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224章 親審劉家、為新政鋪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224章 親審劉家、為新政鋪路

    隨著宣召聲傳出宮廷,很快便就有太監去請劉一覲見了。

    但由于其府邸位置距離禁城還有些距離,所以朱由檢便就暫停了朝會,讓群臣們活動活動了。

    當然,讓群臣們活動了,但他自己卻沒閑著,反而是將溫體仁給召進了側殿去商議退還皇莊田畝去了。

    “唉,這真是世風日下啊,陛下這性格怎麼就改變的如此劇烈?”

    “唉,世事難料啊。”

    “王大人,你以為我等該如何應對此局……”

    “誒,怕什麼?那姓張的是厲害,但再厲害能有張居正厲害?他那老匹夫都栽倒在我們身上了,他張書緣算個屁?”

    隨著朱由檢離開,群臣們便三三兩兩的湊到了一起討論。

    看著他們或是哀嘆,或是躊躇,亦或是不懈的樣子,張書緣就不免的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的確,這丈量官員的田產,其難度要遠比丈量皇帝的要難。

    因為大明的官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這群人的家產經過了數十年的積累,早已是成了盤根錯節之狀,甚至這有些大員是連自己究竟有多少田產都搞不清楚。

    而據他張書緣在吏部看到的人員名錄,就有滿滿二十多間庫房,少說也有個十八萬人上下的規模。

    沒錯,時至如今,吏部左侍郎之職,張書緣仍還在兼任。

    ps︰據《明史•劉體乾傳》的等資料顯示,萬歷年間,其全國文武官員總數大概有十六萬多人,其中文官約八萬人,武官約八萬人。所以據我個人推測,崇禎時期總官員規模應該是在十八萬到二十萬人之間。

    ……

    看著眼前的同僚們是結伴而行,張書緣便就皺起了眉,下意識就看向了兵部和東廠。

    “看來,要想推行新政還是得有兵部和東廠站隊不可。”

    “東廠無產到也好說,但兵部卻有些麻煩,不行我得先去找孫承宗聊聊。”

    張書緣思量的沒錯,東廠作為間諜機構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而其收入來源也主要是靠皇帝個人賞賜與機構俸祿養活的。

    而兵部則不同,大明的軍制是采用了衛所制,每個地方都有衛所田產。

    倘若要立即施行新政,那這軍戶的田產也得要囊括在其中,而這定然會跟軍隊撞上。

    只不過,這對撞的激烈程度,在張書緣看來是要比查文官還要危險,因為,這近幾十年來,大明軍戶逃亡和田產被侵吞現象頻發,若是被他們認為自己也是要奪了他們的田產的話,那勢必是要掀起動亂的。

    打定了主意,張書緣便就朝著孫承宗所在的位置走了過去。

    “諸位打攪了。”

    而此時,孫承宗身側是圍攏了一群兵部的人,看樣子也是在討論新政之事。

    “無妨,張閣近來恢復的如何?老夫一直忙碌不暇……”

    見張書緣拱著手過來了,孫承宗便也同下屬一道拱手相迎。

    “多謝孫大人掛念,晚輩恢復的還算不錯,已經是能提拿些重物了。”

    听到孫承宗詢問自己的傷勢,張書緣沒來由的就感覺到了一股溫暖,同時便就以晚輩自稱了。

    見他二人似乎是要論私交,一眾兵部的堂官就志趣的抱拳告退了。

    “張閣此來,是找老夫談新政一事吧?”

    沒了外人,孫承宗就同張書緣找了犄角位置聊了起來。

    “正是,孫大人,這新政一事在您看來如何?”

    “此政乃為國為民之政,老夫很是贊同。不過,既然你要推行此政,但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听著張書緣以晚輩自稱,孫承宗便就微微一笑,拿出了欣賞後輩子佷的態度來看他了。

    “是啊,這也是晚輩想來找您談談的原因。”

    在這大殿的角落里,張書緣未用官身談話,而是用私人身份跟他交涉,而這樣一來,萬一他若是說錯了什麼話,也就不能作數了。

    別問,問就是他二人此時的談論,乃思想交涉並不涉及推行層面。

    “哦?張閣可是有什麼難處?”

    “唉,不瞞孫大人,這新政一事涉及廣袤,其中之難處又猶如浩瀚繁星。而據我想來,若是推行此政必要您兵部傾力配合。孫大人,您能跟我透個底嗎?”

    說到這,張書緣便嚴肅的看著孫承宗的老眼,就好似想要窺探出他兵部的秘密一樣。

    “透個底……”

    听的此話,孫承宗便摸起了胡子,同時也明白了他找自己是什麼意思了。

    只不過,這軍隊里的田產是事關軍政機密,若無皇帝發話,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對于戶部主官以外的人說。

    這除了皇帝發話以外,剩下的便就是軍田里發生了,巨大侵吞、貪墨舞弊、糧草減產等事,才能告知百官,但就這樣也不會透露出具體數字。

    而大明的軍田管理,是歸五軍都督府管轄與兵部一同管理,至于戶部對其只有丈量、提供農具耕牛、收取一定稅賦等權限。

    而軍田的黃冊記錄,一般是由屯官收錄,然後送至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收藏留存,但在明面上這各地田畝都會掛到各地的布政使司衙門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閣,此事老夫不能相告,但老夫有一言可說,只要這新政不涉我軍戶,老夫定能保全一二。”

    見孫承宗是丟出了這個底線,張書緣想了想便就道。

    “孫大人誤會了,晚輩並沒有想消減軍戶田產。您也知道,我大明軍戶逃亡嚴重,這短短二十年間發生了幾次?而究其原因是什麼?無非是軍田有問題!除了這方面的事外,晚輩是實在想不到會有什麼事情能讓軍戶逃亡。”

    “恩,那你的意思是重新丈量登造記錄?”

    孫承宗也明白這事情的緣由,但奈何,他一個六旬老人實在是難以跟滿朝勛貴及文官斗爭。

    “不,晚輩不只是應付百官,我是要增加軍田!”

    聊到了這里,張書緣就扔出了自己的答案。

    沒錯,想要杜絕軍戶逃亡不單單要設立武祠,還要給予將士們利益,而這其中最大的利益便就是田!

    “什麼?這…這豈不是與你的言論背道而馳?”

    “呵呵,孫大人,這乍一听是有些左右手互搏的意思,但我更想說的是重新分化田畝,將一些人釋放出來的地,讓兵部收錄以此來增加各地衛所的田產。”

    “當然,經過此事,孫大人或可借機向吾皇呈奏,將各地布政使司下的田產關系收攏,以此來杜絕某些人的侵吞。”

    張書緣說的沒錯,由于軍田的關系是掛在布政使司之下,所以就有了漏洞給某些人鑽。

    听到這里,孫承宗瞬間就眼中一亮。

    是啊,這倘若軍田數量增加,那衛所的兵卒就可更加忠心了,而若是在將布政使司下的軍田,徹底收歸于兵部,那誰還敢侵吞軍田?

    不過,想是這麼想,但孫承宗還是知道這件事的麻煩性,因為,一旦兵部擁有了真正的自己田,那就代表著有了割據的實力!

    “恩,張閣所想老夫敬佩,但關于新政所觸及到我兵部範疇之事,老夫應允了。”

    “那如此,晚輩便代天下百姓謝過孫大人了。”

    敲定了意向,張書緣頓時就松了口氣,這要是孫承宗不願意讓他伸手進去,那在觸及到兵部時肯定要掀起亂子的。

    “誒,張閣言過了,你我都是為了百姓。”

    正當他二人還想繼續就這個事情深聊時,朱由檢便回到了奉天主殿。

    隨著皇帝回來了,三三兩兩的文武官員便也回到了原位。

    “宣劉一進殿~”

    隨著百官回歸本位,王承恩便站在龍位之下高聲宣喝。

    聲音落下,數道聲音以此響起,不久便傳到了皇極門。

    劉一得命後,是顫顫巍巍的拄著拐杖,一步三晃的走向了久違的朝堂。

    “罪臣劉一、劉一啳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進來後,這劉一兄弟倆就齊刷刷的跪了下來。

    而劉一之所以自稱罪臣,主要是想玩個以退為進,畢竟,眼下皇帝可還沒給他判罰呢。

    “誒,老太傅快快請起。”

    見到這跪在地上的老師傅,朱由檢一時也感慨良多。

    而此時的劉一,那是滿臉滄桑,頭發雪白,身形佝僂,整個人的精氣神早已是一散而空了。

    因為,自從走私案發後,被人查到自己的佷兒涉及于此,劉一便就陷入了夜不能寐的狀態里,整日里是惶恐不安。

    本以為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會被召回京師受審,所以他便就聯絡起了昔日的學生門徒,但他卻沒想到,一場己巳大戰卻打斷了他的布置,自己更是被人召到了京師等候,並有人時常出現在家門前。

    所以,他便就知道,自己是要玩完了。

    “罪臣不敢起。”

    听朱由檢語氣溫和,似乎還是在考量自己的身份,劉一便更加肯定施行以退為進之策了。

    “爾等還不速速將太傅扶起?”

    “是。”

    見他不起身,朱由檢瞬間就有些怒了,當即就命太監去攙扶。

    而他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劉一還沒被判罰,他也不能給自己留下個不尊重老臣的名聲在。

    “罪臣謝陛下。”

    顫顫巍巍的被人攙起,劉一是垂眼低頭。

    “太傅,你可知道朕為何召你而來?”

    “回稟陛下,罪臣知曉,還請陛下賜臣一個不治之罪!”

    見皇帝點明了主題,劉一直接就要跪下認罪。

    而他說的這個罪名,簡直是不要太輕,充其量也只是會罰俸幾年。

    “太傅勿急,此案涉及您老,再說這被抓之人又不是您,您這何來的罪啊?太傅放心朕召你而來,定然會為您主持公道,若是有人栽贓迫害,那朕定不饒他!”

    “曹伴伴。”

    “奴婢在。”

    “這既然太傅已至,還不快將太傅之佷兒押來?”

    “奴婢遵旨。”

    曹化純躬身領命,不大會兒功夫就把人給帶了過來。

    “罪民…罪名參見陛下,陛下罪民都說,罪民都說,罪民再也不敢放肆胡來了……”

    這劉偉誠被押入朝中,狀似瘋癲的大吼大叫,儼然就是在昭獄里吃了不少的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就算是挨了不少的折磨,但他依舊是沒咬自己家,反而是只咬出了一些芝麻小官。

    “肅靜,劉偉誠你看看是誰來了。”

    一語動耳,劉偉誠瞬間就看到了自己的伯伯和父親。

    “大伯救我,我是…我是被人誣陷的!!”

    瞧見了自己的親人,劉偉誠頃刻就心態崩了,猶如是逆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而劉一見此瞬間就眼前一黑,心說這孩子真是蠢笨。

    可沒辦法,種是自己大哥的,再怎麼說他身上也留著自己身上的血。

    “陛下,老臣敢問是在何處抓到的罪員,又是哪位大人查辦。”

    對于佷兒被抓一事,劉一是始終沒弄明白是被誰所抓,只是知道佷兒是在京城被抓的。

    “抓到此人的是朕之大伴,太傅若有疑問盡可相詢。”

    朱由檢微微一笑,便就指向了一旁的王承恩。

    而王承恩躬身應是,朝著劉一就拱了拱手。

    “太傅大人,是咱家抓到的貴公子,您有什麼疑惑,咱家定當告知。”

    “額,不敢不敢,罪臣不敢向詢,反而要多謝公公出手,為我朝除此大害!”

    劉一是卑微到了極點,看似現場的人都在尊敬他,但除了東林黨人以外,其余的人全是一副看好戲的神情。

    “既然太傅不言,大伴你便同諸位臣工及太傅講一講,是為何抓到此人的吧。”

    時至如今,朝內的大多數人還不知道劉偉誠是因何被抓到,只是知道他是被宮里的人給帶走的。

    于是,王承恩便就將這前因後果,對著諸位大臣講了一番。

    而听完之後,群臣駭然,他們沒想到這廝竟然在那緊要關頭發難,更是被王承恩親自抓獲。

    “蠢貨!!!”

    听完了王承恩的講述,劉一直覺的是這孩子沒救了,當即就想放棄他。

    可他是想放棄了,但他哥哥卻是在偷偷的拽他的衣袖,那意思很明顯,是想請他出手救一救自己的孩兒……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224章 親審劉家、為新政鋪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224章 親審劉家、為新政鋪路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