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工程隊還沒走,在給林弈擴建紅薯作坊,林弈就讓人把工頭叫來,讓他們先放下紅薯作坊的事情,先把學堂後面的宿舍給他建好。
又來新活的工頭當然是開心的應了。
林弈今春這些工程建完自家工程隊半年不開張都能過得很滋潤了。
安排好這件事,林弈就回了書房,想著既然有六個先生,那學堂還是可以收些外村的學生的。
這麼想著,還是得弄個章程出來才行,學堂得制定一套規章制度,還有學堂的名字也還沒取。
林弈坐在書桌前想了一會兒,覺得事情越想越多,嘆了口氣,認命地動筆開始寫字。
學堂的規章制度好辦,照著前世的中小學生守則弄一份出來就行。
外村孩子上學問題也好辦,跟村里的孩子同等待遇是不可能了,但是束修可以少收些,正常給先生的拜師禮就照市面上的來,一個孩子一年給一次束修六禮就行,至于給學堂的禮金,參考住宿和食堂的花費,一年意思意思給個一兩銀子就行了。
這兩件事都處理完了,剩下的就是學堂的名字了。
這可是自己一手創辦的第一所學堂,對自己來說可有意義了,名字當然也不能敷衍了,林弈這麼想著,遲遲定不下來名字。
最後還是想起來孔子曾說︰“有教無類。”
林弈想了很久,最終在紙上寫下了“無類學堂”四個大字。
弄完了這些,他叫來劉琦,讓他去定一個學堂的牌匾,順便把收外村孩子上學的事情寫成一個告示,叫人貼到村口去,並跟村長說一聲,通知一下之前找來的幾個村長。
劉琦一一應了,接過他手里的紙張就下去辦事了。
——
又過了小半個月,無類學堂可算是什麼都弄好了,可以對外招收學生了。
這天就是學堂報名的日子,不僅是三溪村,周圍村子有意送孩子來上學的人家都過來了,學堂門口那叫一個熱鬧。
六個先生在學堂門口擺了六張桌子,來報名的人家都要排隊登記,本村的人不用交錢,外村的人則要收束修六禮和一兩銀子的禮金。
報完名的學生還可以領文武各兩套校服、一本《三字經》、一本《千字文》,至于筆墨紙硯這些消耗品就要自己買了。
三溪村的孩子基本上都過來報名了,至于外村的那些,看到他們收的束修和禮金都不貴,甚至還送衣服和書本,簡直良心到沒邊了,本來還猶豫的都掏銀子報名了。
一天的報名時間過後,無類學堂收了一百五十左右的學生。
定好了開學的時間,一一跟孩子們還有家長說明白,讓他們看好時間來送孩子上學。
“從四月一日開始上學啊,大家都記清楚了。建議外村的孩子都住宿,省的來回跑,一月有四天假期,會在月中和月末放,到時候不放心的記得來接孩子,放心的就讓孩子們結伴回去也行。”
六個老師一一叮囑,確保大家都听到了,明白了才把人放走。
四月一日。
今天是無類學堂開堂授課的日子,定制的牌匾昨天就掛上去了,只不過還蒙著紅綢,就等著今天來揭。
凡是報了名的孩子和家長都來了,甚至幾個村的村長都來了,放過大紅掛炮後,林弈帶著大家揭了紅綢,黑檀木底,字體描金的牌匾就露了出來。
他略微說了幾句場面話就宣布︰“今天無類學堂就開堂授課了,我們學堂的宗旨就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在這里得到公平的教育、合適的教育。”
他說完之後,大家都用力鼓掌。
之後就是家長帶著孩子們給幾位先生奉上了束修六禮。
幾位先生接過後就帶著孩子們去禮堂拜了文聖人孔子和武聖人姜子牙,然後就是拜師,帶著孩子們熟悉環境。
無類學堂說是學堂,建的卻和小型書院沒什麼分別。
南邊是大門,其余的三個方向則分別是男院、女院、哥兒院,每個院內有自己的小宿舍,吃飯的食堂則統一在西北角,中間則是練武場。
各個小院之間不說不相通,但的確有些距離,這樣也省的到時候有人攻訐林弈不設男女大防之類的話了。
可能是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大家都不熟悉,加上氣氛比較肅穆,孩子們都很老實,沒有哪個敢調皮搗蛋的,乖乖地跟在幾個先生後面看完了整個學堂。
知道這里以後就是他們念書的地方了,孩子們都很好奇,雖然不敢大聲喧鬧,但是小眼珠子都滴溜兒轉,看得可仔細了。
看過之後就是帶孩子們分班上課了。
今天是上課的第一天,幾個先生也沒正式開始講課,都是講一講學堂的規矩,說些勸學的小故事。
幾個先生都是有坐堂授課經驗的,對這些小蘿卜頭的心理活動拿捏得很準,知道怎麼樣才能調動起他們的好奇和熱情。
一群沒念過書的小蘿卜頭被幾個先生哄得一愣一愣的,又是歡呼又是驚嘆。
小孩子的世界總是簡單又純粹的,在外頭觀察的家長、村長和林弈他們听到里面孩子們整齊一致的保證會乖乖念書的聲音,都是會心一笑。
既然已經看過了,為了不打擾先生們的教書節奏,外面的人也沒再多逗留,家長們各回各家,打算月中再來接孩子。
送走了村長和家長們,林弈還留下來看了看,先是去巡視了一下食堂和宿舍,確認都沒有什麼問題,出來就看到先生帶著孩子們出來了。
一問居然是吃飯時間已經到了,林弈走了一圈也覺得有些餓,決定就在學堂的食堂吃一頓,也看看食堂里的飯菜怎麼樣。
食堂的運營實際上是林弈出錢,就外村的孩子們交的禮金那是遠遠不夠的。
林弈想著學堂都建了,何必再省這一星半點的,索性就一並包了。
還好古代的吃食不算貴,每個孩子來上學也會背上糧食、干菜之類的,就當是自己的口糧,這麼東拼西湊一下,食堂的開支也不算大。
可能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菜色還挺不錯的,兩菜一湯,豬油渣炒白菜,涼拌野菜,還有枸杞葉雞蛋湯。
這些菜在農家可算是頂好的了,有葷有素,還有雞蛋湯,很多人家在不是農忙的時候十天半個月都吃不上肉呢。
林弈也許久沒吃這樣的飯菜了,別說,大家一起吃食堂還挺香的。
吃過了飯,見學堂一切都順利,林弈也放心了,踱步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