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春來晚

第101章 考察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吹盡狂沙 本章︰第101章 考察

    插了秧苗的水田里波光閃閃,沈安如走在田埂上四處張望,一幅幅美如畫的恬靜鄉村景象呈現在她眼里。

    天很藍不時有白雲飄過,草很綠鳥鳴清脆入耳。

    谷神是個很嚴謹的科學家,他采集了水田的土樣和水樣,要帶回學校檢測,確定樟木大隊土壤成分,為雙方合作後開展雜交水稻種植實驗工作提前準備。

    本來在給沈安如校長講解大隊發展規劃的劉正茂,見谷神采樣,立馬湊上前對谷神說︰“老師,能否在大隊不同地點采樣。”

    谷神笑著說︰“小同志,為什麼要采那麼多樣?”

    劉正茂對谷神很敬重,不想講假話,誠懇地回答︰“老師,我們大隊在開展新農村建設,不但要發展農業,還想在林牧副漁及生態建設取得成績,前提是摸清大隊基本情況。本地土壤和水的各種組成成分及含量,也是我們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資源,而我們沒有檢測條件,就想搭您的便車。”

    “這樣啊,為了支持你們建設,那我多采集幾份樣品,檢測結果出來後,復制一份數據給你。”谷神很好講話,他也對這個年輕大隊干部感興趣了,從事農業科研多年以來,第一次遇到用科學視角發展農業生產的干部。

    對于劉正茂能講出這樣的話,沈安如校長內心同樣吃驚,她的印象里,哪怕縣一級農村干部里極少有人會關注土壤和水的化學成分含量。

    勤奮一些的干部,也是強調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絕不會從科學角度想增產的法子。而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居然想了解土壤成分,真是令人意外。

    農校如果跟這個大隊合作搞實驗基地,這個青年干部有一定的科學思維,將是實驗成功一大助力,可以作為雙方合作條件之一。

    一行人,先是看了農田;接著看了蔬菜基地;然後又去看了在建的養殖場,在考察養殖場時,邵銘全對養豬場建設提出一個實用的建議,他提醒︰“養豬場牆體,下面一米不能用夯土牆,因為豬天生愛拱土,大豬日積月累可能拱穿牆體,所以下面一米最好用紅磚或者石頭砌牆最好。

    同時,對于新建養豬棚的排隊、通風、和除糞設置給予了表揚,邵認為樟木養殖場建好後,將是省內設施最好的養殖場。

    在邵贊嘗養殖場時,劉正茂及時添一把火,講樟木大隊將要建國內首座混合飼料加工廠,尋找新的生豬品種,爭取讓生豬從一年出欄提高到六個月出欄。

    邵銘全︰“小劉,你確定豬吃了混合飼料後,六個月能出欄?這個混合飼料的原料是什麼?”

    “哈哈,邵老師,這是我們大隊的殺手 ,暫時不能透露。”劉正茂故意賣個關子,實際是他自己也只知道個大概。

    邵看著沈安如,想讓她講句話,做學術的人,突然發現一個新領域,心里如貓抓一樣,只想探究結果。

    沈安如沒有表態,她知道這是樟木尋求合作的籌碼,下午雙方進入談判實質階段時,都會亮出自己的底牌。

    養殖專業在農校的不受重視,究其原因還是沒有出過成果,不像谷神他們,在分校有實驗基地,雖然受運動影響,谷神為了避免運動干擾實驗,長期在分校的實驗田里摸索,終于取得雜交水稻成果,還取得到省委一哥華老的鼎力支持。

    而邵銘全所在的養殖專業,縱然系里老師有想法,可是學校沒辦法提供實驗基地,校內那個小的養殖場,連基礎數據都提供不全,根本做不了大型數據比較,給養殖專業幫助有限。

    現在有人願意自己帶新建的現代大型養殖場來找農校合作,而且對方還是一張白紙,農校可以從開始就按自己的意願來進行實驗,邵銘全不打算放過這種獲取大型實驗基地的機會。

    最難遇的是,合作對象具有科學養殖的頭腦,願意配合農校進行實驗,在這個政治掛帥的年代,實屬可遇不可求的好事。

    看完養殖場基建地,劉正茂有意把他們引到塵心泉那里,站在泉涌處,劉正茂說︰“沈校長,這口泉水常年不斷,發源于我們大隊,全程流經大隊最後注入雁門江里。大隊打算好好利用泉水進行水稻和蔬菜試種,看看泉水種植的蔬菜和水稻,與普通蔬菜和水稻有什麼區別?”

    “小劉這個想法好,開創水稻實驗新視角,你有什麼需要支持的地方,可以找我,我盡力幫助你們。”只要听到跟水稻相關的課題,谷神就上心。

    何況他以前全部身心都放尋找高產稻種的方面,現在有局外人突然提出一個新的課題,自然引起谷神興趣,加上這里有實驗的條件,是天然的實驗場所。

    “谷神,我們確實需要您的支持,還是原來那個問題,我們想了解這泉水所含礦物質成分,需要您取水樣幫我做化驗。”

    “你不說,我也要取樣。”谷神拿出試管在泉眼處取了三管水樣。他能成功與他的求精精神分不開,相對來說,邵銘全就要弱一點,從頭到尾就沒想到要做基礎工作,所以講成功不是偶然的,別人是在做足準備的基礎上才能成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沈安如校長看事情更加全面,她覺得劉正茂想法雖好,但是這口泉出水量不夠,達不到同時做蔬菜和水稻實驗需求的水量,如是問︰“小劉,泉水全部流走了,等到實驗需用水時,水量不夠啊?”

    “沈校長,我剛忘記解釋,對于泉水和泉水流經的水道,大隊有個整體規劃。”劉正邊說,邊往下走,然後在一個位置停下,又說︰“在這個位置會建一個攔截壩,對泉水進行第一次蓄積,壩體兩端各建一座涼亭。”

    “這個蓄積的水塘將起觀光作用,”劉正茂手指下方一百米的位置,說︰“在那個位置,再建一道攔截壩,再用人工把壩內的山體挖寬挖深擴大容積,對從第一道壩漫出的泉水進行第二次蓄積。這個微型水庫的作用就蓄積農業用水。”

    “然後從微型水庫流出的泉水,經過近三公里的流程後,會匯集到一個叫萬家塘的池塘里,大隊打算在那口塘里養泉水魚。三公里的水道在今年內,都會用石頭修整渠道,渠道兩邊也會種上桃樹和樟樹,等三年後沈校長再來此地,就能看到樟木大隊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湖光山色。”說著說著,劉正茂都被自己的話的感染,不自覺昂起了頭。

    “初生牛犢敢想敢干,小劉隊長思維超前,但是上馬這樣的工程,大隊財力能支撐?”沈校長笑著問。

    “哈哈,不是有您沈校長在嗎?怎麼也要給我們一點支援吧?”

    “小劉,我們是農校,手里資金有限,在農校業務範圍內,比如︰合作建雜交水稻實驗基地和新的養殖技術、選種方面的實驗,農校可以用政府給的實驗資金進行扶持,但是拿不出錢支援你們搞基建。”沈校長果斷拒絕劉正茂的要求。

    但是,從沈校長的話里,劉正茂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農校願意拿出政府提供實驗資金進行合作。

    “沈校長,你已知道我們大隊經省軍區和江麓機械廠指定,專門為江麓機械廠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資料。同時,我剛講的泉水整治工程,會由省水利水電廳出資扶持,現在正走審批程序,預計要不了多久,就會進場施工。”

    拿虎皮扯大旗抬高樟木大隊,目的是忽悠沈校長重視樟木大隊,能拿出真金白銀來合作。

    “你們大隊行啊,都是省一級單位出面,難怪杜副主任讓我來你們大隊看看,原來是市里也不甘落後,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們學校了。”沈校長說。

    劉正茂想︰你能自我腦補出這答案,很好。

    中飯在知青點外禾堂擺的席面,蕭長民這兩天等學車通知,他的拖拉機手位置被新人頂替,上午劉正茂派郭之艷過來,讓他和序伢子準備一桌飯招待農校來客。

    本來羅邁準備讓家里準備招待餐,郭之艷告訴羅邁,劉正茂已經安排,羅邁正愁家里沒菜,現在知青點願意操辦,羅就在家里抓只雞送到知青點,讓蕭長民和序伢子準備其他菜。

    正好昨晚劉正茂帶回一條腌魚,老王這里還有點香腸,序伢子臨時抓了一些鱔魚,加上雞和各種小菜,席面也過得去了。

    餐桌是羅邁安排六隊從社員家搬來的圓桌,幾條長板墩一擺,簡簡單單的農家宴席。蕭長民和序伢子可不是大廚,做菜的手法很家常,能煮熟就完事,別講究色香味。

    農校四位、加上支書、古大仲、劉正茂、還有被從養殖場基建地拉來的郭明雄,蕭長民、序伢子入席,正好十人一桌。

    老王提前給蕭長民打過招呼,今天要招待外面來的客人,不要過去叫他吃飯,不能給劉正茂和大隊添麻煩。同時,也不讓來客尷尬,政治掛帥的年代,大都不願跟右派接觸,怕引火燒身。

    席前,劉正茂也是小屋請過老王,老王講序伢子已經給自己端來雞湯和飯菜,讓劉正茂回知青點陪客,自己能理解大隊難處。

    席上,擺了兩瓶7毛5的水酒,大家先喝一杯開場酒,就進入正題。

    “支書、大隊長,我們過來看也看了,喝也喝過,下午要趕回城,現在大隊領導都在,開始談正事吧?”沈校長發話。

    羅邁心里說︰我不知怎麼談啊!他看看古大仲,可是古大仲也一頭霧水,給羅邁示意,讓他點將劉正茂。

    “校長,我們大隊對外聯絡工作,是由劉正茂同志負責。”丟鍋的事,羅邁輕車熟路。

    “沈校長,我簡單的說,我們大隊需要貴校在水稻技術、養殖技術、大棚蔬菜技術,以及上述項目上的實驗資金支持。”劉正茂也不掩蓋自己的目的,開誠布公提出己方需求。

    喜歡花開春來晚請大家收藏︰()花開春來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花開春來晚》,方便以後閱讀花開春來晚第101章 考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花開春來晚第101章 考察並對花開春來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