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82章 三年已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82章 三年已過

    隆和元年二月,桓溫上奏,以司州、豫州赤地千里、無人耕種為由,要求朝廷將司州和豫州的淮河以北區域,田稅改為三十稅一,鼓勵百姓北上。

    司馬昱順了桓溫的意,反正這兩個州收到的錢糧,建康能得到多少,還不是桓溫說了算。

    旨意下發後,淮南的流民蠢蠢欲動,靠近淮水的土地很快成為香餑餑。

    相距甚遠的會稽沒受什麼影響,這一帶都是北方士族的莊園,在這里生活的百姓,多半是世家的佃農和部曲,想走也走不了。

    眼下的會稽內史是王彪之,和前任王羲之不一樣,他是個講法度的人,將會稽的一眾豪族整治得服服帖帖,王凝之有空會去這位叔父那里串個門,學習經驗,順便打探下朝中消息。

    這日兩人正在閑話,內史府收到朝廷的最新政令,各地田稅減為每畝二升,約合十五稅一。

    王彪之對王凝之說了此事,又道︰“朝廷此時宣布減稅,莫不是怕百姓都逃往淮北?”

    王凝之笑答︰“總歸是好事,渡江以來的田稅確實高了些。”

    東晉立國後,便一直處于戰亂,所以賦稅較重,這幾年江南太平,減稅也在情理之中。

    王彪之想到這個佷兒在桓溫那里待過幾年,問道︰“桓元子召流民北上,真是為了還于舊都,還是他有別的想法?”

    王凝之不做正面回答,“我在洛陽時,一樣大肆征集流民。”

    “你覺得洛陽守得住?”王彪之和建康朝廷的大多數官員一樣,並不了解北方的具體情況,但東晉北伐屢次失敗,他們都有陰影了。

    王凝之點點頭,“若是說平燕滅秦,那確實是大話,但團結一心,守住河南諸地,希望還是很大的。”

    王彪之將話題拉回,“可一旦河南之地都落入桓家之手,這天恐怕就要變了。”

    “朝廷大可委派他人光復中原,”王凝之無奈道︰“總不能自己不要,還不讓桓家拿,平白地便宜鮮卑人吧?”

    王彪之並不是這個意思,苦笑道︰“揚州王述,徐州郗陻G 疾皇悄鼙狽Д娜耍 й縈秩沒訃夷昧巳ュ 巰履幕褂腥絲梢遠Э稀!br />
    這只能怪風氣不行,名士地位高,武將地位低,大家自然都樂意玩虛的。

    不過移民的事很快就迎來了當頭一棒,燕人派寧東將軍慕容忠從青州出發,一路西進,進攻滎陽。

    桓家委任的滎陽太守劉遠固守城池,向許昌請援。

    桓豁派出的援軍幾乎和燕人的後援征南將軍慕容塵同時到達,雙方在城外一場大戰,晉軍準備不足,首戰不利,向後退去。

    劉遠見援軍遁走,直接開城跑路,燕人輕易佔領滎陽。

    桓豁親率大軍出戰,與燕人在密縣今河南新密市)一帶撞上,雙方都未能突破對手,各自退回城中。

    燕人入侵的消息傳出後,拖家帶口準備北上的流民迅速冷靜下來,移民的熱潮退去,但還是有部分孤注一擲的百姓選擇北上。

    桓溫沒有經過朝廷,直接將逃回的劉遠問斬,同時向洛陽增兵,讓河南太守鄧遐率軍出虎牢關,和桓豁一起奪回滎陽。

    雙方圍繞滎陽展開拉鋸戰,城池幾經轉手,戰爭持續數月,打打停停,誰都不能打垮對手,但哪一方也沒有再增兵。

    入夏之後,慕容恪下令召回了慕容塵和慕容忠,讓他倆屯兵青州。

    鄧遐再次立功,受到桓溫嘉獎。

    整個戰事期間,王凝之一直通過何午等人密切關注,這個結果他並不意外。

    燕人沒有做好打國戰的準備,桓溫也沒有,雙方都是在試探。

    這種遠程看戰報的感覺太難受,王凝之開始懷念在洛陽的日子了。

    好在可以陪著兒子慢慢長大,看著他蹣跚學步,听著他奶聲奶氣地喊“阿耶”,王凝之才覺得這三年還不算白費。

    隆和這個年號只用了一年,朝廷再次宣布改元興寧,大赦天下。

    興寧元年三月,天子司馬丕的生母周太妃去世,他將朝中大事委托給司馬昱,打算守孝三年。

    大臣們當然不能同意,好一番勸說,才讓這位根本無心朝政的天子改為守孝三月。

    五月,朝廷給桓溫加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桓沖改任江州刺史。

    王坦之和王導之孫王進入桓溫的大司馬府,王坦之任長史,王任主簿,郗超為參軍,再算上魯陽的謝玄,高門大族都已經向桓溫表達了誠意。

    桓溫意得志滿,開始籌備第三次北伐。

    這年冬天,晉、燕兩國又在陳留一帶交戰,規模不大,不分勝負。

    過完這個年,王家兄弟的守孝期便結束了,除了自己之外,王凝之還得為幾個弟弟操心。

    離開洛陽兩年後,王凝之不出意料地被人遺忘了,收到的書信慢慢少了許多。

    司州刺史的位置,從觸手可及,變成了高不可攀。

    桓溫的幕府被世家的青年才俊充實後,王凝之的重要性大大下降,洛陽這幾年在鄧遐手里固若金湯,說明也不是非王凝之不可。

    這算不上世態炎涼,現實就是如此。

    王凝之早有準備,正月一過,便孤身返回建康,求見謝安。

    謝安已經升任吏部尚書、中護軍,見到王凝之,調侃道︰“叔平未免太急了些。”

    “為了家人,不得不急,”王凝之並不遮掩自己的目的,“還請叔父幫忙,安置兄弟幾人。”

    謝安點頭應允,笑道︰“他們我可以安排,那你怎麼辦?”

    王凝之裝出一副無賴模樣,“我不挑的,能當個縣令就成,叔父一並解決了吧。”

    謝安拿麈尾點點他,“在我這還不老實。”

    王凝之笑著謝過,這才道︰“我先去趟江陵,看看還有沒有位置,不行就回來。”

    謝安知道今時不同往日,王凝之此去,恐怕很難如願了,關切道︰“你就沒給自己留個後手?”

    “不管什麼後手,都不能壞了洛陽的形勢,”王凝之很坦蕩,“司州畢竟根基尚淺,禁不起折騰。”

    謝安替這位年輕人嘆了口氣,勸道︰“這個心態不錯,若是回來,我幫你想辦法就是。”

    王凝之哈哈大笑,“多謝叔父,我的腰桿都挺直了。”

    謝安搖搖頭,開始與他商量王家兄弟的安排。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82章 三年已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82章 三年已過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