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正值傳統的冬季農閑時間,按慣例,這個時間段農民們除了應付一下冬修水利的事務,大多在家貓冬,或睡覺,或打牌,悠閑度日。然而今年,樟木大隊卻與其他大隊大相徑庭,不僅發展了副業、養殖業,還搞起了大棚蔬菜種植,更為重要的是啟動了新村建設項目,與此同時,傳統農業也不能丟下。
全大隊社員加上知青,以及劉正茂搜羅來的右派,男女老少加起來才900多人,再除去沒有勞動能力的孩子和老人,人手著實捉襟見肘。
郭明雄即便身為大隊長,在結婚這般大事上,大隊也抽不出多余的青壯勞力去幫忙。加之郭大娘也想以身作則,只答應了本生產隊幾個要好且無法出工的老年人來家里陪客,其他做事的人,皆是郭大娘從自己娘家叫來的親戚。
得到古大仲的首肯後,劉正茂與秦柒、羅邁打了聲招呼,便轉身離開辦公室,慢悠悠地往郭家走去。
路上,他遇到幾個老年社員,他們剛把自家自留地的菜送到收購點賣完,正準備回家。其中一位老年婦女眼尖,看到劉正茂後,立刻熱情地打招呼︰“劉知青,你忙啊!”她臉上堆滿了笑容,眼神中透著幾分討好 。
“你好,我現在不忙,正準備去大隊長家幫忙。”因叫不出對方名字,劉正茂心中有些尷尬,只能笑著岔開話題。
老年婦人興致勃勃地說道︰“我把土車子送回家,也要去他家幫忙,听說他家今天要殺豬,想必是要搞大場面呢。”
“要殺豬嘛?這個我才知道,結婚可是人生的大事,熱熱鬧鬧的也挺好。”劉正茂隨口敷衍著,臉上保持著禮貌的微笑。
“還不是享了你劉知青的福,今年大隊家家戶戶都有錢了,從我記事起,今年的日子那可真是今非昔比啊,不瞞你說,我家今年就存了一千多塊。”這個婦人很會說話,話里話外巴結劉正茂的意味十分明顯。
誰都不傻,跟她一起送菜的社員馬上附和道︰“今年大隊收購舊房子,家家都有存款,低于一千塊錢的都不多,古支書講了不準亂宣揚,就是你們這幫人喜歡咋咋呼呼,搞得外面都知道我們樟木大隊有錢,這不,今天就有幾個外面的親戚跑來我家要借錢。”
又有一位老年社員滿臉愁苦地說︰“是啊,前天我親家帶著倆兒子跑到我家,說他兩兒子要結婚,準備蓋新房,開口就找我借五百塊錢。我跟他們講,明年大隊給我們蓋好新房後,我們還要給大隊錢,只同意借一百塊錢給他家,就這一百塊錢,我都沒打算讓他們還了,他們大隊每個工分紅才一毛錢,也還不起啊。”
老年婦人一听,八卦之心頓起,趕忙問道︰“你親家同意了?”
“同意啥啊,吃完飯,就黑著臉對我講,說我家看不起窮親戚,叫上他女兒回家了,昨天我兒子去接兒媳婦,兒媳婦也講,我家不借五百塊錢給她娘家,她就不回來,你說這叫什麼事啊。真是有錢了,家里也不得安生。”
老婦人氣憤不已,大聲說道︰“這種兒媳不要也罷,我們大隊的後生現在還愁找不到老婆?”
另一個老年社員趕忙阻止道︰“別添亂,他家已經夠亂的了。劉知青,這種事應該還有很多,大隊能不能幫社員想個對策,我家也是這樣,舅舅、表哥等,用各種理由都來借錢,借吧,肯定要不回了,不借吧,親戚面子上又過不去,實在是左右為難啊。”
“發錢之前,古支書就三令五申強調過,不要有倆錢就四處䱇瑟,現在搞成這樣,大隊真拿不出好辦法。”劉正茂很直接地拒絕道,心中也有些無奈,畢竟這種事確實棘手 。
兒媳婦跑了那個社員無奈地說︰“我們不講,架不住家里有胳膊肘往外拐,向著娘家的兒媳啊,她給娘家遞消息,我們根本攔不住。”
“再派你兒子去一趟老丈人家,就說我講的,三天不回來上工,大隊就除名,把她的戶口遷回娘家。”
這個社員被劉正茂的話嚇了一跳,趕忙求情︰“劉知青,別啊,我兒媳力氣蠻大,做事不輸男人。”
“你是傻了吧,這都听不出來,劉知青是幫你的忙,按劉知青講的去辦沒錯,以後,大隊誰家的媳婦用跑回娘家來威脅婆家,就用這招。”老年婦人趕忙解釋道。
就在這時,喇叭里突然傳來古大仲急切的喊聲︰“劉知青,速回辦公室,有長途電話!劉……”。
劉正茂趕忙對這幾位社員說︰“你們聊,我有事先走了。”
老婦人笑著回應︰“你去忙,等會記得來大隊長家啊。”
劉正茂一路小跑,快速回到辦公室。古大仲神色匆匆地遞給他一個電話號碼,說道︰“對方說是沈陽那邊的,找你。”
接過電話號碼,劉正茂趕忙解釋︰“沈陽軍工,關于大豆的事。”
他迅速按號碼撥過去,很快電話接通,劉正茂趕忙說道︰“你好,我是江南省樟木大隊,想找……”。
話還沒講完,對方熱情地說道︰“是劉隊長啊,我等在這,跟你匯報一下,六十噸大豆,今天裝車,請問你們的收貨站點、還有收貨人,聯系方式,都報給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正茂臉上露出欣喜之色,感激地說道︰“那太謝謝你了,收貨人是江南省高嶺縣樟木大隊,電話︰xxxxx、到貨站點是江南省城火車北站。請問火車大約什麼時候能到我們這?”
對方思索片刻後回答︰“如果不出意外,一般是十天左右。劉隊長,這是你能幫我們搞多少自行車?”
劉正茂靈機一動,反問︰“你們廠只要這個,不需要其他東西嗎?比如︰手表、縫紉機啥的?”
對方一听,頓時喜出望外,激動地說道︰“需要,太需要了,不知道你還能搞到這些啊,我們什麼時候出發去拉貨?”
“火車要十天左右到江南,那你們的車在本月十四號左右到滬市吧。”劉正茂心中快速計算著時間,然後有條不紊地說道。
“小年之前,貨能拉回我廠,太好了,那就這麼定了?”對方興奮地問道。
“就這麼定了,你們到滬市後,直接住恆久招待所,到時會有人去房間找你們聯系。”劉正茂果斷地講道。
“好,我會給司機交代清楚。”對方欣然同意了劉正茂的安排。
放下電話听筒,劉正茂趕忙給古大仲匯報︰“支書,沈陽那邊,有六十噸大豆,今天裝火車皮發運,大約十天左右到省城北站,我們大隊要準備大豆貨款,我用這筆貨款幫他們搞自行車指標。”
簡陋的大辦公室里本就沒有什麼秘密,大家都听到了劉正茂打電話的內容。六十噸大豆和一千輛自行車,這等規模的生意,即便是見多識廣的秦柒,也覺得超乎想象。而劉正茂在電話里卻輕描淡寫地就完成了洽談,這讓衛民生、張林等青年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年齡大些的領導,諸如秦柒和宋紅衛等人,心中則暗自重新評估劉正茂的實力,他們眼神中透著審視與思索,心中不禁琢磨著︰“這劉正茂,看來確實有著非凡的能耐……”。
“很好,有這六十噸大豆做底,豆制品這幾月的原料有保證了,小劉,你再想法搞些麥子回來,面條的原料最多只能撐到三月中旬。”古大仲已然習慣劉正茂的辦事能力,此刻只管直接提出要求。
“春節後,我請江麓廠毛處長再和南陽軍工溝通,看看能否換些麥子回來。”劉正茂自信滿滿地回答道。
秦柒沉思片刻後說道︰“麥子的事,可以發動縣里各公社種植冬小麥,也能解決點原料問題。”
宋紅衛面露疑慮︰“秦主任,現在是不是有點晚了?”
“是晚了點,但現在下種,明年總有些收獲。”秦柒認真地解釋道。
宋紅衛思索一番後,覺得秦柒講得有些道理,便點頭支持道︰“這事可能需要縣革委馬上發函給各公社才行。”
古大仲一拍桌子,說道︰“秦主任,我可以代表樟木大隊表示,凡是本縣內,只要有玉米、大豆、小麥、紅薯、土豆、油菜籽等農作物,不管集體或者個人,不管數量多少,送到樟木大隊來,我們一律按供銷社的零售價收購。”
羅邁一听,連忙阻止道︰“老古,你這有破壞正常收購規則的嫌疑,最好不要公開宣傳。”
這個時代,所有生產都是按計劃經濟規則運行,農產品的法定收購單位是糧站和供銷社,其他單位沒有收購資格。
身為縣革委副主任,秦柒自然深知這套流程。他被派到樟木大隊來支援,樟木大隊取得的所有成績,最後論功行賞時,都會有他一份。在縣革委會,他做事最多卻排名靠後,主要原因是他既沒有高層背景,又不願與運動造反派同流合污。
而樟木大隊是省領導指定的試點單位,在這里取得成績,省領導肯定會關注到。秦柒心中暗自思量︰“這或許是我翻身的好機會,機不可失,必須抓住……”。
“老羅,正常情況下,你講的很對,但是樟木大隊有所不同,上級是給了特殊政策的,我的意思,高嶺縣下屬各單位在完成基本上繳任務後,多余的農產品,送到樟木大隊來支援新農村建設,應該是不違反政策的。”秦柒做出進一步解釋,試圖說服眾人。
衛民生也趕忙發言︰“秦主任,我們高嶺縣是水稻主產區,其他的諸如大豆、玉米、小麥、芝麻、油菜都沒有上繳任務,另外紅薯和土豆屬于社員選種,也沒有收購任務,但是玉米、大豆、小麥因為種植面積小,收獲量小,糧站收購的積極性不大,基層單位也不怎麼種植,樟木大隊收購這幾種農產品,對糧站的業務並沒實際上的影響。”
秦柒贊許地看了衛民生一眼,心中暗道︰“這小伙思維靈活,能寫會思考,倒是值得培養。”
“衛民生同志分析得有道理,農業生產是我分管的工作,我現在就給各公社打電話,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種植一種或者多種樟木大隊需要的原料農產品。”秦柒是個行動派,說干就干,抓起電話就開始給高嶺縣下屬五個公社布置任務。
秦柒等人在辦公室熱烈地商討著明年原材料的事宜,劉正茂打完電話後,便再次離開了辦公室,朝著郭明雄家走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郭明雄作為家中獨子,上頭有一位姐姐,下面還有個妹妹郭之艷。最小的妹妹呱呱墜地沒多久,家中頂梁柱——父親便因病溘然長逝,從此,郭大娘便獨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拉扯著三個兒女長大成人。
如今,家中唯一的兒子要結婚,且對象還是郭大娘心儀已久的女孩,再加上如今家境殷實,不缺錢用,郭大娘打心底里就想熱熱鬧鬧、風風光光地大辦一場。
然而,大隊的古大仲支書卻提出,郭明雄身為大隊長,在移風易俗方面理當以身作則,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盡量避免大操大辦,更不可收受重禮。這一番話,讓郭大娘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兒子身為大隊長,女兒又是銷售部的會計,自家在大隊里也算是有頭有臉,倘若兒子結婚都不好好操辦一番,難免會遭人背後指指點點,淪為他人笑柄;另一方面,同樣因為兒子和女兒都是大隊干部,若是不听從古支書的勸告,執意帶頭大操大辦、收受社員重禮,無疑是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極有可能在大隊內引發攀比之風,進而敗壞整個大隊的風氣。
郭明雄也察覺到母親的糾結,便苦口婆心地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言辭懇切地說道︰“媽,結婚說到底就是我和她兩個人的事兒,沒必要想那麼多,咱們把雙方親屬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吃個飯,也就足夠了。”經過郭明雄一番耐心勸解,郭大娘總算是勉強想通了。
可誰能料到,女方那邊又橫生枝節。郭家和邢家本就是近在咫尺的鄰居,新娘的爺爺邢樹根覺得,兩家距離如此之近,新郎家舉辦結婚酒,女方就沒必要再辦回門酒了。畢竟前來道賀的大多都是一個大隊的社員,總不好讓人家為了同一件喜事送兩次禮,平白增添負擔。
尤其是新娘邢大花的母親卿鳳,過去近十年,她一直裝瘋賣傻、忍辱負重,受盡了旁人的冷眼與輕視。好在後來在劉正茂的幫助下,總算苦盡甘來,擺脫了困境。如今女兒出息了,成為了公社第一位女拖拉機手,還嫁給了大隊長,這讓卿鳳滿心歡喜,一心想著為女兒辦一場盛大隆重的婚禮,好借此揚眉吐氣一番。若是郭家不辦酒,卿鳳便打定主意,邢家一定要大張旗鼓地操辦回門酒。
經過雙方家長一番反復協商,郭大娘思量再三後認為,既然橫豎都要大辦一場,那倒不如由郭家來操辦,這樣一來,很多事情都能由自家掌控,也更合心意。
于是,從郭大娘家趕來幫忙的親戚,昨天晚上便紛紛抵達。今天清晨五點,天色還未完全破曉,郭家便熱熱鬧鬧地開始宰豬,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喜事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郭大娘站在一旁,看著忙碌的眾人,眼神中既有對兒子成家的欣慰,又夾雜著一絲對操辦婚禮的隱隱擔憂,心中默默祈禱著一切都能順順利利……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