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168章 布局謀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168章 布局謀劃

    “嗯,這改革市稅是個法子。這樣吧,內閣謀劃一下,看看增加哪些商品的市稅合適吧。”

    听小哥說了這麼多,朱由檢便就打定了主意。

    “陛下這……”

    雖然听明白了張書緣的意思,也能理解他所說的話,但韓等人卻仍舊是想阻攔一二,畢竟這多收的市稅也是他東林黨及浙黨背後的財團出不是?

    對于他們身後的士紳老爺來說,這每多出一厘錢都覺的心疼。

    “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了。諸位先休息一二,等孫尚書到了再繼續議事。”

    撂下這句話,朱由檢就去了偏殿休息。

    “閣老,這怎麼辦?如此一來那漫漫朝野豈不是?”

    見皇帝下了決定,一直沒怎麼開口的錢龍錫便湊到了韓的身邊。

    雖然他錢龍錫是被張書緣推薦入閣的,也想盡可能的為朝廷和自己的功名多做些事情,而且他也頗為贊同市稅改革。

    想法雖然是好的,但他也得背後的利益團體著想,畢竟他能夠在朱由檢繼位之時被復起,其中自然是少不了東林同僚的出力。

    沒錯,錢龍錫正是東林黨成員之一。

    “唉,事已至此還能如何?不過這取消過稅倒也不失一樁好事。”

    韓是極其不爽,但再不爽又能如何?

    “好吧……”

    錢龍錫搖了搖頭,帶著滿腹的雜念就打算去如個廁了。

    人這種生物是復雜的,多面的,沒有一個人可從頭至尾非黑即白,因為人都是朝利益看的,況且再說此事之大又關乎國家安危,百姓福祉。

    所以哪怕是韓等人再熱衷于黨爭,那也得抽出些思緒來考慮朝廷,畢竟朝廷沒了,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們這些頂層官僚。

    當然,除了他們這些頂層會考慮這些事以外,外廷的諸多朝臣就沒這麼多思緒了。對于他們來說,最大的利益不是什麼家國安危!

    在外廷中的許多朝臣和民間的士紳看來,天下之事都跟自己無關。跟自己關系最大的事是,自家的產業做到了多大,今年賺取了多少銀錢,亦或新增了多少土地田畝……

    見殿內的同僚們是休息的休息,如廁的如廁了,張書緣便就低頭扣動起了手指,開始琢磨等下的商議布防之事了。

    在他想來,眼下想要挫一挫皇太極的兵鋒,就只能是將人放進來關門打狗。

    可話好說事卻不好辦,一是眼下不知道皇太極會有何動作,二是眼下的人心實在過于渾濁了。

    還記得前世史書中的記載,在己巳之變爆發後就有很多人投降了建奴,其中最為有名的便就是遷安縣知縣朱運泰。

    “嘶…這有什麼辦法能將附近的人給換上一換。”

    一想起了人心問題,張書緣就愁的想罵娘,但再罵娘也無濟于事,因為這北直隸邊關附近的州府縣城沒有那個官員被查,而且就算想要換人,現在的時間也不夠重新安排人手。

    “張司員在想什麼吶?”

    見張書緣悶頭發呆,畢自嚴便就端著茶杯走了過來。

    “哦,畢閣。我是在想防區布置的事。”

    見是畢自嚴走了過來,張書緣便就抬起了頭。

    “張司真不愧是我內閣肱骨,不過,這世間之事我們也只能是盡力而為。”

    畢自嚴坐下後便嘆了口氣,一副很心累的樣子。

    “是啊,不過眼下這諸多事宜,我們還是要全力而為才是。畢閣,方才我所言的市稅一事就還請您老要多多提點了。”

    既然搞不定邊關人員變動,張書緣便就把重心轉移到了收取市稅上面了。

    “這是自然,不用張司言語,老夫也定然會出一把力的。”

    “既然如此,那就還請畢閣待忙過之後到我府上一敘了。”

    沒辦法,眼下這場景實在不是一個談話的場景,所以張書緣便就打算等談完防區的事後,邀請畢自嚴和溫體仁到府上一聚了。

    “好。”

    點了點頭,畢自嚴便就閉眼靠在椅背上假寐了起來。

    時間緩緩流逝。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的功夫,孫承宗才姍姍來遲。

    而他之所以過了這麼久才過來,自然是他沒在司部辦公,而是去了城郊的軍營校場。

    見孫承宗到了,朱由檢便就從偏殿回到了正殿。

    “宣,兵部尚書覲見~”

    王之心稟報完後,就對著養心殿外喊了這麼一嗓子。

    盡管孫承宗此時是頗為疲倦,但他還是以謙謙君子之態邁入了正殿。

    “老臣孫承宗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愛卿快快請起,給孫督師賜座。”

    見人跑的是風塵僕僕,朱由檢便親自扶起了他。

    “謝陛下賜座。”

    “不知陛下召微臣入殿,所為何事?”

    就在他坐下之後,就見到了從外面回來的錢龍錫等人。

    瞧見這養心殿中是齊聚了整個內閣外加一個戶部尚書,孫承宗瞬間就意識到了,這朝中怕是出了什麼舉國震動的大事。

    “張愛卿,你同孫督師講講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

    不大一會兒,這姍姍而來的孫承宗便就弄明白了事情原委。

    “原來如此。啟奏陛下,方才您與內閣所議之事,臣是十分贊同!而想要防御建奴有可能的劫掠,那我們就得先弄明白其能動兵的方向。”

    “嗯,督師所言極是,這也是朕為何召你而來的原因。”

    說實在,孫承宗這位老將是很清楚的知道敵軍的打法和軍種優勢的,要不然他也不會上奏朝廷建立寧錦防線。

    見談起了正事,殿內的眾人便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陛下,依老臣看來,如今建奴想要南下方向無非是二擇一。”

    “要麼接道土默進攻我宣府重鎮,要麼便就是走蒙古喀喇沁所部,突入我薊州鎮。”

    “那依孫督師對建奴的了解,您認為他們會走哪里?”

    听到這話,朱由檢思量了一二便就看向了孫承宗。不單是皇帝在看,就連韓等人也在看。

    “啟稟陛下,那建奴雖強但還遠沒有到可攻克宣府的能力,所以,老臣判斷,那皇太極要南下的話,大概率是會走薊州吧。”

    “孫大人此言有理,我薊州鎮前些年武備松弛,應該是已被敵軍有所了解了。”

    李邦華也隨聲附和。

    也是,在張書緣沒穿過過來的時候,薊州鎮一如歷史中那般腐朽,各自缺額少員,武備糜爛。

    “嗯,李大人所言極是,若我是那皇太極必會攻我弱鎮。”

    張書緣也適時的出言贊同。

    “那既然建奴大概率會攻我薊州鎮,孫督師可有應敵之法?”

    雖然目前是贊同了“關門打狗”之策,但朱由檢還是想听听這位老臣的意見。

    “陛下,恕老臣直言,若以往日來看,我朝還是十分難應付的,主要原因是我軍的野戰軍力比不過他們,一旦戰起,只怕傷亡會過于慘重。若是要應對突襲的話,只能是施行堅壁清野之計,將平谷以東方向的百姓全部撤離,然後修築高牆堡壘據城而守,方可抵御侵襲。”

    孫承宗是實話實說,就北直隸地區的地形而言,雖是有不少的山脈丘陵,但可別忘了,這里還有著大量的平原,十分利于騎兵機動。

    而建奴的優勢,正是有著一支強悍的騎兵野戰部隊!

    “那如此一來,這豈不是又是一處寧錦防線?”

    一听這話,包括朱由檢在內的眾人便就炸了。

    一個寧錦防線,一年就能吃掉四百多萬的軍費,倘若再來一處,那豈不是財政要爆炸了?!

    “陛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過幸好,我朝自今年初春起便耗費了大量銀錢,在我薊州、玉田、密雲修築了大量堡壘城防。若是建奴敢來,臣有把握可阻敵與長城之外,只不過…這戰損可能會大……”

    “嗯,朕心中有數了。”

    說道這里,朱由檢也發現了,就目前的軍隊戰力來看,想要正面的跟建奴硬踫,還是沒那個資格的。

    “孫督師,朕與內閣到有一法,你且幫朕參謀一二。”

    “陛下,您有辦法?”

    “呵呵,不是朕想的辦法,而是張愛卿提出的。”

    無奈一笑,朱由檢便就將張書緣所說的“關門打狗”的計劃給講了一遍。

    “嘶,這計劃到十分大膽。不過陛下,此法涉及甚多,若無詳細籌劃只怕是難以成功啊。”

    “正是,所以朕才想你來參謀一二嘛。”

    “張大人,您的想法是將這個口袋擺在那里呢?”

    見皇帝是來找自己補全計劃的,孫承宗便就看向了坐在右邊的張書緣。

    “呵呵,我也沒有什麼特別想法。與您一樣,我也猜測那建奴會大概率攻擊薊州鎮,一來那里有燕山山脈,利于潛藏行軍偷襲。二來是此前那邊的兵防較弱容易被敵軍所偵查。所以,若以我看來,這個口袋是放在薊州鎮無疑了,而為了完成這個口袋。我們還需引誘之法,示敵以弱,讓其能夠安心進來。當然,我朝若想施行此策,須得遷移大多數百姓,讓那建奴進來後無兵員可補充!”

    “你這是說的浮萍之計!”

    听到這,孫承宗立即就洞悉了張書緣的計劃。

    “沒錯!只要他敢進來,那咱們便就可用目前的城防拖住他們,然後再命永平府及遼東精銳西進,奪回薊州鎮或遵化一域的那幾處關口。至此便可把闖入的建奴給殲滅在關內了!”

    “此法雖好,但恐怕我朝付出的代價恐怕也會不小啊。而且,此法的風險也很高,本身我大明京畿就在邊防,這萬一口子奪不回該怎麼辦?”

    孫承宗問的這個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倘若奪不回那幾個關口,恐怕人就能隨時撤退了。

    “孫大人所提甚好,至于這個問題,我認為可故意示弱,拉長敵軍戰線,使其首尾不能兼顧。當然,這戰線也不能拉的太長,只能控制在薊州鎮以西的薊縣至豐南一域,東面須得控制在永平府盧龍一域!”

    張書緣說著便就是一笑。

    “大膽張書緣,竟敢陷吾皇于危難!啟奏陛下,臣等請命誅殺張撩!”

    一瞬間,在場的人全部都怒了,紛紛站起來請命,誅殺張書緣。

    “好了,張卿也不過是在假設。卿等勿要當真。”

    見眾人都是一副要吃了小哥的神情,朱由檢便趕忙出聲安撫。

    “陛下,張司部此策雖是風險頗高,但若是事成定可重創建奴!”

    在方才,所有人都起身請命了,唯獨孫承宗卻是沒有,反而他是在細細的思量這計劃。

    “呵呵,看樣子孫督師是對此策有幾分想法了?”

    見孫承宗道出了此言,朱由檢就不由的眼前一亮。

    “嗯,有些想法了。若按張司的策論行事,那臣可以在石門、玉田、豐潤至京畿一域,逐城加強防御且布置溝壑。若屆時薊州鎮三關無法奪回,我軍還可主動出擊與其絞殺,把他們給拖死在這里。”

    孫承宗是堅定的開口,他相信這建奴定會做不到穩固戰線!

    說實在的,這事已經是在提前謀劃了,若是打的還沒歷史路線中的好,那孫承宗這些明將還不如去撞死得了。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68章 布局謀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68章 布局謀劃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