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劉正茂是吳家的貴人,本來想請劉去家里過節,但劉講要回家,吳嬸就想給劉家送點禮,想來想去家里沒拿得出手的禮物,最後只能用家里做的火焙魚表達心意。
吳嬸走後,中午的酒宴也到散席時間,其他人都在撿桌子,老王把劉正茂拿到門外,嚴肅地說︰“小劉,你是副大隊長,手里有一定的權利,想找你辦事或者想利用你謀私的人很多,你一定要把持住自己,做一個純粹的人。今天我讓你收郭家的禮物,因為那是她們家報恩,你不收她家的禮物,她會感覺愧疚。”
“但是吳家禮物雖輕,也屬于不該收取的範圍,她們家明顯是想靠你謀取利益。以後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你要有所準備,不被利益迷失自己的本性。”
“王叔,謝謝你及時提醒我,我就把火焙魚退給吳家去。”劉正茂及時認錯,
“別退,現在還不構成錯誤,以後要學會拒絕,你回家去吧,代我給你父母問好。”老王道。
“王叔,準備了鹵豬心、鹵大腸、還有豬腰花,晚上你再找老馮喝點,我不能陪你過節,抱歉!”劉正茂歉意的講。
“小子,你有心了,今天這個節日是我到這幾年來最高興的,好酒好菜好人,我很滿足,你回家陪父母去,他們是好人,”老王心里感慨。
下放做知青後,第一次過傳統節日,八年來一家人再次聚齊,劉家準備豐盛的菜品,是劉家多少年以來最奢侈的晚餐。
劉圭仁是真高興,居然取出一瓶劉正茂從滬市帶回的茅台酒,說︰“合家團圓過節,不易,是我們家的大事,要喝最好的酒來慶祝。”
“你這老鬼早就想喝茅台和五糧液了,你以為我不知道?汾酒和德山大曲不能喝?白沙液不能喝?”華瀟春無情揭穿劉圭仁。
“媽!爸想喝茅台,你就讓他喝,現在又不是喝不起。我和姐姐都有工資,可以買酒給爸喝。”劉正茂出言幫劉圭仁解圍。
“你看,還是兒子懂我,我只喝一瓶試試酒味。”劉圭仁馬上借坡下驢。
“劉正茂,你別空口打哈哈,一個破副大隊長,每月拿15元津貼;你別打劉陽雲工資的主意,工資才21.5元,她養活自己都困難。陽雲,你也23歲了,自己留意一下,單位有合適的小伙子沒?”華瀟春話鋒一轉,變成催婚。
“媽,今天過節,講這些干啥?”劉陽雲一直沒發聲,突然遭到無妄之災。
“兒子,你喝點,陽雲,今天過節,這是中國最貴的酒,正茂講在黑市十塊錢買的,你也喝點。”劉圭仁主動承擔炮火,把話題拉回到酒上,他怕華瀟春催婚催得太急,女兒以後躲在單位不回家。
“啥,十塊一瓶?我紡麻要半個月才賺得到,你試點味就行了,留下慢慢喝。”華瀟春伸手從劉圭仁手里搶過酒瓶,準備放進房間里去,一小杯就要一塊錢,華瀟春是真舍不得。
“媽,這酒開瓶後,不能留,過幾天酒味全跑了,就是白開水,真的,開瓶三天內就要喝完。留著浪費更大。”劉正茂為了讓劉圭仁喝好,開啟胡侃模式。
“來,全家先喝一個,願我家從此以後無災無難,順順利利。”劉圭仁舉杯為家宴定調。
“老公,你講得對,各方菩薩保佑,我家從此順順利利,劉陽雲早點找到心儀男朋友,劉正茂早日升官。喝干淨,不留後患。”做母親的,總是能為自己找到操心事。以前是操心子女不能回城,現在子女都有理想的工作,又開始操心女兒婚姻問題。
華瀟春本來就能喝點酒,她迷信的認為,全家團聚第一杯酒不喝完,就會留下麻煩事,要求兒女都一口喝完杯中酒,家里從此與前半生的各種不順一刀兩斷,以後越來越紅火。
全家如言喝完杯中茅台酒,酒香溢滿堂屋,餐桌上氛圍馬上融洽起來,劉正茂順勢從華瀟春手里接過酒瓶,繼續給劉圭仁和華瀟春滿上,說︰“今天高興,您倆多喝點!”
華瀟春在劉正茂倒酒的當口,使勁往劉陽雲碗里夾紅燒肉、海魚、鹵菜,嘴里還說︰“陽雲啊,在鄉下受了八年苦,看你𠸖得,多吃點,工資不要往家里送,家里有你爸爸的退休金,我還能紡麻,一個月下來也不比你少,你這干部只是名聲好听,工資並不高。”
“媽!你也吃,我和弟弟都有工作了,你以後別紡麻,家里又不是過不下去,對你眼楮不好。”劉陽雲怕她媽再說,又會繞到催婚話題上。
看到家里一幅母慈女孝的景象,劉圭仁感覺今生值了,全家總算熬過最難的光景,端起酒杯對華瀟春說︰“老婆子,這些年你辛苦,我倆喝一杯。劉陽雲講得也有道理,別紡麻,我的退休工資真能養家。”
被劉圭仁一句你辛苦了觸動心中的那根最軟的弦,解放那年,自己20歲,被堂哥介紹給劉圭仁做續弦,堂哥當時只是講劉圭仁在文夕大火走兵時,原配夫人和孩子被亂兵殺害,以後一直單身,雖然年齡大點,人還是老實本分,還有一個作坊,大小是個老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華瀟春家里姊妹多,按理作為老大早應許配人家,可是華瀟春父親思維獨特,想留下大女在家幫忙務農照顧弟妹,拖到20歲,堂哥來作介紹,講男方願意出十個大洋做彩禮。
恰逢解放,各地地主都想賣田跑路,十個大洋能買幾畝地,華家同意親事,華瀟春就嫁給大了17歲的劉圭仁。華家收了彩禮買進五畝地,解放後被劃成中農。
華瀟春在劉家育有一女一子,豆制品作坊本來只有劉圭仁和三個幫工。華進門後,華家為了幫兩個親戚,求到劉圭仁門下,劉同意讓這兩親戚到豆制品作坊學手藝。
沒過多久,政府組織街道給每戶劃成分,按規定是作坊幫工少于五人就沒事,大于等于五人就是資產階級,劉家幫工正好是五人,加上有個積極分子在推波助瀾,劉家被劃成小資產階級。
這個成份讓劉家二十年里在街道抬不起頭,被帶去參加無數次批斗會,直到老王出面作證,近期才稍微好點,街道和居委會沒人再來找麻煩。
想到這些,華瀟春舉起酒杯,眼淚汪汪地對劉圭仁說︰“老倌子,我家那兩個不听話的人害了你,喝了杯中酒,日子會好起來。今天你想喝就多喝點,我陪你喝。”
見家庭聚會突然轉為懷舊模式,劉正茂忙給父母夾菜,笑著說︰“別光顧喝酒,吃點菜,一大桌子菜吃不完就浪費了。”
劉陽雲也拍著華瀟春後背,說︰“媽,都過去了,你吃點菜。”
劉圭仁和華瀟春都還沉浸在回憶中不說話,劉正茂想了想,說︰“爸,有個事要你出面。”
听到兒子要自己幫忙,劉圭仁馬上問︰“什麼事?”
考慮到劉圭仁每天沒事干,多年來養成在河邊孤獨發呆的性格,劉正茂打算給他找點事干,說︰“是這樣的,早期的紀特、文字郵票不是停發了嗎?我听人講,這些郵票里有些會要漲價,我想讓你幫我去方後街郵局那里收一些郵票。”
“兒子,收郵票賣高價是投機倒把啊,你爸剛過兩天輕松日子,別為這事又犯錯。”華瀟春是真被運動搞傷心了,不敢有一點亂動的心思。
“媽,我沒打算賣出啊,只是想收點好郵票收藏,這不犯法的。收藏郵票是個人愛好,國家是允許的。”劉正茂給劉圭仁和華瀟春解釋。
“兒子,可是我沒集過郵,不懂里面道道啊!”劉圭仁面帶疑惑問。
只要劉圭仁答應,劉正茂就有辦法讓他入門,不外乎用錢砸,交錢買經驗,另外就是買集郵雜志給劉圭仁看,反正他上過幾年私塾,《蒙求》《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都背得滾瓜爛熟,還看過《中庸》《大學》,是因不開科舉後,才出來學做生意。
“爸,你本來學習能力就強,先到方後街上跟郵票販子多接觸,慢慢就會了,過幾天我在找點集郵的書給你看,你一定會成為集郵里手。”兒子夸老子學習能力強,劉圭仁還是有點不適應。
接下來,劉正茂在餐桌上就給劉圭仁科普紀特六珍、文字票里祖國山河一片紅等集郵知識。
老紀特郵票,從1952年開始發行,到1966年停發,一共發行840枚,其中以梅蘭芳、金魚、菊花、黃山、蝴蝶、牡丹這六種郵票,堪稱郵票收藏的翹楚。這六種郵票的特點是單套發行量少,繪畫功底精湛,題材經典,符合收藏的“早、少、珍”的要求。
現在入郵市建倉正合適,這個時期,有空閑資金集郵的人很少,集郵還屬小眾活動,郵票也在極低價位。而劉正茂賺到的錢,目前沒有其他投資渠道,既不敢存銀行,也不敢大規模買房,能收到品相好、成套的珍稀郵票,等十年後國家進入改革開放後再出手,最少也是百倍利潤,跑贏目前的所有投資方式。
反正退休在家也沒事干,劉圭仁就說︰“我到那里去看看,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幫你去收點郵票。”
“老劉,你家真是過節啊,滿檔一桌子菜,”老曾滿臉堆笑,手里拿著一把工兵鏟進來,跟劉圭仁打招呼。
“老曾,快坐下,正好陪老劉喝酒,劉正茂帶回的茅台酒,可是要十塊錢一瓶,”上門都是客,華瀟春拉老曾坐下喝酒,還不忘顯擺一下好酒。
“茅台啊,只听講過,今天享正茂的福,那我要喝點,”老曾跟劉家很熟,也不客氣,順勢就坐下。
劉陽雲去廚房拿出一套碗筷,給老曾倒上酒。老曾聞到酒香,心里想,劉家現在真發達了,這個劉正茂四處都有關系,領導才能喝的茅台都能搞到,自己以後要多跟他家走動。
他沒端酒杯,先從口袋里掏出175元遞給劉正茂,並說︰“正茂,謝謝你幫叔搞到自行車指標,這是買車的錢。還有這把工兵鏟,據說是日本人掉在河里的,送給你玩。”
他又從兜里掏出兩個銀元放在桌上,笑著說︰“從沙子里撿到兩個光洋,不知真假,也送給你玩。”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