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二年公元三六七年),新年的氣息尚未褪去,金墉城依舊熱鬧非凡。
王凝之的地盤不斷擴大後,這座小城里的駐軍一直在減少,軍事上的意義減弱後,金墉城的年味越來越濃郁了。
刺史府門前的大道上,積雪已經被清理干淨,潮濕的青石板泛著微光,倒映著檐下懸掛的大紅燈籠。
臨街的小店外,商販早早地支起竹棚,擺上了新年必喝的屠甦酒。
空氣中混雜著祭祖焚香的味道,遠遠地還可以听見寺廟的晨鐘,那是毀于戰火的白馬寺,來自廢墟之上的聲音。
洛陽日漸繁華之後,外來的僧人和善男信女正在加緊重修白馬寺。
晨霧還未散去,王凝之已經穿戴整齊,前院傳來消息,護衛們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謝道韞不顧阻攔,起來陪王凝之用早膳,“這次出征,少說得數月,別忘了常寫家書。”
王凝之一邊大口吃東西,一邊點頭應承道︰“會的,給阿娘的信就拜托你了。”
謝道韞看他一副有辱斯文的吃相,竟也不覺得粗俗,“我會定期報平安的,戰場上的事我不懂,但你不要犯險,多想想家人。”
王凝之快速吃完,喝了口熱茶,擦擦嘴,笑道︰“放心,我最惜命了,爭取在你生產前趕回來。”
謝道韞輕嘆一聲,來洛陽後,歲歲征戰,前有明槍,後有暗箭,兩人聚少離多,王凝之權勢日盛,她也不再是當年那個喜歡悠游會稽山水的小娘子了。
“平安回來就好,不用擔心家里,我處理得來。”
王凝之起身抱住她,“有你在,我很放心。”
兩人溫存不過片刻,謝道韞輕輕推開他,“別誤了時辰,趕緊出發吧。”
王凝之又到榻前看了看還在酣睡中的王殊,春節玩瘋了的小朋友在睡夢中猶自帶著笑容。
忍住了捏捏兒子小臉的沖動,王凝之接過大氅,朝謝道韞笑了笑,大踏步往外走去。
當早上的第一縷光灑上金墉城頭的時候,王凝之已經策馬奔馳在前往滎陽的道上。
這個新年,所有人都在忙碌著。
經歷了平陽戰敗的苻堅,在王猛和一干重臣的力勸下,總算回到了長安城,打算開春後再次親征。
苻堅走後,坐鎮蒲阪的苻柳總算松了口氣,上次參與叛亂的事苻堅沒有追究,但苻柳心里一直不安穩,生怕一個舊事重提,就將自己當場拿下。
所以在長安的苻堅重新整軍的時候,苻柳也沒閑著,忙著聯絡符健的其他幾個兒子,決心奪回本屬于他們這一系的皇位。
燕國朝廷則為誰來接任大司馬一職明爭暗斗,慕容恪死後,慕容評成為頭號輔政大臣,他不希望看到朝中有人崛起,影響到他的地位。
于是慕容評和太後可足渾氏一拍即合,力排眾議,將大司馬之職交給了年僅八歲的慕容沖,他是先皇慕容�y的第九子,燕主慕容㛔戚@ 值塴 br />
當然,慕容評和苻堅不一樣,不是看上了慕容沖俊逸的外表,純粹是因為他是太後可足渾氏的親兒子,又年輕,對自己毫無威脅。
晉國這邊也沒閑著,桓溫要北伐,惦記上了郗氜頦X系男 菥 br />
關于這一點,歷史上的記載有些分歧,有說法是郗鐦虓蛂@獗狽ュ 換肝碌魅Х嘶嶧 硪恢炙搗 冉俠肫媯 凳芹 痹熗爍蓋椎氖樾牛 莨笆炙透 嘶肝隆 br />
但不管哪一種,在這個時代都被王凝之堵上了。
早在歲末,王凝之便寫信給舅父郗陻G 旅骼 Γ 眯 菀歡ㄅ 銑霰 狽ュ 灰 笏韭 肝倫Д槳馴 br />
郗び薯璇| 浚 蹌 環判模 指 話踩д潘盜舜聳攏 盟 醬儺 藎 吶倫鱟鱍 櫻 慘 霰 鄙稀 br />
所以桓溫的北伐命令下達後,不直接歸屬桓家的徐州和司州立刻表示響應,沒有給他一丁點借題發揮的機會。
滎陽城外,王凝之趕到時,謝玄和劉牢之已經在城門口等候了。
人群中還有兩張熟悉的面孔,正是出身並州乞活的李肅、李盛父子。
眾人寒暄數句,一同入城。
滎陽城仍顯殘破,沒有安全感的城池,很難吸引到流民。
進入年久失修的太守府,王凝之坐了主位,幾人在兩側落座。
劉牢之率先發言︰“陳留方向並無異動,燕人在兗州十分平靜,沒有進行兵力調動。”
王凝之點頭,沉聲道︰“大司馬的北伐大軍預計會在四月抵達兗州,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準備兩件事,一是疏通汴水,保證北伐大軍的糧道暢通,二是拿下陳留和濮陽,配合大軍在西線的進攻。”
疏通汴水的事需要征調民夫,王凝之已經安排下了,開春後便會動工。
至于陳留,幾人將目光投向坐在尾端的李肅父子。
李肅立身拱手道︰“我與陳留的乞活軍聯系過了,他們願意里應外合,拿下小黃城。”
小黃城即是陳留郡的治所所在地。
並州乞活當年在黃河兩岸,形成了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和廣宗今邢台威縣東)兩大難民聚集地。
廣宗的乞活軍加入到冉閔的麾下,屢次以少勝多,戰力驚人,最後敗于慕容恪的連環馬之下,分崩離析。
陳留的乞活軍則是與羯趙在中原戰戰和和,打不過就投降,一有機會又反抗,始終沒有真正屈服在胡人的統治之下,鮮卑人到來後,情況也依舊如此。
王凝之想得比較遠,“拿下陳留後,他們是願意遷去洛陽,還是留下來?”
李肅恭聲道︰“他們在此傳承數十年,希望能留下,望使君能待他們如同洛陽百姓一般。”
“那是自然,”王凝之正色道︰“治下百姓都是一樣,陳留若是收復,我自然會保證百姓的安全,願意從軍者,我更是歡迎之至。”
李肅拱拱手,“那我先代他們謝過使君,並州乞活,隨時听候調遣。”
哪怕他們早已遠離並州,在其他地方落地生根,卻一直保留著並州乞活的旗號。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