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十五,年也到了頭。
休息了好一陣的村民都開始忙碌起來,修修農具,為新的一年農忙做準備。一
元宵節過後店鋪也開始重新營業,有些勤快的漢子就會去縣里或者鎮上找活干。
林弈他們也準備在不用農忙的這段時間把要擴建的紅薯作坊,要建的學堂和小山的規劃都一一落實了。
首先就是學堂。
要建學堂的話就得村里出地,這事兒得跟村長還有三族族長商量一下,今天正好無事,林弈就讓劉琦去請人過府來。
村長他們知道要說的是建學堂的事情,都很積極,很快人就到齊了。
林弈請他們到前廳說話,下人們給上了茶點就退下了。
李村長最先開口,“弈哥兒,你說開春就建學堂的事情可是真的,真要建了?”
林弈肯定地點點頭,“我之前不是都跟您通過口風了嗎,怎麼這會兒你還驚訝呢?”
說著他就讓劉琦把已經寫好的章程給座下的幾人看。
幾位都是識字的,一目十行看完了薄薄幾張紙,卻被上面的設想震驚了。
請先生開蒙,教會讀書識字,學習四書五經科舉入仕這些都是尋常私塾都會做的,林弈做的比別人好的是他打算請已經有功名,至少是秀才功名的人來教書。
但他們在後面卻看到了女子、哥兒可以入學和教授其他“旁門左道”的規劃。
幾位老人互相對視一眼,一時都沒說話。
最後還是跟林弈最熟的村長開口了,“弈哥兒,你這上頭寫的要讓女子、哥兒也可入學……”
他話沒說完,但林弈已經懂了他的未盡之言。
他放下茶盞,慢條斯理地說︰“村長和幾位族長覺得不妥?”
“這……”村長見他明顯是打定了主意的樣子,也不說話了。
他那當然也是贊同林弈的做法的,但是世人的眼光不是這麼好克服的,就算林弈現在成了縣男,他這舉動一出,那些迂腐的、墨守教條的士大夫定然第一個對他口誅筆伐。
他和林弈交好,自然為他們著想,覺得他實在不必趟這趟渾水。
李村長沒再說話,但林氏老族長開口了。
“弈哥兒,你可知此舉會惹來多大爭議?”
林弈滿不在乎地點點頭,“讓那些沒本事的說去吧,只要孩子們好,說再多也傷不了我分毫。”
“我不入朝堂,不參與政事,只做我的農業研究,只要我能弄出新的技術、種子、農藥……他們再酸、再議論,我這裕豐縣男的位置也坐的穩穩當當。”
林族長似乎被他霸氣自信的發言震撼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我這樣的自信是我自己的本事帶來的,如果我們的下一輩都能讀書識字,焉知會不會再出一個我?”他這是在給幾人畫大餅了。
他們還是有些猶豫,“弈哥兒你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可這些孩子們不是你,可能承受得住流言蜚語?都說男女、哥兒七歲不同席……”
林弈知道他們在擔憂什麼,想了想還是退了一步,“那就分院,男子、哥兒、女子分成不同的院子,教書的先生也按各分院的性別來請,這樣我不信還有人能說出什麼不是來。”
他已有了解決之法,幾人也就沒再反對,甚至于對後面寫的要教算賬、刺繡、木匠、武術等等科目都接受良好。
想來也是,寒門能出幾個貴子呢?大多數人家讓孩子讀書識字也只是為了日後謀生多一條出路。
現在林弈把這多出來的出路直接擺到他們面前,能讓孩子們根據自身所長選擇要學的本領,雖然功利但對于他們這些人家來說是最合適的方法。
既然辦學的章程都已經定了,剩下的就是建學堂和請先生了。
請先生這件事村里幫不上忙,但建學堂卻是能出不少力的。
先是村長說了會從村里公中的地撥一塊出來建學堂,後來三族族長也說會組織族中青壯幫忙建房,如果銀錢上有需要族中也能出一些。
林弈打斷了他們想要出錢的想法,還說了會捐二十畝地到村里作為村中的公田產出就用來維持學堂的運行,如果有多的就用來補貼村里的老弱病殘。
村長听了當即起身,“弈哥兒,我作為村長,代村里人給你道謝。”
說完就要給他行禮,林弈趕緊起身扶住他,“村長你這是做什麼,真不用,我受不起您的禮。”
好說歹說可算是把村長勸住了。
事情談妥了,幾人都放松下來喝茶說話,林弈留他們吃了一頓飯才讓人送他們回去。
有了章程,又有劉琦這麼一個能干的大管事在,建學堂的工程隊很快就找好了,就等天氣回暖,能挖得動土就可以開工了。
至于村里,自從村長在大榕樹下給他們開了會說了學堂的事情,村里人都是興奮地不行。
“咱們村也要有學堂了?”
“我家胖丫也能識字?太好了,我就這麼一個閨女……”
“听說了麼,村長說認識基本的字兒後還能選繼續讀還是學本事呢,听說連教木匠、打鐵的都有,還省了去外面做學徒了,我們以前怎麼沒這麼好的事?”
旁邊有人听了他這話,笑著說︰“我們那時候也沒有裕豐縣男啊。”
“是,我們該多謝縣男才是。”
于是,男爵府門口自那天起就多了很多東西。
不是這家送的雞鴨,就是那家送的干貨,林弈知道後也是哭笑不得,收了幾回後就跟看門的門房說了,讓他跟村里人說一聲,他不缺這些東西,讓他們別送了,到時候學堂開了把孩子送來念書就成。
東西不讓送了,村民們一腔感激之情無處釋放,就提著自家孩子的耳朵讓他們到時候認真讀書,不然就竹筍炒肉伺候。
一時間,村里的孩子听到學堂這兩個字都有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