要將這個關中的南大門牢牢拿在手心。

    王凝之巡視了一圈,下令在幾個山梁上加築堡壘,防止秦人走山路偷襲。

    幂柳城已經被重新加固過,城內的百姓大多被遷到了上洛,這是沒辦法的事。

    洛陽軍就是通過里應外合拿下幂柳城的,自然不能留下這個隱患。

    王凝之站在城頭看向西邊,問道︰“苻融現在在哪里?”

    鄭遇在邊上答道︰“應該就在藍田城,他剛來的時候,帶兵過來看過,但很快就離開了。”

    王凝之若有所思,吩咐道︰“不可大意,城外和山中都要多放斥候,及時探知秦軍的動向。”

    鄭遇忙道︰“使君放心,我們一直盯著藍田的大軍。”

    “不僅是藍田,華陰方向也要派出人手,”王凝之說道︰“秦人在東線的兵力並不少,只是分散在了幾處,要防止他們突然調兵偷襲。”

    這一招王凝之自己就經常用,他的防線很長,不這樣沒有足夠的兵力行動。

    鄭遇拍著胸脯承諾︰“使君放心,秦人在方圓百里的調動都瞞不過我們的眼線。”

    王凝之這才安心,笑著對鄧遐二人說道︰“那這邊就交給你們了,我還得趕回洛陽去。”

    金墉城傳來消息,燕軍已經進入汲郡,即將展開對河內郡的進攻。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158章 東西盟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158章 東西盟友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