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193章 優勢火力學說,收復長城關隘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193章 優勢火力學說,收復長城關隘一)

    遭遇到敵軍主力後。

    李邦華三人,旋即便開始命令大軍就地挖溝布置兵防,同時命令中軍騎兵與炮兵在陣前對峙。

    經過一天一夜到激戰,他們雙方這兩支大軍都十分疲憊,而李邦華所部共計斬殺三千余敵軍,敵碩、完顏葉臣等將領退守至了玉田大營休整。

    至于李邦華三人撞到到敵軍主力,據軍中左哨查探得知,其名為阿巴泰、多爾袞、及岳托三人,所率領的到軍隊說多達兩萬余眾,而在其後方正有源源不斷到軍隊正在奔向此地。

    一听是這三人帶兵來了,李邦華三人下意識到就相視了一眼,只覺的十分不可思議,因為,這皇太極竟然不想著撤退,還想著再繼續進攻!

    “嗯…,傳本閣軍令,溝通我軍右翼友軍,告訴張閣敵主力疑似向我京都方向靠近!”

    想了一息,李邦華便朗聲傳令道。

    “是!”

    這說實在的,李邦華也好,朱純臣也罷,他們是怎麼也想不明白皇太極的思緒。

    因為,無論是誰帶兵,到了此時,應當是想著如何組織大軍有序後撤事宜,嚴防被敵殲滅在關內才對!

    可皇太極,並不是那普通將領,他有雄心,有智慧,更有膽色,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經過其深思熟慮的。

    在他看來,此時之所以不退原因有三。

    一是,自己要盡可能的在關內多掠奪、殺戮些敵軍。

    二是,他對大明的變化已經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並十分想打斷這種變化。

    三是,他有這個自信能安然從關內撤退!

    的確,張書緣這兩年來所做的一切,每一樁都是大事,根本就藏不住。

    所以,結合軍中的種種信息以及大明的糟糕軍備情況來看,他皇太極便就力排眾議,安排人繼續作戰了。

    ……

    李邦華的消息,以極快的速度抵達了盧龍城,用時僅為四個時辰。

    “哼,皇太極啊皇太極,你可真是貪念頗深啊,也不怕噎死在關內!”

    得到左翼的消息後,張書緣笑的就更開心了。

    這在他張書緣看來,此時是絕佳的滅虜機會,若是放過了這個機會,恐怕就只能是等到自己完成改革後,才會有正面一戰之機了。

    說實在的,皇太極不退這件事,對大明來說是好壞參半的一件事,好處是可在此時利用這近十五萬的大軍殲滅其主力,而壞處是,這老百姓又得在多遭罪了。

    可這也是沒辦法到事情,若不殲滅敵人,敵人只會是愈發的凶猛,到頭來死傷的還是大明的百姓。

    當然了,這也有可能大明的兵將攔不住皇太極,使其如同歷史中那樣平安撤出關外。

    但無論怎麼說,他張書緣有這個自信,能從他皇太極到身上咬一塊肉下來!

    “傳三軍主將進帳議事!”

    “是!”

    一聲令下,整個永平府的主要將領全部都涌進了營帳。

    ……

    我們再說關寧軍那邊。

    “經過這前昨兩日的襲擾,我軍戰況如何?”

    自從吳襄帶人走後,孫承宗、孫元化,王建義、袁崇煥、秦良玉以及大名鼎鼎的盧象升等諸將,是齊聚在了馬山橋鎮大營。

    “稟尚書大人,我關寧所部經過這兩日襲擾,現已收復我石門重鎮,若無意外的話,想必明日便可抵達遵化城下!”

    “回稟大人,我山東勤王大軍與秦將軍的白桿兵配合,現已奪回我馬蘭峪關!”

    听到上司詢問,袁崇煥、孫元化以及秦良玉三人便就開了口。

    在這里插一句,自從秦良玉擒著圖爾格逃回大安口後,沒過幾日便就受到了建奴大軍的侵襲。

    在苦戰了七日,那年老破敗的大安口便就脫手了。

    而當時,眼見城破,秦良玉就想死戰死守大安口,可她子佷秦翼明及一眾親兵卻說“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而您也想想我朝的計劃,勿要因此惱怒葬身在這里。日後這大安口我們必要親自奪回!”

    听到秦翼明等人這麼一說,秦良玉便就捏了捏雙拳,帶著僅剩的半成白桿軍就向西突圍了。

    好在,當時她發現的早,再加上長城關隘都是連通的,于是她這一行在拼殺了半天多的功夫就進駐到了 魚關……

    我們再說回來。

    听到眾人的回稟,孫承宗便就站了起來。

    “好!既然諸位為我大軍打了個開門紅,那老夫便也不說什麼廢話了,傳令下去,犒賞我左翼前軍每人三兩銀子。另外我軍要借著這股勁一舉蕩清我薊州東域!”

    “是!”

    見孫承宗是如此慷慨解囊,營內的一眾將官是喜笑顏開。

    “呵呵,話是這麼說,對于接下來的戰事,你們都有什麼看法沒?”

    瞧著營內眾人是一臉到激動,孫承宗便就給眾人潑了盆冷水。

    “啟稟大人,末將以為,我軍需盡快殺回遵化。我朝國公已在那里堅守兩月有余,若不盡快奪回,末將只怕徐國公……”

    話音剛落,剛剛被升到兵部左侍郎的劉之綸便就開了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他這句話一出口,營內到眾人便就變的臉色各異了起來,有振奮欣喜的,亦有一臉凝重的,當然這也有一臉鄙夷的。

    說實在的,就張書緣、李邦華、孫承宗三人而言,就屬他孫承宗這里的情況復雜。

    一是部內有東林與浙黨的文官。

    二是其中有不少人是出自勛貴、武舉一系。

    三是,這里面也有不少皇帝的人,比如這個劉之綸便是。

    沒錯,自從朱由檢明白了前因後果之後,便開始有意無意的培養文武舉人,將他們給安插到六部里做事了。

    雖然這有些人,張書緣是沒听說過,但他卻也知道,想要讓朱由檢靜靜的看自己出手表演,那是不可能到一件事,因為這再怎麼說,他朱由檢始終是個皇帝。

    而此事,張書緣也早去年在身在浙江時就知道了,只不過他沒將這件事給放在心上,只匆匆的在通政司送來到奏報里看到過……

    “嗯,是得急速救援遵化城了。”

    “既然如此,那便勞煩秦將軍與孫參議謀劃一番了。”

    看著眾人的神色,孫承宗想了想便說道。

    “孫帥大人言過了,這是下官末將應該做的。”

    “嗯,兩位既然如此,那老夫便不客氣了。傳本官軍令,令秦良玉、孫元化率我白桿軍、青州左衛、萊州衛于今晚出征,要求務必要在後日抵達遵化與敵交戰!”

    “是!末將下官謹遵軍命!”

    說罷,顧不上奪回長城關隘到心思,秦良玉便就躬身領命,轉而就同孫元化一同出了大營整軍出征了。

    “大人,那下官所部該如何?”

    見孫元化有事做了,身為山東巡撫的王建義便也摩拳擦掌了起來。

    這還是那句話,此時的大明官場早已是爛的不像樣子了,為官者看的不是治下百姓過如何,而是看同僚過如何。

    說白了就是,要貪污一起貪污,要立功也要一起立功……

    “呵呵,既然王大人請戰,那老夫也無不準。袁督師你那邊可安置妥當了?”

    “回稟尚書大人,我關寧軍已分兵完畢,想必吳襄已抵達了建昌營。”

    “好,既然如此,那你二軍就與秦將軍一道發起進攻,老夫要你等再五日內奪回 魚關、大安口!”

    “是!末將下官謹遵軍命!”

    听得自己有事干來,王建義就更加興奮了起來,看了眼袁崇煥後就打算拉著他出去同秦良玉二人商議開戰時間了。

    感受到王建義到目光,袁崇煥剛想走,就被孫承宗給喊住了。

    “王大人,你先去整備你甯海、濟南、平山三衛,老夫有些話要與袁大人講。”

    “是。”

    沒轍,見他有話要交代,王建義只好是退出了大營,先去找秦良玉和孫元化商議了。

    “元素啊。”

    見尚書大人說有話要說,其余的一些將官便志趣到的退出了大營。

    “大人。”

    “元素,你關寧軍發展的不錯啊,看來之前老夫舉薦你繼任我遼東軍務,是沒做錯啊。”

    的確,孫承宗是推薦過他的。

    可听到此話,袁崇煥不由的就是臉色一紅。

    “老督師,說來慚愧。元素自上任後做到還不夠好,以至建奴越關而西攻我遵化……”

    “誒,這事誰能想到?不過,我喊你留下是有一事問你。”

    “老督師請問。”

    站在孫承宗到面前,袁崇煥是沒那個驕傲的資本,因為他是吃了人孫承宗到業績才做到了如今。

    “你可有與建奴通商?”

    “老督師……”

    “你先听完再說,除了通商一事老夫好奇,那東江鎮的毛文龍你又是作何看法?”

    “這…,下官不敢欺瞞老督師,通商一事確有。可下官並不是為中飽私囊,您也知曉我遼東困局,若不多多搞錢,只怕我防線是難以為繼。而此事在下官抵京後,已第一時間向陛下負荊請罪道明了實情。”

    見孫承宗這麼一說,袁崇煥便就知道他為什麼喊自己談話了。

    也是,作為舉薦人之一的孫承宗,一旦自己入獄,他肯定是會被自己牽連。

    “嗯,與陛下道明實情也好,這下我就放心了。”

    听袁崇煥說,他已經向陛下做出了交代了,孫承宗便就把一顆心放到了肚子里。

    在這段時間里,攻訐袁崇煥的消息,鬧的是滿朝皆知,搞到那些曾經舉薦過他的人,是人心惶惶的生怕他是真到通敵了。

    “那江東鎮如何?老夫近來可少听你軍中的人發牢騷。”

    “老督師,元素說實話,毛文龍那廝,我著實看不上,他在東江張狂無比,無規無懼的拉攏豪紳商戶,販賣的貨物之廣就連我山海關一域都難以匹及。”

    “按你的意思說,他毛文龍也在做“通商”一事了?那你打算怎麼節制他呢?”

    听到這句話,孫承宗便就徹底怒了。

    這一個山海關是被逼無奈搞走私,可再來一個東江鎮,一旦這二地勢大起來,那豈不是要走向割據分裂大明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句實話,此時的孫承宗是既後悔又慶幸。

    後悔的是,他舉薦了袁崇煥繼任自己的位置,以至于這位有能力的人,走到了與敵通商的路上。

    而慶幸的是,這袁崇煥還真有兩把刷子,搞出了精良到關寧鐵騎。

    可這說來說去,為時已晚,這山海關也好,東江鎮也罷,都早已是成了那尾大不掉的勢力了……

    “回督師到話,目前元素沒有什麼辦法節制那廝,只能是打擊其的商船。”

    袁崇煥也是無奈到開口,言辭間是極度到憤恨毛文龍。

    “嗯,如此也好。不過,你也不可做的太過,毛文龍那邊我朝定會處理。還有,你切記,若此役結束後你能回到山海關,一定不可再與建奴來往,若是讓老夫再得知此類之事,老夫必親手押解你入昭獄!”

    作為大明老臣,孫承宗自是有一番德行操守,並十分效忠于朱由檢。

    “督師教訓的是,元素斷不會再做了!”

    而此時的袁崇煥是早已汗如雨下了,若是別人還好說,可面對這位他卻是怎麼也抬不起頭來。

    因為,古代就講就個“忠孝”,若你背棄來恩義,那你整個人生便也就走到頭了。

    “嗯,記住你說的話。去準備作戰吧。”

    敲打了一番,孫承宗便就放他走了。

    “唉,我大明朝該何去何從啊……”

    默默的嘀咕一聲,孫承宗便就寄希望于,自己的話能對這位起到作用吧。

    ……

    當著孫承宗的面,與秦良玉等人商議了一番作戰計劃後,眾人便定下了進攻時間。

    做完軍中的一切事務後,袁崇煥四人便就奔赴向了各自的戰場。

    時光荏苒,眨眼間便過去了半日。

    就這夕陽,袁崇煥和王建義率領的鐵騎便到了鯰魚關的城下。

    抵達了戰場之後,袁崇煥便拿起千里鏡直視向了前方的雄關。

    鯰魚關,地勢險要,兩山相峙,一水中流,恰似巨鯰張口,扼守著通往關內的關鍵通道。

    “此關險要,眼下賊寇據之。看來今日之戰定是慘烈無比啊。”

    “袁督所言極是,不過,我大軍兵多將廣,定能收復此關!若袁督不嫌棄,下官願帶大軍試探敵情!”

    “好,既然王大人請戰,那袁某也不好阻擋。祖大樂將我軍中火炮營前移百米,以備馳援王大人。”

    “末將遵命!”

    祖大樂旋即應聲,緊接著就去布置了。

    而此時,隨著他們的抵達,城上的後金大軍也紛紛出現在來關上,見明軍來勢洶洶。

    其守將就立即下令弓箭手、火炮手就位,同時又親帥主力坐鎮中門。

    時間一晃。

    很快,王建義便組織好了五千多步軍。

    “將士們,建功立業就在眼前,先登者賜小旗賞百銀!沖鋒!!”

    “炮隊向前,轟擊關樓,掩護山東同僚攻城!”

    剎那間,這五千多步軍便就喊叫著沖鋒了起來。

    緊接著,城上無數箭矢就鋪天蓋地的射了下來。

    但王建義早有準備,立即讓鼓手傳令,命盾牌手舉盾相連,形成堅固屏障,後方的弓弩手也旋即開始反擊了。

    在龐大的火器和弓弩的掩護下,山東衛的步兵是急速靠近,不多時便沖到了城下。

    “將士們,隨我沖鋒!”

    沖到城下,山東衛里的參將便大吼一聲,身先士卒地沖了出去。

    見自家大人都帶頭沖鋒了,那諸多的山東衛兵還有何理由退卻?

    于是,他王建義麾下的兵卒,士氣瞬間大漲,如潮水般涌向鯰魚關!

    大戰持續了半個時辰。

    而在這半個時辰內,袁崇煥也摸清了敵軍的兵力配置。

    就以千里鏡和軍中的斥候稟報來看,眼前的關隘至多是有一千人不到,而火器更是少的可憐,僅僅只有當初那帶不走的七門老炮而已。

    “傳我軍令,火器營全體開火,目標鯰魚關中門!”

    看明白了敵軍情況後,袁崇煥便就下令讓大軍徹底展開炮擊了。

    無數炮彈如不要錢一般地飛出,轉瞬間就砸在了鯰魚關的中門。

    而這鯰魚關年久失修,再加上他這次帶來的火器數量十分龐大,有足足三百余門紅衣重炮和一千余小佛朗機炮。

    在這龐大的火力轟擊之下,那鯰魚關僅堅持了一個時辰就被轟出了一道巨大到缺口。

    “出擊!”

    見城防已破,袁崇煥旋即就催動了馬匹,帶著人就沖入了鯰魚關!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93章 優勢火力學說,收復長城關隘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93章 優勢火力學說,收復長城關隘一)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