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春來晚

第337章 硬化路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吹盡狂沙 本章︰第337章 硬化路面

    第337章 硬化路面

    大路轉入樟木大隊的路口,一輛小型碾壓機和一輛熔瀝青小貨車靜靜地停在那里,另有十幾個人正在施工。劉正茂一眼就明顯感覺到這些人是在故意消極怠工,兩天時間過去了,路面施工進度還不到 100 米。

    此時,冬日的寒風呼呼地吹著,卷起地上的塵土,讓人忍不住眯起眼楮。劉子光停好自己的車,拿出煙來走向一個中年人,遞過去一支煙後,介紹道︰“隊長,我們大隊主管外聯的副大隊長來看您。

    那個中年人接過煙叼在嘴里,掏出火柴“嗤”的一聲點燃,才漫不經心地看向劉正茂,心里想著,這麼年輕的小屁孩能頂事?嘴上問道︰“他能做主嗎。”

    “大隊的事,他都能做主。”劉子光見中年主管看不起劉正茂,心里不禁帶了些火氣介紹道。

    “哦,那我看走眼了。小領導,你們大隊這條路有點難搞啊,我們施工隊加班加點搞了兩天,才鋪不到一百米長。”中年人明顯欺負劉正茂年輕,故意睜著眼楮說瞎話。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施工現場工作人員那懶散的狀態與中年人所說的情況差別巨大。

    “同志,我做事情喜歡一是一,二是二,打開窗戶講亮話。大家都很忙,沒時間拐彎抹角。”

    “雖然你們是市里派來工作的,來這里後,樟木大隊負責你們的伙食沒?還是其他地方接待不如意?”劉正茂喜歡廣交朋友,但也是分對象的。對于中年人這種人,他決定采取直截了當的處理方式。

    按慣例,市里派的任務,施工隊到施工現場後,應該是自己解決伙食問題。

    在樟木大隊,古大仲安排施工隊到大隊廠區食堂用餐,這樣幫施工隊節約了一筆不小的費用。

    “你們古支書很客氣,給我們安排住宿和伙食。”中年人嘴里這樣回答著,心里想的卻是︰這條路是你們大隊的內部道路,我們來這里是屬于計劃外的工作。

    劉正茂指著金樹大隊提前用爐渣和卵石鋪好的路基,說道︰“同志,你看看,我們提前都鋪好的路基,難道你們在其他地方修路,有人提前給鋪路基?”

    講到這里,劉正茂提高聲音,大聲對圍觀的施工隊員們說道︰“同志們,目前鋪設的這條道路,你們可能不知道,它的意義重大,因為省里已經內定我們大隊為整個南方幾省‘學大慶大寨’的典型,元旦後,會組織大規模的宣傳。”

    “到時省里、市里,乃至全國的記者到來,發現這條路還是半成品,你們認為市里會怎麼想,省里會怎麼想?你們局里會不會追究責任。”

    這些國有單位的職工,平時工作基本都是懶散的狀態,每天混日子,工資照樣一分不少。

    但是這些人並不蠢,一旦涉及到政治任務,工作時還是能分得清輕重的。劉正茂就是以政治任務為借口,給這些人施加壓力。

    開始以為只是市里派他們過來幫忙,以中年人為首的施工隊就找各種借口拖延施工進度。

    現在劉正茂講明這是省里壓下來的政治任務,中年人就不好再肆意妄為了。而且劉正茂已經點明,這條路並沒有什麼難度。

    “小領導,我剛知道這條路意義重大,一定帶領隊伍加班加點,全力完成任務,到時還請小領導跟市里領導美言幾句。”中年人知道從劉正茂這里撈不到物資好處了,就打算從其他地方得到補償。

    “好說,我知道一線同志們很辛苦,這樣吧,只要你們在 12 月 30 號前,按質按量完成道路路面泊油鋪設任務,我們大隊給每位施工隊員發 50 塊加班津貼。”敲打了領頭人之後,劉正茂代表大隊再給普通工人一顆甜棗。

    “小滿哥,你講話作數?”圍觀的施工人員里,一個老年工人問道。

    “我早就講,只要是樟木大隊的事,副大隊長講了算。”不用劉正茂發言,劉子光先回答了。

    “好,有副大隊一句話,我們分兩班施工,保證在 12 月底完成任務。”其他的施工人員紛紛表態,做一份工作,拿兩份工資,這很有吸引力。

    “丑話說在前面,必須是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隊才會多給補貼。”劉正茂強調道。

    施工隊的那個老同志說道︰“你放心,我幫你們看著,保證按質按量完成任務。” 此時,冬日的陽光灑在施工現場,那金色的光芒仿佛為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力量,微冷的風輕輕拂過,似乎也在期待著這條道路能夠早日完工,為樟木大隊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江南省,冬季的時光總是顯得相對短暫,最冷的那些天,最多也不會超過半個月。然而,在這個時期,公路交通的狀況並不發達,長途運輸的成本極高,這對于蔬菜類產品的長途販運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阻礙。

    從氣候的角度來講,江南省的冬季只是蔬菜的種類相對較少,並非像北方那樣,一到冬天就完全無法生長蔬菜,需要在秋天購買大量的青菜儲存起來,以此度過漫長的寒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時間已至 11 月底,樟木大隊的蔬菜基地里依舊大量種植著包菜、大白菜、蘿卜等各類蔬菜,這些便是江南省人過冬的基礎蔬菜保障。

    “劉哥,現在農校的老師和大隊蔬菜組的人,正在搭建溫室大棚,我帶你去看看。”鋪路的瀝青和搭溫室大棚的塑料膜,都是劉子光單獨采購來的。

    這是劉子光第一次單獨外出辦事,雖說他的父親滿心擔憂,陪著他去了巴陵石化,而劉子光在采購時,又動用了劉正茂的自行車和手表指標。總之,歷盡周折,總算搞到了想要的物資。此刻的劉子光,滿心期待著能在劉正茂面前好好表表功。

    初冬的江南,寒風凜冽。劉子光費力地踩著自行車,在大隊那簡易的道路上艱難前行,不一會兒便累得氣喘吁吁,額頭上也布滿了汗珠。總算,他們來到了蔬菜組的地盤。

    從自行車後座下來,劉正茂一眼就看到了那搭到一半的大棚。江南農校的劉老師和陳老師首次接觸大棚種植,所有關于大棚方面的知識,都是源自于有限的資料。而樟木大隊蔬菜組的何志成組長,以前更是連大棚蔬菜的概念都未曾听聞。

    雙方聚在一起,那就只能依靠劉老師和陳尋老師依據手頭的資料來搭建大棚。這第一個大棚的建設過程,真可謂應了農村那句老話︰草鞋沒樣、邊打邊像。

    見到劉正茂,何志成立刻急匆匆地跑了過來,說道︰“劉知青,你可算是來了,本來我晚上都打算去知青點找你的。”

    “何叔,什麼好事找我?”劉正茂從何志成的臉上看出了些許端倪,但還是故意笑著問道。

    “你瞧瞧,這算什麼大棚呀,搞了好些天,還是這副不成樣子。我那邊還有好多事情等著處理,可這邊又脫不開身。”何志成滿腹牢騷,可當看到農校的兩個老師也走了過來,便強忍著不再多說。

    “劉副大隊長,你可回來了,我們正為怎麼搭建大棚的事傷透了腦筋。”劉老師毫不掩飾,直接把問題講了出來。

    “劉老師,請給我看看你手里的大棚結構圖。”听到劉正茂要看圖,農校的劉老師顯得十分尷尬,紅著臉回答︰“沒有建築圖紙,本來我們是想來這先搭一個大棚做示範,可是搞了幾天,怎麼搭都感覺不合適。”

    劉正茂也被農校劉老師的話給弄懵了,什麼都沒準備,就跑來指揮大隊的胡搭亂建,這純粹是在浪費大隊的人力和物力,也難怪何志成的脾氣如此之大。

    劉正茂心里憋著一股火,但還是得給農校沈校長幾分面子,強忍著沒有罵人。說道︰“等下,我先進大棚看看。”

    這個半成品的大棚是用竹子搭建的,除了四周按規律排列了竹桿外,里面的竹桿簡直可以用雜亂無章來形容,照這樣建好的大棚,即便建成了,也根本無法用來種菜。

    從大棚走出來後,劉正茂對何志成說道︰“何叔,這個棚子不行,你安排人撤了,明天早上,我會讓劉子光帶大棚圖紙過來,另外再讓劉昌民調點人手給你,你按圖紙建大棚。”

    回頭,劉正茂又對農校的劉老師和陳老師說道︰“劉老師,這樣吧,大棚由我們大隊負責建設,等大棚建好後,你們兩位負責溫室蔬菜種植實驗工作。我建議主要以辣椒、瓜果、西紅柿和部分以春節市場為主的蔬菜種植,太便宜的蔬菜種類,溫室種植會虧本。”

    兩位老師都明顯感覺到了劉正茂的不悅,只好說道︰“等你的大棚建設圖出來,我們也在這學習建大棚,以後還要去其他地方推廣。”

    “好吧,你們自己安排。”講完,劉正茂沒有絲毫停留,叫上劉子光便離開了。

    路上,劉子光好奇地問道︰“劉哥,你平常跟農校的關系很好啊。”

    “沈校長和谷神他們,都是干實事的人,你看搞大棚的這兩老師,他們什麼都沒準備,就敢來瞎指揮。”劉正茂耐心地解釋道。

    本來還要去廠區和養殖場看看,可現在因為大棚的事情,已經沒有時間了,得回知青點去畫圖。

    “劉哥,你會建大棚?”劉子光掩飾不住心里的好奇心。

    “沒建過,但是心里有想法,先畫出來,請大家看看,合適就用。”前世,自己還叫郝江山時,在江北省也沒種過大棚蔬菜。

    但是,冬天跟隨別人去郊區的大棚蔬菜基地玩過采摘。所以,對大棚里面的情況還是有一定認識的。

    回到知青點,劉子光去老王那屋幫序伢子做中飯,劉正茂則自己關在宿舍里專心畫圖。

    劉正茂努力回憶著,記起了江北省城郊區的大棚模樣,兩邊肩高大約齊自己肩膀,估計在 1.5 米左右,大棚中間的脊高度比自己站立還要高幾十公分,預計在 2.5 米左右。

    而印象中大棚的寬度在 6  8 米,為保險起見,劉正茂取 6 米寬。

    最記不清的是大棚長度,想了很久,沒想出結果,最後,劉正茂決定取一丘田的長度,江南每丘田長度不一,所以大棚長度也各不相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整理好思路,畫出草圖。劉子光就過來喊吃中飯了。下午,劉正茂先去第五生產隊監督開會,跟著回知青點完善大棚圖紙並定稿。

    憑印象,劉正茂畫了大棚概念圖,具體搭建過程中的細節,讓劉昌明在執行中想法解決。

    從早上開始,武齊悅和馮婷帶領從各生產隊抽調來的文藝骨干。開始在大隊主要出入路口搭建牌樓,在顯眼的位置,刷了適應時代的激進標語。

    老王去飼料廠上工時,發現大隊有異常的氛圍,根據他多年的經驗,知道是大形勢發生了波動。

    晚飯後,老王說道︰“小劉,坐會。”

    “王叔,抽煙。”劉正茂給老王散了支煙,然後搬了張板凳坐下。

    接過香煙,老王趁著劉正茂湊近幫他點煙的契機,壓低聲音問道︰“小劉,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劉正茂一時沒反應過來,愣了兩秒後,才回應道︰“王叔,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我那兒有幾張報紙,您看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畢竟所涉及的是偉人的話題,劉正茂不敢輕易多做評論,讓老王自己看報紙更為妥當。

    劉正茂跑回知青點,從書包里拿出從省府帶回來的那三張刊有反右內容的三大報,遞給了老王。

    這幾年,老王極少能接觸到報紙,就算偶爾有那麼一張,也都早已過期許久。好在今年下半年以來,劉正茂安排人在樟木大隊的廣播里轉播新聞,老王通過收听廣播,能對形勢稍有了解。

    把報紙交給老王後,劉正茂說道︰“王叔,這是近期的報紙,您先看著,我還得去大隊部辦點事,晚上回來再聊。”

    “你有事先去忙。”老王起身回屋去拿眼鏡。

    大隊部里,劉正茂通過喇叭把何志成和劉昌明叫了過來。听到劉正茂在喇叭里召集人,古大仲還以為發生了緊急狀況,也騎著自行車匆匆趕來大隊部。

    “小劉,發生了什麼事情?”古大仲人還在辦公室門口,聲音就已經傳了進來。

    “支書,您也來了?沒什麼大事,我請劉隊長和何組長過來,主要是商量冬季大棚蔬菜種植實驗的事。”劉正茂回答道。

    劉正茂指著辦公桌上攤開的幾張信紙,說道︰“這是我畫的蔬菜大棚圖,劉隊長您先瞧瞧。”

    劉昌明逐一看過信紙後回答︰“按這圖紙,搭建起來不算太難。”

    “是的,看起來是挺簡單,但有幾個問題得注意。首先得讓何組長他們以後種菜方便,所以,大棚里面支柱橫豎間隔的距離和排列都是有講究的,這方面我不懂,您和何組長商量著辦。”劉正茂提醒道。

    “是啊,老師們指導搭建的大棚,里面柱子太亂了,我們根本沒法做事。”何志成附和著說。

    “另外,冬季種菜,主要得解決保溫和采光的問題,何組長可以和農校老師一起摸索摸索,找出最合理的規律。我反正覺得大隊沼氣池除了釀酒用,其他的都浪費了,我建議先拿出兩個大棚用沼氣來提溫試試。具體的辦法還得靠你們琢磨。”

    這頭一年,反正就是摸索經驗,為以後大規模開展大棚種植做準備,劉正茂能想到的都一股腦地講了出來。

    劉昌明說道︰“我對沼氣的事也不太熟悉,但是,如果直接在大棚里燒沼氣,老何他們會不會中毒啊。”

    這確實是個關鍵問題,必須把安全放在首位。古大仲說道︰“當年我受傷後,被送回國內,記得北方醫院有暖氣,是燒的開水,用管道引進房間,屋里溫度感覺挺高的。”

    “對,我們可以采用支書說的方法,用管道把熱水引到大棚里,以此來提高大棚里的溫度。”受到古大仲的啟發,劉正茂對劉昌明說道。

    “我先找人問問,不清楚以大隊目前的技術,能不能做到。”劉昌明向來務實,從不輕易做出承諾。

    “對了,何組長、劉隊長,搭建大棚的時候,一定要制定極端天氣的防護預案,萬一遇到大風或者大雪天,你們打算采取什麼措施來避害減災?”江南的冬季雖說時間不長,但難免會出現極端氣候,劉正茂提前提醒,有了預案,到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

    “小劉,費這麼大的勁,大棚種植真能有收益?”古大仲問出了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剛開始摸索的時候,可能看不到什麼顯著效果,但未來肯定會成為大隊的重要財源。”劉正茂自然清楚未來的走向,眼下也只能這般敷衍地回答。

    大隊現在資金充裕,劉正茂是想為大隊的未來做打算,而且現在又是農閑時節,古大仲也就默認了。

    四個人在辦公室里,把能想到的問題都一一羅列了出來,全都交給劉昌明和何志成去解決。

    晚上九點多,他們才離開辦公室各自回去。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花開春來晚》,方便以後閱讀花開春來晚第337章 硬化路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花開春來晚第337章 硬化路面並對花開春來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