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158章 收網回京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158章 收網回京五)

    來到布政司衙門,曹化淳與石文器還未出轎,便听到了吳伯輿帶著一眾衙門官員前來迎接的聲音。

    說實在,作為大明頂層的大太監,曹化淳是見過吳伯輿這位封疆大吏的。

    在他的印象里,這老小子一向是個知書達禮、溫文爾雅之輩,實難想象他會和張書緣對上,並還與走私逆案有牽扯。

    沒錯,在緝拿了縉雲縣等諸多縣令之後,曹化淳便親審了一番這些人。只不過得到的信息並不多,多數墨吏是只口不言布政司,反倒大談特談自身的窘迫以及坦白一些走私路線。

    雖然那些個貪官在明面上是極力的撇清與浙江布政司的關系,但那走私的各個關口和需要出具的文書,浙江布政司和江西布政司是一個也沒少給。

    比如,一支走私隊伍押送貨物從江西府運至浙江衡州,而在其此間產生的一切給養都需要進城休息補給,因為走私隊伍越大,押送的貨物越多,所消耗的吃食就會越大,完全不能跟那些小打小鬧的走私隊伍相比。

    而那些小打小鬧的私人走私隊伍,則不需要考慮進城補給,無非就是多帶些吃食,少押送些貨物就是了。

    見人出來迎接自己了,曹化淳搖了搖頭就帶上了一張虛偽的笑臉下轎去應酬了。

    跟著吳伯輿等一眾三司官員步入衙門正堂,剛一坐下便就迎來了許多贊美之詞,比如什麼不辭辛勞啊、匡扶社稷啊、一身正氣啊,總之這些人恨不得把那世間所有的好詞,都給曹化淳上一遍。

    對此,曹化淳是連連擺手,稱自己萬萬擔不起如此贊譽。

    可吳伯輿等人卻是不敢苟同,一個勁的稱贊並拿出了一些罕見的寶貝,找各種理由贈與曹化淳。

    看他們這樣,曹化淳便就感覺到,今晚這場宴席不僅僅是巴結那麼簡單了……

    在曹化淳二人同吳伯輿等人的宴席結束之後,一支一百余人的錦衣衛隊伍叩響了應天府的城門。

    沒錯,經過三天三夜的疾馳,張書緣一行終于是在八月初九的凌晨來到了應天府的城下。

    “來者何人?!”

    見有人在扣關,城牆上的城防兵便張口叫嚷。

    “內閣張書緣,速開城門!”

    听到城上的聲音,張書緣便亮出了自己的內閣司員印章。

    “大人靜候且容末將查驗!”

    那將領撂下這句話,一邊派人去通知應天府尹毛堪等大員,一遍又親自奔赴到城下去拜見張書緣。

    城門微微打開,不多時一道人影便從里面走了出來。

    只見此人是頭戴七梁盔、身著明甲,身高足有一米七八,而此人步行過來,當即便躬身見禮。

    “末將陳三見過大人!”

    這守備將軍雖然听到了張書緣的自曝身份,但礙于眼下他沒有見到對方的身份錄碟或命牌,所以便只能是口稱大人以免鬧出誤會。

    “嗯,將軍請起,此乃本閣印章你且查驗,如若無誤速速打開城門!”

    看了眼躬身在自己身前抱拳的將領,張書緣是面無表情扔出了手中的印章。

    “末將陳三拜見部堂大人!速開城門迎大人進城!”

    確認了這印章是真的後,這陳三旋即便對著身後就是一吼。

    厚重的城門徐徐打開,不多時便可容得下七人並排而行了。

    見城門打開了,那名喚陳三的將領便快步跟隨在了張書緣的身側。

    “進城!”

    收回印章,張書緣便大手一揮帶著一百余錦衣衛就進入了城中。

    “速去稟報兵部尚書,本閣有事拜見。”

    “是!”

    由于此時已入凌晨,城中的大多數人早已入睡,而那申用懋跟自己不熟,又是在打擾人休息的狀態下,張書緣便只得是自降身份用了拜見的說辭。

    陳三命令旋即就命下屬前來引路,同時又讓人速去通報兵書尚書,而自己則是饒有歉意的抱拳說道。

    “大人靜走,城中已入禁時,而末將又身負守城之責,恕難陪同還望大人見諒。”

    “嗯,有勞將軍了。”

    點了點頭,張書緣也沒在意這小事,畢竟眼下重要的是趕緊去見申用懋。

    由于有熟知城中情景的兵卒在,沒用半個時辰,張書緣等人便抵達了申用懋的府前。

    而此時的申府門前是燈火明亮,許多衙吏主事是靜靜齊聚一旁。

    “拜見部堂!”

    見張書緣到了,這些被半夜拉起來的官員便齊聲拜賀。

    “諸位同僚免禮。”

    見人都在迎接自己了,張書緣便翻身下了馬。

    就在他剛剛從馬上下來,三支舉著火把的隊伍便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奔了過來。而這些來人全是位于應天府的六部大臣。

    沒錯,自明中期之後,這應天府便慢慢淪為了百官養老安置之所在,許多斗爭失勢的大臣,看似平調或升遷到了應天,但實際上能在這里就任的官員,不是斗爭失敗,就是被暫時安置在了這里,等候隨時再被皇帝啟用。

    而這些官職,起初還擁著正常權柄,但隨著順天府的中心地位逐漸鞏固,以及朝廷爭斗的因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留在這里任職的官員就被邊緣化了,平日的職責也從處理南直隸地區的軍政大事,演變成了為經濟職能為主。

    而他們這些人的主要任務,是為皇帝征收貢品和御用品,為皇帝和順天府的官員服務。

    當然,他們也時常貪污受賄搜刮地方,將獲取的銀子部分留給自己,部分送往京城,以換取調回京城的機會。

    見這應天府的六部九卿都到了,張書緣就不由的微微搖頭,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

    其實,這些人里有不少人是能臣,只不過或因黨爭失勢或觸怒皇帝被貶到了這里。

    而他記得,那名聲赫赫的史可法就是在這里任職的大臣之一。

    不過,眼下的史可法是剛中進士沒一年,目前應該是在西安府任職推官。

    沒錯,雖然這有些事情是改變了,但某些事情卻也沒有變。

    就在張書緣無語的時候,那群六部九卿便就到了身前。

    “見過張閣部,不知張閣來此是有何要事?”

    雖說這些人的身份是比不上京官,但那也是當朝的二品大員,所以他們倒也不用自稱為下官。

    “哦,多謝諸位同僚接見,本閣倒也無甚大事,只有些小事要同申尚書會談而已。”

    面對這群人,張書緣是一個字都懶的說,因為這南直隸也並不干淨,其中充斥著大量的浙黨和東林黨之人。

    “哦,原來是這樣。”

    見張書緣不願多說,這群人頓時禁就不樂了,心說你要沒事兒能從浙江跑到南直隸來?

    不過,心里是在吐槽,但這群人還是有身份自持的,所以也沒多問。

    就在他與眾人寒暄的時候,身為兵部尚書的申用懋便走了出來。

    申用懋,字敬中,號元渚,吳縣人士,而他今年已有六十九歲的高齡了。

    別看他申用懋年事已高,但他卻眼不盲,耳不聾,除了動作不麻利了之外,其余的是一切正常。

    而他是長相很是普通,一張瓜子臉,頭戴墨色官帽,身著二品公服,正手持拐杖的抱拳與眾人見禮。

    “老朽見過張大人,南大人……”

    見他出來了,張書緣就稍微有些不好意思了,看起神情應當是剛剛被下人給折騰起來。

    也是,人老了許多事情就沒那麼利索了,尤其是這深更半夜的。

    “見過申大人,張某不請自來還望申大人見諒一二啊。”

    與他拱了拱手,張書緣便拱手抱歉的說道。

    沒辦法,大半夜的將這老爺子給薅起來,說什麼都是張書緣失禮了。

    “無妨無妨,張閣身負稽查要案之務,想必是有老朽配合之處。”

    申用懋也是個人精,能猜出來他這大半夜的跑到這里是為了什麼。

    在他看來,不是他張書緣請自己配合稽查走私,就是為了索要這些年來的浙江府將領的資料。

    沒錯,眼下是個人都知道,這南方走私一案肯定是與當地府衙有牽扯的,要不然那關外豈能獲取到大量的物資?

    “豈敢豈敢,張某不過是有些事想與申大人談論一番,萬萬不敢應配合二字啊。”

    在場的人都是官場老油條,一听張書緣這話就知道,他要說的事大概率是沒自己的份兒了。

    見沒自己的事兒後,這群老貨就想回去補個覺了,至于他二人談了什麼,明日再說也來得及。

    瞧見這些人有了退走的意思,張書緣便趕忙開了口。

    “鄭大人且慢。”

    張書緣喊的鄭大人是鄭三俊,他是眼下的應天府戶部尚書。

    “哦?張閣是有何事?”

    听到張書緣喊自己了,鄭三俊便納悶的看了過來。

    “也無什麼大事,只是張某有些想法要與鄭大人談論一二。”

    “呵呵,既然張閣有言,那本官便就靜听了。”

    作為大明官場的老油條,這些人全是人精,也都知道官場的基本生存法則,這法則的第一要務就是不能被人抓到小辮子。

    雖然張書緣的官品與他同級,但張書緣卻有著比他高一截的身份,那身份便就是內閣司員以及皇室郡王。

    見張書緣要拉著申用懋二人談話了,其他的人便識趣兒的告辭了,而在退走的同時還不忘與他拱手致意並提出設宴款待拉攏關系。

    對此,張書緣也回敬說“天亮之後必定赴宴。”

    隨著申用懋進入申府,張書緣琢磨了一番便決定直來直去了。

    沒辦法,主要也是事態緊急,外加自己要說的事情始終是要讓二人知道的,張書緣就只能是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兩位見諒,若非事態緊急,本閣實不願夜半叨擾。”

    “誒,張大人言過了,你我三人同屬一朝臣子,這有何叨擾之處?”

    張書緣是實話實說,但他二人卻以為他是在寒暄。

    “好吧,既然二位如此言語,那張某就有話直說了。實不相瞞我浙江局勢危難,恐有逆亂之事發生。”

    “什麼?逆亂之事?!”

    听到這話,申用懋與鄭三俊頓時就皺起了眉頭,心中開始急速的盤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張某于浙江查案同時又要負責商貿之事,這你二人也知曉。可張某這案子剛查到一半,浙江府就出了“苛商”和“攫取販夫走卒之飯碗”的流言。”

    “雖然這流言張某不懼也有應對之法。但張某卻沒想到,這有些人卻是暗中布局試圖生亂阻擋張某稽查。”

    張書緣是皺著眉頭說著,心底在考慮拿出什麼理由讓二人來幫自己。

    而他之所以留下鄭三俊,主要還是因為他身擔應天府戶部尚書之職,倘若申用懋答應自己調兵壓制浙江局勢,那後勤保障勢必是要有強大支持才行。

    “是嗎!如此危局,張閣理應在浙江府坐鎮才是,這…這怎能來此?倘若亂局一生,那豈不是害了一域百姓,致我朝于進退兩難之境?”

    听到這話,這倆老油條就義正言辭的說了起來,就好似他們是跟他站到一起的人一樣。

    “唉,非是張某不願,這還是局勢復雜,若無外力助鎮,只怕那些人非掀翻了我朝歲賦重地不可。所以張某此來是想請二位助力一番,扶正我大明財政!”

    張書緣說的不錯,眼下想要充盈國庫,能做的事兒就只能是把手伸到國外,然後再改革商稅。

    當然,這也能兩步棋同時進行,只不過他張書緣眼下的想法的是,與其眼下就改革商稅,還不如趁著低稅率時催動資本主義,讓大明的商業有一個正向的發展,然後再行改變。

    如此一來便可,避免過多的震蕩,以及過分攫取佃農的利益了。

    “此言不錯,不過張閣,您想要我等如何配合?若是動兵,這非有陛下諭旨不可。”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雖然張書緣沒有說調兵的事,但申用懋二人卻已經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申大人,話是如此,可眼下不動兵怕是不成啊。”說到這,張書緣就無奈的搖了搖頭“嗨,直話說吧,我此來是想與二位做一筆交易。”

    “交易?”

    “正是,您二位助我鎮壓危局,我可為二位大人上疏,請陛下調二位回京!”

    “果真?!”

    听到這話,申用懋二人就驚坐了起來。

    “當真,張某這一年多來的事情,想必二位應當很是清楚。”

    張書緣說著就露出了一副自信的神情。

    也是,想要這二人動兵來幫自己,只能是給出這種分量的東西才行。

    “呵呵,張閣快人快語,不過,光有此言可不行啊。這妄動兵事無異于謀反之舉,倘若被陛下追擊,這豈不是陷我二人于不義?”

    雖然應天府六部是被邊緣化了,但此地時常被海盜侵襲,所以在南直隸地區是有很多衛所存在的,而這南京的兵部也是有一定軍事自主權的。

    “鄭大人過慮了不是?張某手握查案御旨,地方官府理應配合,這就算是被有心之人檢舉,你我三人自有後路可言。”

    張書緣說的沒錯,這走私逆案是朱由檢定下的欽案,按大明律來講是有一定權利,要求地方衙門配合的。

    “呵呵,張閣果然是青年才俊,這一番言辭頗有老朽等當年風範。此事還請張閣安心,本部即刻整裝備馬,讓人開赴浙江!”

    呵呵一笑,申用懋與鄭三俊瞬間就同意了他的交易。

    “呵呵,如此那張某便多謝二位了,若此事成,本閣定與陛下言語為二位請功!”

    滿意的點了點頭,張書緣便對著二人抱了抱拳……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58章 收網回京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58章 收網回京五)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