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春來晚

第236章 韋記者再來采訪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吹盡狂沙 本章︰第236章 韋記者再來采訪

    要辦的事很多,時間緊。早上,劉正茂騎自己家的自行車,按照提前規劃好的線路,從東邊最遠的江南農大開始拜訪。

    跟沈校長見面後,劉正茂才知道昨天市里杜主任已經給農大打了招呼,要求它們配合樟木大隊搞好展示會的籌備。

    “小劉,你說說看,讓我們農大怎麼配合吧?”沈校長生平第一次接觸這種事,開門見山的求教。

    “校長,農大是新農村建設的組成部分,你們在樟木有養殖試驗場、雜交水稻、還參與飼料配方定型研究。從保密因素出發,我建議這次重點放在雜交水稻宣傳上,養殖試驗場次之,暫不向外透露發酵飼料項目。”

    “所以講,其他單位是配合,而江南農大是協辦單位。這次到會的領導可是省里的老大,校長難道不想借此機會讓上面知道雜交水稻的成績,這要是推廣開了,校長你可是做了件利國利民的大善事。”劉正茂提醒沈安如校長把握機會。

    女同志能做到正處級的校長職位,自然是一點就透的人。“你講有道理,我馬上安排谷神和邵銘全老師去你們坐鎮,他們都沒做過這類型宣傳工作,你多幫助一下他們,需要什麼支持,讓�p老師跟我聯系。”

    “好,我們26號會搞彩排,請他們必須在23號晚上前到位。”劉正茂也不客氣,直接講了最後報到時間。

    接下來,上午拜訪了市肉聯廠、汽車動力機廠、中午時到達江麓機械廠,除正常尋求幫助外,格外找毛奇處長借了幾十套工作服,作為文藝匯演的道具服用。

    在江麓廠小賣部,用電話通知水利廳陳剛處長,請他轉告甄清修隊長,9月28號,樟木大隊舉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果展示會,找省、市領導巡視時,會穿插排灌站項目竣工典禮,讓甄清修做好準備。

    陳剛知道劉正茂所講的省、市領導是誰,這種接待省里老大的活動,甄清修區區一個施工隊長肯定扛不住。

    陳剛回答︰“劉副大隊長,謝謝你給我們這種清水衙門露臉的機會,我會給廳領導匯報,應該會來一位副廳,到時我必定到場。”

    “那可以,26號彩排,你們做好竣工典禮方案,最好簡單扼要,保證在半小時內完成。”劉正茂講。

    “可以,我放下電話就去匯報。”陳剛回答。

    中午吃飯時,劉陽雲也問到了劉圭仁在樟木大隊情況,劉正茂讓劉陽雲放心,父親做自己喜歡老本行,開心得很。劉陽雲講,休息時,帶上母親一起下鄉探望父親,劉正茂要她最好是26號請假,探望父親同時,觀摩樟木大隊的彩排。

    下午,在空軍十九廠請陳光彪找領導幫忙,借來一百套舊軍服,也是做道具用。

    另外去兩個單位後,最後到江南工大,和陳芳約定,到時江南工大派出技術團隊保障沼氣供應不出故障,同時做好沼氣技術推廣匯報演示。

    晚上回到家里,因太累,準備早點睡覺時,鹿青找上門,給劉正茂講,是趙明慧讓他傳話。

    現在自行車都是到8號倉提貨,雖然從滬市拉回來的自行車充足,但劉正茂承諾供貨的單位也多,有氣動機廠、江南工大、鋼廠、船舶廠,紡織廠等,另外是幾個大學,每月供應幾十到上百輛。

    而在8號倉庫裝配自行車的人只有老曾兩口子,每天忙到晚也只能裝出12輛。來提貨的人就找趙明慧扯皮,搞得趙敏慧頭痛。

    鹿青來的意思,他父親晚上捕魚,白天沒事干,出外打零工每天才一、兩塊錢收入,就想到裝配自行車每天最少能賺六元。問劉正茂,他父親是否可以到8號倉去裝配自行車。

    講到鹿佬三,劉正茂腦子里靈光一閃。秦柒在大隊檢查時,講大隊沒有發展漁業,現在往池塘里放魚苗,時間上肯定不行。如果讓鹿佬三帶人去大隊那邊用網在江里捕魚,收獲的都是半斤以上的大魚,在放進池塘養起,可以彌補漁業短板。

    “青哥,跟你爸講一下,等我通知,我們大隊可能要請他去幫忙捕魚,在江里捕到的所有魚都由大隊現場收購,明天回大隊後,我跟其他領導商量後,會讓袁洪剛告訴你。”劉正茂講。

    “那好吧,我讓他們做好準備,等你通知。”鹿青知道劉正茂在樟木的地位,他講了的話在樟木大隊基本就能作數。

    劉正茂在省城跑單位的一天半里,羅邁和古大仲同樣卯足勁進行籌備工作。在劉回城的當晚,羅邁即聚集所有生產隊長以上級別的干部開會。

    重點討論上午由劉正茂提出分紅的事。得知是大隊成立以來首次提前分紅,大家積極性性爆棚,紛紛講不用討論,都沒有意見,建議大隊快點發錢。

    羅邁給參會干部講了要他們開會的原因,就是怕分紅後,消息傳了出去,引起別人嫉妒,到上級去告狀,然後大隊後面收入的資金被調走。

    武齊悅︰“大隊內部不會有這種不懂事的人吧,收到好處還瞎說,這不是害大家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昌明︰“老子們起早貪黑才賺點錢,如果那個大嘴巴瞎幾吧亂講,讓大隊收入被上級調走,看老子不錘死他?”

    古大仲︰“現在是讓你們來想辦法,大隊864人,保不齊有人講漏嘴,大隊資金真被上級調走,你錘死他解決問題嗎?”

    “支書、大隊長,你們是領導,肯定比我這粗人有辦法,你們說吧,怎麼辦好?我還等分紅買輛自行車,每天看何福營騎大隊的自行車,我心里癢。這癟犢子又不給我騎一回。”劉昌明講完,其他人全笑了。

    何福營紅著臉辯護︰“正因為是大隊的自行車,你這樣粗魯,我怕你搞壞自行車,才不讓你騎的。”

    “得了吧~~~~”劉昌明還要罵何福營。

    被古大仲制止︰“停,是讓你們來罵架的?快想辦法解決分紅的後的問題。”

    雲中華發言︰“支書、大隊長,目前還真沒人敢保證,800多人里沒有嘴快的。我個人認為,只能是分紅前,讓在座的每個負責人回去做工作,給所屬社員講清道理,告訴他們,如果泄露消息,大隊資金被上級調走,今年分紅就只這一次,不要再想年底的分紅。讓社員自己掂量問題的嚴重性。”

    馬會計︰“雲中華講得對,你們可能不知道,這次分紅雖然會比去年全年的分紅高,但攤到每人也只有幾十塊。年底才是大頭。你們能想到,副業收入,加上養殖場上千頭豬賣出,那時攤到每人頭上是幾百。如果上級年底從大隊調走資金,我們每個人的損失將是多少?”

    馬會計不提醒,大家還不知道嚴重性,當馬會計把話講明後,各自算賬,以吳嬸家為例,老兩口加三子二女,只按每人一百算,年底就能分七百塊。是個什麼概念,這是用七百塊可以蓋三間大瓦房。

    四隊長常平︰“那我們回生產隊開會,尤其要囑咐那些愛四處嘀咕的婆娘,別亂講話。”

    古大仲︰“實在沒辦法,那就按常平講的這樣,回生產隊多開幾次會,讓那些平時愛講扯談的人,不要什麼都往外咕隆。”

    羅邁︰“經大隊班子商量,決定采取分紅和獎勵的模式給全體社員發錢。”

    所有人全部張開耳朵,听羅邁講發錢方案。

    “考慮到三月底以來,大隊所有勞力都辛苦了,這次發錢的目的是讓社員家都有點積蓄,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所以是按人頭發。年底再分紅時,可能就要傾向于按工分分配了。這里做下解釋,出工多的社員不要急,大隊沒有忘記他們的貢獻。”羅邁對按人口分錢做出解釋。

    古大仲︰“這次,按人頭,大隊所有滿一歲以上的人,不分老幼,每人分紅20元。另外,在精神文明檢查授牌活動中,家庭被授牌匾一個以上的家庭,每人獎勵10元。強調一點,沒有一塊牌子的家庭,沒有資格得獎。”

    “還有第三項,凡是向大隊無償繳納紅薯100斤、玉米粒100斤或者黃豆50斤的家庭,將獲得每人20塊獎勵。這項工作要從9月29號開始。”

    每人20塊分紅,已經相當于去年全勞力的一半,精神文明檢查,家里沒一塊牌子的家庭,應當沒是沒有,這相當于每人白撿10塊。就是第三項,有人沒听清。

    吳喜聞問︰“大隊,是要向大隊繳紅薯和玉米粒各100斤,還要繳黃豆50斤,才能得第三項嗎?”

    羅邁知道古大仲沒講明白,補充道︰“是每戶必須繳紅薯100斤,另外是玉米粒100斤或者黃豆50斤任你選擇繳一項。”

    第五生產隊長彭博︰“我可以繳了紅薯100斤,另外玉米和黃豆,我再隨便繳一種就算完成任務了,是吧?”

    “對,就是你這樣理解的。”羅邁確認彭博的話︰“28號要開展示會,沒人來收紅薯等作物,29號開始在廠區那里收。這是給大家送錢,有人不繳就是給大隊省錢。”

    “如果有人沒種這些作物,不就繳不了?”吳克強問。

    “自己去想辦法,大隊管不了那麼多。時間不早了,明天公社又會派人來支援,你們回生產隊開好封口會,造表到馬會計這里對人口,我簽字後,先領了兩項款子。散會。”羅邁講。

    宋紅衛回公社後,楊文斌听了匯報,有上級指示在,他只能表示支持。宋紅衛用一天時間就召集了支援社員,在樟木大隊外的曬谷坪里,用江南產量最高的楠竹搭建防雨臨時大棚,和文藝匯演的舞台。

    餐飲的事,讓古大仲傷透腦筋。光是湊齊一百張圓桌和碗筷,就讓古大仲聯系附近幾個大隊。再就是組成廚師隊伍和服務人員隊伍,也讓古大仲頭痛。

    這幾天廠區生產的酒和面條全部沒賣,按劉正茂的意思,要留下來在開會時做存列用,只有豆制品保質期短,銷路很好,做多少賣多少。

    第三天上午,劉正茂從省城回到大隊時,感受到的氛圍跟離開時完全不一樣。

    大隊社員每人領到30塊後,起到激勵作用如同給社員打了雞血。年輕社員中長得強壯的被郭小毛拉入民兵隊伍,長得標致和漂亮的男女古大仲納入服務人員隊伍,余下沒有工作安排的社員,全部被羅邁支書征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何福營的文藝宣傳隊,從夏天開始排練,這兩天又集中排練,他和馮婷都認為節目效果可以匯演了,就邀請劉正茂審看。

    想不到的是,在中午時,韋湘記者又來樟木大隊了。下午時,她跟隨羅邁和武齊悅下生產隊進行精神文明檢查。

    宋紅衛帶人用竹子搭建了一個舞台後,只等到晚上,接到何福營通知的所有文藝匯演積極分子全部到大隊部集合。

    全部節目加起來共有十幾個,舞台下第一排坐著審查觀看的人以羅邁為首,古大仲、劉正茂、武齊悅、6個生產隊長,特邀嘉賓宋紅衛和韋湘記者。另外,還有自發來看熱鬧的社員。

    主持人由何福營和女老師王桃紅客串,第一個節目是由劉正茂指定的學生合唱《國歌》,學生唱開頭後,全場主動加入,實際是台上和台下所有人完成的這節目。

    第二個節目還是學生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接下來是何福營安排的社員合唱《國際歌》,往後連續上演《白毛女》片段,《沙家 之智斗》、《紅燈記》片段、《竇娟山》片段、《黃河大合唱》、《游擊隊之歌》。

    越往後看,劉正茂越感到民間高手多,各台樣板戲被社員唱的神形俱佳。

    但是歌曲主要以《學習雷鋒好榜樣》、《唱支山歌給黨听》為女聲獨唱。

    節目中還穿插有三句半和快板,時代原因,不可能有小品和相聲。

    考慮到領導視察時間有限,劉正茂先前講過,只有十個節目。等所有節目表演完,審看的干部們回到辦公室,連夜選出可用節目。

    這種事,實際是羅邁認為可以,節目基本就能定下來。看節目時,羅邁也在筆記本上記錄了他認為好的節目。

    當羅邁報出他選擇的節目後,問大家的意見時,其他人都還沒發言,韋記者搶先講︰“羅支書,我可以發表意見嗎?”

    既然韋記者主動要求發言,羅邁當然不會博她面子,說︰“記者同志,你見識多,當然可以發表意見。”

    “各位領導,今晚我看了全場表演,講實話,程式化的東西太多,沒有體現新農村的主題。”韋湘講。

    羅邁心里有點不快,現在文藝以文革基調為主,沒有合適新農村的歌曲和節目,你讓基層大隊創造新歌不成?所以羅邁問︰“記者同志,請問什麼是新農村的歌曲?”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花開春來晚》,方便以後閱讀花開春來晚第236章 韋記者再來采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花開春來晚第236章 韋記者再來采訪並對花開春來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