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老師一直等在辦公室沒走,見劉正茂聊完飼料廠的正事,莫老師說︰“副大隊長,到養殖實驗場去看看?”
劉正茂見莫老師對自己眨眼,知道他有事找自己,可能不方便在這里講,就說︰“真要去你那邊學習,郭哥,你去忙,我跟莫老師去看看。”
養殖試驗場與大隊養殖場只隔一堵紅磚圍牆,可是景色就不一樣,農校試驗場這邊,一水的紅磚建築,生活區的房子全部建好,四間宿舍加一廚一衛一廁所一洗浴間,外加一間儲存室。
實習的學生要等下學期大三的工農兵才來,目前只有這里只有莫老師一個人在指導基建,他一個睡一間臥室,邵銘全已經幫這里配齊所有生活用品。
實驗室及其附屬庫房也建好,實驗設備還沒送來。各種動物養殖棚陸續在建,設計中的池塘已經挖好,周邊還用石頭壘了塘壁,有幾級台階通到塘底,池塘並沒放滿水。
劉正茂看到砌匠正在一個土坡上砌水塔,問︰“莫老師,怎麼送水上去?”
“邵老師講買電泵,每天抽一次,水塔就滿了。”莫老師帶點炫耀的說。
“很好!”劉正茂應和。江南水源豐沛,地下水平線很淺,有幾個社員在人工打井,劉正茂走到井口往下看,已經挖了四、五米深。
劉正茂井口提土的社員︰“同志,預計還要往下挖多深才冒水?”
那個社員認識劉正茂,他說︰“即將挖穿,現在提上來的泥很潮濕,可能就要冒水。”
這社會話還沒講完,井下大喊︰“快拉,噴水了,快拉我上去。”新井剛冒水,井下的工人不知冒水量,先上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行動,這是正常操作,听到喊聲,劉正茂也趕緊搭手,大家齊心把井下的工人來上來。
剛開始冒出來的都是渾濁的泥水,要等一晚,水里的泥沙沉澱後,井水才能飲用。
實驗場這口井,莫老師還要先取樣送到學校,經過檢驗分析,達到飲用標準才會正式投入使用。
“副大隊長,托你的福,你一來,井就挖穿了。”莫老師這樣講奉承話,他自己不習慣,听的人也不適應。
“莫老師,你找我來到底有什麼事?”劉正茂干脆直接問。
“去辦公室講,”莫老師低聲道。
辦公室的裝飾很簡陋,一張書桌,幾把椅子,還有一個木材文件櫃,莫老師被劉正茂泡杯茉莉花茶,放在書桌上,然後用懇求的語氣說︰“副大隊長,我听說你幫農校搞了十輛自行車指標?”
他一開口,劉正茂可以想到莫老師找自己是什麼事了。笑著答︰“是啊,應沈校長要求,想法幫學校要來十個指標,怎麼你們系沒分到指標?”
“沒分到系里,那一批主要是照顧校領導和系主任,輪不到老師。副大隊長,本來我也不想麻煩你,可是這里離省城太遠,有時想回校辦點事進去很不方便,所以才想請你也幫我搞個指標。”莫老師聲音越講越小,跟犯了什麼錯誤一般。
他一個在樟木負責基建,想回家時,這里到省城沒班車,很不方便。大隊雖然有拖拉機送菜進城,那都是白天上班時間,莫老師要在這上班走不開。
“就這事啊,好辦!你看是要大隊用的這種28大桿,還是26輕便車?”劉正茂手里還有自行車,所以趕快答應莫老師。
“這里都是泥路,要28大桿吧。”莫老師見劉正茂不帶猶豫就答應幫忙,總算松了一口氣。
“就在這兩天拉回來。”劉正茂回答。
騎著自行車,慢慢悠到塵心泉這里,經過十天建設,泉眼和下方的蓄水池已經能看出雛形,第二級水壩也壘好了基礎。劉正茂老遠就看到何福營扎著褲腳和其他大隊請來社員一起搬石頭。
他雖然有一些心機,但是派給他的任務,他會全心全意完成。這個人最大的特點,能放下身段融入群眾中。這次大隊本來是派他做監工,按一般慣例,很多人會拿著雞毛當令劍,在施工現場指手畫腳訓人,而何福營是擼起褲腳跟民工一起干活,這樣的情況下,他熟悉施工內情,誰能不服他。
等何福營發現劉正茂時,劉正茂已經圍著工地轉了半個圈。用泉水洗了手,何福營走到劉正茂旁邊問︰“劉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下午剛到,四處轉一下,看看各個項目的進度。”劉正茂說。
“我們這個項目,白爾丹技術員講,其他地方都好辦,唯獨這個水壩施工難度最大,建築時如果有質量問題,未來有潰壩危險,所以我就守在這里,必須按圖紙的施工標準建設。比如︰水壩的壩體底座不小于五米寬,上面不小于三米厚,在施工中一公分都不能少。”何福營很嚴肅的講。
“何哥,你做得對,這個水壩雖然不大,但是樟木的百年工程,過幾年你就會發現,這將是樟木的景觀標志之一。你是搞宣傳的,大壩建設後,建一個石壁,把建設大壩的社員名字全刻上,讓他們的後輩知道,家里先輩為建設水壩出過力。”劉正茂時時為幾十年後開發旅游埋伏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天快黑了,劉正茂沒在泉水處多待,騎著自行車沿溪水往回走,沒看到劉昌明那隊人。先把自行車送回大隊部,這是古隊長的座騎,劉正茂也不敢把它搞髒。
今天老王這小屋里人很多,序伢子、蕭長民、牛煉鋼、袁洪剛、馮婷、還有劉子光也在。序伢子和蕭長民已經做好了飯,蕭長民把陳鵬送的海貨全放在老王這里,今晚的菜也以海貨為主。
煎帶魚、煎大黃魚、涼拌海帶、涼拌裙帶菜、紫菜蛋湯、韭菜炒蝦米、炒絲瓜,燒辣椒,外加兩碗知青點自留地的青菜,滿滿一桌很豐盛。
劉正茂都到了,老王頭還沒回來,序伢子講他就快回來了。不一會,老王回來,他進門看到一屋子年輕人,還有滿桌菜,笑著問︰“今天是什麼日子?”
蕭長民答︰“我們去海邊拉趟貨,帶回點海產品,大家聚在一起嘗嘗。”
參加飼料廠籌建工作後,老王的精神面貌好了很多,他搓著手說︰“既然人都齊了,那要喝一口。說完,他從床下摸出一瓶7毛5的散酒放在桌上。”
序伢子很機靈,接過瓶子就給每人面前飯碗里倒酒。劉正茂講︰‘莫給我倒酒,我晚上要開車回城。”講到這里,他想沒跟蕭長民和牛煉鋼講過這事,馬上就說︰“蕭哥、牛哥,你可要牢記,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做司機永遠安全第一。”
馮婷也講︰“我不能喝,留給你們多喝點。”她也越來越開朗。
老王︰“不強求,我們晚上沒事的喝點,你們吃飯吃菜。”
吃喝間,只听到蕭長民講路上的見聞和日出時的感受,牛煉鋼跟知青還不熟,想講又放不開,只能听蕭長民瞎吹。
喝了點酒,劉子光也纏住劉正茂說︰“劉哥,你走後,我已經搞定兩家單位,你問馮婷,玻璃廠和水利廳是不是來拉菜了。”
“我就講你是做業務的人才吧,加油!爭取到月底再拉五家單位來買菜。”劉正茂鼓勵劉子光道。
“五家?不!到月底我要找到十家單位來大隊拉菜,”劉子光搞成兩家單位後,有點飄。
袁洪剛看著劉子光,想︰“這小子沒喝醉,怎麼就講醉話。”他故意調侃道︰“光哥,你行!劉正茂還不如你,月底前一定要找來十家單位啊。馮婷在這里,你找來一家她就要拍照存檔,到時可不能撒賴。”
劉正茂看到知青內部要恰起來,趕快轉換話題,問︰“王叔,一池飼料,能喂幾棚豬?”
“莫老師測算過,一頭豬崽一天要喂八斤飼料,每天增重一斤以上,架子豬一天喂二十斤飼料,每天增重兩斤。現在才三百頭豬崽,一池發酵飼料在配點青飼料,可以滿足四天的量。”
老王喝口酒,繼續說︰“你剛講要讓農校送兩百頭進口豬崽來,其實可以晚點,現在做發酵飼料的原料都不足,已經發動學生四處割豬草送到飼料廠,如果再來200頭外國豬,莫老師講更能吃,飼料可能供不上,等一段時間,雙搶後,有稻草和紅薯騰補充上來,就不愁沒飼料了。”
“看來我還是沒搞清實際情況,太毛糙了。明天我問問古隊長,看看有辦法解決飼料短缺問題沒。”劉正茂作自我批評。
“馮婷、袁哥,你們天天跟蔬菜打交道,現在大隊的蔬菜沒爛在地里吧?”劉正茂問。
“听吳嬸和何叔聊天,這幾天出的菜基本賣完了,但是過幾天大隊一百多畝蔬菜,加上社員自留地里的蔬菜都將進入收獲期,目前這點銷量可能不夠。”袁洪剛講。
“光哥,听到沒,我們兩人的壓力來了,節後一定要加緊聯系單位。不能讓大隊和社員辛苦種植的菜爛在地里。”劉正茂對劉子光講。
“我明天就回城去找單位,”劉子光現在積極性很高,他在家的地位也直線上升,他家認為他現在是業務員,也是個小小的脫產干部,他舅舅為了方便劉子光跑業務,還把自己的自行車給劉子光用。
“劉哥,這幾天你跑一下振元機器廠、汽配廠、動力廠看看,他們都是幾千人的大單位,應該有機會。”劉正茂給劉子光提示。
“我家親戚已經給我介紹鋼廠熟人,我明天先去鋼廠。”劉子光很神氣的講。
“那行,鋼廠也不小,是我們的目標單位。”
“現在我發現跑業務太容易了,跟領導人講幾句,他們就派人開車來大隊拉菜,”劉子光又喘上大氣。劉正茂看著他,心里想︰“玻璃廠和水利廳,是看在你家父親和舅舅面子上,跑幾個陌生單位試試就知道,業務到底是難還是易。”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