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204章 己巳之變結束、明金兩敗俱傷八)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204章 己巳之變結束、明金兩敗俱傷八)

    沒轍依舊是沒轍,哪怕他張書緣是想破了腦袋都想不出如何應對那龐大的建奴主力。

    無奈,時至今日,整個戰局早已經不是史書中記載的那般了。

    雙方的軍事實力,從紙面上來看是大明這邊要強,但奈何大明的整體兵員素質、士氣、勇武等方面的確是不如敵軍那般凶悍,而且,自家這邊是人心混雜各有各的小心思。

    看了兩個多時辰的輿圖,見實在想不出辦法後,張書緣只好是摸著黑去巡視防城了,心底里也做好了親自上戰場的心理準備……

    于此同時,畫面再轉向皇太極那邊。

    自從“奪回”火石營鎮後,皇太極便看著營內的輿圖思量起了整體戰局。

    而眼下,看似這局面對他十分不利,但在他看來大明朝的那些人,全都是土雞瓦狗,而最讓他感到忌諱得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名滿天下的孫承宗,另一個就是主張“鎖敵入關”的張書緣。

    時至今日,皇太極也弄明白了,這戰局為何會打成這樣,為何會自己前期一路暢通無阻了。

    “哼,張書緣啊張書緣,既然是你要本汗沖進來,可本汗進來了,你又有什麼辦法呢?”

    站在巨大的輿圖前,皇太極的內心是張狂大笑。

    “報,參見大汗!我軍…我軍丟了遷西城,塔拜貝勒目前正在退守在薊……”

    正當皇太極思索著,自己下一步要進攻哪里時,塔拜的人終于是找到了大本營。

    “什麼?!恩,知道了。”

    听完這句話,皇太極先是黑了下臉,然後便就恢復正常神色,對這位來報信的士兵也沒有處罰。

    “來呀,召人入帳!”

    “是!”

    沒過多久,建奴方面的一眾貝勒主將便就進入了營帳。

    “參見大汗,大汗天福永享。”

    “恩,都免禮吧。”

    看了眼進來的一眾將領,皇太極是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

    “都說說我軍眼下的情況吧。”

    “是。啟稟大汗,由于敵軍突襲我大安口等關隘,我軍與甦大汗等聯軍統共進退,我左翼大軍現已撤退到了果河流域。而右翼大軍則在豐潤一線繼續戰斗。至于我中路主力大軍現已全面集結在了洪家屯、王官營鎮及火石營三鎮。”

    見大汗詢問,湯古代便就起身回應了。

    “恩,那李邦華與孫承宗哪個老匹夫如何?”

    “回稟大汗,孫老匹夫暫時沒什麼動作,但其麾下的盧象升等人似乎在與他抗命,于前日派出了四千軍士阻截我左翼撤退。”

    “恩,那…哪個李邦華呢?這個人難道沒有動作?”

    經過這麼久的深入,大明的很多情況,皇太極都知曉了一二。對于李邦華的看法是一點都不亞于張書緣,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要讓他頭疼。

    因為,經過李邦華的整改,三大營中的五軍營已經是有了些戰斗力了,甚至能在玉田城外跟莽古爾泰戰的是有來有回,若不是自家的鐵騎驍勇,外加地勢開闊平坦,恐怕弄不好還真會被其給攻上城來。

    “回大汗,李邦華那廝近日動作頻繁,一直在咬著我軍的後軍。除了追擊我後軍之外,昨日我軍的哨探探查,他部派出了七千余人似乎是正在支援豐潤一線。”

    湯古代說的沒錯,李邦華雖然是沒發起總攻,但零星的攻城戰是一點都沒斷過,而且,豐潤一線形勢也不太好,所以他便就趁著皇太極後撤之時,就分兵,讓成國公帶人去支援豐潤了。

    “恩,那我軍的傷亡可統計了出來?”

    “大汗,經過我軍這近三月來的征戰,兵力傷亡一萬四千余人,大部是被敵火炮擊殺擊傷。而且,這敵軍好似是不想與我軍決戰,一直在據城而守。”

    “恩,看來,這大明的小皇帝是想貫徹這“鎖敵入關”之策了。”

    點了點頭,皇太極便就更加重視起了火炮這玩意。

    “巴布泰。”

    “臣在。”

    “你部搜刮的工匠如何?可有人能制造火炮否?”

    “這……。大汗,明豬無恥,在我軍入關前撤離走了大量巧匠,目前能制造的火器僅有一些鳥銃和箭矢,產量還十分不穩定。”

    “哦?難道那些人你就沒有給予好處?”

    听皇太極詢問,巴布泰瞬間就流了一身冷汗,低著頭是甕聲甕氣的回答。

    說實在,那些被他擼來的工匠,巴布泰是好處沒少給,但那群人就是不好好干活,哪怕是殺雞儆猴了都不行,甚至逼急了就給你直接擺爛。

    對此,巴布泰是極度的無語,這要不是這群人對自家有大用,他非得砍了他們不可。

    “哼,如此小事都辦不利索,我大金怎還能爭鋒于天下?!”

    見巴布泰是這個吊樣,皇太極就拍了下桌子。

    “是臣之過錯,還請大汗責罰。”

    見皇太極是真的生氣了,巴布泰便趕緊單膝跪下請罪。

    “責罰?責罰有何用?此事你給本汗好好考慮一二,若再不行,你這理事一職就本汗不介意讓別人來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

    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皇太極也不好直接教巴布泰去這麼利誘那些工匠,只能是用了一個“大家都是男人”的眼神來示意他,該怎麼去誘惑那些人。

    處理了些雜事之後,皇太極正了正身子,讓巴布泰起來後,又看向了眾人。

    “諸位,眼下已到了我大軍關鍵之時,都說說看,我軍該從哪個方向出關?”

    看著自家老大掃視過來的目光,一眾後金官將貝勒便眯起眼楮思索了。

    思索了大概有三刻,褚英的嫡長子杜度便就第一個站了出來。

    “啟稟大汗,小臣建議,我軍可自遵化撤離,雖是眼下有敵軍是與我軍激戰,但那里地形繁復且距離洪山口、龍井關隘等地較近,十分利于我軍攜帶大批輜重退出關外。若大汗同意,小臣願為先鋒擊退敵軍,為我軍穩固退路!”

    褚英的嫡長子杜度,雖然是與他爺爺有仇,但人已死,再加上他也想洗刷家族的罪名,所以便第一個站出來請戰了。

    “啟稟大汗,臣不贊。緣由有二,一乃遵化一域已有敵大軍進駐,我軍倘若從哪里退出關外必會受其影響。二來哪里地勢繁復又有激戰,況且哪里之關隘距離我都城較遠,若貿然押送輜重定會容易折損,或導致我軍疲于奔命。”

    就在眾人思量著杜度的話時,董鄂多濟理便就站出來反對了。

    這董鄂多濟理是誰?

    他是後金大臣董鄂何和禮的次子,而董鄂何和禮是與杜度之父褚英有著激烈的矛盾。

    據傳說,在褚英執政後,與額亦都、安費揚古、何和禮、扈爾干、費英東和諸弟的關系十分緊張,曾逼迫諸弟及五大臣于夜中立誓,不得將自己的言行告訴努爾哈赤。又曾言自己一旦自己即位將殺死所有與自己作對的人。

    最終,這些人因受不了褚英的苛待逼迫,于是他們就一人書了一封將他給告發了,而在努爾哈赤知道後直接就將褚英給罷權軟禁了。

    所以,這兩伙人是有著世仇的!

    而董鄂多濟理說的話是有理有據,但這並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對他來說是要打壓杜度一脈才好,而且這從哪里撤退也有著關乎自己的利益。

    沒錯,這兩條出關路線各有優劣,但說到底,他們這次入關是為了劫掠而來,說什麼都犯不上冒著從戰場經過的風險。再說了,從那距離較近的關口退出還更利于他們再搶掠一波!

    見營內似乎又有了分成兩派論戰的苗頭,皇太極輕哼了一聲就看向了湯古代。

    “四哥,依你之見,我軍該走哪里?”

    “回大汗的話,臣以為,我軍該從遷西方向退出。一乃那里距離龍井關、喜峰口等關隘較近。二乃據昨晚回來的兒郎講述,那遷西城兵備空虛,再加上薊鎮還未離手,若是能南北夾擊定會速破那遷西城。若是能大破此城,那我軍于蒙古之仇也可以報了!”

    湯古代是有理有據的分析,而皇太極則是越听越滿意。

    在他想來,那張書緣自己是一定要踫上一踫的,哪怕是殺不了他報蒙古之仇,那也要大破他之軍旅,讓他在明廷內混不下去,最好能因此被抓入獄!

    也是,遷西城處于這個口袋陣的唯二陣口,若是能南北夾擊定會是要比走遵化省勁!

    “好!既然如此,那就怎麼辦吧!杜度听命,本汗命你為我先鋒,帶我正黃、瓖黃及蒙古友軍計八千余人進攻遷西周遭,務必要在三日內掃清一切阻礙,本汗會在後方為你祈福。”

    “是,小臣遵命!”

    “另外諸位要隨時待命前往薊鎮。還有,爾等要嚴視我軍左翼和後翼,若有必要可主動出擊!同時聯絡我軍右翼,讓其逐步撤退!”

    “是!臣等遵命!”

    簡短的會議結束了,待眾人散去準備後,皇太極便眯著眼楮看向了帳外的夜空。

    “張書緣,我看你該怎麼繼續這鎖敵之策……”

    時間流轉,眨眼間就到了次日。

    經過一夜的籌備,這一大早杜度便帶著大軍出發了。

    由于火石營鎮距離遷西城的距離不遠,外加昨日有友軍趟過路,所以很快杜度就帶人殺到了岩口村一域。

    來到這里,杜度先是環顧了一番,見此地周遭是巒山起伏,期間也無甚伏兵,于是他就下意識打算將前營放在這里了。

    可他還沒動,他手下的門客和副將便就開口阻攔了。

    “諸位,為何不能在此?”

    “主子,您看,這東西兩側群山不止,只有此地一處平坦寬闊,若換做是我定會在此設伏。”

    “恩,素青言之有理。來呀,速去探查,發現敵軍格殺勿論!”

    听著手下門客的言語,杜度一听也覺得有理,旋即就派人去探查了。

    可探查了一圈,探子們也沒發現有什麼不對,下意識還以為是遷西城的人兵力不足,無法在此設伏,于是便就回轉稟報了。

    見沒什麼不對,杜度思量了一番便就決定進駐其中了。

    而張書緣提前在此埋伏的雷場,竟也沒有被引爆,當這消息傳入遷西城後,驚的張書緣瞬間就傻了,趕忙派人去查探是怎麼回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查也無濟于事,等張書緣的人到了後,那岩口鎮的地界里就到處是敵軍了……

    我們再說,安營軋寨的杜度。

    在再三探查下,周遭的確是沒有埋伏後,他那提著心就放松了下來,旋即就拉著一群人開起了小會。

    雖然,他們這種人都會養大量的門客先生和手下,但質量上卻是有高有低,而且,這類人所說的話往往都是向著討好主子說的,除了極個別真正的有識之士會認真分析外,其余的基本上就全是諂媚的了。

    于是,很快他們一群人就商量出了進攻方式。

    這八千人的大軍,被他分為了左、中、右三個部分,左翼進攻東舊寨鎮打通進入三屯營的道路,中路則是由他親自率領攻打遷西城,而右翼則是進攻集鎮從而北上合圍遷西。

    就在他們商量完畢,籌備次日的戰事時,突然,一陣劇烈的爆炸就從營地的正中央炸響了。

    三千多建奴被炸的飛上高空,在落下來時就成了肉泥。

    除了三千多人被炸傷炸死之外,軍中的一些輜重器械也跟著被炸毀了,尤其是糧草更是被爆炸的火星給點燃。

    听到外面的爆炸聲,杜度趕忙出營查看,可映入眼中的景象,讓他瞬間就渾身戰栗,直覺的腦袋不保。

    只見,營地的正中央是一片火海,各種慘叫是此起彼伏,屯放糧草的空地更是燃起了無邊火焰,就好似是一座特大號的熔爐似得。

    “快救火,救人!!”

    杜度急聲大喊,而實際上不用他說,軍中的建奴早已是沖入了火場救人救物資了。

    經過好一陣的忙碌,這場大火是成功撲滅了,而隨著火災被撲滅,損失數據也被統計了出來。

    據下人稟報,這場爆炸,一共被炸死了七百余人,兩千余人重傷,糧草被燒五百余石,軍械損毀三千余件。

    除了這些損失外,最讓他杜度心疼的是,他軍中僅有的十門火炮被炸毀了五門……

    看到這些數據,杜度氣的是咬牙切齒。

    “給我查!還有,將探查的哨探給我處死!”

    一聲令下,無數建奴便傾巢而動。

    在好一陣的摸排之下,他們終于發現了爆炸點。

    原來,張書緣下面派出的埋設雷場的人,是十三個出身綠林的土夫子,本著給後代謀福謀官的目地,直接就利用工具挖了兩條長達千米土坑,自己更是施展縮骨功隱藏到了挖好的坑洞里。

    而這十三人之所以未在第一時間引爆,一是他們無聊的睡著了,二是他們想著盡可能的多殺傷些敵軍,三是這些人中有半數被憋死在了地洞了……

    找了這些人遺留的工具以及一些還未爆炸的炸藥,杜度氣的是用那些工具泄憤。

    可再泄憤也無濟于事。

    軍中受到了如此打擊,這再想分兵就很容易攻不破遷西城了。

    “該死的明人!!全軍整備,隨我沖殺明人!”

    罵了好一陣,等他發泄完後,才想起了正事。下意識就打算來個虛實戰法!

    在他看來,既然自己這里被爆破了,那遷西城的人肯定會以為自己這邊是損失慘重,進而就會高興異常防備松懈。而若是趁著他們在高興之時,自己發起攻擊,那一定是會很輕易的拿下遷西城!

    所以,有了這想法之後,杜度便親自率起三千大軍,向著張書緣所在就奔了過去!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204章 己巳之變結束、明金兩敗俱傷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204章 己巳之變結束、明金兩敗俱傷八)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