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離低聲問道︰“不知沈大人可曾听說過南疆魔門?”
魔門?
沈烈當即皺起了眉頭。
他腦海中突然想起一條線索,或許和這魔門有關。
一月前,天劍宗突襲奉天殿後。
當日天劍宗高手慌忙撤退,留下部分身受重傷,無法行動的天劍宗弟子,盡數被禁軍關押在天牢之中。
在錦衣衛日夜酷刑拷打之下,這些天劍宗弟子才終于肯開口。
此次天劍宗突襲京師的斬首行動,宗門原計劃本應是在突厥退兵後,由天劍宗宗主親自統領。
但天劍宗沒料到沈烈異軍突起,竟憑一己之力將突厥退兵的速度大大提前。
天劍宗宗主數月前遠赴南疆,一時間無法趕回。
因此這次的斬首行動,才臨時改為由劍門門主統領。
但天劍宗宗主不惜萬里遠赴南疆的緣由,這些天劍宗弟子便不得而知了。
難道...
是和這魔門有關?
範離見沈烈若有所思的樣子,接著說道︰“關于魔門一事,我也是從同行那听來的。”
“他們結伴前往南疆行商,不料南疆邊境數個州縣竟已十室九空,到處都是山越土蠻橫行。
“整整數百號人的商隊啊,半路上便被山越所劫,逃回來的還不足十人。”
範離重重嘆了口氣道︰“僥幸逃回來的那幾個也瘋瘋癲癲,時好時壞,總是念叨著什麼魔門啊,鬼啊怪啊的。”
“我們當初還不信,以為這幾個人說的都是瘋話。”
“可不成想,沒過幾日越來越多的流民從南邊涌來,沈大人,你是沒瞧過那些人的模樣。”
範離十分夸張的用手比劃著。
“那些流民都瘋的沒個人樣了,口中念叨著什麼魔門來了,我們才敢相信這南疆肯定是出什麼大亂子了。”
沈烈听完範離所說,眉頭不由得皺的更緊了。
現在的大夏可謂是風雨飄搖,光是一個天劍宗就夠麻煩了。
東南又有倭寇作亂。
現下南疆又出了個什麼魔門...
範離嘆了一聲,“唉,這算個什麼世道啊。”
沈烈又和範離聊了小半天後,約定今晚在醉仙樓設宴,為其接風洗塵後,便將他送出了府。
隨後沈烈立馬找到了葉靈真詢問魔門一事。
她自小久居南方,又是天師道中人,想必應該有所耳聞。
但沒想到葉靈真對這魔門也是一無所知。
沈烈心中感嘆,葉靈真畢竟還是年輕。
要是邋遢道人在就好了,他活了這麼久,肯定知道些魔門的來歷。
...
次日,崔穎召集百官到太和殿議事。
雖然弘慶帝昏迷不醒,但好在他十數年沒上過朝,期間一直是內閣主持朝議,並不會耽誤國事。
等沈烈到的時候,太和殿已經來了數十名文武官員。
這數十人在大殿之中稀稀拉拉的,看著十分冷清。
但這些人已經是天劍宗突襲京師後,所剩無幾的全部重要官員了。
沈烈本以為眾人要商議的事情有關南疆魔門,但沒想到竟然另有其事。
一名兵部官員急忙道︰“昨日兵部收到山海關守將八百里急遞,建州女真首領起兵作亂,遼東已經淪陷過半,請京師派兵支援。”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頓時陷入了沉默。
關外的建州女真,本是不到萬人的小部落。
近些年才逐漸崛起于白山黑水,此次又趁著突厥南下之際,大夏分兵乏術,趁機起兵作亂。
若是換做數年前,大夏仍有余力可以派兵支援。
可現下整個京畿剛遭受突厥侵略,在加上天劍宗這個心腹大患隨時可能作亂,現在的京師根本顧不上關外作亂的女真部落。
崔穎見大殿之上好一會兒都無人說話,便開口了。
“軍情緊急,無論戰或不戰,咱們都要有個決斷,諸位都說說看法吧。”
負責京師防御的一名將領當即站了出來︰“崔大人,諸位大人,在下以為天劍宗虎視眈眈,隨時有興兵再犯的可能,前幾日陳大帥又帶著大部分士兵前往南方平倭。”
“眼下京師守備力量才僅能勉強維持,出兵關外恐怕...”
“張大人所言甚是。”
“沒錯,京師防備才是重中之重。”
“在下附議。”
那張姓將領說完之後,殿中立即一片壓倒性的附議之聲。
崔穎听完眾人的意見後,緩緩點了點頭,這個結果早已在他預料之中。
隨後崔穎看向了一旁的幾位內閣閣員,詢問著他們的意見。
一名閣員道︰“張將軍所言甚是,京師不容有失,現下朝廷無力出兵關外,只是苦了關外數十萬大夏百姓了...”
另一閣員隨即附和道︰“棄足保帥實屬無奈之舉,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是啊是啊。”
崔穎見眾人都是一個意見,他心中也有了決斷。
“既然沒有異議,那兵部今天就發文,讓邊關——”
“諸位大人,在下願意帶兵出關平亂。”
崔穎話還沒說完就被一個聲音打斷,殿中官員頓時驚訝地瞪大了眼楮。
“誰在口出狂言?”一名城防將領當即不耐煩道。
“是我在口出狂言。”
那人見沈烈走了出來,頓時嚇得手足無措,結巴起來,“末、末將失言,還請武安侯勿怪!”
沈烈沒有理會那人,而是立即給一眾官員分析起利弊來。
主要是建州女真起兵不久,還不成氣候,要趁著現在將其消滅,不能養虎為患。
其次,京師離著關外不遠,派出騎兵部隊兩日便可出關,五日便可抵達遼東。
“可是天劍宗...”
沈烈知道這官員的憂慮,當即說道︰“天劍宗此次元氣大傷,同樣需要修養,而且天劍宗宗主遠在南疆,一時半會趕不回來,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時間一舉平定遼東。”
眾人見沈烈如此篤定,不由得重新考慮起他的話來。
畢竟沈烈的本事,眾人早已有目共睹。
崔穎試探著問道︰“武安侯若要出關平叛,不知需要多少兵馬?”
“即使天劍宗短時間不會來犯,京師的安危仍是首要關鍵,若是武安侯帶走過多兵馬,只怕...”
崔穎一說完,殿中官員齊刷刷看向了沈烈。
眾人此時皆是心照不宣,知道崔穎的意思很明顯,就是不會給沈烈太多人手。
不料沈烈的話卻讓殿中所有文武官員驚掉了下巴。
“區區建奴作亂,何足道哉。”沈烈淡淡道。
“我只帶麾下邊軍八百人出關,若一月之內,不平遼東,沈某不留人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