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山河共挽

第42章 再次運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楚廟寒鴉 本章︰第42章 再次運糧

    野王的糧食,是建康供應的,運糧船進入黃河後,再由洛陽的王凝之負責轉運。

    戰事打響後,朝廷還算分得清輕重,不僅滿足了呂護那邊的需求,連王凝之這里也跟著沾光,得了不少補給。

    金墉城的擴建已經完成,曾經的國都洛陽徹底淪為了菜園和麥地,在沒有收復河北和平定關中之前,洛陽城都不可能恢復往日的榮光。

    王凝之以野王之圍仍未結束為由,向桓溫申請留下鄧遐,桓溫同意了。

    當然,在名義上,朝廷也同意了。

    為了第二次運糧,幾方再次聚到一起商議方案,張興代表呂護前來參會。

    運糧最簡單的還是走水路,但上次已經用過了,燕軍在沁水沿岸加強了防御,想復制上次的成功,已經不可能了。

    張興率先發表意見,“可先從水路進攻,聲勢大一些,我們也出城響應,將燕人引到東門,然後將糧食從南門運入。”

    上次是攻打南門,東門運糧,這回換一下。

    鄧遐表示不妥,“燕人就算調兵,也不會放開南門,這里距離河道最近,是僅次于沁水的選擇。”

    王凝之沒有發表意見,沈勁則提議道︰“不如城內做出大軍突圍的架勢,看看燕人會如何調整防御,我們再選擇從哪個門運糧入城。”

    這下換張興反對,“那樣太明顯了,我們總不可能選北門,況且就算突圍,燕人還是會將兵力放在南邊。”

    道理很簡單,呂護最終只能往南跑,燕軍守住南線即可,野王軍從哪突圍都得繞回來,總不能帶著一萬多人深入前燕的腹地吧?

    大家討論了一圈,沒有得到滿意的法子。

    王凝之听出來了,不是糧食運不進去,而是雙方都怕折損自身的兵力,都想讓對方去抗住鮮卑人,自己只負責搬運糧食。

    不然集結雙方的隊伍,有將近兩萬人,怎麼會突破不了燕人的一路防線。

    就這樣,第一次三方會議宣告失敗,張興回去請示呂護,約定十日後再來定奪。

    鄧遐留在中原後,選擇了率軍駐扎在滎陽。

    王凝之有些不解,詢問鄧遐︰“大家眼下同舟共濟,這麼計較得失的話,不是給了燕人可乘之機?”

    鄧遐不覺得有問題,笑道︰“叔平多慮了,需知現在是我們送糧給他們。”

    王凝之很想問如果身在野王的是自己,鄧遐會不會也這麼想,但還是放棄了,告辭之後,便帶著沈勁返回金墉城。

    從滎陽到洛陽,大片的土地還是無人耕種,長滿了雜草,這里緊挨著黃河,汜水從此流過,本是一片沃土,如今就這麼荒廢著。

    沈勁知道今天他的提議讓王凝之有點意見,于是解釋道︰“叔平莫以為我不識大體,運糧這事,肯定是要做的,也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大家事先說清楚,總比到了戰場上互相不信任要好。”

    這個說法倒還合理,先小人確實比後小人好點。

    王凝之苦笑,“我就擔心配合出問題,最後被鮮卑人鑽了空子,慕容恪可不是善與之輩。”

    “叔平放心,大家總會商量出個都能接受的法子來。”

    本來以兵力來說,野王佔大頭,應該由呂護作為主力抗住燕軍;但晉人有水軍,在兵種上佔優,有更大的把握沖破燕軍的防守。

    第二次商量的結果,是雙方獨立作戰,野王兵分兩路,從南門佯裝突圍,主力從東山殺出,打通東門前往沁水的通道。

    晉軍則出動戰船,沿沁水西進,步卒協同作戰,沖破燕人在水路的防守。

    雙方匯合後,晉人在船上用弓弩為野王軍壓陣,野王軍用戰車加盾牌隔出一條道來,護送糧食入城。

    王凝之對軍事一知半解,見大家總算達成一致,心中一塊石頭終于落地。

    運糧時間還是選在了半夜,入秋之後,水邊的小動物們總算是消停些了,但涼意漸濃,一陣秋風吹過,步行的士兵們忍不住縮了縮脖子。

    這次在距離野王還有五里的地方,晉軍便遭到了燕人的阻擊。

    鄧遐提前做好部署,三排盾兵背水而立,橫向緩緩移動,船上的弓箭手張弓拉箭,收割著想要靠近的燕軍。

    燕軍幾次組織沖鋒,都未能打穿三層盾兵,船隊平穩向前,雖然緩慢,但不可阻擋。

    野王這邊,從南門突圍的隊伍引發了一陣騷動,但燕人看出人數不對後,稍加追趕便放棄了,仍按慕容恪的要求守在南門。

    東門方面則遇上了麻煩,張興率眾殺出後,被早有防備的燕軍攔下,雙方陷入陣地戰,張興軍舉步維艱。

    好在南門殺出的隊伍前來支援,晉人的水軍也逐漸靠近,分散了一部分燕人前去攔截,這才穩住了局面,殺出了一條通道。

    呂護在城樓上看得分明,忙派戰車出陣,沿著通道布防。

    有了戰車和盾牌的加入,野王方面的壓力銳減,士兵們向兩側移動,用長槍刺殺靠近盾牌的燕軍將士。

    船隊到達指定地點後,鄧遐指揮晉人的盾牌兵加入防守,同時部分弓弩手下船,在車陣的保護下,對燕人進行射擊。

    城中的百姓這時推著小車沖了出來,瘋狂地裝運糧食運往城中,他們沒有護甲,不少人被流矢擊中,慘死當場,更多的則是抱著受傷的部位痛苦呻吟,努力地想跑回城內。

    但通道就那麼寬,受傷的百姓還是被撞倒,被碾壓,死在了自己人的腳下。

    燕人急切間無法突破戰車的防守,雙方隔著車陣對射起來。

    等到糧食搬運結束,通道內已經滿是百姓的尸體。

    鄧遐指揮晉軍回到船上,準備撤退。

    張興則讓戰車收攏,緩緩地退入城門,燕軍想要逼近,被城樓上的呂護命人放箭掩護,一通無差別攻擊,城門口留下一堆分不清敵我的尸體後,城門終于關上了。

    晉軍這邊,因為要搬運糧食,船只有些靠近河岸,燕軍緊追不舍,雙方在岸邊展開激戰。

    鄧遐站在船頭指揮,見燕軍勢大,不等所有人上船,便下令船只離岸。

    留在岸上的晉軍絕望至極,更加無力抵擋,大部分都死在了燕軍刀下,小部分跳入水中,也被燕軍射殺,能逃掉的十中無一。

    黑暗之中,沁水的顏色變得更加深邃。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42章 再次運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第42章 再次運糧並對穿越東晉,山河共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