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草一木,雖渺小,卻內蘊乾坤。觀其脈絡,如觀天地靈氣運行之微縮軌跡;感其生息,如感生命輪回之磅礡偉力。其扎根于土,昂首向天,承雨露日照而生長,遇狂風驟雨而彎曲卻不易折……其間蘊含的堅韌、順應、汲取、轉化、平衡……種種玄奧,竟與我等修煉之道隱隱暗合。”
他越說越是順暢,仿佛打通了某種關竅︰“以往我等修煉,只知一味吸納靈氣,沖擊瓶頸,錘煉術法,卻似那無根之木,無水之源,徒具其形,難悟其神。大人令我等觀草,實則是教我等待萬物為師,于細微處見大道。修行之路,非僅力之積累,更是心之感悟,是對這天地自然運行法則的理解與契合。”
他身後幾位頗有感悟的長老也忍不住紛紛點頭附和︰
“宗主所言極是,屬下觀那晨露凝聚于葉尖,欲墜不墜,竟隱隱蘊含著力之平衡與變化的至理。”
“還有那葉片迎風搖曳,並非硬抗,而是以一種獨特的韻律化解風力,此中似有卸力、化勁的高明法門。”
“草木枯榮,看似凋零,實則根系深藏,孕育新一輪生機,這……這簡直如同修煉中的破而後立。”
但也有一部分弟子面露慚色,低著頭小聲道︰“弟子……弟子愚笨,只勉強感受到草木生機勃勃,其余……其余實在感悟不出……”
垂雲靜靜地听著,臉上並無贊許或批評之色。
待他們說完,他才緩緩開口,聲音依舊平淡,卻字字珠璣,敲打在眾人心間。
“感悟多少,皆系緣法,強求不得。有所得者,切記勿要沉迷表象。草木之道,非讓你等變成草木,而是取其神韻,化入己身。”
他目光掃過岳擎山︰“你感其堅韌、平衡、轉化。那你修煉時,靈力運轉可否如草木脈絡般有序暢通,生生不息?面對強敵攻擊,可否如柔草迎風,以巧化力,而非一味硬撼?吸收天地靈氣,可否如根須汲取養分,高效而純淨?”
他又看向那位提到枯榮的長老︰“破而後立,非是自毀根基。而是如草木般,將舊力轉化為新生的底蘊,每一次突破,皆需扎實根基,如同深扎之根,方可支撐參天之志。”
最後,他總結道︰“修煉之要,在于‘契合’。契合天地法則,契合自身特性。靈力非越多越好,術法非越強越妙,關鍵在于是否‘合適’,是否‘圓融’。心靜,則能感知;感知,方能理解;理解,而後方能契合。此乃水磨工夫,急不得。”
這一番話,如同撥雲見日。
將岳擎山等人心中那些模糊的、散亂的感悟瞬間串聯、升華、點透
許多以往修煉中遇到的滯澀不通之處,竟隱隱有了松動的跡象。
“多謝垂雲大人指點迷津。”岳擎山激動得渾身微顫,再次深深一揖,真心實意地拜服。
身後那些有所感悟的長老弟子也紛紛躬身,臉上充滿了感激和狂喜。
就連那些暫時沒什麼感悟的弟子,也隱約覺得自己好像摸到了一點方向。
而在一旁,林曉曉帶著十六個小獸,也都在認真地聆听。
小獸們一個個听得眼楮發亮。
雖然垂雲說的很多道理對他們現在而言還有些深奧。
但那“于細微處見大道”、“契合天地”、“感悟自然”的理念,卻像種子一樣播撒進了他們的小腦袋里。
風毅若有所思地看著地上的一株小草,嘗試著去感知它內部那微弱的能量流動。
風珊則伸出手,接住一片飄落的樹葉,感受著它的紋理和生命消散的痕跡。
風武他們最是直接,伸出小手摸了摸旁邊的樹干,閉上眼楮,似乎在無聲地交流。
就連年紀小的銳兒他們,也學著樣子,蹲下來好奇地戳著一朵小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