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

第154章 收網回京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墨軒先生 本章︰第154章 收網回京一)

    就在曹化淳等人查案的同時,張書緣也回到了杭州府。

    “卑職拜見部堂。”

    還未踏入杭州城門,張書緣便見到了畢際壯帶著一眾商業司郎中主事在外迎接了。

    “呵呵,都起來吧。這段時間累壞了吧?”

    見眾人在迎接自己了,張書緣也不好端著,翻身下馬趕緊去扶這位大才之子。

    感受到雙臂傳來的力量,畢際壯不由的就心中一暖,要知道自己面前的人,可是當朝內閣成員,皇帝的親戚,地方的藩王,這哪一個身份都足夠讓他端坐于馬上俯視自己了。

    而張書緣之所以當著眾人這麼做,一是收買商業司的人心,讓剛加入的人看到自己是唯才是舉的。二是他對畢際壯有著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發揮出家傳本領。

    “啟稟部堂,我司發展良好,已于我浙江府開設四十余所衙門,惠民坊建設一十一所,這是這一月來的卷宗。”

    被自家上司親自扶起,畢際壯先是一愣,緊接著就講起了正事,畢竟眼下可是有很多要事在身的。

    “嗯,辛苦了。”

    點頭接過遞來的文書,張書緣便就帶著眾人走向了自家司部的衙門。

    “諸位同僚近來都辛苦了,本閣在此以茶代酒敬諸位一杯!”

    “卑職謝部堂贊譽。”

    杭州府商業司衙門,一眾員外郎主事是齊聲道謝,而在剛才的路上,張書緣是細細的翻看完了畢際壯遞來的簡短奏報。

    在奏報文書里,畢際壯是詳細記述了惠民坊在各城的地點,以及每日的收支情況。當然也還有這位于浙江府的一十一所惠民坊的每日收入。

    據他記述,這一十一所坊市每日收入在五千兩間徘徊,賣的最好的商品是番薯、精鹽、煤爐等基本生活物資。

    沒錯,自從惠民坊掛靠到商業司下面後,自然就擁有了售賣糧食、鹽鐵等物資的權利,因為這坊市乃是為國兜底的存在,朝堂百官皆是知曉。

    只不過,由于朝中兩大勢力的眼紅,以至于在某些省份開展的並不順利,尤其是山東府、浙江府、南直隸三地。

    而這三府分別是東林、浙黨、孔家的地盤,所以對于惠民坊這種國之巨獸,他們自然是能擋則擋,擋不住就搞陰謀破壞。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畢際壯撒出去了那麼多人只置辦出了一十一間坊市。

    雖然這一個月的時間只搞出了這麼幾間,但張書緣還是很滿意畢際壯他們的,畢竟這是在浙黨的大本營里搞事,一個不好就會生出禍事。而且這整不好的話,這滿屋子的主事都有可能被害入獄。

    “都坐下吧。”

    “謝部堂!”

    讓眾人坐下後,張書緣就看向了坐在左邊首席上的畢際壯。

    “畢侍郎,本閣日前安排你做的事情如何?”

    “啟稟部堂,我商業司已完成了與哈布斯堡之貿易,在本月二十七日時,由郭侍郎在台州府海港交付,想來不出七日便可抵達澳土交由馬士伯爵了。”

    “好!不愧是畢閣之子,辦事迅速干練。畢侍郎以本閣名義向郭侍郎傳訊,要求他盡快完成物資交接押送糧食回港!”

    “卑職遵命!”

    “嗯,都散了吧,本閣要歇息一二。”

    听完了自家衙門的匯報,張書緣就打算先去後院里歇歇腳了。

    休息了大概半個時辰。

    “大人,畢侍郎求見。”

    “進。”

    听到是畢際壯要見自己,張書緣趕忙就從床上爬了起來,可他還沒穿好衣服,畢際壯就走了進來。

    “卑職見過部堂。”

    “嗯,先坐,容本閣穿好衣服。”

    說實在的,在瀝海衛的這段時間里,他是睡也睡不好,生怕在建設漁港時發生意外或被人搞。但好在一切還算順利,杭州府那幫子人也沒來搞事。

    穿好衣服,坐到客廳的主位上,張書緣便就看向了畢際壯。

    “際壯是有何事啊。”

    “部堂,您不久前來的那封信,卑職已是照辦,發現這城中的諸多商戶的賬簿出入甚大。可以說整個杭州府的商戶近三成有問題。”

    “是嗎?那跟吳伯輿他們有關的產業有去看嗎?”

    “這個……”

    “怎麼?那些人的產業沒有去核查?還是說下面的人在害怕他們?”

    “部堂玩笑了,屬下既然答應了您與家父,自然是不會懼怕當地勢力。吳伯輿他們的產業是屬下親自帶人去查的,可他們的產業根本看出不來什麼問題。就算有問題的產業也只是掛靠在別人的名下,甚至都不在他們的族人身上……”

    听張書緣突然來了這麼一下子,畢際壯趕忙就解釋了起來。

    “是這樣啊…”

    “部堂,接下來該怎麼辦?”

    “賬目不符的按律抓人,交友提刑司法辦。至于吳伯輿他們的產業也照辦不誤。對了,不久前我听于三狗說,有人在散布我商業司攫取販夫走卒的謠言處理的怎麼樣了。”

    “這個事情,屬下已請提刑司查辦了,在十天前也抓了不少人,眼下也沒人再說什麼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嗎,看來這陸問禮還是知趣兒的。際壯,本閣命你從即刻起抄收那些有問題的店鋪並入到我商業司之下。還有你立即安排人手在我惠民坊中生產肥皂。”

    “肥皂?”

    听到這個詞兒,畢際壯就有些懵了。

    “哦,忘了跟你說了,本閣發現有一物可以改良皂角,具體的方法我給你寫下來,稍後你安排人去瀝海衛找一下趙戊。”

    見畢際壯有些懵,張書緣就只好是將制造肥皂的事情給說了一番,反正眼下已有了漁港不怕沒有油脂可用。

    “是,屬下明白了。”

    “嗯,去辦吧。”

    交代完事情後,張書緣便下了逐客令。

    時間緩緩流逝,就在他回到杭州府的第二天,曹化淳、石文器、範景文三人便收到了張書緣的那封“打擊貪官墨吏”的信件。

    本來這三人就是在想辦法緝拿走私,也找到了各自的下一個目標地點,而隨著這封信的抵達以及他們各自搜集的證據線索,便展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打擊貪墨的行動。

    雖然眼下是沒有朝廷的正式通告下來,但礙于這場走私大案的路線已經明確,再加上他們又親自核對一遍以及某些墨吏的不當人,所以這走私路線上的所有官吏便就成了他們的目標人物。

    而第一個被抓的浙江地方官便就是縉雲縣令—賈子平!

    這賈子平年約五旬,身高近七尺,長相敦厚老實。在見到曹化淳後是一個勁的拍馬屁行賄,甚至還要給曹化淳當干兒子。

    說實在的,若是張書緣沒穿越,大明沒有改變的話,曹化淳說不準還就收下了這干兒子,因為這老小子居然拿出了五百畝上等良田,以及十萬兩銀子作為孝敬。

    但可惜的是,大明已有些脫離了歷史軌跡,朱由檢也不再那麼听信文官了,再加上此次南下的目的,所以就算曹化淳再想拿這筆銀子也不行了,因為這賈子平粘上了走私和貪墨!

    一時間,金華與處州二府就陷入了惶恐之中,數百錦衣衛是日夜行走不斷,不是在拿人的路上,就是在核查的路上,反正這二府的達官貴人此時是恨不得沒有那萬貫家財!

    日子是一天天的流逝。

    就在張書緣回到杭州府的第六天,也就是八月初五的時候,多達二十余封書信就送往了浙江三司。

    而這些書信不用想就知道是從那金華與處州發來的。

    當這些信件如雨花般涌進布政司時,吳伯輿差點沒被氣死,當即就要上書給朝廷攻訐張書緣等人的胡作非為。

    這要不是右布政使張爾基攔的快,只怕用不了多久這吳伯輿就要被遣送入京了。

    因為,在這關頭檢舉,那豈不是向皇帝不打自招承認自己二人在枉顧法度嗎?

    “嘖,你說怎麼辦?人言人言逼不倒他,那姓張的小子也是可惡,他也不怕整個浙江給亂了!”

    “誒,吳兄,你想想我們怕亂嗎?這要是不生亂那小子還不得給樂死?”

    “那…那你的意思是?”

    “呵呵,既然他想打擊貪墨緝拿走私,那我們為何不幫他一幫。”

    “幫他?!你…你瘋了?!這…這可都是我們的財產!”

    “嘖,吳兄你這不是當局者迷嗎?你想啊,要是這里亂了,那上面的那幾位會無動于衷?皇帝會眼看著歲入重地就這麼亂起來?”

    “嘶…你的意思是,借皇帝的手……”

    吳伯輿說著就做了抹脖子的動作。

    “可不就是這道理?”

    “好,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洪源兄張爾基的字)那就麻煩你去一趟提刑司,告訴陸問禮讓他好好幫上一幫!”

    “呵呵,自然如此。”

    兩人嘿嘿一笑,轉而就分別了開來。

    張爾基是去找陸問禮了,而吳伯輿則是喊來了管家。

    “老爺。”

    “去庫里拿出半數銀子,還有這封信交給右參議戴君恩。”

    這吳伯輿所說的戴君恩,是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中的進士,歷任工部主事、僉事、浙江布政使司右參議、山東參政、陝西靖邊觀察使、山西巡撫等職,也是大明朝一大明朝的一代人物。

    而他的功績有,督修永陵、渝州平叛等事跡。

    只不過這個人在歷史中的風評是好壞參半,因為他于天啟六年攘奪軍功被降級為為浙江布政使司右參議管理屯田水利道,後來更是于崇禎元年因流言蜚語而下野,直至崇禎三年才被復起,擔任山東參政。

    而這個人的時評,史書記載是好壞參半。

    還是那句話,明末的官員不能一面看待,就比如徐階徐閣老一樣,明面上是賢臣能臣,私底下卻是位貪墨之臣,而他家的土地更是多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是老爺。”

    管家領命退去,房間內只剩下了吳伯輿一個人。

    “哼哼,就看是魚死還網破吧。”

    說實在的,吳伯輿二人的計謀實乃上上之計,進可等騷亂平息且沒有被人發現,那他們可憑此立功博得皇帝的欣賞。

    退可推出戴君恩背鍋,因為東西是借他的手散出去的,而且在那封信中自己更是給了他二百萬兩銀子,而這筆錢是足足能讓他全家老小過十輩子了。

    至于事發後,戴君恩會不會咬自己,吳伯輿堅信,只要他戴君恩不傻就知道會保全自己,要不然的話,他戴君恩不但會面臨誅九族的威脅,還會痛失掉這筆銀子,自己更是會扒出他之前的爛賬……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方便以後閱讀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54章 收網回京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第154章 收網回京一)並對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